2018西方经济学第二章 效用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数学表达
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则有 :
TU=f(Q) MU= TU/ Q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几何表达
消费量 (Q) 0 1 2 3 4 5
总效用 (TU) 0 30 50 60 60 50
边际效用 (MU ) 0 30 20 10 0 -10
当MU > 0, TU↑ ; 当MU < 0, TU↓ ;
消费者均衡
概念: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 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到各 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这里的均衡是指消费者实现了最大效 用时既不想增加、也不想减少任何商 品购买量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消费者均衡的原则
设,I为收入; X,Y为所消费的商品; Px,Py为X商品与Y商品的价格; MUx,MUy为X商品与Y商品的边际效用; Qx,Qy为X商品与Y商品的购买量; 货币的边际效用既定,用λ 表示;
没有错误的商品, 只有错误的定价。
货币的边际效用
• 货币同商品一样,具有效用。消费者用货币的 效用换取商品的效用,因此,货币的边际效用 同样是递减的。 • 但是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基数效用论者假定 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因为单位商品的价 格只占消费者货币收入中得很小部分,当消费 者对某商品的购买量发生微小变动时,所支出 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变化是非常小的,可以略 去不记。从而可看成一个常数。
则有: Px • Qx + Py • Qy = I (1)
MUx MUy —— = —— = λ Px Py
( 2)
一种商品购买数量
商品数量 (Q)
1
2
3
4
5
6
7
商品的边际效用 (MU1)
货币的边际效用 (λ)
11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
5
9
5
8
5
7
5
5
5
4
5
得到商品的效用
损失货币的效用
11
5
6
10
5
5
9
5
4
8
5
3
吃。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
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老鼠的肉非常嫩,嚼
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
兔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 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儿常识
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桃子不但美味可口, 而且长得漂亮。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
效用概念: 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 满足程度。它与欲望相联系,是消费者对满足自 己的欲望的能力的主观评价。 效用产生的必要条件: 一是消费者对商品有消费欲望,这具有主观性; 二是商品具备满足欲望的能力,这具有客观性。
《最好吃的东西》
兔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兔子说,“世界上萝卜最好
第二章 效用论
一、效用论概述
二、基数效用论
幸福可以量化
杰里米 •边沁
主张将货币作为衡量快乐和痛苦的尺 度,增加财富就是增加幸福,财富是满足 欲望的灵药和付出努力的结果。
效用 萨缪尔森提出:幸福= ——— 欲望
使幸福增加的有效方法是:
(1)欲望不变而提高效用 (2)清心寡欲
一、效用论概述
7
5
2
5
5
0
4
5
-1
若购买净增效用
是否购买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单一商品: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MU1/ P1 = λ 两种商品: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MU1/ P1 = MU2/ P2= λ
两种商品均衡条件
P1: 商品1的价格 P2: 商品2的价格 MU1:商品1的边际效用 MU2 :商品2的边际效用 λ :每元钱的边际效用
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初期,西方经济学家普遍使 用这一概念。 核心观点: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可以加总求和的。 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为效用单位(Utility Unit) 。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二)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
从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逐步为西方经 济学家们所采用。 核心观点:效用只能用序数来表示。效用 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 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 从分析消费者行为的角度来说,以序数来 度量效用的假定所受到的限制较少。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TU
P
TU
Q
MU
当MU = 0, TU最高点, 总效应达到最大 。
MU
P’ Q
思考:
200多年前,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中 提出“价值悖论”:
没有什么能比水更有用,然而
水却非常便宜。相反,钻石几乎
没有任何价值,但却价格很昂贵。
为什么?
经典案例:价值悖论(水与钻石)
水:总效用大,边际效用小 钻石:总效用小,边际效用大
(三)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比较
效用理论类型
基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
主要观点
效用可计量 效用可比较
假设条件
苛刻 宽松
分析工具
边际效用 无差异曲线
二、 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
总效用(total Utility)与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总效用(TU)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 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总满 足程度)。 边际效用(MU)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 加 一 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增 加的满足程度)。
需求:价格取决于边际效用
供给:价格取决于生产成本
价格不反映一件商品的总效用, 而反映它的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 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 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 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边际效 用)是递减的。
效用定价策略
MU1/ P1 = MU2/ P2= λ
均衡条件的经济学含义
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 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 效用 。 或者: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 价格之比相等。
两种商品均衡条件的解释
兔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吃?
对效用的理解
(一)效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不同的偏好 决定了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二)效用的增加是交换的基础,期望效用 是人们交易的源泉。(保护手不龟裂的药) (三)效用会随时间而改变。
效用论分类
( 一 ) 基 数 效 用 ( Cardinal Ut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