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CCUPATION
11
2010 7
职业教育是在现代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应运而生、蓬勃成长起来的新的教育类型,它的本质特征是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社会职业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广泛性。

在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冷静思考,共同探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几个问题。

一、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问题
国际上对职业教育的内涵已经达成共识,有以下具体内容。

1.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
目的是为了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满足社会对合格劳动力的需求,降低就业的门槛,解决社会就业问题,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

2.职业教育是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加强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现代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而职业教育就是为创业服务的教育,也就是创业教育。

3.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
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表明,现代职业教育已经并正在从“终结性”转向“阶段性”和“终身性”,从单纯满足“就业需求”走向“就业和创业并举”,职业教育内涵从“职业预备教育”延伸拓展为“职业预备教育和升学预备教育”或“人生预备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正在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

二、职业学校特色问题
为了使职业教育能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应当进行改革。

就目前来看,我们许多学校还停留在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上,他们认为尊重传统,可以降低成本,但却坑害了学生。

因此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首先从教学模式、教学计划入手,办出特色。

没有特色的职业学校是没有生命力的。

要对学生进行择业观的教育,使学生有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做有觉悟、有技术能力的劳动者和各类技术、管理、服务人员的志向和意识;要大力加强和企业以及实际工作部门的紧密联系和结合;在教学工作中重视对学生
的技术能力特别是新技术能力的培训。

二是要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他们一生的工作接受继续培训和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校企合作问题
职业教育是要求职业学校与企业一体化,课堂与车间一体化,老师与师傅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应用型、实用型、技能型的人才。

校企合作是一个解决工学矛盾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目前主要的形式是到企业参观。

学习德国的双元制,我们不能照搬,中国的国情不一样,只能探索自己的路。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认识到,采用一体化教学就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广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开了一个好头,把工厂请进学校,免费提供场所,让学生直接参与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与调试,出了人才,也出了产品,值得学习和借鉴。

四、职业学校师资问题
现在全国各地举办了很多师资培训班,1~2周就生产出一个技师。

而真正的技师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和积累,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考核,才获得国家职业资格技师等级证书。

时间短了没有形成一定的技能,只能是名不符实的。

用速成方法生产速成老师,速成老师再生产速成学生,那学生的技能、技术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职业学校的教师只能在企业、在工厂经过一定年限锻炼才能达到技师所需要的技能和技术水平。

因此,最有效的办法是到企业去聘请有经验的技师做老师,再和企业一起培养学生,这样的学生才是社会欢迎的人才。

五、职业学校办学规模问题
现在有些地方办几万人规模的职业学校。

笔者认为不妥。

首先职业学校强调技能培训,这么多人的实践性环节怎么解决?几万人的学校,要多少个工厂才能满足学生的实习;其次,几万人的学校管理投入也大,一句话,难管;再次,整个国家人口的出生率在逐年下降,中、小学的学生的入学率也在下降,职业学校哪里招那么多学生。

学校规模达,一次性投资大,可能导致生源不足,资源浪费。

而有人预测,职业学校的知识五年将更换一次,五年后,又要淘汰设备购置新设备。

因此,还是办规模小点的学校好 。

一般不要超过5000人。

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文/周应胜 李 明
编辑︱杨晴︱E-mail:zhiyezazhi@1
论坛
THEORY
理论观点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色谱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特别是近30年来,由于气相色谱、高压液相色谱等的发展,色谱分析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成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

同时,在色谱分析数据处理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普通记录仪发展到专门用于色谱数据处理的色谱微处理机,又到目前集控制、采样、数据处理为一体的色谱分析工作站,其具体的分析方法与教材中所讲授的内容有较大差别。

笔者以现行化工技校《仪器分析》教材与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色谱分析工作站为例,进行分析比较,以帮助学生理解色谱分析工作站的定量分析方法,说明教材改革的必要性。

一、定量校正因子的差异
1.教材中的定量校正因子
(1)绝对校正因子。

根据色谱分析原理,在一定操作条件下某组分的质量与其峰面积成正比,所以教材得出绝对校正因子的公式:
f


W i
A i…………………(1)
其中,Wi为组分i的质量,Ai为组分i的峰面积。

绝对校正因子的意义是:单位峰面积相应于样品中含的组分i的质量。

它由仪器的灵敏度决定,不易测定,应用困难。

(2)相对校正因子。

为了克服绝对校正因子不易测定、应用困难的问题,教材上引入了相对校正因子。

相对校正因子是指某物质的绝对校正因子与标准物质的绝对校正因子的比值。

常用的标准物质是苯(热导池检测器)和正庚烷(氢焰检测器)。

相对校正因子定义式为(以常用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为例):
F


f i
f s=
W i
A i·
A i
W s…………………(2)其中,fi、fs 为组分与标准物质的绝对校正因子,Wi
《仪器分析》与色谱工作站中的
定量分析法
文/李德有
六、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就目前来看,我们很多学校只顾招学生,不顾教育质量,根本不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

职业教育的发展,将使职业技术教育竞争更加激烈。

我们很多职业技术学校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了。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教育质量。

职业学校需要考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学生也依然存在可持续发展问题。

对于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就是学校的发展方向问题,提高教育质量问题,如何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问题,采取订单式、校企合作方式培养学生将是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形式,一定要在这方面下功夫、做文章。

多种形式办学也是职业学校办学的必由之路。

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知识水平、技术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一体化教师。

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在培养人才规格,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生基本技能和关键能力上形成,要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下功夫。

七、《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今后一段时间职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各级职业技术学校必须认真贯彻。

《规划纲要》第六章第一条就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强调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规划纲要》充分体现了温家宝总理的两句话: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蓝图,怎么描绘都不过分;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规划纲要》中也突出地体现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任务的艰巨性,其中,提出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七项任务。

一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二是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策略;三是职业教育培养人才不可或缺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四是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职业学校的基本办学标准;五是提出了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六是职业教育投入的政府责任、社会责任,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规定;七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办学的刚性法规进行了明确承诺。

要培养职业类的技能人才,一个迈不过去的坎儿就是校企合作。

企业在合作办学中的利益怎样得到保障,也需要有法规,不仅规定企业的责任,还要保障企业的利益。

国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政策规定。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是创业教育,是终身教育。

我们必须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加强对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坚持校企合作,坚持改革,坚持培养一体化教师,坚持控制规模,考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出受社会和企业欢迎的应用型、实用型、技能型、创新性人才。

(作者单位:四川化工高级技工学校)
论坛大家谈
编辑︱杨晴︱E-mail:zhiyezazhi@1
DISCUSSION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OCCUPATION11
2010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