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二上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高二上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用这样的话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

该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 . 秦始皇非常勤政
B . 浓厚的部族色彩
C . 权力高度集中
D . 严格的等级制度
2. (2分)(2020·合肥模拟) 如图为清代国子监(太学)大门外的下马石,石刻汉、满两种文字“官民人等至此下马”。

此处文物古迹()
A . 缺少史料印证无法判断内涵
B . 体现了满清政府的民族传统
C . 用以严明宫禁之地出入秩序
D . 彰显了儒学文化的特殊地位
3. (2分)克利斯提尼改革时,为保护公民利益,制约官员,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把多数人确认为损害公民利益的人流放国外,但特意规定不得动其财产。

作出如此规定体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
A . 主权在民
B . 轮番而治
C . 法律至上
D . 保护私产
4. (2分) (2018高一上·长春月考) 直到近代,新安地区“千年之家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

其主要原因是()
A . 儒家思想的流传
B . 封建政府的提倡
C . 小农经济的稳定
D . 宗法传统的影响
5. (2分)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时间先后排列是()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③“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④“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A . ①②④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③④①②
D . ②①④③
6. (2分) (2018高二下·温宿期末) 罗斯福新政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但从新中国成立到1981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却没有任何文字表述。

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出现在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中。

对这一现象最合理解读是()
A . 中美之间意识形态差异日益消失
B . 时代变化影响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
C . 历史教科书客观地反映了历史真相
D . 中国与世界逐步从隔绝走向联系
7. (2分)《中美联合公报》规定,“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这一规定主要针对
A .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
B . 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C . 苏联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D . 日本不断崛起,走向政治大国
8. (2分) (2017高一上·浠水月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①都颁布了法律
②都经历了统一战争
③都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④都实行共和制
⑤都实行君主立宪制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③
D . ①②③④
9. (2分) (2016高三上·定兴期中) 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这两大文献产生的共同历史背
景是()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③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④抗击外国殖民侵略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10. (2分) (2019高一上·伊春期中) 近代美国和法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以后,逐渐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但也各有特色。

下列有关近代美国和法国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总统都由选民直接选出
B . 总统都必须对国会负责
C . 总统都可以解散国会
D . 总统都是国家元首
11. (2分) 1956年,中国共产党为处理与民主党派的关系而提出的方针是()
A .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 . “求同存异”
C .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 .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2. (2分)“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现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 .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13. (2分)(2017·湘潭模拟) 1953年《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按照选举权计算,即8个农民等于1个工人。

1982年后,工农人大代表比例改为可以小于4:1,直至1:10这种变化反映出()
A . 农民的政治意识在增强
B . 改革开放解放了国人思想
C . 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
D . 工农政治联盟逐渐巩固
14. (2分)(2016·遵义模拟) 今年(201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

西藏自治区成立时()
A . 我国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B .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 .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 中国科技发展进入航天时代
15. (2分) (2019高二下·临渭期中) 美国史学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新中国成立之初,“所谓民主党派也被吸进了统一成线和政协”,“在24名新政府部长中,有11人是这些小党或无党派‘民主人士’”。

其记述在客观上体现出()
A . 新中国政权具有鲜明的民主性
B . 新中国各政党共同执政
C . 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D . 民主人士拥有政治特权
16. (2分)(2016·徐州模拟) 20世纪初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主席西奥多·维尔反感无序竞争,认为公司最好垄断,而且垄断公司有义务为国家服务。

他认为公司不应把股东利益放第一位,而应把为人民服务放第一位。

公司把电话线路铺设到不能带来盈利的边远地区,而且把电话业务的定价权交给了政府。

这说明该企业()
A . 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B . 渗透到各个生产环节
C . 已与国家政权相结合
D . 兼顾经济与社会效益
17. (2分)(2016·河北模拟) 下面是1750~1890年间,英法两国一万人以上的城市人口比例的对比变化示
意图。

据此可推知()
A . 英国的人口增长率高于法国
B . 法国不注重城市经济的发展
C . 英法两国的工业化道路不同
D . 农业革命有助于工业化进程
18. (2分) (2018高一下·温州期中) 有人评价近代某思想家“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

他评价的思想家()
A . 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 . 曾全力策划新政以挽救民族危亡
C . 对维新理论的宣传上贡献巨大
D . 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
19. (2分) (2017高三上·孝义开学考) 下图为近代中国两个时期的工业资本统计示意图。

该图反映出()
A . 外商企业和民族企业相互促进
B . 国民革命推动民族企业迅速发展
C . 外商企业压制了民族企业的发展
D . 20世纪前后民族企业发展迅速
20. (2分)(2016·天津) 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

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

这反映了()
①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②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
③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阶段④世界市场的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40分)
21. (10分) (2017高三上·曲靖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甲午战后,日本与俄国在朝鲜及中国东北地区的争夺更为激烈,双方的矛盾与冲突也不断加剧。

英国为了牵制俄国的扩张,巩固其在巴尔干、中亚和远东的殖民利益,全面承认日本在韩国以及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

1902年双方签订《日英同盟条约》,结成军事互助同盟。

1904年2月8 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率舰偷袭旅顺俄国军港,同时陆军迁往韩国仁川,此后双方正式宣战。

在付出惨重代价后,日军终于在1905年1月占领旅顺。

3月,双方在奉天(今沈阳)展开规模最大的会战,日军很快占领奉天。

在海上,以逸待劳的日本海军几乎全歼远道而来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

1905年9月,双方签订《朴茨茅斯合约》,合约规定俄国承认日本在韩国具有政治、经济、军事的优越地位,俄国从中国攫取的辽东半岛及附属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并将库页岛南部割让给日本。

——王新生《日本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俄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俄战争的影响。

22. (10分) (2020高二下·西安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汉朝以前,三公的办公场所称为“府”,是当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到了汉成帝时,开始了机构改革,三公行政级别平行,联合执政,大大削弱了丞相的权力。

在三公之下,又设置了太常等九个“卿级”官员,卿的办公场所称为“寺”。

“九寺”是汉代的九大部委,综合了现今国务院各个部委。

九寺中的太常寺,相当于现代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卫生部、药监局、气象局。

一直到明清时期,也都有不断的机构改革。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创设“四辅官”,几个人共同为皇帝出谋划策,延续到了清朝。

——《中国古代历次机构改革》
材料二亨利八世从1519年起,连续八次、历时七年,以宗教改革为主题召开议会,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法案,使英国摆脱了教皇的神权控制,成为完全的民族国家,直接推动了国家机构改革。

都铎时期,英国国家机构由国家元首——英王、立法机关——议会、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组成,它们在开始分权的同时,事实上已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关系。

都铎君主审时度势,提高议会地位;改组政府机构,成立法庭专司审判,明确国家机构各机关职责。

——《都铎时期英国国家机构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英机构改革的差异。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机构改革的影响。

23. (10分)(2016·湛江模拟)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世纪后期,美国城市中血汗工厂大量存在,工人过着奴隶般的生活,童工普遍,贫困、犯罪、疾病蔓延,城市管理低效无能。

为了获得工程承包合同、逃避税收,大企业大肆行贿市政府。

还获得了对政党核心集团的控制,这种集团控制了大多数城市。

这些被称为“城市之羞”,联邦政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1890年代一些城市开始了市政改革运动。

首先建立由人民直接提名政府候选人的制度,取代党魁控制的代表大会提名的旧制度,依靠都市选举人联盟驱除“党棍”,选出进步市长,组成“诚实政府”。

继之进行机构改革,“还政于民”,使公众能有效参与政治,力图建立大公无私的政府。

最后实施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改革,艰多城市开始尝试接管公用事业,到1915年,全国所有城市的水厂当中,将近收归公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城市之羞”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市政改革的意义。

24. (10分)(2019·杭州模拟) 世界格局是一种国际关系结构,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仅仅过了40年,英国就从世界的霸主沦落到了伸出帽子向人乞讨的境地。

……为了争夺苏伊土运河这颗西欧最珍贵的宝石而向埃及派出的部队,现在没有完成任务就被撤回了。

全球媒体都在关注英国部队的这次撤
退,这标志着世界已然发生了改变:印度被放弃了,伊朗的油田也脱离了英国的控制,现在又轮到了苏伊土运河。

1957年首相安东尼・艾登的辞职仅仅是帝国衰落尾声中的又一插曲。

而且,军事行动的流产还在整个中东地区重新唤起了一股反西方情绪。

纳赛尔鼓起勇气并最终战胜西方军事压力的消息,极大地鼓舞了该地区的民族主义煽动者。

随着埃及领导人地位的大幅提升,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开始萌发,将所有阿拉伯人统一成一个国家的想法也随之扩散。

这种团结一致的声音将使他们在西方集团和苏联阵营之间取得平衡。

——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材料二:自60年代起,随着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和日本经济的“起飞”,日本垄断资本谋求扩大商品和投资市场,要求逐步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日美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逐渐激化起来。

日美贸易斗争,以1965年为分界,这一年日本对美贸易从入超转为出超。

以后日本的顺差数额直线上升,这就导致了日美贸易摩擦的连续发生。

1968年,日对美贸易顺差突破10亿美元,引起了1968年至1972年的第一次日美贸易摩擦。

此后日美经济发展不平衡更形加剧,也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日美经济、政治摩擦的进步加剧。

到了70年代,日本已一再强调要发挥其与经济大国相称的政治作用。

——吴于廑等《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衰落的表现,并结合所学指出纳赛尔“使他们在西方集团和苏联阵营之间取得平衡”的努力。

(2)指出日本经济“起飞”所采用的的经济模式和特征,并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经济“起飞”后对外政策的调整。

结合所学,简述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世界格局演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40分)
21-1、
21-2、
22-1、
22-2、
23-1、
23-2、
24-1、
2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