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母亲 缘何再生双胞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甲母亲缘何再生双胞胎
作者:珉靖
来源:《蓝盾》2014年第07期
她59岁时,女儿因意外离世,60岁时,她决定再生一个孩子。

作为全国最高龄产妇,她将遇到哪些困难和挑战?
一生的骄傲突然消失
2014年1月,64岁的盛海琳结束在外讲课回到合肥,刚迈出机场,两个三四岁模样的小丫头便朝她飞奔过来。

这是对双胞胎,大的叫智智,小的叫慧慧,水汪汪的大眼睛、嫩萌嫩萌的模样。

小丫头们的可爱,让盛海琳早已按捺不住思念,把她们紧紧地箍在怀里。

“妈妈,我们都等着你回来过春节呢!”两个娃娃的一声“妈妈”,把盛海琳的回忆拉到5年前的那个春节……
2009年正月初六,合肥的上空还萦绕着春节的喜庆氛围。

盛海琳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喧闹中显得格外刺耳。

电话是女儿婆家打来的,对方告诉盛海琳,他们的女儿婷婷在池州出了车祸,现在正在医院,让他们夫妇俩赶紧到池州来。

车祸?女儿和女婿刚刚新婚4个月啊!他们才离开合肥,怎么就发生车祸了?忐忑不安的盛海琳和丈夫匆匆踏上了前往池州的路。

经过近3个小时的奔波,盛海琳和丈夫终于见到了女儿,可是女儿已离他们而去。

原来,女儿女婿在池州因为煤气中毒离开人世,亲家为了稳住盛海琳夫妇的情绪,故意对他们说女儿发生了车祸。

盛海琳一把抱住女儿婷婷的遗体大哭:“女儿啊,你走了谁给我们养老送终!”
失去爱女,这个家一步步走向危机的边缘。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盛海琳一次次地哭晕过去,她甚至不得不依靠吸氧度日。

而丈夫也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常常是半夜偷偷起来一个人在客厅借酒浇愁。

这个家整个变成了灰色,盛海琳萌生了收养一个孩子的想法。

老两口给全国各地的福利院打电话,因为种种原因一直都没有遇到合适的孩子。

有一天盛海琳突发奇想,抱养孩子不如自己再生一个!
6旬老太创生命奇迹
“妈妈,你不在家的时候,姐姐很乖哦,我也很乖。

”慧慧缠着盛海琳,小嘴在她脸上不停地亲着,智智见状,也不甘示弱地缠了过来。

虽然是双胞胎,丫头们的性格却有明显的区别,智智是姐姐,仿佛就多了一份沉稳,而慧慧这个调皮蛋,总是生怕被妈妈忽略了一般,闹腾得很。

看着眼前的两个孩子,盛海琳再一次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为这两个女儿所吃的苦,仿佛也随着孩子们的成长,变成了再为人母的甜蜜负担。

自从萌生了再生孩子的想法之后,盛海琳知道单靠自己的身体,是无法完成再孕的。

曾经是解放军104医院院长的她,把希望寄托在试管婴儿技术上。

尽管当时试管婴儿已经普及,但作为内行的盛海琳深知成功率并不高,再加上自己已经60岁,身体机能根本不允许冒险。

但盛海琳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尝试。

北京、上海、南京、青岛……但凡国内稍有名气的生殖中心,她都跑过。

可是专家一听说一个60岁、绝经多年的老太太想做试管婴儿,都一口拒绝了。

南京的一位专家还苦口婆心地劝盛海琳:“曾经有一位52岁的老太太进行过试管婴儿手术,并且成功怀孕了。

但是怀孕仅两个月她就找到我们,要求我们把孩子拿掉,因为她的身体根本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

你的年龄比她还大,面对的问题可能会更多,有些可能你真的承受不了。

”抱定决心的盛海琳却执著地坚持自己的想法,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她也要试一试。

无奈之下,盛海琳回到家乡,找到解放军某医院生殖中心的医生,在说明情况后,医生被老太太的执著和勇气感动,同意试一试。

盛海琳心里清楚,医生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试一试”,却很可能需要她付出生命的代价。

盛海琳说服医生之后,还需要得到丈夫的支持。

可是当她提出这个想法就被丈夫拒绝了:“我身体一直不好,活不长,就是孩子生下来了,我也看不到长大。

”盛海琳也知道,刚经历了丧女之痛,如今让年过6旬、已入暮年的丈夫从头再来,抚养孩子,确实难以接受。

为了让丈夫改变想法,盛海琳不止一次地做丈夫工作,可是丈夫都不愿意。

在一次次说服无果之后,盛海琳“扑通”一下跪在丈夫面前,恳请丈夫:“只要你戒3个月的酒,如果试管婴儿一次不成功,我也就死心了。

你就满足我这个愿望吧。


没有人比丈夫更了解盛海琳,倔强的她从不轻易屈服,下跪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其实他又何尝不想再有个孩子呢?盛海琳的这一跪,让丈夫的心立刻软了下来,他含泪答应了妻子的要求。

2009年10月13日,三枚受精卵被移植进盛海琳体内,其中一枚受精卵自动流产,两枚受精卵成功存活。

随着胎儿一天天长大,盛海琳的身体压力也越来越大,让她呼吸都很困难,每天需吸氧两次。

2010年5月中旬,盛海琳的身体开始出现大面积浮肿,甚至连脖子都看不出来了。

虽然医生一再要求她提前进行剖宫产手术,以确保母子的生命安全,但她一再坚持推迟手术,就是希望两个孩子能在腹中停留更久一点,这样孩子的健康状况就会更好一些。

直到5月24日,盛海琳觉得自己无法再坚持了,才接受了医生的建议进行手术。

第二天,盛海琳顺利生下两个女婴,两个孩子体重分别为3.7斤和2.9斤,取名吴尚智、吴尚慧。

各种压力让她难以喘息
2014年春节,盛海琳家里突然来了很多到访者。

除了记者、亲戚外,更多的是一些同她年纪相仿的老人。

随着国家“单独二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失独老人”这个话题再一次成为舆论热点,一些同盛海琳一样的失独老人,仿佛又重新看到了希望,慕名来找她“取经”。

让人没想到的是,在听了盛海琳的故事后,大多数人都无奈放弃了。

且不说高龄接受试管婴儿的严苛身体条件和巨大生命风险,单是抚养孩子的经济压力,都让像盛海琳这样的中产家庭难以支撑。

因为早产,孩子的体重过轻,两个孩子一出生就被转入孕婴箱中监护,一天的费用就要6000元钱。

当盛海琳还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就被医院一次次地催款。

虽然盛海琳和丈夫的收入并不低,但之前大女儿婷婷结婚、买房,老两口没剩什么钱,加上这几个月做试管婴儿,基本被掏空了家底。

本想着生完孩子,社保可以报销一部分,但是真到报销的时候,盛海琳才知道,作为高龄失独家庭,他们早就没有了生育保险,无法报销任何费用。

盛海琳和丈夫掰着指头一项项地算,请一名金牌月嫂每个月工资6000元,保姆每个月工资1500元,再加上两个孩子的奶粉、尿不湿,用在孩子身上每个月的开销超过1万元。

如果再加上家庭的开支,他们一个月的退休工资根本不够用。

更让盛海琳没想到的是,每天照顾孩子让她着急上火。

两个孩子常常是一前一后地哭起来。

每当孩子“哇哇”大哭,盛海琳都不胜其烦。

她开始还能耐着性子哄哄,但时间一长,她发觉自己竟有些讨厌这两个孩子。

为了克制自己的消极念头,盛海琳开始积极调节情绪。

她通过音乐和运动来舒缓心情,在积极干预下,心情渐渐变得明媚起来,抑郁症也慢慢自愈。

一把年纪养孩子,很不容易,尤其是双胞胎。

盛海琳生孩子的时候,已经是60岁的老人,精力和体力与年轻人不能比。

别的妈妈抱着孩子到处走,她却抱不了多久,更不可能说抱就抱起来,因为稍不留神就可能闪到腰。

尤其到了晚上,月嫂和保姆离开后,照顾孩子就完全靠盛海琳夫妻两人。

有一次孩子睡着后不小心翻身滚到床下。

如果是年轻的父母,可能一伸手就把孩子拽上来,但是盛海琳已经完全没了那么大的手劲,她必须从床上慢慢起来,然后蹲到孩子那儿,把孩子抱着,依靠腿部的力量站起来。

这么一折腾,掉下去的孩子抱起来了,床上的孩子又醒了,她又得照顾惊醒的另一个孩子。

等孩子睡着了,盛海琳却睡意全无。

幸福背后几多心酸
如果说身心压力,盛海琳尚能通过自我调节来勉强支撑,但经济压力却令盛海琳疲于奔命。

2014年2月17日,正月十五刚过,盛海琳又一次告别两个宝贝外出工作。

盛海琳知道如今养孩子费用高,等到孩子将来大了开销更是不得了。

丈夫几年前就因为身体不好,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家里还有工作能力的只有自己了。

年纪一天天变大,身体一天天衰老,她要早一点出来挣钱!
在两个孩子刚满100天的时候,盛海琳就开始外出工作。

她受聘于美国一家公司,在全国各地举办保健讲座。

为了多挣一些钱,她一个月有20多天全国各地飞。

最夸张的一次,她10天跑了11个城市,这样的工作强度别说老年人,就是年轻人也承受不了。

因为工作能力突出,加上她深入浅出的授课方式,盛海琳迅速成为公司最重要的讲师之一。

2013年下半年,盛海琳接到公司安排,要她前往云南去办讲座。

刚回到家不到两天的盛海琳又要出门了。

为了不让孩子难过,盛海琳一大早准备偷偷出门。

可是她刚打开房门,慧慧便冲了出来,一把拽着盛海琳的裤脚不让她离开。

无论盛海琳如何劝,慧慧都不愿意撒手。

被吵醒的智智也跑了过来,她懂事地拉着妹妹的手,小大人似的劝妹妹:“慧慧不哭!妈妈去挣钱给宝宝买东西了。

”可是说着说着,智智自己却一下大哭起来。

盛海琳虽然心中很是不舍,但她还是一狠心出了门。

生下孩子之后,家似乎成了盛海琳的一个驿站,一个通向各地健康讲座的驿站。

穿梭于各个城市讲座,为了挣钱养孩子的盛海琳,几乎很少有时间陪孩子。

有一次,得知她即将从外地工作回来,智智、慧慧一早起床就乖乖地坐在客厅里眼巴巴地望着大门,期待着开门的钥匙声,却一坐就从上午坐到了傍晚。

当疲惫的盛海琳打开房门,智智、慧慧一下子扑了上来。

抱着两个孩子,盛海琳亲了又亲。

盛海琳陪孩子玩了一小会儿,就有些支撑不住了。

可是孩子们还缠着让盛海琳给她们讲故事。

盛海琳只能说:“让爸爸给你们讲故事吧,妈妈先休息一会儿。


男人带孩子哪有太大的耐心,没过一会儿,智智、慧慧就跑进盛海琳的房间:“妈妈,妈妈,爸爸不给我们讲故事,他自己睡着了。


盛海琳看着两个孩子,只得打起十二分精神给她们讲故事,哄睡觉。

当孩子们睡下已是深夜,盛海琳一头倒在床上睡着了。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盛海琳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虽然孩子们现在不再需要奶粉和尿不湿,但是又到了参加早教培训的时候,一个培训班一个月就得4000元,孩子越大花的钱就越多,而她却越来越老,挣钱的能力和时间也越来越少。

采访中,盛海琳无奈地说:“我现在必须多赚钱养家、养孩子,如果有一天,我不能继续照顾孩子,希望国家或者其他慈善机构能帮我继续照顾她们。


(摘自《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