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五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奥尔夫⾳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影响最⼴泛的三⼤⾳乐教育体系之⼀。
在奥尔夫的⾳乐课堂中,孩⼦们有机会进⼊丰富的艺术世界,⾳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是与⼉歌说⽩、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
他们可能在⽼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活和⾃然界的不同的声⾳。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篇⼀】⼩班奥尔夫⾳乐教案:乘⽩云荡秋千
【活动⽬标】
1、感知AB两段不同的⾳乐,感应AB曲式。
2、尝试乐器演奏,学会正确的演奏⽅式。
【活动准备】
1、道具准备:彩⾊沙⼱若⼲、⼿摇铃⼈⼿⼀个、配套⾳乐和挂图。
2、情感经验准备:有观察云的经验。
【活动过程】
⼀、故事导⼊。
教师播放⾳乐,同时讲诉⽩云在天上⼀会⼀个样,⼀会⼉变成什么,⼀会⼉变成什么和⽩云乘着风在天上飘动的故事,让幼⼉感知⾳乐。
⼆、⾳乐律动。
1、个别体验:
A、教师带着幼⼉坐下或跳跃,空⼿抓⽩云的动作。
B、跟着⾳乐,前后、左右摇摆。
2、两⼈⼀组牵⼿。
在听到A段⾳乐是请幼⼉到处逍遥的⾛动,当听到B段⾳乐的时候就请幼⼉⾯对⾯或背靠背坐着,左右摇晃
三、造型游戏,感知⾳乐。
配合⾳乐,教师做⼤象云的造型,在A段⾳乐时伸出长长的⿐⼦或⼤⼤的⽿朵到处⾛;B段⾳乐时⽤⿐⼦或⽿朵左右摇摆。
四、利⽤乐器感知⾳乐。
1、教师介绍乐器,并激发多种演奏⽅式的创编。
2、A段敲奏⼿摇铃,B段摇奏⼿摇铃,原地摇晃。
【篇⼆】⼩班奥尔夫⾳乐教案:⼩茶壶
活动⽬标:
1、学习歌曲《⼩茶壶》,尝试⽤动作表现不同茶壶的造型,发挥想象⼒和创造⼒。
2、通过茶杯和⼩茶壶的⾓⾊扮演,享受同伴交流带来的快乐。
3、进⼀步熟悉歌曲的旋律,表现歌曲风趣、活泼的情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茶壶图⽚,提前沏好的菊花茶⽔每⼈⼀杯,制作⼀个⼤茶壶可以挂在幼⼉⾝上表演。
2、提前引导幼⼉了解天⽓热了,我们要多喝凉温的⽔,不喝冰镇饮料,这样才会对⾝体有益。
活动过程:
导⼊:出⽰茶壶,激发兴趣。
1、师:哇,⼩朋友们今天天⽓真好,森林⾥的⼩动物邀请我们⼀起去参加森林⾳乐会呢,请⼩朋友们带上⾃⼰的⼩乐器和赵⽼师⼀起出发吧。
(跟随《森林⾳乐会》2/4的乐曲表演演奏各种乐器的动作,由幼⼉⾃⼰设计动作,⽼师和集体模仿.)
2、哎呀,天⽓好热,演奏完⾳乐会⼝好渴啊,我们喝点茶⽔吧!(⽼师出⽰提前晾好的茶⽔,⽤茶壶为幼⼉⼀⼀倒上,同时幼⼉会观察到茶壶)
3、师:⼩朋友们,⽼师刚才⽤什么为⼤家倒的茶⽔啊?“茶壶”。
对啦,⼩朋友你们知道吗,⽼师这⾥还有各种各样的茶壶呢,它们都是⼩茶壶的好伙伴,请⼩朋友们认真看⼀看,茶壶⾝上都有什么?(幼⼉⾃由发⾔:把⼿、壶嘴、有的图⽚上的茶壶还冒着⼩蒸汽)
4、⼩朋友说的好极了,你们看,茶⽔倒好了,我们⼀起喝茶吧。
“咕噜咕噜好喝耶”,看赵⽼师是怎样喝的?你也学着我的声⾳喝下试试,(注意发出两声)喝完茶⽔好舒服,感觉都没有那么热了呢。
学习歌曲,模仿⼩茶壶的动作,激发幼⼉表演兴趣
5、⼩朋友们这么喜欢⼩茶壶,也喜欢喝茶⽔,那么⽼师就教⼤家⼀⾸歌,名字就叫《⼩茶壶》。
请⼩朋友们竖起⼩⽿朵听⼀听,歌曲中的⼩茶壶是什么样⼦的?
6、⽼师⽤较慢的速度⽰范唱⼀遍,提问:茶壶长的什么样⼦?从茶壶中冒出什么?谁能学⼀学声⾳?不要烫到哪⾥?(圆⼜胖,冒出⼩蒸汽,不要烫了嘴)
7、请幼⼉上前⽤⾝体摆出各种茶壶造型,并说出⾃⼰表演茶壶的嘴、把⼿在哪⾥,怎么倒⽔。
(提⽰幼⼉做出各种形状,尽量不重复)
8、播放歌曲《⼩茶壶》,我们来和⼩茶壶⼀起开⼼地唱歌吧。
(⽼师带动幼⼉⼀起演唱、模仿茶壶动作)熟悉⼏遍后,请⼀名⼩朋友扮演茶壶,另外⼏名幼⼉扮演茶杯,茶壶为茶杯倒⽔,要求动作形象、夸张。
情景表演,体验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9、师:茶壶王国⾥要举⾏舞会你们想去吗?但是茶壶国王说,只有茶壶才能参加,所以我们要先变成茶壶才能去,现在赵⽼师开始念魔咒,然后请你变成⾃⼰喜欢的茶壶样⼦,好不好?(好!)(⽼师嘴中念念有词说魔咒),哇!变出这么多⼩茶壶,请你讲⼀讲,你是⼀个什么样⼦的茶壶。
10、茶壶王国的舞会就要开始了,(请⼀名幼⼉挂好⼤茶壶的挂饰扮演茶壶国王)茶壶国王说:请每个⼩茶壶找⼀个茶杯做好朋友,⼀起来跳舞。
我们先请⼥孩⼦做⼩茶杯,男孩⼦做茶壶跳舞好吗?请男孩⼦跟我⼀起去找⼀个⼩茶杯舞伴,我找到了,你呢?
11、师:现在我要请⼥孩⼦做茶壶,男孩⼦做茶杯,请⼩茶壶去找到⾃⼰的⼩茶杯,我们⼀边唱歌⼀边做游戏,唱到咕噜咕噜冒出⼩蒸汽时,我们就给⼩茶杯倒些⽔。
结束
师:今天我们的茶壶舞会结束了,我们的⼩茶壶你们玩得开⼼吗?⼤家喝了解渴好喝的茶⽔,我们的⾝体变得更舒服了。
下次我们可以邀请更多的好朋友来参加茶壶国王的舞会,和更多的朋友⼀起玩这个游戏好不好?也希望以后⼩朋友们要多喝凉温的⽩⽔或茶⽔哦。
【篇三】⼩班奥尔夫⾳乐教案:狐狸和猎⼈
【活动⽬标】
1、倾听⾳乐并能分辨出“狐狸”和“猎⼈”不同⾳乐形象的乐段旋律。
2、在教师引导下创编动作表现⾳乐,体验⾃由表现和创造的快乐。
3、激发幼⼉热爱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乐曲、玩具⼿枪。
【活动过程】
(⼀)律动《合拢放开》
(为欣赏⾳乐做如下准备:
1、情绪上的准备:乐曲欢快轻松,调动幼⼉积极愉快的情绪反应,为感受乐曲作准备。
2、动作上的准备:律动基本上是⼿上动作组合,⽽需要幼⼉创编的动作也基本是⼿臂动作,这样在动作上做了⼀个铺垫。
)
(⼆)欣赏⾳乐,⾃由表现⾳乐。
(⽼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分段欣赏⾳乐,在这个过程中,每⼀⼩乐段都按带着问题倾听⾳乐→⾃由创编动作表现⾳乐的顺序让幼⼉主动欣赏⾳乐、⾃由表现⾳乐,对于幼⼉创编的动作不做统⼀要求,⿎励幼⼉进⾏⾳乐创造,让他们感受活动的快乐。
)
师:森林⾥有⼀只⼩狐狸,它可调⽪啦,在⼤树中间跑来跑去,⼀会⼉跑到这棵⼤树下,⼀会⼉⼜跑到那棵⼤树后,这只⼩狐狸还⾮常聪明,看见猎⼈来了,它会赶紧藏好,当猎⼈⾛远了,它⼜会跑出来。
现在我们⼀起来听⼀听,⼩狐狸和猎⼈谁来了?
1、欣赏A段乐曲,表现猎⼈。
(1)听⼀遍:谁来了?⼩朋友知道猎⼈会⼲什么吗?谁来学学⼩猎⼈。
(2)猎⼈⾛⼏步就会开⼀枪,猎⼈可以怎样开枪?(不同⽅位)
(3)听⾳乐学做猎⼈。
2、欣赏B段乐曲,创编动作表现⾳乐。
(1)如果你是⼩狐狸,会怎样跑?
(2)⽤⼿指做狐狸,⾝体做森林,动作表现⾳乐。
3、完整欣赏⾳乐,⽼师⼩结,幼⼉⼤胆做动作表现⾳乐。
4、分⾓⾊扮演
(1)⽼师做猎⼈,幼⼉扮狐狸,进⾏⾳乐游戏。
(2)请个别幼⼉做猎⼈。
5、创编活动
(⾳乐欣赏更侧重发展⾳乐的感受与体验能⼒,⽽不特别注重发展⾳乐的表演技能。
所以幼⼉能⽤简单的动作表现即可。
)
(1)除了⼩狐狸,森林⾥还会有什么动物?(创编动作)
(2)猎⼈来了,⼩动物可以藏起来,也可以做⼀个“⽊头⼈”。
(创编造型)
6、完整欣赏并表现⾳乐。
(三)谈话:⾳乐故事⾥的猎⼈没有打死⼩动物,⽣活中我们也要爱护⼩动物。
动物⾳乐会开始啦,我们快去参加吧!【篇四】⼩班奥尔夫⾳乐教案:三个好朋友
活动⽬标:
1.了解各种不同动物的动作和声⾳,并模仿各种动物。
2.引导幼⼉通过打招呼游戏,创编各种不同的肢体动作。
3.在游戏活动中,让幼⼉体验与动物⼀起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挂图、动物图卡:猫、马、鸟、鸭、狗、猪、铃⿎
各式道具:纱⼱、⽔袖、各类乐器
活动过程:
⼀、故事引导
师:⼩朋友们早上好!⽼师今天把⾳乐书⾥的宝宝请出来了,我们⼀起来看看还带来了那些朋友呢?
出⽰挂图,引导幼⼉观察图画。
师:嗯,宝宝在草坪上正在和⼩动物们玩游戏呢,宝宝说啊,叫到谁的名字,谁就要⼤声的说“到”,可是,⼩动物们都不会说“到”,该怎么办呢?于是,⼩动物们都想了个办法,宝宝叫到它们的名字,他们就⽤美妙的声⾳来回答。
⼆、肢体游戏
1、点名游戏
师:我们也⼀起来玩点名的游戏吧!⽼师点到谁的名字,谁就⼤声的说“到”,⽼师要是说“⼩朋友”,⼩朋友就⼀起说“到”,明⽩了吗?
教师引导幼⼉以肢体不同部位回答“到”。
师:我们可以⽤⼩嘴巴来回答,还可以⽤什么回答呢?还可以怎么说?(肩、⼿、臀、头、⾆头)
2、肢体意识游戏
师:⼩朋友想出了这么多可以回答的部位,那他们都会怎样动,来回答⽼师呢?我们⼀起来看看⼩朋友的肩膀可以怎样动。
肩:耸肩、揉肩、摆肩······
⼿:挥⼿、波浪⼿、推⼿······
脚:跳、跺脚、点地······
3、打招呼游戏
师:⼩动物们和宝宝玩的⾮常的开⼼,⼤家都觉得打招呼游戏真好玩,于是,他们把铃⿎宝宝也请来了,⼩动物们听到拍铃⿎的声⾳就会到处⾛⼀⾛,听到摇铃⿎的声⾳就会和好朋友打招呼,说“你好、哈罗、嗨·····”还会扭动他们的⾝体哦!我们也⼀起来玩吧!
教师拍奏铃⿎,幼⼉到处⾛,教师摇奏铃⿎,幼⼉和同伴打招呼。
三、动物扮演
1、介绍动物
逐段播放CD,教师出⽰图卡,幼⼉模仿叫声。
师:我们来听听⼩动物是怎么和宝宝打招呼点的吧!仔细听,看看谁会先出来呢?
2、⾓⾊扮演
依次出⽰各种动物图⽚,帮助幼⼉回忆不同动物的动作及声⾳。
发放道具,请幼⼉⾃⼰装扮成⾃⼰喜欢的动物,听⾳乐做律动。
【篇五】⼩班奥尔夫⾳乐教案:咿呀咿呀唷
活动⽬标:
1、通过肢体游戏感应“短短短短长”的节奏。
2、模唱唱名问答句,并体验游戏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挂图、呼啦圈、彩⾊飘带、唱名卡
活动过程:
⼀、故事引导
出⽰挂图,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观察图画。
师:瞧,⼩动物们都在等着宝宝叫他们的名字呢,⼩猫、⼩马、⼩鸟、⼩鸭、⼩狗、⼩猪,宝宝点完了名⼀看,哈哈,⼤家都到齐了,于是宝宝带着所有的⼩动物⼀起去农场,在农场他们都⾮常的开⼼,⾼兴地唱起了好听的歌。
⼆、感应特定节奏
1、肢体律动
师:我们⼀起来听听动物们唱歌的声⾳吧!
播放CD,教师带领幼⼉做肢体律动。
动物叫声部分感应拍⼦,咿呀咿呀唷部分感应“短短短短长”的节奏。
第⼀遍幼⼉听⾳乐观察⽼师的肢体律动,第⼆遍请幼⼉⾃⼰创造不同的肢体动作,第三遍站起来围圆圈活动。
2、道具游戏
(1)呼啦圈
师:宝宝带着⼩动物们唱歌,还带着他们玩锯⽊头的游戏。
看看宝宝给⼩动物们准备了这么多的呼啦圈房⼦,该怎么玩呢?原来,宝宝已经告诉了⼩动物们,他给每只⼩动物准备⼀间房⼦,听到“咿呀咿呀唷”的⾳乐就要跳到房⼦⾥锯⽊头。
教师尝试让幼⼉根据“短短短短长”的节奏创编各种锯⽊头的动作。
播放⾳乐,分组游戏。
师:⼩动物们和呼啦圈⼀起玩真开⼼,他们还想出了⼀个好办法,请他们的好朋友⼀起,两个⼈玩⼀个呼啦圈,听到动物叫声就和好朋友⼀起抬着呼啦圈散散步,听到“咿呀咿呀唷”的⾳乐就两⼈⼀起⽤呼啦圈锯⽊头。
播放⾳乐,若⼲名幼⼉⽰范,再请全体幼⼉⼀起做。
(2)彩⾊飘带
师:⼩动物们⽤呼啦圈锯了好多短短短短长的⽊头,可还是不够,宝宝给⼩动物们⼜送来了另外⼀种道具,瞧!这是什么?嗯,飘带也会听着“咿呀咿呀唷”的⾳乐锯短短短短长的⽊头哦!让我们⼀起来帮⼩动物们吧!
播放CD,幼⼉听⾳乐锯⽊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