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松原陨石产生白昼现象,陨石燃烧的原因其实并不是空气摩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松原陨石产生白昼现象,陨石燃烧的原因其实并不是空气
摩擦
今天凌晨(10月11日)0点16分左右,吉林省松原市附近有几秒钟的白昼现象产生,原因是一颗陨石坠落时产生的光。
很多人都目击到天空中该陨石产生的强烈光芒,甚至黑龙江哈尔滨的网友都能看到,一瞬间,整个松原市仿佛就变成了白昼一般,持续了几秒之后,陨石光芒才消失。
据说,这并不是吉林第一次陨石坠落,在1976年吉林还出现了颇为壮观的陨石雨。
1976年3月8日下午3点左右,吉林市永吉县的天空上一阵震耳欲聋的声音传来,天空上下起了陨石雨,覆盖到郊外方圆500平方公里的平原上,此次陨石雨因其数量、重量、散落范围看,在世界上都是非常罕见的。
当时收集到较大的陨石就有138块,其中最大的陨石重达1770公斤,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
陨石之所以能发出强光,是因为它在燃烧,而且大家都知道,是因为陨石雨空气摩擦才燃烧的,不过小编告诉你们,摩擦产生的热量其实根本达不到燃烧陨石的能量。
那陨石燃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是压缩空气产生的高温燃烧了陨石。
大家在看陨石坠落的纪录片等都能看到,陨石坠落时,发光点总是在最前端,而陨石后端不怎么发光。
原因就在这里,因为陨石前端的空气被压缩了,大家都知道,我们往前走的时候,前方的空气其实是被我们顶开,向我们两边流动了,因此速度快起来,就会有风产生。
而陨石前端一般都是钝面,速度又非常快,能达到每秒10公里以上,因此前方的空气根本来不及流到旁边,因此就被压缩了,而压缩的空气把陨石施加的压力转化成内能,能产生数千度的高温,把陨石前端融化燃烧了。
而陨石的后端,几乎只是受到单纯的空气摩擦燃烧的热量,不像前端那样受到数千度高温,所以我们看陨石,都是前端光芒非常的亮眼。
为什么高速的火箭没有被烧掉,就是因为它的尖端流体形状,不光是减少空气阻力,还防止高速产生的空气压缩带来的高温效应。
不过大家看到的太空返回舱,比如神州返回舱,都是下端是钝面,非常大,上端却很小,这其实就是和陨石的原理差不多,返回舱可以使前端钝面压缩空气成为受热面,而人或科学设备所在的上端可以被保护住。
有网友会说,为什么不把返回舱下端设置成火箭那样的尖头,这样就不用考虑受热了啊。
设置成尖头确实可以不考虑受热,但是要把超高的下降速度减速下来,就得携带双倍的燃料,这样花费的成本更大,其实返回舱设置成钝面,不光是为了保护上端,用时还利用大气层做刹车带,这么好的免费刹车带,为什么不利用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