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业遭遇极寒】千年极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服装业遭遇极寒】千年极寒
坚持,是蔡旭辉和他的同行们现在唯一能做的事。

停工,则意味着失去客户,失去市场,继而彻底退出这个行业的竞争。

出口订单锐减,用工成本大涨,产品利润萎缩,企业融资困难,横扫全球的经济危机让中国纺织服装业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困境,脆弱者猝然倒下,坚守者仍在观望。

持续低迷的市场对本已饱受摧残的业界无异于雪上加霜,未来,让人难言乐观。

危机亦是转机,中国纺织服装业正站在一个调整转型的十字路口,新一轮市场洗牌已然来临。

穷则变,变则通,不变则死。

频遭减持
今年7月13日,凤竹纺织(__)发布公告称,其第二大股东振兴实业公司于7月11日、12日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346.4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95%。

一周后,7月18日,振兴实业再次减持公司股份13.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5%。

如果把时间再往前推移,2月27日至3月5日间,振兴实业还累计出售凤竹纺织股票272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

至此,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振兴实业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和集中竞价系统进行了疯狂套现,累计出售凤竹
纺织股票40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

而仅仅在2022年年末,振兴实业还曾持有凤竹纺织25.19%的股权。

与此同时,凤竹纺织的股价也从2月末的7元,一路下跌至7月12日的4.31元,其间跌幅高达38%。

凤竹纺织遭遇大幅减持,在上市公司中并非个例。

7月,A股市场上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主要股东减持。

而在被减持的上市公司中,纺织企业相对较集中。

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8家纺织制造类上市公司发生重要股东减持事件,且大部分减持集中发生在6月份之后,合计减持金额达4.1亿元。

对于上述现象,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全球经济危机让中国的纺织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出口低迷,内销不畅。

较之往年,今年上半年的情况尤为糟糕,股东对纺织类上市公司持悲观态度,减持也就不难理解了。

专家预测,下半年,纺织企业的经营仍将面临较大困难,且短期内难有复苏迹象。

因此,出于各种目的,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减持股票的行为,未来可能仍将继续。

惨淡经营
“我干这一行十几年了,从没遇到过今年这样的情况。

以后会怎样?不知道。

”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晋江市依丝纺服装织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程耀难掩沮丧和迷惘。

与去年同期相比,这家公司的业务量足足缩减了近4成,开机率不过8成。

“不仅订单少,资金回笼也慢,拖欠现象非常严重。

”吴程耀抱怨说,以前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拿到货款,现在拖欠三四个月是很正常的事。

产品几乎没有利润,但企业仍要硬着头皮开工。

虽然今年以来原材料成本下降了约10%左右,但人工成本上涨得厉害,在业内原本就很透明的纺织品,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开工仅仅是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告诉别人自己还“活着”。

“要维持老客户,保证熟练技术工人不流失,一停下来就完了,基本退出了这个市场。

”吴程耀说。

值得吴程耀庆幸的是,作为一家小企业,由于产品品质好,他的公司居然在此次经济危机的暴力冲击下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大公司的日子同样不好过,尤其是对出口型企业来说。

晋江市仁和企业业务部经理蔡旭辉告诉时代周报,公司上半年利润缩减得厉害,“差不多缩了30%-50%”,目前只能是积极拓展南美市场,来弥补以前欧洲市场留下的“亏空”。

除此之外,他还希望通过多多参加展会,来吸引更多客户。

今年7月,蔡旭辉以采购商的身份赴香港参加了一次展会,考察春夏服装。

让他失望的是,展会上参展商居然比采购商还多,成交量也不大。

蔡旭辉问了下周边的同行,不少公司都没什么订单,机器大部分都停了下来;有些经营品牌的公司出现了库存危机,产品积压严重。

不仅是出口受阻,内销形势也很严峻。

蔡旭辉了解到的情况是,晋江一带一些专做国内市场的企业,订单量也大幅下降。

在蔡旭辉看来,今年中国纺织业面临的形势甚至比2022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时更加严峻。

随着欧元对人民币的贬值,欧洲市场持续疲软,难见复苏迹象,出口型纺织企业因此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

多位受访者告诉时代周报,作为中国纺织服装业重镇的晋江和石狮,情况算是比较好的。

在江浙一带,部分工厂开机率不到3成,约有60%的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有的地方甚至在年中就提前迎来了民工返乡潮。

“去年情况就已经很差了,当时预计今年会好一点,没想到更恶劣。

”对于未来,蔡旭辉感到悲观,“至少上半年已经过去了,我还没有看到任何好转的迹象。


“估计今年只能这样了,希望能平稳过渡。

”他祈祷说,并且预测,到了年底,中国纺织业或将迎来一场大规模的倒闭潮。

在石狮纺织服装商会会长田启明看来,目前的状况还会持续多久,仍要看国际形势,“明年可能还不是很乐观。


倒逼转型创新
今年7月18日,国际运动品牌巨头阿迪达斯公司宣布,将
于10月份关闭其位于中国苏州工业园的唯一一家在华自有工厂。

外界分析其极有可能迁往东南亚地区。

关于关闭上述工厂的原因,阿迪达斯给媒体的回复是“出于重新整合全球资源的策略考量”。

业界分析,阿迪达斯此举可能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随着中国工人工资水平的不断提升,阿迪达斯更希望前往诸如东南亚地区寻找更加廉价的劳动力。

此前几天,作为2022年伦敦奥运会最大赞助商之一的阿迪达斯公司,因仅向为其生产奥运特许商品的柬埔寨服装厂工人支付每周10英镑(约合15美元、100元人民币)的工资,而陷入“血汗工厂”的舆论漩涡,目前正面临伦敦奥组委的调查。

而阿迪达斯在苏州的工厂,工人的平均月薪在3000元人民币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