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关联词法解答主旨概括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关联词法解答主旨概括题
除了通过划分文段结构构成来确定主题句之外,还可以根据一些特殊词来找出主题句,这些特殊的词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关联词。

这是一种从微观入手的解题思路,下面将根据关联词所引导的主题句前后的逻辑关系进行讲述。

1.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指两个分句之间,一个分句表示原因,另一个分句表示由这个原因导致的结果。

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主要有: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表示结论的词语通常有:所以、因此、可见、看来、导致、造成、使得、由此可见、照此看来、正因如此、综上所述、总而言之。

表示原因的词语主要有:因为、由于。

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1)结论词之后通常出现主题句,尤其是文段尾句如果由结论词引导,那么它一般就是文段的主题句。

(2)当出现原因词时,可以在表示原因的分句之后或者之前寻找表示结论的句子。

2.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指后一个分句语义比前一个分句更进一层。

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有:不但……而且……;不但……还……;而且;更;甚至;尤其;重要的是;关
键的是;特别是;不但……而且……甚至……;除了……还……更……。

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1)递进之后往往出现主题句。

但是递进之后的句子并不一定都是文段的主题句,这要看递进之后的分句所在的复句是否处于文段中“总”的位置。

(2)递进关联词连接的前后分句在语义上和感情倾向上均一致,且前后都是作者的观点。

(3)“不但……而且……甚至……”这样的多层递进,最后一层递进部分往往是主题句。

3.转折关系
转折关系指句子中后面的分句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转了一个弯,跟前面分句的意思相反,或是对前句加以修改补充。

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主要有:然而、但是、但、却、相反、可是、不过、实际上、事实上、其实、只是、当然。

主题句通常出现在这些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之后。

上述关联词有强弱之分,其中“实际上、事实上、其实、只是、当然”等词是弱转折,语义程度与前句相比较轻,此时就需要观察对策句或观点句出现的位置,对策句或观点句在哪句,哪句就是重点。

而“然而、但是、但、却、相反、可是、不过”等词是强转折,语义程度较重,此时后半句的强转折就是重点。

4.条件关系
条件关系指前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后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个条件下的结果。

包括充分条件关系、
必要条件关系、假设条件关系和周遍条件关系。

充分条件关系关联词主要有:只要……就……。

必要条件关系关联词主要有:只有(唯有)……才……;才;除非……否则……。

假设条件关系关联词主要有:如果……那么(就)……。

周遍条件关系关联词主要有:无论……都……。

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1)充分条件关系一般强调结论的必然性,也就是说“就”后面的分句比较重要。

(2)必要条件关系中必要条件往往是文段的主题句,即“只有”引导的对策句通常比较重要。

有时候文段会省略“只有”,单独出现“才”,那么“才”前面的内容往往是主题句。

(3)在假设条件关系中,“如果”引导的假设条件是未然的,即没有发生;当“那么”引导的结果是负面的时,“如果”所引导的内容的反面意思就是文段的主旨。

(4)周遍条件关系一般强调结论,也就是说“都”后面的分句比较重要。

5.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表示句子或词语之间具有的一种相互关联,或是同时并举,或是同地进行的关系。

表示并列关系的词语有两类,并列并存和相反相对。

表示并列并存关系的词语有:还;此外;另外;同时;与此同时;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

表示相反相对关系的词语有:有的……有的……;有时……有时……;不是……而是……。

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1)构成并列的两个部分同等重要。

如果文段是由并列关联词连接的两个或多个层次,那么这几个层次同等重要,应通过综合概括或者并列加和来把握文段的主
旨。

概括主旨应注意全面,不能片面选择。

(2)并列关系里面无重点。

如果文段中只有一部分语句是并列关系,那么可以快速阅读这个并列复句,在并列复句的前面或后面寻找主题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