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计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把资源节约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持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并将“十一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为此,国家着手建立GDP能耗指标公报制度,能源统计指标、监测和考核三体系以及能源预警预测体系。

本文拟从统计的角度对节能降耗有关问题进行解读,供领导了解、参考。

一、节能降耗统计体系
(一)GDP能耗指标公报制度。

2005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关于建立GDP能耗指标公报制度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开始,每年6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办、国家统计局联合向社会公布上一年度各地区万元GDP 能耗、万元GDP能耗降低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万元GDP电力消费量指标。

(二)能源统计指标、监测和考核三体系。

2007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批准实施《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

1、《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

实施对象是全国统计系统和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等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全国和区域性大型能源生产经营公司;统计对象涵盖全部能源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用能单位。

方案内容包括:建立健全能源统计指标体系。

健全能源统计调查体系。

2、《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

实施对象是政府统计部门和节能工作管理部门;监测对象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级节能工作管理部门确定的重点耗能企业;监测内容包括:对全国和各地区节能进展情况实施监测;对地区单位GDP能耗数据质量实施监测。

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实施监测。

3、《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

实施对象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级节能工作管理部门确定的重点耗能企业;考核内容为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落实节能措施情况。

4、能源预测预警体系。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能源预测预警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能源预测预警体系。

主要目的是及时为国家和省级能源预测预警信息提供基础信息支撑,完善能源决策体系,增强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着力提高能源预测预警能力和水平,
二、能耗主要指标及计算方法
(一)能源消费统计的主要内容
能源统计的任务是建立健全能源生产统计、流通统计和消费统计。

其中能源消费统计,主要是反映能源消费结构,为进行能源核算提供基本数据支持。

主要内容包括: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库存、加工转换统计;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工业能源消费
统计;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能源消费调查制度;建筑业能源消费统计;第三产业能源消费统计调查制度;居民生活用能统计制度;主要建筑物能耗统计等等。

(二)节能降耗公报指标含义与计算
节能降耗核心指标有4个,即万元GDP能耗、万元GDP能耗降低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万元GDP电力消费量指标
1、万元GDP能耗:即每生产一万元GDP所消耗的能源。

2、万元GDP能耗降低率:
例如:如果能源消费总量增长11%(增长指数为1.11),GDP增长15%(增长指数为1.15),

3、万元GDP电力消费量: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
(三)2005年、2006年我省能耗情况
三、节能降耗的主要途径
节能降耗根本措施和途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只有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建立起节能降耗的长效机制。

从能源统计的角度看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节能降耗:
(一)从投入产出角度看,着力于结构节能。

主要有三个途径,即加快经济增长,GDP总量增速高于总能耗增速;GDP产业结构变化;工业内部结构变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GDP总量增速高于总能耗增速从而使单位GDP能耗下降。

例如2006年湖北能源消费呈现出能耗增速趋缓、能源消费结构有所改善的态势,全省全年消费能源10796.76万吨标准煤(等价值),同比增长9.61%。

低于全省GDP增速1.9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为1.46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21%。

2、GDP产业结构变化,服务业比重上升,从而为GDP能耗下降提供空间。

三次产业中,一般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要大于第一、第三产业。

如果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GDP能耗下降。

3、工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

在工业内部耗能高度集中在煤炭、化工、石化、建材、冶金、电力等行业。

如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上升,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下降。

2006年,在我省工业39个大类行业中,电力、建材、冶金、化工、纺织、造纸、石化、有色、汽车等九大行业能源消费量达6839.32万吨(等价值),占全部工业消费量的90.1%,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63.3%。

随着高耗能行业能耗比重相对下降,消费品种结构改善,可实现能源的节约。

(二)从能源核算角度看,着力于回收利用与节能替代节能。

1、余能回收利用节能。

发展循环经济要求我们要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在能源统计核算中能源的回收利用应从能耗总量中扣除。

余能回收利用涉及工业生产的许多行业,如钢铁、有色、建材、电力、化工、石油与石化、轻工、煤炭等,在这些行业企业中,到处都有余能排放,有相当部分是值得回收顶替常规能源,以降低能源的消耗从而达到降低单位GDP 能耗的作用。

2、节能替代。

目前,国际油价不断攀升,年前达到每桶100美元,成品油十分紧张,从长期的能源结构优化和社会效益来看,需要开展节能替代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其重点是天然气、核能、风能、太阳能、乙醇汽油、煤变油等,通过利用新能源节能,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形成“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益”的节能体系,从而达到节能降耗和减排的目的。

(三)从能源消费结构看,通过推进节能重点工程,全面监管电力消费节能。

1、加快重点节能工程建设。

目前,全省重点领域的重点节能工程正在逐步推进,结合我省能耗情况,促进重点耗能企业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管理。

今后应选择“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余热余压利用工程”和“绿色照明工程”重点扎实推进。

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既可节能又可减排,余热余压利用可以在创造产值的同时抵扣能源消费量,绿色照明可有效缓解全省快速增长的电力消费。

2、加强电力消费管理。

2006年全省电力消费量中,工业电力消费占到70.5%;要遏制工业用电中高耗电行业的增长势头,对高耗电行业、高耗电产品的准入和运行进行严格控制和严密监管。

(作者单位:湖北省统计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