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凝血四项在孕妇正常分娩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二聚体、凝血四项在孕妇正常分娩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傅林金;张永爱
【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
【年(卷),期】2009(027)003
【摘要】目的了解孕妇正常分娩前后的凝血与纤溶功能状态.方法 D-二聚体采用周相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血凝四项采用磁珠血浆凝同法对我院妇产科213例血压正常孕妇、6例血压升高孕妇正常分娩前后进行检测.结果孕妇正常分娩前D-二聚体和血凝四项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0.01),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T/PT-INR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明显短于健康对照组,而血压升高孕妇组与血压正常孕妇组产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前者D-二聚体、FIB高于后者,PT/PT-INR、APTT、TT低于后者,但是,正常分娩后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正常分娩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分娩72h后恢复.孕妇分娩前后联合检测D-二聚体、血凝四项能较全面反映孕产妇凝血和纤溶之间的平衡状态,对预防和治疗孕产妇因血栓性疾病、出血而带来的危险以及评估预后有着重要临床实用价值.
【总页数】2页(P257-258)
【作者】傅林金;张永爱
【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333001;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333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62;R446.11+1;R714.3
【相关文献】
1.凝血四项指标在孕妇正常分娩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黄衍锋;郑望春;叶晓涛;张旭;尹学念
2.正常妊娠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检测 [J], 何平亚;沈国平;姚娟
3.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四项、FDP、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王莉敏
4.正常妊娠妇女不同时期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冼肖英; 陈华干
5.凝血4项及D-二聚体、抗凝血酶的检测对孕妇分娩前后的临床意义 [J], 李艳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