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传播学发展史及流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6-14
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
• 施拉姆是第一位把传播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来研究, 并力图使之系统化、正规化、完善化的人。 • 施氏早期的传播研究主要还在于挖掘他人的传播 研究成果,整理前人有关传播问题的,有价值的 思想学说。 • 1956《报刊的四种理论》,1964《大众媒介与 国家发展》。 • Back
2011-6-14
传播学的发展
• 二战后:传播研究走向独立和学科化 • 50年代:局限、危机、和模式研究的兴盛 • 60年代:开始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动荡时期) • 70年代后:在学科建构上进入了统一和整合阶段 • 90年代后: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传播学提出了 挑战
2011-6-14
第二节 传播学的两大流派
2011-6-14
古代对传播学的侧面研究
•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相关论述: • 春秋时期孔子的相关论述: • 古代对传播学的侧面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 Back
2011-6-14
古代对传播学的侧面研究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言语方面的研究:修辞,口头传播方面对人类沟 通的一种总结 • 写作方面的研究:文论,总结文字传播中内容的 选择,表达顺序的安排、词语的组合技巧等 • 军事计谋方面的研究:传播技巧,《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 • 政治活动中传播手段的研究:宣传 • Back
2011-6-14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 老三论与新三论 • 信息论 • 控制论 • 系统论 • 三论对传播学的影响 • Back
2011-6-14
老三论与新三论
• 老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 新三论:协同论、1-6-14
信息论
• 申农(香农):贝尔电话公司电器工程师 1948《通信的数学理论》 信息论的奠基之本— —“通信的基本问题是在通信的一端精确的或近 似地复现另一端所挑选的消息” • 通讯模式:信源—编码—信道—译码 —信宿 噪声 • 信息的定义:信息地位的认识及其意义 • Back
2011-6-14
传播研究的背景
• 科学的背景: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心 理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 • 社会形势的背景:战争、革命、宣传、经济发展、 社会巨变、工业化 • 传播技术发展的背景:新媒介不断发明、应用 • Back
2011-6-14
在美国诞生的原因
• 政治因素 • 经济因素 • 军事因素 • 传播媒介 • Back
2011-6-14
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 欧洲源流: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的模 仿理论及德国社会学家西默尔的传播网络 理论 • 美国学术思想源流:杜威、库利、帕克、 米德及李普曼的理论 • Back
2011-6-14
传播研究的背景及在美国产生 的原因
• 传播研究的背景 • 在美国诞生的原因 • Back
• 以其场论学说而为人所知,后将场论应用 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创立了著名的“团 体动力学” • 团体动力学主要主要探究团体与个体二者 之间的关系,尤其致力于揭示团体规范对 个体行为的制约与影响 • Back
2011-6-14
心理学家 霍夫兰
• 毕生的研究都集中在态度这一问题上,尤 致力与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 在传播与态度这二者的结合点上,在劝服 手段与态度转变的联系之处,社会心理学 的研究与传播学的研究交融在一起。 • Back
2011-6-14
政治学家 拉斯韦尔
• 1948《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纲领性力 作 传播学之独立宣言:所有传播学仿佛是 对拉氏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的注 释 • 意义 • Back
2011-6-14
意义
• 从内部结构上分析了传播过程的要素 • 从外部功能上概括了传播活动三作用 • 内:五要素及与五要素相应的传播研究 • 外:传播的三大作用及传播研究的两种形 式 • Back
2011-6-14
总结
• 再次强调您建议的行动与益处
–行动 #1和益处 –行动 #2和益处 –行动 #3和益处
2011-6-14
• 两大流派对峙的深层研究背景 • 1、学术研究的两个取向 • 2、智慧的分裂
2011-6-14
传统学派
• 又叫经验主义学派,以实用主义哲学为背景,秉 持经验主义精神,以实证主义为研究方法,注重 效果研究 • 贡献:确定了研究领域和研究框架 • • • 建立了传播基本模式 产生了一批重要成果 确定了基本研究方法
2011-6-14
社会学家 拉扎斯菲尔德
• 提出了著名的两级传播理论 • 舆论领袖是两级传播理论的核心 • 所谓两级传播指的就是信息先由大众媒介传播到 舆论领袖那里,然后再经舆论领袖扩散给社会大 众的过程。由于这个过程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 段,所以称为两级传播。 • Back
2011-6-14
心理学家 卢因
2011-6-14
三论对传播学的影响
• 袁路阳(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传播学在 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借用系、信和控的理 论模式,把系、信和反馈的概念引入对传 播活动的研究,试图建立关于人类传播规 律的理论体系。 • Back
2011-6-14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 政治学家 拉斯韦尔 • 社会学家 拉扎斯菲尔德 • 心理学家 卢因 • 心理学家 霍夫兰 • Back
第二章 传播学发展史及流派
2011-6-14
Copyright 1996-98 © Dale Carnegie & Associates, Inc.
第二章 传播学发展史及流派
• 第一节 传播学的形成、诞生和发展 • 第二节 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
2011-6-14
第一节 传播学的形成、诞生和发展
• 古代对传播学的侧面研究 • 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 传播研究的背景及在美国产生的原因 •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 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 • Back
2011-6-14
批判学派
• 批判:运用价值观进行判断 • 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 有众多走向和分支,如:传媒的政治经济 批判、文化研究、传媒帝国主义批判、法 兰克福学派传媒批判、女权主义批判、后 殖民主义批判等等
2011-6-14
2011-6-14
2011-6-14
2011-6-14
2011-6-14
2011-6-14
控制论
• 维纳 1948 《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 和通讯的科学》 • 控制系统的关键在于反馈 (索波列夫)“控制原理的实质在于,巨大质量 的运动和行动,巨大能量的传送和转变,可通过 带有信息的不大的质量和不大的能量来指挥和控 制。” Back
2011-6-14
系统论
• 系统论:大致形成与20世纪50年代 • 基本构想: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成整体小于各孤立 部分之和 • 系统科学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 • 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构在一起并且 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 俞憬璐(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之所以能在当代科 学殿堂占有一席,是和现代系统论的创立与发展对它的强 有力的影响分不开的。 • Back
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
• 施拉姆是第一位把传播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来研究, 并力图使之系统化、正规化、完善化的人。 • 施氏早期的传播研究主要还在于挖掘他人的传播 研究成果,整理前人有关传播问题的,有价值的 思想学说。 • 1956《报刊的四种理论》,1964《大众媒介与 国家发展》。 • Back
2011-6-14
传播学的发展
• 二战后:传播研究走向独立和学科化 • 50年代:局限、危机、和模式研究的兴盛 • 60年代:开始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动荡时期) • 70年代后:在学科建构上进入了统一和整合阶段 • 90年代后: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传播学提出了 挑战
2011-6-14
第二节 传播学的两大流派
2011-6-14
古代对传播学的侧面研究
•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相关论述: • 春秋时期孔子的相关论述: • 古代对传播学的侧面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 Back
2011-6-14
古代对传播学的侧面研究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言语方面的研究:修辞,口头传播方面对人类沟 通的一种总结 • 写作方面的研究:文论,总结文字传播中内容的 选择,表达顺序的安排、词语的组合技巧等 • 军事计谋方面的研究:传播技巧,《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 • 政治活动中传播手段的研究:宣传 • Back
2011-6-14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 老三论与新三论 • 信息论 • 控制论 • 系统论 • 三论对传播学的影响 • Back
2011-6-14
老三论与新三论
• 老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 新三论:协同论、1-6-14
信息论
• 申农(香农):贝尔电话公司电器工程师 1948《通信的数学理论》 信息论的奠基之本— —“通信的基本问题是在通信的一端精确的或近 似地复现另一端所挑选的消息” • 通讯模式:信源—编码—信道—译码 —信宿 噪声 • 信息的定义:信息地位的认识及其意义 • Back
2011-6-14
传播研究的背景
• 科学的背景: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心 理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 • 社会形势的背景:战争、革命、宣传、经济发展、 社会巨变、工业化 • 传播技术发展的背景:新媒介不断发明、应用 • Back
2011-6-14
在美国诞生的原因
• 政治因素 • 经济因素 • 军事因素 • 传播媒介 • Back
2011-6-14
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 欧洲源流: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的模 仿理论及德国社会学家西默尔的传播网络 理论 • 美国学术思想源流:杜威、库利、帕克、 米德及李普曼的理论 • Back
2011-6-14
传播研究的背景及在美国产生 的原因
• 传播研究的背景 • 在美国诞生的原因 • Back
• 以其场论学说而为人所知,后将场论应用 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创立了著名的“团 体动力学” • 团体动力学主要主要探究团体与个体二者 之间的关系,尤其致力于揭示团体规范对 个体行为的制约与影响 • Back
2011-6-14
心理学家 霍夫兰
• 毕生的研究都集中在态度这一问题上,尤 致力与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 在传播与态度这二者的结合点上,在劝服 手段与态度转变的联系之处,社会心理学 的研究与传播学的研究交融在一起。 • Back
2011-6-14
政治学家 拉斯韦尔
• 1948《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纲领性力 作 传播学之独立宣言:所有传播学仿佛是 对拉氏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的注 释 • 意义 • Back
2011-6-14
意义
• 从内部结构上分析了传播过程的要素 • 从外部功能上概括了传播活动三作用 • 内:五要素及与五要素相应的传播研究 • 外:传播的三大作用及传播研究的两种形 式 • Back
2011-6-14
总结
• 再次强调您建议的行动与益处
–行动 #1和益处 –行动 #2和益处 –行动 #3和益处
2011-6-14
• 两大流派对峙的深层研究背景 • 1、学术研究的两个取向 • 2、智慧的分裂
2011-6-14
传统学派
• 又叫经验主义学派,以实用主义哲学为背景,秉 持经验主义精神,以实证主义为研究方法,注重 效果研究 • 贡献:确定了研究领域和研究框架 • • • 建立了传播基本模式 产生了一批重要成果 确定了基本研究方法
2011-6-14
社会学家 拉扎斯菲尔德
• 提出了著名的两级传播理论 • 舆论领袖是两级传播理论的核心 • 所谓两级传播指的就是信息先由大众媒介传播到 舆论领袖那里,然后再经舆论领袖扩散给社会大 众的过程。由于这个过程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 段,所以称为两级传播。 • Back
2011-6-14
心理学家 卢因
2011-6-14
三论对传播学的影响
• 袁路阳(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传播学在 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借用系、信和控的理 论模式,把系、信和反馈的概念引入对传 播活动的研究,试图建立关于人类传播规 律的理论体系。 • Back
2011-6-14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 政治学家 拉斯韦尔 • 社会学家 拉扎斯菲尔德 • 心理学家 卢因 • 心理学家 霍夫兰 • Back
第二章 传播学发展史及流派
2011-6-14
Copyright 1996-98 © Dale Carnegie & Associates, Inc.
第二章 传播学发展史及流派
• 第一节 传播学的形成、诞生和发展 • 第二节 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
2011-6-14
第一节 传播学的形成、诞生和发展
• 古代对传播学的侧面研究 • 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 传播研究的背景及在美国产生的原因 •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 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 • Back
2011-6-14
批判学派
• 批判:运用价值观进行判断 • 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 有众多走向和分支,如:传媒的政治经济 批判、文化研究、传媒帝国主义批判、法 兰克福学派传媒批判、女权主义批判、后 殖民主义批判等等
2011-6-14
2011-6-14
2011-6-14
2011-6-14
2011-6-14
2011-6-14
控制论
• 维纳 1948 《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 和通讯的科学》 • 控制系统的关键在于反馈 (索波列夫)“控制原理的实质在于,巨大质量 的运动和行动,巨大能量的传送和转变,可通过 带有信息的不大的质量和不大的能量来指挥和控 制。” Back
2011-6-14
系统论
• 系统论:大致形成与20世纪50年代 • 基本构想: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成整体小于各孤立 部分之和 • 系统科学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 • 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构在一起并且 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 俞憬璐(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之所以能在当代科 学殿堂占有一席,是和现代系统论的创立与发展对它的强 有力的影响分不开的。 •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