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学习资料】2018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1~25题满分练速练18分子晶体结构判断针对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速练18 分子、晶体结构判断[针
对选考第20题]
1.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键的断裂或生成的是( )
A.冰融化成水
B.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C.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D.氯化氢溶于水
答案 A
解析冰融化成水破坏分子间作用力,A正确;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破坏共价键,B 错误;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破坏共价键,C错误;氯化氢溶于水破坏共价键,D错误。
2.下列变化中,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
A.加热氯化钠使之熔化
B.加热二氧化硅使之熔化
C.液溴受热变成溴蒸气
D.加热碘化氢使之分解
答案 C
解析加热氯化钠使之熔化克服的是离子键,A错误;加热二氧化硅使之熔化克服的是共价键,B错误;液溴受热变成溴蒸气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C正确;加热碘化氢使之分解克服的是共价键,D错误。
3.(2017·杭州市七县(市、区)高二上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气通入水中,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B.MgCl2晶体中存在离子键与共价键
C.NH3和Cl2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CO2和SiO2晶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答案 A
解析氯气通入水中,反应生成HCl、HClO,发生化学变化,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A正确;MgCl2晶体中只含离子键,不含共价键,B错误;NH3中H原子为2电子稳定结构,N原子为8电子稳定结构,Cl2分子中Cl原子的最外层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C错误;SiO2晶体为原子晶体,由原子构成,而CO2晶体由分子构成,D错误。
4.(2017·嘉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HCO3分解过程中,只需克服离子键
B.Na2O溶于水的过程中破坏了离子键和共价键,形成了新的离子键和共价键
C.O3、CO2和SiO2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金刚石和足球烯(C60)均为原子晶体,沸点极高
答案 B
解析NaHCO3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需克服离子键和共价键,故A错误;Na2O溶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过程中破坏了氧化钠中的离子键和水中的共价键,形成了新的离子键和共价键,故B正确;SiO2属于原子晶体,是由原子构成的,故C错误;足球烯(C60)为分子晶体,故D错误。
5.(2017·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二10月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碘晶体是分子晶体,加热升华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B.CaO和CH4熔点不同,是因为两者所含化学键类型不同
C.二氧化硅晶体属于原子晶体,每个Si通过共价键与4个O结合
D.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s,Ts是第7周期ⅦA族元素
答案 B
解析碘晶体是分子晶体,分子间只有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所以加热升华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A正确;CaO和CH4熔点不同,是因为两者晶体类型不同,前者形成离子晶体,后者可形成分子晶体,通常离子晶体的熔点较高,而分子晶体的熔点较低,所以B 不正确;二氧化硅晶体属于原子晶体,每个Si通过共价键与4个O结合,每个O与2个Si成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C正确;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s,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以判断,若第7周期排满,最后一个是0族的118号元素,所以Ts是第7周期ⅦA族元素,D正确。
6.(2017·浙江省选考十校联盟10月适应性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的沸点低于SiO2,其原因是分子间作用力:CO2<SiO2
B.H2SO4溶于水能电离出H+和SO2-4,所以硫酸是离子化合物
C.PCl5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答案 D
解析硫酸是共价化合物,不是离子化合物,B错误;PCl5中,Cl原子的最外层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P原子不是8电子稳定结构,C错误;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例如铵盐等,D正确。
7.(2017·浙江省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NO3溶于水能电离出H+和NO-3,所以HNO3是离子化合物
B.Ba(OH)2晶体中既存在共价键又有离子键
C.SiO2属于原子晶体,熔化破坏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D.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
答案 B
8.(2017·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氢溶于水能电离出H+和Cl-,所以氯化氢是离子化合物
B.单质碘呈紫黑色晶体,有金属光泽,晶体熔化的过程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C.N2和NH3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干冰与石英的熔、沸点和硬度差异很大的原因是化学键类型不同
答案 B
解析氯化氢溶于水虽能电离出H+、Cl-,但仍属于共价化合物,判断是不是离子化合物可以利用熔融时能否导电来验证,熔融时能导电的是离子化合物,否则不是离子化合物,选项A错误;碘晶体受热转变为碘蒸气,属于物理变化,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碘分子间的作用力,选项B正确;NH3中氢原子的最外层是2电子稳定结构,选项C错误;干冰与石英的熔、沸点和硬度差异很大的原因是干冰是分子晶体,石英是原子晶体,选项D错误。
9.[2017·浙江省高三“超级全能生”选考科目8月联考(A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晶体溶于水,离子键被破坏,并与水分子形成水合钠离子等
B.碘的升华和白磷的熔化所需破坏的化学键相同
C.1 mol SiO2晶体与1 mol CH4晶体中共价键的个数比为1∶2
D.在Na2O、Na2O2、NaHSO3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2∶1
答案 A
解析NaCl属于离子化合物,溶于水电离出Na+和Cl-,破坏离子键,Na+与水结合成水合钠离子,故A正确;碘升华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白磷为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故B错误;1 mol SiO2中含有4 mol Si—O键,1 mol甲烷中含有4 mol C—H键,故C错误;氧化钠、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NaHSO3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故D错误。
10.(2017·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8月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大,所以热稳定性:NH3<H2O<HF
B.离子晶体中可能存在共价键,而分子晶体中肯定存在共价键
C.共价化合物可能是强电解质,也可能是弱电解质,但一定不是非电解质
D.黄色晶体碳化铝,熔点2 200 ℃,熔融态不导电,可能是原子晶体
答案 D
解析分子间作用力不能影响物质的热稳定性,A错误;离子晶体中可能存在共价键,而分子晶体中不一定存在共价键,例如稀有气体,B错误;共价化合物可能是强电解质,也可能是弱电解质,也可能是非电解质,例如葡萄糖等,C错误;黄色晶体碳化铝,熔点2 200 ℃,熔融态不导电,说明不能电离出离子,因此可能是原子晶体,D正确。
11.(2017·金华市高三9月十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熔融时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NaOH、H2SO4溶于水均克服了离子键
C.CO2、NCl3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D.金刚石和足球烯是同素异形体,熔化只克服共价键
答案 C
解析熔融的金属单质能导电,故A错误;H2SO4溶于水克服了共价键,故B错误;CO2、NCl3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故C正确;足球烯熔化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D错误。
12.(2017·丽水、衢州、湖州三地市高三9月教学质量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溴化钙(CaBr2)只存在离子键
B.氯化氢溶于水能电离出H+与Cl-,所以氯化氢是离子化合物
C.Cl2易液化,与其分子间具有较大的作用力有关
D.干冰和石英晶体类型不同,但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
答案 B
解析溴化钙(CaBr2)只存在离子键,A正确;氯化氢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B错误;Cl2易液化,与其分子间具有较大的作用力有关,C正确;干冰和石英晶体类型不同,前者是分子晶体,后者是原子晶体,但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