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
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于尿液检验中实施尿沉渣与尿常规的优势,并对二者的
相关性展开研究。

方法:本项研究针对某时期于我院行尿液检验的患者,研究时
间范围在2021年1月-2022年3月,研究入组对象总数为110例。

对入组研究人
员均行尿沉渣及尿常规检验,并对两种尿液检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对比,包括对
两种方式检验下白细胞、红细胞,以及尿蛋白阳性检查率;红细胞、白细胞,以
及尿蛋白检验结果符合率。

结果:在白细胞、红细胞以及尿蛋白阳性检出率方面,采用尿常规检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8.18%、20.91%、11.82%;采用尿沉渣检验
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1.82%、23.64%、10.91%。

对比结果无差异(P>0.05)。

在两种联合尿液检验方式于白细胞、红细胞及尿蛋白结果符合率方面,白细胞检
验结果符合率为92.73%、红细胞检验结果符合率为93.64%、尿蛋白检验结果符
合率为95.45%。

结论:在行尿液检验的过程中,选用尿沉渣、尿常规检验均有一
定优势,两种方式都是不可替代的存在,需要实际检验过程中结合患者情况予以
科学选择,如有必要可二者联合应用,以此提高临床尿液检验准确性。

【关键词】尿沉渣;尿常规;尿液检验;相关性
尿液检验是临床中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检验手段,其在多种疾病诊断起到较
高的指导性作用,为临床诊治提供了诸多可靠、有效依据[1]。

目前,临床中对尿
液检验方式的使用多以尿常规检验、尿沉渣检验为主,两种方式各有优势,均在
尿液检验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临床相关病症诊断、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2]。

为进
一步验证两种检验模式于尿液检验中的应用价值,依据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探究,本文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于我院行尿液检验的110例患者进行分析,并
以下述报告形式呈现本项研究重点内容,以期为临床相关诊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一
定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项研究针对某时期于我院行尿液检验的患者,研究时间范围在2021年1
月-2022年3月,研究入组对象总数为110例。

入组研究人员中男性、女性占比
率分别为56.36%(62/110)、43.64%(48/110);组内人员年龄值在[20,78]岁
之间,均值(40.21±2.31)岁。

注:本研究于启动前送审伦理委员会,经通过
后方正式开始;入组研究对象及相关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相关内容知情,并于此基
础上表示自愿参与、积极配合。

1.2 方法
在对入组研究对象实施尿液检验之前的1d,需要告知患者禁食晚餐;于次日
清晨空腹状态下收集患者的尿液标本,并将组内人员尿液标本分装在两个装置中,分别予以尿常规、尿沉渣检验。

在进行尿常规检验时,需要对研究人员的尿液标本进行充分混合,并将其放
置于尿液分析仪中。

在此期间严格按照仪器相关说明书操作,严格检测,同时要
进行全程监控,以此获取白细胞、红细胞,以及尿蛋白等相关指标水平值。

在进行尿沉渣检验时,需要将未进行离心处理的尿液标本的直接实施涂片处理,然后将涂片放置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同时,将新鲜的尿液标本进行充分混合,滴到载玻片上,于加盖玻片后放置到低倍显微镜下实施观察,主要是对尿液
整体状态的观察。

低倍显微镜下观察结束后,将其放置到高倍显微镜下再度进行
观察,以此观察细胞、管型情况,并对相关观察内容进行清晰、全面的记录。


剩余尿液进行离心处理后,期间离心的速率设定为1500r/min,离心处理时间设
定为5min,于离心后将上清液清除,取剩余沉渣0.2ml。

在轻轻摇晃后使其充分
混合,同时于载玻片上滴好尿沉渣,进行涂片镜检,需先于低倍镜下进行观察其
成分,然后于高倍镜下对沉渣细胞成分进行观察,以此获取相关指标数据。

1.3 观察指标
在本项研究中,以白细胞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以及尿蛋白阳性率为主要
观察指标,同时对白细胞、红细胞,以及尿蛋白的结果符合率进行统计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获取资料数据众多,用以处理软件型号定为SPSS 27.0,基于资料性质归纳为计量、计数两种,予以呈现形式分别为均数±标准差(±s)、百分率(%);予以校对、验证数值分别以t值、x2值为准。

经处理后所得数值参考临界值为0.05,于此数值之上,无统计学意义;于此数值之下方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种尿液检验方式的白细胞、红细胞及尿蛋白阳性检出率比较
如下表1呈现:两种尿液检验方式在白细胞、红细胞及尿蛋白阳性检出率方面对比结果无差异(P>0.05)。

表1两种尿液检验方式的白细胞、红细胞及尿蛋白阳性检出率比较(n/%)
方式


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
阳性阴性阳性阴性阳性阴性
尿常规
1
10
20
(18.18)
90
(81.82)
23
(20.91)
87
(79.09)
13
(11.82)
97
(88.18)
尿沉渣
1
10
24
(21.82)
86
(78.18)
26
(23.64)
84
(76.36)
12
(10.91)
98
(89.09)
x
2
-0.4550.2360.045 t-0.5000.6270.832
2.2 两种联合尿液检验方式白细胞、红细胞及尿蛋白结果符合率分析
如下表2呈现:两种联合尿液检验方式中白细胞检验结果符合率为92.73%、红细胞检验结果符合率为93.64%、尿蛋白检验结果符合率为95.45%。

表2两种联合尿液检验方式白细胞、红细胞及尿蛋白结果符合率(n/%)
项目


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总符合率
白细胞
1
10
18(16.36)84(76.36)102(92.73)
红细胞
1
10
22(20.00)81(73.63)103(93.64)
尿蛋白
1
10
12(10.90)93(84.55)105(95.45)
3讨论
尿液检验是临床中用以诊断一部分疾病较为常用的一种检验手段,其中尿常
规检验也是临床医学三大常规检验项目之一,通过其检验结果能够实现对肾脏疾
病的早期诊断目标,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或者尿蛋白[3]。

除此以外,该种尿液检验方式在全身性疾病、多种脏器病变所致的尿液变化疾病
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诊断价值,比如糖尿病、血液病等;同时还能够将部分疾病
患者的当前治疗效果,以及远期预后效果进行有效呈现,为临床诊治和病情监测
提供了重要依据[4]。

随着我国现代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尿液检验方式也发生了一定变化,
尿液相关检验也可借助仪器完成相关检验。

比如,尿液全自动分析仪的出现及推广,其已经成为当前临床尿液标本检验的关键器械,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相关工作人员的任务量,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检验准确性,使得一些人为不可控影
响因素被有效规避[5]。

但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代表对传统检验技术的淘汰,
传统显微镜下的尿液检验技术是不可替代的,且尿液分析仪与其检验也存在一定
差异[6]。

临床在开展相关尿液检查工作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
行合理选取[7]。

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某时期于我院行尿液检验的110例患者,针对尿沉渣
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展开研究。

从所获取研究资料数据分析得出:在
白细胞、红细胞以及尿蛋白阳性检出率方面,采用尿常规检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
为18.18%、20.91%、11.82%;采用尿沉渣检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1.82%、
23.64%、10.91%。

对比结果无差异(P>0.05)。

由此可见两种检验方式各有利弊,并且均具有较高的检验准确性,在临床中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取。


要注意一点,在采用尿液分析仪实施快速检测的过程中,需要筛选合格尿液试纸
确保仪器正常[8]。

如果结果显示相关指标测定结果均为阴性,则可省略尿沉渣检验。

但是,如果有异常或遇到可疑的样本,则需要采用尿沉渣镜检的方式进行更
细致的观察,以此在显微镜下观察尿沉渣,实现纠正假阳性、假阴性的目标[9]。

在两种联合尿液检验方式于白细胞、红细胞及尿蛋白结果符合率方面,白细胞检
验结果符合率为92.73%、红细胞检验结果符合率为93.64%、尿蛋白检验结果符
合率为95.45%。

由此可见两种检验方式均具有较高的检验准确性,进一步验证了
两种尿液检验方式的相关性。

武岩[10]等研究人员曾针对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展开与本项研究相似试验,选取其所工作医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行尿液检测的人员
2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上述入组人员行显微镜尿沉渣检测,以及尿常规检验,以此对两种尿液检验方式白细胞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以及尿蛋白阳性率实施
对比分析,同时分析白细胞、红细胞,以及尿蛋白结果符合了。

从所获取研究结
果中得出,经尿沉渣镜检后白细胞、红细胞,以及尿蛋白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20.80%、20.40%、16.40%;经尿常规检验后白细胞、红细胞,以及尿蛋白阳性检
出率分别为21.60%、21.20%、18.00%。

两种尿液检验方式下个指标的组间对比结
果不存在差异(P>0.05)。

同时,该名研究人员也对两种尿液检验后红细胞、
白细胞,以及尿蛋白的结果符合率进行了统计,其中红细胞阳性符合率为20.80%、阴性符合率为77.60%,获取结合符合了为 98.40%;白细胞阳性符合率为20.00%、
阴性符合率为78.40%,获取结合符合了为98.40%;尿蛋白阳性符合率为16.00%、阴性符合率为82.00%,获取结合符合了为98.00%。

该项研究所获取研究结果与
本项研究相关指标获取数据资料一致,再度验证在尿液检验中采用上述两种检验
方式具有较高价值,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合理选取。

通过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归纳出:(1)尿沉渣镜检属于临床中一种
较为常见的传统尿液检验方式,其主要是通过尿沉渣仪器对离心处理后的尿液中
有形成分进行检查,以此判断被检测人员的泌尿系统疾病相关内容。

简而言之,
该种方式就是通过显微镜图片检测完成相应检查。

虽然其操作相对较为复杂,但
是能够确保细胞成分的完成性,使得整体检出率提高[11]。

同时,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使用也能够极大程度上为临床相关医师进行诊治提供更为科学、可靠的疾病
诊断依据,以此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临床中多将其用作
尿常规检验的重要补充手段[12]。

但该种检验方式也并非完美无缺,其也存在一定弊端,比如该种检验方式下的尿液标本不可放置过程时间,主要是因为放置过久
会导致尿液成本中细胞成分发生变化,进而对其检验准确性产生影响[13]。

(2)
尿常规是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且操作十分便利、检验效率极极高的一种尿液检
验方式,能够依据其所提供的检验结果实现对患者病症、病情的快速诊断。

但是,在采用该种方式实施检验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为确保检验结果
的准确性,需要对尿液标本进行严格控制,应选取新鲜晨尿[14]。

除此以外,该种尿液检验方式也极易受到各类因素影响,比如尿液标本受污、标本放置时间长、
检验试纸不合格等,都可能导致其诊断准确性大大降低,不利于实现对检测人员
的准确评估,很容易延误患者治疗时机[15]。

因此,在临床实施尿液检验的过程中,需要对上述两种方式进行合理选择,要能够对两种检验方式的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同时也要能够有效规避各类影响因素,可对两种检验方式进行联合运用,以此规
避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结合本项研究及讨论分析结果得出,在行尿液检验的过程中,选用尿沉渣、
尿常规检验均有一定优势,两种方式都是不可替代的存在,需要实际检验过程中
结合患者情况予以科学选择,如有必要可二者联合应用,以此提高临床尿液检验
准确性。

参考文献:
[1]王安然. 尿常规与尿沉渣在尿液检验结果中的差异[J]. 中国民康医学,2020,32(01):124-126.
[2]黄亮,伍湘峰,易素芬.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差异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08):51-53.
[3]王敏.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6):158-159.
[4]姬平. 尿沉渣检查与尿常规检查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探讨[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1):108-109.
[5]银燕.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药指
南,2020,18(02):68-69.
[6]吕静.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
南,2020,18(36):113-114.
[7]孙程军.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3):363.
[8]侯玉林. 尿液检验中尿沉渣与尿常规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1):114+117.
[9]李琦. 尿沉渣与尿常规检验在尿液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01):80-82.
[10]武岩.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3):110-111.
[11]刘爱国. 尿常规与尿沉渣在尿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05):850-851.
[12]陈艳娜.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研究[J].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2021,31(02):114-115.
[13]刘艳艳.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7):110-111.
[14]于丹. 尿沉渣和尿常规在妇幼尿液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0):245-247.
[15]孙永华. 尿沉渣、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运用[J]. 中国医药指
南,2020,18(20):121-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