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急性面瘫65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针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急性面瘫65例
发表时间:2011-05-30T17:44:05.0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8期作者:李惠萍
[导读] 目的探讨急性面瘫的治疗方法。
李惠萍(黑龙江省五常市人民医院 154100)
【中图分类号】R745.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8-0183-01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面瘫的治疗方法。
方法 65例急性面瘫采取远近配穴、电针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结果有效率100%。
结论电针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急性面瘫效果显著。
【关键词】急性面瘫电针星状神经节阻滞
面瘫属临床常见病,其治疗首选针灸,疗效可靠,但怎样进一步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疗程,仍是患者极度关心的问题,医者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
选取2008年5月~2009年5月采用电针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急性面瘫6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选自发病1~6天内的门诊病人,年龄6~72岁,男31例,女34例,左侧30例,右侧35例。
1.2 诊断依据:发病突然,一侧面部板滞、麻木,不能作蹙额、皱眉、鼓腮等动作,口角歪向健侧,眼睑下垂并闭合不全,患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额横纹减少或消失。
部分病人患侧有耳后、面部疼痛,甚至整个患侧头面部疼痛,个别病例出现舌前味觉减退或消失。
排除中枢性面瘫及外伤、耳部疾病引起的面瘫。
2 治疗方法
2.1 电针:取穴:风池、翳风、合谷、阳白、颊车、地仓、牵正、承泣、四白、水沟、迎香、承浆。
操作:每次取穴5~8个,穴位常规消毒,取30号0.5寸~2寸消毒不锈钢毫针。
合谷、风池急性期用泻法,不留针,恢复期平补平泻,阳白透鱼腰、颊车透地仓,余穴均常规直刺,平补平泻,得气为度。
每次选1~2组接G6805电针仪,用密波,其强度在急性期的病人有感觉,观面部肌肉有轻微收缩即可,恢复期的病人以舒适能耐受为度。
30分钟取针,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1~3疗程观察疗效。
2.2 星状神经节阻滞:药物:2%利多卡因4ml,维生素B13 0.5mg,维生素B1针100mg,地塞米松5mg(糖尿病患者禁用)。
体位:仰卧,颈部伸展放松。
定点:患侧胸锁关节上2.5cm(环状软骨下缘)旁开1.5cm处。
操作:皮肤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左手拇指寻找颈总动脉,并切压将其拉向外侧,右手持已备药液的10ml 7号针头注射器沿左手拇指直刺,深约1.5cm可碰到骨质即C6横突前结节,退针0.2cm,再斜向下推进0.8cm(近C7横突前结节处),回抽无血、无空气即可缓慢注药,2~3分钟注完,出针按压针孔片刻。
每日1次,连续注射10次,效果较差者间隔2日,原方去地塞米松再连续注射10次。
3 治疗结果
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双侧对称,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计57例,占87.7%;显效:静观基本正常,谈笑时尚有轻微口歪现象,计7例,占10.8%;有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仍有口眼歪斜,额纹不对称,谈笑时症状较明显1例(本例系糖尿病患者),占1.5%,总有效率100%。
其中经治疗一疗程痊愈18例,二疗程痊愈36例,三疗程痊愈3例。
4 讨论
面神经麻痹多为急性发病,病因不明。
为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许多学者在病因学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现代医学认为,面神经麻痹可能与局部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茎乳突孔内的病毒感染,引起组织水肿或骨膜炎从而压迫面神经;或免疫反应所致面神经受损等3个因素有关。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脉络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致气血阻滞,脉络不通,肌肉经筋失养,纵缓不收而成面瘫,因而采取远近配穴法,取合谷、风池疏风祛邪,取面部诸穴疏通经络,调气活血,并导电使面部肌肉产生适度的节律收缩,有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受损神经和面肌的营养状况,提高面部之肌力及受损神经之修复,从神经生理学观点来看,缓和轻微的连续良性刺激有兴奋周围神经的作用。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各种原因引起茎乳孔处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面神经卡压、缺血、水肿、变性损害所致。
因而急性面瘫的治疗关键是及时解除血管痉挛、茎乳孔及神经组织的炎性水肿,阻止进一步的损害变性,挽救和修复变性受损之面神经。
但对于消除神经组织的水肿,药物治疗较之针灸更快捷有效,张氏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此观点。
笔者在运用电针同时,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一者借其药物之效;二者取其星状神经节之特定部位,使本疗法具有迅速地抗炎、消肿,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营养周围神经的功能。
且观术后数分钟眼裂变小,面部潮红微热等征,可见调节神经功能,改善血循环的效果之好,速度之快,远非口服、肌注药物所能比拟的。
本组病例均属发病6日之内的急性面瘫,经临床观察,绝大多数经治疗1~3次后不同程度见效,症状佳,于第一次月经干净后再用1疗程。
2结果对86例阴道炎患者复诊随访登记资料统计显示,两个疗程后总有效率100%,其中痊愈81例(94.2%),好转5例(5.8%)。
1疗程治愈率滴虫性阴道炎65.6%,霉菌性阴道炎78.9%,细菌性阴道炎62.5%。
参考文献
[1]高世明.现代医院诊疗常规[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252-253.
[2]李仲廉.神经阻滞学[M].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1:139-141.
[3]朱文锋.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法常规[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225-227. [4]吕秀芬.综合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50例临床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1996,11(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