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的伞_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倾斜的伞》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绿盛实验学校张全丽一、教材分析
《倾斜的伞》是小学语文S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感
受真情”的一篇精读课文。
它与《七颗钻石》、《平分生命》、略
读课文《一颗小豌豆》共同组成了本单元的主题:感受真情,体
验爱心。
《倾斜的伞》是一篇叙事兼有抒情的散文,文章主要写了
在雨中伞下发生的故事。
文章以“雨中倾斜的伞”为线索,将外
公对“我”的爱和“我”对外公的爱,这一“爱的情感线”连缀
起来,让人们体会到亲情的温馨。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指导朗读课文,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二、学情分析
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的阅读能力,理解课文中重
点的词语并不完善,在教师的
三、根据学生情况,拟定教学目标
1、三维目标
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我与外公之间的相互关爱,学会感恩,懂得回报,并能用三个“仍然”说一句话。
②抓住重点段落,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③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后我在于总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体会祖孙之间的亲情。
四、教学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我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亲情之爱确定为本课时目标。
五、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感悟,从字里行间感受人间真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六、教学方法
①教法: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理解词语,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采用以读代讲配合板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②学法:通过品词品句,朗读感悟的学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获得情感体验,采取感悟句子,理解词语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提高自学能力。
﹛设计理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
在读中感受课文内容,在读中升华情感。
﹜
③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七、教学理念
我力求现语文课所特有的体会语言,感悟语言的特点同时,让
学生通过品词品句,抓住课文关键的语词,以以读代讲为主要手
段,在读中感悟祖孙之间的浓浓深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结
合自己的经历谈出自己的感悟,进而体会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学
会感恩,懂得回报。
八、教学过程
1、教学环节
⑴、情景导入,引入爱。
(5′)
⑵、读中感悟,体会爱。
(13′)
⑶、默读理解,感恩爱。
(14′)
⑷、切入实际,体验爱。
(8′)
2、具体过程
⑴、情景导入,引入爱。
创设情景:下雨天,校门外有许多撑伞的家长,当家长为你们撑伞时,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自由回答
板书课题,理解“倾斜”
教师总结:这是一把倾斜的伞,也是一把温情的伞,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第9自然段。
﹛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开始,利用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回忆课文:课文主要的人物是谁?课文总共可以分成一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讲了什么?(板书外公“我”)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阅读要求:能初步把握文正的主要内容。
﹜
⑵、读中感悟,体会爱。
课件出示:“回到童年,我十分喜欢下雨,每逢淅淅沥沥的雨声在窗外响起,外公便会来到学校门口打开那把墨绿色的大伞,向我招招手。
”理解“淅淅沥沥”并说出其他AABB的拟声词。
指导朗读。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的学生应积累文中优美的词语,在阅读中获得语言材料。
﹜
过渡: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十分高兴,一碰一跳地钻进外公的伞下,挽住他的胳膊,和他一同走进雨的世界,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突然我抬起头惊讶的发现外公头顶上的天空和我的有什么不一样?课件出示第一幅图。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追问:“墨绿色”和“灰蒙蒙”分别指的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外公对我的什么?(板书“关爱”)并指导朗读。
教师追问:请同学们在3、4自然段中用三角形符号标出还有那些神
态的词语也能表现出外公对我的关爱?
(笑眯眯笑而不语开心的笑了)理解“笑而不语”体会外公对我的爱是藏在心底的。
(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理念运用课文图片的形式直观地把外公对我的爱体现的淋漓尽致。
并且根据学生的情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
教师总结:在这些词里都能表达出外公对我的关爱。
(板书“→”)
课件出示第二幅图
过渡:这是一把倾斜的,温情的伞,大伞把我整个儿都包住了,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一半湿,不知过了多少年,外公的头发也白了,腰也弯了,背也坨了,然而伞下的故事还在延续。
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
学生填空指名读齐读教师引读。
理解“仍然”并用连续三个仍然说一句话。
﹛设计理念让学生进行朗读、句子的训练。
﹜
⑶、默读理解,感恩爱。
过渡:多少以后,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
请同学默读课文7、8自然段用直线勾画出我对外公关爱的句子,或者是你自己感动的句子。
根据学生回报情况,体会品读课文。
①如果学生回答:“我抬起头,发现我头顶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一
半是灰蒙蒙的,我的心热了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我正在做着外
公当年做过的事。
”学习7自然段。
体会我在感恩。
课件出示课文中第二幅图
教师追问,做这外公当年做过的什么事呢?来帮助学生理解,并指导朗读。
﹛设计理念以课件的形式将我为外公撑伞的图片展示在学生眼前,不但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快捷的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我对外公的关爱,体会要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
②、如果学生回答“回到家里,我接过外公递过来的毛巾,看见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浑浊的双眼泪光点点。
”学习8自然段。
教师追问:外公这时的心情怎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外公被感动了。
(微微一颤泪光点点)
学生连读,教师抽读,全班齐读。
体会外公的感动。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的学生应该初步学会默读,默读能使学生静下心来,也能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再加上教师的适时总结,增加了学生的情感,同时也能突破文中的重难点。
﹜②齐读7、8自然段。
﹛使学生能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我对外公的关爱。
﹜
教师总结:我们能从7、8自然段中感受我对外公的关爱。
(板书←)⑷、切入实际,体验爱。
①两幅图对比:
童年,外公为我撑伞,他的天空总是一半墨绿色一半灰蒙蒙的,多少以后我为外公撑伞,我的天空总是一半墨绿色一半灰蒙蒙的,我在延
续外公对我的爱,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亲情。
为什么课文题目叫“倾斜的伞”?体会倾斜就是我对外公的爱和外公对我的爱。
过渡:倾斜的伞下,我得到了外公对我的爱,但我更重要的学会了感恩,所以我要爱护它,珍惜它。
齐读9自然段。
教师总结:这是一把倾斜的伞,但更是一把温情的伞。
(板书温情)﹛设计理念在读中升华情感,更深刻的体会到我与外公之间浓浓的温馨的亲情。
﹜
②同学们,在这把温情的伞下,我学会了感恩,懂得了回报,但是
我们身边不仅仅只有这么一点儿关爱,请你举例说一下,并写在小纸条上。
﹛设计理念让学生进行说、写训练,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独特的感受,体现开放化的语文课堂,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
③教师总结
课件出示文字:每一个人都需要爱,我们应该把爱心献给别人,让世界充满爱。
)(全班齐读)
九、教学评价
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景,读中感悟,默读感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学生多种形式的精彩朗读,更是对课文用心感悟的直观体验。
在突出重难点的时候,需要教师根据
学生的发言及时引导。
如果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后,能真正做到感恩父母长辈,那就是达到了本节课的最满意的效果了。
十、
本课时的板书采用了抓住了关键字的方法,为了突出本文的中心板书倾斜时,故意写斜,使学生更直观了解倾斜的意思,用箭头表示出外公对我,我对外公的关爱,希望学生能够透过板书看到外公与我之间浓浓的亲情,起到辅助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让教学内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