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思路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校教学德育的主要途径,在初中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如今,随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道德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意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现如今,新课改下的新课程主要面向并倡导自主、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的本质主要是对老师提出了新要求,使得老师要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优化教学过程和结构,以此来让学生进而自主地学习,自主地进行合作与探究。

通过这种模式,我们发现了教学过程中的弊端和漏洞。

许多课堂上的教学看似与学生进行沟通,实则只是学生一味接收,老师一味教授,并没有解放学生的自主性。

这严重阻碍了新课程的教学效果。

这甚至还引导出现了学生不思考,老师不重视学生实际能力,只关注知识的输送的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老师过度重视课堂教学的形式而忽视了学生内在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老师为了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主体地位,往往盲目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没有真正让学生迸发内心的思想和情感。

这导致了原本的学生自主课堂变成了学生随意自在的自放式课堂,这种课堂对知识的呈现是非常表面和浅显的,有些甚至还是错误的。

这严重降低了新课程课堂的教学效果。

其次,新课程下的小组合作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小组的成员,探究问题没有目的,盲目摸索,缺少效率。

课堂上小组的成员坐在一起,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无从下手,只能按部就班的随便的进行探究的过程和步骤。

这种课堂探究,严重缺乏了学生的质疑性发问,使得探究变得形式化、机械化,让探究成为合作的表象,学生也无法获取知识。

最后,课堂教学还存在教师侵占课堂较多的问题。

在课堂上,老师往往讲解知识过度,表象上帮助学生学习,然而却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让学生的积极性下降。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思路分析
1、家长和老师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注重言传身教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目的本就是引导初中生思想品德的完善。

而在思想品德方面,又往往是只靠教育教学是完成不了的,它还需要行为的实践。

而处在初中生阶段的学生们,世界观、人生观还不完全,他们往往通过向老师和家长学习来完善自己。

因此,老师需要和家长一起,率先发挥模范作用,用自己的品德修养、遵纪守法来一点一点的影响感染学生。

老师特别要重视从言谈上面要求和约束自己,这样才能给学生起到模范作用,才能带领学生来认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

这样在老师和父母的榜样引领下,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实现对初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教育目标。

2、老师要善于跟学生沟通
初中时期,初中学生的道德观念还缺乏相应的引导,而且对什么样的行为是违法的,为什么要遵守法律还没有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对社会上的各种拜金主义、富二代等还没有清晰地认识。

这些现象会使学生产生一些疑惑。

这就需要老师在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多多跟学生理解,与学生多多交谈。

这样,老师才能跟学生成为朋友,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初中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学生用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去辨别和分析问题,让学生真正学好道德与法治。

3、积极开展有关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的校园活动
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校园里,这时候的初中生与社会接触还少,无法将所学到的与道德与法治有关的内容实践到行为上。

因此,在学校里,多多开展有关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的活动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初中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础上,积极举办与教学课程有关的类似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去用行动进行实践。

只有这样,才能使初中的学生不只是被动接受空泛的知识,而是与实践结合,真正体会到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4、老师要引导学生形成道德与法治的自觉意识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采用活跃的课堂教学的氛围,来创造出一种让学生主动自主的学习的观念与意识。

而在大部分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学生的学习都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教导学习到道德与法治的具体知识。

而这在个过程中,学生被告知要遵守相关的规章和制度。

但往往发生的是学生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进而形成对抗心理,进而发生违反相关规章制度的事情。

这种外在的强制形式的教育形式,是无法完成道德与法治的教育目标的,甚至会阻碍目标的完成。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中的道德和法治问题,引导学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进一步的规范。

让学生从心里面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推进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育。

教育是民族的希望,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在中学教学阶段,是学生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

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在初中教学过程中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和革新。

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思路分析
阴沈翔
(江苏省响水县老舍中学,江苏响水224600)
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