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名著导读《家》教案设计(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学案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巴金和他的作品;②了解《家》中主要的人物形象。

2.过程和方法:掌握鉴赏小说的一般方法。

3.情感与态度:通过鉴赏小说,了解那个充满苦难,激情和理想追求的时代,感受现代文学经典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二、导读
知识链接
1、背景介绍,作家作品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

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目睹了种种丑恶的社会现象。

“五四”运动使他打开眼界,树立起反对封建制度,追求新的社会理想的信念。

1927年赴法国学习,第二年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

1928年底回国。

1931年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和鲁迅来往密切。

鲁迅认为“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巴金”这一笔名源自他一位在留学法国时认识的一位巴姓的同学巴恩波,以及这位同学自杀身亡时巴金所翻译的克鲁泡特金著作。

他把这二人的名字各取一字,成为了他的笔名。

1927年赴法国留学。

曾获1982年意大利国际但丁奖、、1990年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

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

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以及小说《寒夜》、《憩园》,散文《随感录》等。

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

2、《家》的人物关系表
四世同堂:高老太爷陈姨太
克文克明克安克定
觉新瑞珏(梅)觉民琴觉慧(鸣凤)
海臣
三、导思
1.简述《家》的主要内容。

(要交代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及故事的结局)
2.分析小说中主要的人物形象。

四、导练
【跟踪试题】
1.觉慧是个封建专制的叛逆者典型,请用一个具体情节或事件加以说明。

【提高试题】
2.简述《家》的艺术特色。

五、学案答案
导思答案
1. 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

长江上游某大城市有个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馆。

一家之主的高老太爷,封建专制,顽固不化。

长房长孙觉新,为人厚道,却很软弱,原与梅表姐相爱,后屈从于老太爷之命而与李瑞珏结婚。

觉新的胞弟觉民、觉慧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从而和冯公馆的冯乐山成了死对头。

觉慧爱上聪明伶俐的婢女鸣凤,但冯乐山却指名要娶鸣凤为妾,鸣凤坚决不从,投湖自尽…至此,觉新有所觉醒,而觉慧则毅然脱离家庭,投身革命。

2.许倩如:一个大胆,有个性新女生,出生富家,父亲是个宽容的人,小时母亲去世,时常与有思想青年一起,携助办《黎明时报》,发表进步言论,带头剪去长头发,并鼓励女生剪头发。

后来到外地追求新生活。

钱梅芬:一个美丽、善良的少女。

她没有更多的要求,只期待着
与自己的意中人结成姻缘,而家长的一时任性,就使她的美好愿望成了一场梦!她只有尊从家长的意愿另嫁他人,但她与觉新青梅竹马,旧情难忘,因此终日愁苦,以致重病缠身,精神的、肉体的折腾伴随着她度过了短暂的一生!是封建的家长制和封建的礼教夺去了她的青春,葬送了她的生命!
瑞珏:这个良家女子,凭着自己的善良、贤慧,深深地爱着自己的丈夫觉新,但当她知道觉新和梅的关系时,她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她爱自己的丈夫,她更同情梅的遭遇。

在她临产时却为了避免“血光之灾”被赶到城外去分娩,最终在难产中含泪而死。

她是典型的封建家长制下婚姻的牺牲品。

她是那么爱觉新,可连在临终前看上觉新一眼的权利都没有,可见封建礼教之吃人!
鸣凤:鸣凤本是一个安守“天命”的仆人。

对现实毫无反抗意识。

她和觉慧少爷相爱了。

封建社会的黑暗一次次冲击着这个单纯天真的女孩。

在鸣凤面临着要成为冯乐山的小妾的危机时,她开始要反抗,当她意识到觉慧已经不能给她真正的爱情时,鸣凤便毅然选择用死亡来证明自己对爱情的执着与忠贞。

高老太爷:高老太爷是封建制度的代表。

一方面,他年轻时的荒唐、衰朽时的胡闹,正体现了封建腐朽灵魂的全部德行与特征;另一方面,他专制、冷酷,想以他的意志来建构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于是,酿成了一桩桩血泪故事。

自然,作为大家庭的创业者,他也有慈祥、温和、宽宏的一面,但这一切最终也是为了维护和延续这个摇
摇欲坠的大家庭。

觉慧:觉慧是大胆而幼稚的封建大家庭的叛逆者,《家》中具有民主主义觉悟的年轻一代代表,是“五四”进步新青年。

他的民主义义觉醒有一个发展过程。

他的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主义、个性主义、人道主义。

觉新:是一个新旧掺半的人物,他接受过五四新思潮的激荡,但处于“长房长孙”的特殊地位,深受封建伦理纲常,特别是“孝”的熏染。

他接受了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但也对封建家庭的腐败不满,性格上具有较突出的两重性:在旧家庭中是个暮气沉沉的大少爷;在觉慧、觉民等年轻人在一起时,又是一个渴望新生活的青年。

由于他随着太重的旧文化的因袭重担,在封建意识的压迫和自我思想矛盾的痛苦中,无力自拔。

他的一生陷入极大的矛盾痛苦中,大大加强了这个人物的悲剧力量。

觉民:起初是稳健温和的人。

他虽然逃过婚,但却只是单纯地为争取自己生活的权利和幸福。

他的长辈们的不义行为,使他认清了“在两代人中间妥协简直是不可能的”他才决心完全走上反对旧家庭的叛逆的道路。

他也拥有进步思想,但不坚定,是处在守旧与进步之间的一个物。

导练答案
1. (1)反抗祖父。

觉慧背着祖父参加学生联合会的活动,上街游行,散发传单。

陈姨太向高老太爷告知此事,于是他被叫来训话,遭到高
老太爷严厉训斥,声称不许他再出去参加学生运动。

觉慧没有屈服于祖父的不合理要求,据理力争,高老太爷勃然大怒。

(2)向鸣凤示爱。

高公馆的三少爷觉慧勇敢地向、丫环鸣凤表达爱意。

他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枷锁,真挚而热烈地爱着鸣凤。

在觉慧的眼中,鸣凤是那般美好,美丽、聪明、贤惠,觉慧在心里默默地如痴如醉地爱着她,已经完全超越了主仆的等级界限。

(3)揭穿“捉鬼,行孝的丑剧。

高老太爷病重,生命垂危,奄奄一息。

这个封建大家族迷信神灵,在陈姨太的提议下,开始为高老太爷捉鬼治病。

整个高公馆都笼罩在浓重的祈神活动之中,虔诚地企盼高老太爷的康复。

而觉慧则第一个无畏地戳穿了这个鬼把戏。

2.艺术特色:
(1)热烈浓郁的抒情气氛。

作者热情地礼赞美丽的青春,猛烈地抨击封建势力的罪恶,把自己感情的潮水,用洗炼流畅的语言痛快淋漓地倾泻出来,使人感到作者的感情与作品中极表同情的人物的感情已经同化了。

这种主观感情的人物化,具有诗一样的情绪,抒情意味浓烈而隽永。

(2)善于挖掘人物心灵的丰富内涵,展示细腻复杂的心理活动。

例如鸣凤投湖前的内心独白。

(3)情节结构庞大严密、跌宕有致。

在结构艺术上借鉴《红楼梦》的写法,全书以觉慧和鸣凤的恋爱以及觉新与瑞珏、梅芬之间的纠葛作为情节发展的主线,全面交织展示了高公馆的衰亡过程。

(4)语言精练生动,流利畅达,总带着一股激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总之,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准确而真实地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特定的社会历史风貌,形成单纯、热烈、畅快、
明朗的艺术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