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两翼”班级管理模式在农村中学的实效性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主两翼”班级管理模式在农村中学
的实效性探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在宏观上教育相关部门制定符合学生需要及现阶段教育现状要求的制度,在微观上着重考虑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和班级管理情况。

在这样的教育大背景下,“一主两翼”班级管理模式出现了。

它是一种联合性的科学班级管理模式,不仅要求学校、老师参与管理,还让学生也参与管理,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关键词】“一主两翼”;班级管理模式;农村中学;实效性研究
1.
“一主两翼”的概念和意义
1.
“一主两翼”概念:“一主两翼”是近年来产生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是根据教育核心素养提出来的,是一种引领班级管理模式的新型方式。

以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和责任心,并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良好的品德,让学生在这过程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其中的精髓在于通过权利的有目的性分放,既减轻管理者的管理压力,又帮助和提升获取权利的人的相关能力,一举两得。

2.
“一主两翼”意义:一方面“一主两翼” 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它是提升班级管理效率的重要管理方式,其本质是执行力的重心转移,由管理者逐步转移到参与者中,由学生成为管理者并进行共同管理,带来的是高效和联动的管理效果。

另一方面“一主两翼”赋予班级管理的新意义,使班级管理更具备灵活性和民主性,师生各得其所,给教育管理提供了可变性多元化因素。

1.
“一主两翼”班级管理模式的作用
“一主两翼”班级管理模式的作用在于打破原有的传统班级管理模式,让更
多的人参与管理,体验管理的内涵。

“主”指的是在班级管理中以班主任为主,“两翼”是指“执行团”和“监察团”。

“执行团”以班长为首的班干部组成,“监察团”则除班干部以外能自觉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的学生代表共8名学生组成,负责收集、监察和评价学生的表现,客观反馈“执行团”履行职责的情况。

农村中学传统的班级管理是以金字塔形的层层下达传输的形式,班主任有一个任
务要求,一般会通知班委,然后最终传达给每一个学生。

对于任务执行效果反馈
的流程则与之相反,是由每一个学生传达给班委并最终汇总到班主任手中。

传统
的班级管理模式在反馈的过程中,班主任站在金字塔顶端,班委通常成为传达者
或摆设,其意见不被考虑,更别说下面的学生,它是一种权利高度集中在班主任
一人手中的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给班主任的日常工作造成了负担,管理工作实际
上只有班主任一人,长此以往,班委就失去了原本设立的作用,变成了传话筒和
摆设,而“一主两翼”将班主任的权利分放给班委,并加入了学生代表组成的监
察团。

这大大减轻了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负担,调动了班委成员的积极性,同
时由于班委成员需要接受由学生代表组成的监察团的监督,对于工作也会认真对待,从而让班级管理呈现出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主两翼”班级管理模式将管理中心转移到中层班委,再加上学生代表组
成的监察团,使得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信息获取和沟通更加频繁。

例如,班上某学生生病了,由“执行团”里的班长、副班长组织学生进行慰问,“监察团”进行辅助,课后派成绩优秀的同学帮忙辅导生病学生请假期间的课堂
知识、笔记、作业等;当学生对班级管理有意见,“监察团”的成员对学生提出
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向老师如实反映,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意见能够被采纳,增
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班级管理责任感。

因此,“监察团”在班级影响力
上实际上要比“执行团”更重要,因为班级较多学生的意愿可通过“监察团”体
现出来。

两者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精简中间层。

精简中间层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等级层次,有利于信息的
快速传达,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

在日常收集作业和活动
传达方面,完全可以由班主任直接和执行团沟通,一步到位的传达给学生,在班
集体中,这种方式可以很好的提高传达效率。

例如,学校开展文娱活动的方案与
流程,也可以通过公示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这样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就没有任何
层级传达的阻碍,班主任的想法直接由执行团去执行,直接让学生清晰的了解,
便于班级工作的快速开展。

第二、注重影响力。

班委组成的“执行团”和学生代表组成的“监察团”是
互相牵制的,两者在管理上的作用同样重要,尤其不能偏重于“执行团”,因为“一主两翼”班级管理模式的目的就是让所有人参与管理,参与核心意见的探讨,所以如果失去了“监察团”的初衷,也就失去了“一主两翼”班级管理模式的意义。

例如,在筹备活动的时候,传统班级管理中往往是班主任参考班委的意见做
出决定,大部分学生的意见,班主任无从得知也并没有作为参考意见,这种管理
方式不利于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积极性。

“执行团”和“监察团”代表了两
个不同的团体,前者是完善和优化班级的管理,后者是代表大多数学生的想法和
意愿。

第三、分权下移。

形成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这对于班集体的学习、文体活
动等方面能起到高效推进的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班级活动的存在感。

由于所有成员都参与管理,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提
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1.
“一主两翼”班级管理在农村中学的实效性
农村中学班级管理的特点: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虽然近年来经济快
速发展,但仍旧有许多农村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从现阶段情况来看,农村学校
在班级管理上没有紧跟教育步伐,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模式和班级管理上,一方
面是因为相对于城市学校班级人数较少,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的配备和专业程度
不足,导致农村中学的班级管理很难跟上教育的步伐,从“一主两翼”的实践结
果来看,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让学生适应并喜欢上这种参与管理的
班级管理模式,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是检验一切的唯一真理,自古人们就意识到实践
的重要性,“一主两翼”班级管理模式同样需要用实践检验,学校不仅仅是传授
知识的地方,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尽早学会在社会生存技能的
平台。

“一主两翼”不仅仅是单纯为了班级学习管理制定的管理方式,在学校组
织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校园活动中,我们也要不拘谨于形式,运用“一主两翼”的管理模式,将权力分放,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和创新,使成员能够提出属于自己
的想法和建议,“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众人一起发挥肯定比一个人更为全面,也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例如,班级即将要举办一场主
题演出,班主任将这个活动的全部流程和时间都交给“执行团”和“监察团”全
权负责,那么通过这种权力下放的班级管理制度,就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这场活动中的所有节目都是学生创造性的体现,如排练舞蹈节目、改唱歌
词等环节,都是学生创造性的成果。

2.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管理能力。

一分权力一份责任,“一主两翼”将权力下
放的同时,也让成员感受到了一份责任,让学生从小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培养
学生具有责任心的良好品质。

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独立思考,并
通过周全考虑他人和集体进而做出决定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让学生尽
早地成长起来。

例如,在管理班级事务时,总会遇见一些需要主动性的行为,如
值日、打水以及在学习上的小组互助,优生带动较差学生的成绩等,这些都让学
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责任心带来的快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自己的管
理能力,对于班级及个人都是一个好的促进。

四、结语
唐代韩愈在《师说》里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然而今天我
们的教育精髓在于培育新型人才,现阶段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已经不满足于仅仅
是对知识的传授,更是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的发展。

“一主两翼”班级管理模式的产生,体现了我国教育细化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一方面给予了班委和学生一个公平公正的班级环境,让更多的学生体验管理和享受管理的过程,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教育事业核心素养的体系。

另一方面也减轻了班主任的管理负担,能让班主任有更多的精力去投入到班级更细节管理中。

“一主两翼”班级管理模式在我们农村中学推广具有明显的实效性,给予农村学生一个更好的成长平台,有利于推动学校勇于尝试创新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彭鑫嘉关于班级内部扁平化管理的探究[J].吉林教育:综合第45期,2016 (45)81。

[2]陶东亚. 班组管理之我见[J]. 改革与开放,2011,(10).
[3]本报记者梁涵之. 班组管理有了“纲”[N]. 中国煤炭报,2011-06-03(003).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