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菌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菌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双纸片增效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可靠性。
方法采用NCCLS纸片确证试验和双纸片增效法对68株大肠埃希菌和52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产ESBLs菌44株,非产ESBLs菌76株)进行了检测比较。
结果纸片确证试验和双纸片增效法的敏感性分别为97.8%和100%,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8.7%。
经统计学处理,两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双纸片增效法检测ESBLs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结果判断不受纸片放置距离的影响,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埃希菌属;克雷伯菌属
为了探讨双纸片增效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可靠性,笔者将其与NCCLS纸片确证试验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68株大肠埃希菌和52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产ESBLs菌44株,非产ESBLs菌76株。
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
1.2 药敏纸片与培养基头孢他啶(CAZ 30 μg/片),头孢噻肟(CTX 30 μg/片)、氨曲南(AZI 30 μg/片),阿莫西林/棒酸(AMC/cla、30 μg/10μg),OXOID 公司产品,头孢他啶/棒酸(CAZ/cla、30 μg/10 μg),头孢噻肟/棒酸(CTX/cla、30 μg/10 μg)。
棒酸标准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MH肉汤和MH琼脂为浙江省军区后勤防疫检验所产品。
1.3 方法
1.3.1 NCCLS纸片确证试验按标准纸片扩散法的规定进行,用CAZ和CAZ/cla、CTX/cla,两组药敏纸片分别做确证试验。
结果判读:含棒酸的药敏纸片与不含棒酸的药敏纸片抑菌环直径相减的差值≥5 mm确定为产ESBLs菌株。
1.3.2 双纸片增效法:在平板上分别贴上CTX、CAZ单一纸片及CTX/cla、CAZ/cla复合纸片,35℃下培养18~24 h判读结果。
若任一复合纸片抑菌圈直径与相应单一纸片抑菌圈直径相比≥5 mm,即判定为产ESBLs菌,若<5 mm则为非产ESBLs菌。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
2.0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纸片确证试验检出43株产ESBLs菌株,有1株产ESBLs菌株未检出;76株非产ESBLs菌均为阴性。
该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7.8%和100%。
2.2 双纸片增效法检出44株产ESBLs菌株,76株非产ESBLs菌中有1株假阳性结果。
该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100%和98.7%。
3 讨论
许多革兰阴性菌属存在一个天然的染色体介导β-内酰胺酶。
一般认为这些酶是由青霉素结合蛋白演化而来, 这种演变可能是由于在环境中发现的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施加的选择性压力所致[1]。
自1983年德国首次发现能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ESBLs(SHV-2)以来,产ESBLs菌株流行日益严重,呈世界性分布。
ESBLs主要指由质粒介导的能赋予细菌水解头孢菌素类、单酰胺类抗生素以及青霉素类药物的一类β-内酰胺酶;临床对β一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并可被β一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所抑制[2]。
ESBLs主要由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产生,当缺乏感染控制措施时,产ESBLs细菌在患者之间水平传播,引起感染暴发,已成为临床治疗不容忽视的问题。
目前,ESBLs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NCCLS推荐的纸片确证试验、双纸片协同法、双纸片增效法、琼脂稀释法、E-test法及自动化仪器法(如VITEK-AMS)等。
由于目前国内多数临床实验室仍采用手工检测方法,所以,探讨敏感、特异性高的产ESBLs的手工检测方法具有实际意义。
笔者用NCCLS 纸片确证试验和双纸片增效法分别对68株大肠埃希菌和52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产ESBLs菌44株,非产ESBLs菌76株)进行了检测比较。
结果表明,纸片确证试验和双纸片增效法的敏感性分别为97.8%和100%,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8.7%。
经统计学处理,两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总之,双纸片增效法检测ESBLs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结果判断不受纸片放置距离的影响,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3]。
参考文献
[1] 谢清泉, 陈世明.超广谱β-内酰胺酶类型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6):3872.
[2] 张芳,李玉敏,崔琴,等.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与耐药趋势分析.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9,8(3):195-197.
[3] 林庆安,赖国祥.比较三种方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福州总医院学报,2002,9(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