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出题人:汤志杰)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班级、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须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代花鸟画
明代初期,因太祖朱元璋对南宋院体画风青睐有加,花鸟画大致延续了宋代院体工笔画风格,没有新突破。
明宣宗朱瞻基同宋徽宗一样,雅号诗文书画,尤好花鸟画。
他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有延续南宋院体花鸟画艳丽典雅风格的工笔重彩画家边文进,有出自北宋徐熙野逸风格的没骨画家孙隆,有笔墨洗练奔放、造型生动的水墨写意画家林良,还有精丽粗健并存、工笔写意兼具的画家吕纪。
不过,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
从意境与格调方面看,这时期的花鸟画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
事实上,明代花鸟画的大突破直到中期以后才出现。
明代中期,文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花鸟画创作,他们的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门画派。
吴门画派的成就主要在花鸟画方面,代表人物有兼擅人物、山水、花鸟的“吴门四家”,即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沈周与文徵明主要延续宋、元文人画传统,疏简而不放逸;唐寅与仇英主要吸收南宋院体画风,并融入了时代的精神特质,体现了当时的市民趣味。
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
严格地说,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
然而,到吴门画派的弟子一代,花鸟画在陈淳、陆治、周之冕那里结出了果实。
陈淳早年习元代绘画,后学于文徵明,花鸟、山水兼擅。
他将书法和山水画笔法融入花鸟画,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巧妙地表现花叶的形态与阴阳向背,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
如果说陈淳的大写意花鸟充分表现了笔墨的特征与画面的形式感,那么徐渭的作品则充分发挥了大写意花鸟托物言志的功能,浇胸中块垒,抒澎湃激情。
在绘画语言风格方面,他吸收宋、元文人画及林良、沈周、陈淳的长处,兼融民间画师的优点,同时将自己擅长的狂草笔法融入绘画。
在其笔下,梅兰竹石被赋予了他强烈的个性,以狂怪奇崛的姿态傲视万物。
他是第一个使用生宣作画的花鸟画家,利用生宣良好的吸水性来控制画面水墨渗化效果,表达特殊韵味。
他还以泼墨法作花鸟,用笔墨的纵横捭阖表达自身的愤懑情绪。
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的新体派,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海派乃至齐白石都曾受其影响。
他的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后世将二人并成为“青藤白阳”。
1.下列关于明代花鸟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是苏轼后赤壁赋)下面是关于《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的比较,说法有误的一组是前赋写江上秋月,景色宁静清爽;后赋写江岸冬景,境界寥落幽峭。
前赋以谈玄说理为主,议论风生;后赋则以记叙描写为主,奇境迭出。
前赋以入梦结,表现作者暂得解脱的旷达;后赋以梦醒结,表现作者内心的矛盾与苦闷。
前后二赋都是以情感变化为线索,情、景、理浑然一体,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曲折变化及心理矛盾的解决过程。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阅读这首宋诗,完成8~9题。
观 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用极为微妙传神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分).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分).用笼中鸟,池中鱼比喻自己过去的仕途生活的不自由表达心系田园向往归田园的殷切心情3)苏轼在《赤壁赋》中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以及人的渺小.侯仁之:城市的知音(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本文记述了侯仁之的求学经历、科研历程、丰富的学术成果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展现了一位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的爱国情怀和学者本色。
B.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抗战期间,侯仁之身处沦陷区,利用燕京大学学生的身份,将爱国学生输送到解放区或大后方,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C.在对张家口长城的考察研究中,侯仁之切实认识到野外考察在历史地理学中的重要价值。
这次考察使他的研究兴趣由“历史”转向了“地理”。
D.侯仁之主张沙漠研究要走出小书房,走进现场,不要依靠旧书堆中的文献资料。
他在陕北榆林附近沙漠的考察研究纠正了人们的错误认识。
E.侯仁之发现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受损严重,便强烈呼吁保护卢沟桥,禁止机动车和兽力车通行,最终
使卢沟桥得到了妥善保护。
(2)侯仁之被称为“城市的知音”,这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3)本文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4)请结合全文分析侯仁之取得成就的自身因素主要有哪些,并就其中—个方面联系现实谈谈对你的启示。
(8分)(3分)1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14. 依次填入下边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师父训练徒弟爬树,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喊道:“小心,小心!”第二次,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一言不发,等徒弟下到低处时,他才说:“小心,小心!”
徒弟问:“师父,为什么上次在高处时提醒我,这次下到低处才提醒我?”
师父回答:“ 。
”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6分)
人的天性中不是生香卉,便是长野草。
所以要适时地给前者浇水,将后者铲除。
(弗兰西斯·培根《谈人的天性》)
你说:“不值得作什么努力: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完善。
”但是要知道,你的使命不在于达到完善,而只在于越来越近地走向完善。
(列夫·托尔斯泰《生活之路》)
两则材料都谈了个人修身实践,请比较分析它们侧重点的不同,并就其中一则谈谈你的认识。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太阳,有一天他问一个好眼睛的人:“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呢?”
那人告诉他:“太阳的样子像个铜盘。
”
盲人敲了敲铜盘,记住铜盘的声音,过了几天,他听见敲钟的声音,以为那就是太阳了。
后来又一个好眼睛的人告诉他:“太阳是会发光的,就像蜡烛一样。
”
盲人摸摸蜡烛,认出了蜡烛的形式,又过了几天,他摸到了一支箭,以为这就是太阳。
他一直无法搞清太阳是什么样子。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1. B(解析:B项有效信息在原文第段开头一句“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取得重大突破”。
3.D(解析:A项“只是……没有”说法绝对化,原文第①段说的是“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
B项根据原文第②③段内容,一开始,“吴门四家”主要是“延续宋、元文人画传统,并无根本突破”,直到他们的弟子才有了根本性突破。
取得最高成就的是他们的弟子,尤以徐渭为代表。
C项“用水墨的干湿浓度和渗透表现花叶的技法
”是陈淳自己的创新。
)
4..后赋非情、理、景交融,也不是以情感变化为线索,更没有写出矛盾解决过程。
.(分)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
道士回头对我笑了,我也惊醒了。
打开门看,看不见了。
8.“疾”写出了猎鹰发现猎物迅疾俯冲的敏捷,“轻”写出了将军纵马驰骋的雄姿。
天上地上互为呼应,传神地描绘出从发现猎物到追捕猎物的过程。
全诗塑造了一个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
.(分).(25分)(1)(分)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要依靠旧书堆中的文献资料禁止机动车和兽力车通行(2)(分)(3)(分)
(4)(分).D13.BA句属于搭配不当之病,“担任……岗位”属于搭配不当,应是“担任……职务”;C句属于歧义句,句中说他“是个性格开朗、不拘小节的人”指的是在生活中呢还是在银幕上呢,有歧义;D句成分残缺之缺少主语,“随着……”跟后面的成分构成介宾短语,而介宾短语是不能作主语的,所以后面是什么东西“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就不清楚了。
14.D .() 没经验时易在难处出错;有经验了,往往在易处出错。
16.
2.看事物不要光看表象
3.真相需要用心去发现
4. 没有真实的经历,就不会有真切的感受
参考译文:
这一年(壬戌年)的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到临皋去。
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道去,走过黄泥坂。
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落了。
看见人影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我们互相望望,很欢喜这景色,便一边走一边吟诗,互相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不禁叹口气,说:“有客没有酒,即使有酒没有菜肴,月光明亮,晚风清爽,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刚才黄昏时,我撒网捉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
,样子好像松江的鲈鱼。
但是,只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去找妻子想办法。
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保存好久了,拿它来准备你随时的需要。
”于是带了酒和鱼, 再去赤壁下面坐船游玩。
长江的水流得哗哗响,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
山高高的,月,小小的。
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
经过的时间很短,江山的面貌改变太大,再也不认识了。
我提着衣服的下襟走上岸去,登上险峻的山崖,拨开杂乱的野草,坐在像虎豹的山石上休息一会儿,再爬上枝条弯曲形似虬龙的古树,攀上鸷鸟巢居的大树,低头看到水神冯夷的水府,那两位客人竟不能跟上来。
突然发出一种清越而悠长的声音,草木似乎都被这种尖锐的声音震动了,山也发出共鸣,谷也响起回声,风也起来,江水也汹涌了。
在这种情境中,我也默默地感到忧伤,感到紧张,简直有些恐惧,觉得这里再也不能停留了。
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
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静空虚。
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
翅膀张开像车轮那么大,黑裙白衣,发出长长的尖利叫声,擦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
(上岸以后,回到家里)一会儿,客人走了,我也睡了。
梦见一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走到临皋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赤壁这次旅游很痛快吧?”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
唉呀!我知道了。
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道士回头对我笑了,我也惊醒了。
打开门看,看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