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葫芦岛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我那本《应用写作学》,你久假不归,我现在急着用,请你尽快还给我。
B . 几十年来,他虚心求教,用心揣摩,登堂入室,终成一方名师,备受学生敬重。
C . 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D . 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改革课程设置,倡导科学的教学与考试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才能对屡禁不止的考场舞弊现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2. (2分) (2016高一下·云南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阳光学校继承了《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一教育思想,于2014年提出了“率性教育”的理念。
B . 由于中国的互联网发展非常迅猛,网络空间自我规范的速度远远落在了技术更新换代的后面,这导致网络空间缺乏清晰、刚性、公共认同,在“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的界限上一直很模糊。
C . 延安的许多作家本着毛主席提出的“百花齐放”为原则,深入民间,向人民学习,将民歌融进自己的创作中,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D . 关于脂肪对人类影响的讨论由来已久,那么脂肪对人类究竟是有益还是有害,现在的主流观点是否定的。
3. (2分)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 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B . 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C . 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D . 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
4. (6分) (2017高三上·杭锦后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中国传统美学是由三家组成的,即“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
儒家美学是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道家美学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禅宗美学是以六祖慧能为代表。
儒家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占正统地位的,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处于主导地位的思想就是儒家思想。
儒家突出一个“仁”字。
“仁者爱人”,其实就是讲和谐,儒家尤其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儒家的思想是“入世”,道家的思想是“出世”,禅宗的思想是“遁世”。
我们可以各列举一位唐代的诗人来说明。
儒家的唐代诗坛代表人物毫无疑问是杜甫,杜甫被称为“诗圣”,因为他是典型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道家的唐代诗坛代表人物是大诗人李白,李白被称为“诗仙”,因为他是典型的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禅宗的唐代诗坛代表人物是大诗人王维,王维被称为“诗佛”,因为他是典型的禅宗思想的代表人物。
三种美学,在一代文人身上不是截然分开的。
虽然杜甫是以儒家为主,李白是以道家为主,王维是以禅宗为主,但并不是说他们身上就没有别的思想。
杜甫身上也有道家的东西,李白身上也有儒家的东西,王维身上也有儒家甚至道家的东西。
比如,王维进朝做官肯定要按儒家的方式行事,上朝是儒家,退朝是禅宗。
所以说,他们每个人身上三种美学都有,只不过是每个人更侧重哪一种。
另外,一直讲“儒道互补,庄禅相通”,这八个字概括了三种美学、三种文化相互渗透的特点。
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如果大家去过青岛崂山,就能发现山上佛教的庙宇和道教的道观和平相处,互不侵犯。
我们国家没有一个宗教能占统治地位,但是什么教派都能留下来。
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在中国都有分支,但是谁也不占统治地位。
再一个是艺术作为精神的家园给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精神的空间,尤其是道家和禅宗。
刚才讲了儒家是“入世”,但是在历代知识分子失意的时候,道家和禅宗往往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
比如说中国画家中著名的“元代四大家”、“明代四大家”、清代“扬州八怪”全都是寄情于书画,在道家和禅宗里面尽情地遐想。
而西方就不一样了,西方很多知识分子功成名就以后都自杀了,包括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等。
如德国哲学家尼采,他是19世纪德国的一位大哲学家,他的名著《悲剧的诞生》中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也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幕悲剧。
”但是,十分可惜的是尼采自己就没有做完这场梦和演完这幕剧,他在功成名就之后反而自杀了,因为他钻研越深入,越找不到精神的家园。
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也是一个典型例子,茨威格就是在拿了文学大奖以后和他的妻子双双服毒自尽的,既不是经济原因也不是生病导致的,就是因为他觉得越写下去越找不到精神的家园。
而中国的文人可以在艺术里面找到精神的家园,失意后往往到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的精神家园中寻找寄托。
(1)下列关于原文“传统美学”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传统美学是由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三家”组成的。
儒家美学以孔孟为代表,道家美学以老庄为代表,禅宗美学以六祖慧能为代表。
B . 就儒家、道家、禅宗“三家”政治思想而言,在唐代的典型代表是:“诗圣”杜甫代表儒家思想,“诗仙”李白代表道家思想,“诗佛”王维代表禅宗思想。
C . 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在我国,没有一个宗教能占统治地位,但都能保留下来,世界上三大家教在中国也有分支。
D . 中国的文人失意之后往往到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的精神家园中寻找寄托,由此可见,中国文人可以在艺术里面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儒家突出一个“仁”字,“仁者爱人”就是讲和谐。
儒家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占正统地位的,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处于主导地位的思想就是儒家思想。
B . 虽然杜甫是以儒家为主,李白是以道家为主,王维是以禅宗为主,但并不是说他们身上就没有别的思想。
三种美学,在一代文人身上不是截然分开的。
C . 道家思想是“出世”,禅宗思想是“遁世”,在历代知识分子失意的时候,道家和禅宗作为精神的家园给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提供了唯一的精神空间。
D .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拿了文学大奖以后和他的妻子一同服毒自尽,既不是经济原因,也不是生病导致的,就是因为他觉得他越写下去越找不到精神的家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三者具有相互渗透的特点,“儒道互补,庄禅相通”就是很好的说明。
B . 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如青岛崂山上佛教的庙宇和道教的道观可以和平相处,互不侵犯。
又如王维身上既在儒家的东西,也有道家的东西。
C . 道家和禅宗往往成为历代知识分子失意时的精神家园,如中国画家中的“明代四大家”“扬州八怪”等都是寄情于书画,在道禅里尽情的遐想。
D . 西方很多知识分子缺少研究道禅一样的美学,所以他们功成名就以后都自杀了,如哲学家尼采就是其中之一。
5. (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生命的消失
邢庆杰
厉求良看到那只狼的时候,他唯一幸存的伙伴陈小米正背对着狼坐在沙地上,从脱下来的旅游鞋里往外倒沙子。
此刻正是黄昏,整个巴丹吉林沙漠静如处子。
金黄色的夕阳柔和地洒在金黄色的沙漠里,使空气和光线都格外的浓重和华丽。
厉求良下意识地抓起了身边的拐杖,那是一根胳膊粗的胡杨木,沉重如铁,坚硬如钢。
狼充满戒备地看了他一眼,又看了他一眼,慢慢地向陈小米逼近了。
狼快接近陈小米的时候,恰好遮住了西照的阳光,狼在厉求良的眼里就成了一个通体发光的轮廓,像一幅图腾。
厉求良心念一动,放下了拐杖,他一边缓慢地往后挪动着身子,一边从挎包里取出了照相机,安上长长的镜头,对准了狼和陈小米。
厉求良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摄影家,但他的名气仅限于在他工作和生活的那个城市里,出了那个城市,就没人知道他了。
他已经年近五十了,还没有拍出过一幅让自己满意的作品,没有在正规的全国摄影作品比赛中拿过一次奖,这让他十分苦恼。
他把作品的平庸归罪于自己平庸的日常生活,正因为如此,他在省报上看到一家旅游公司组团去巴丹吉林大沙漠进行探险旅游时,就不假思索地报了名。
他想,大漠旖旎的自然风光一定会给自己带来素材和灵感。
但是,当他一路舟车劳顿深入到大沙漠中时,他感到了失望。
他所看到的,全是在一些旅游挂图和图片库中经常看到的景色,毫无出奇之处。
更糟糕的是,当他正准备无功而返时,却遭遇到了铺天盖地的沙漠风暴。
风暴过后,他艰难地从沙子中爬出来,发现全团十几个人,只剩下他和一个叫陈小米的年轻人了。
其他的人,连一丝头发也不见了。
他和陈小米在沙漠里已经跋涉三天了。
三天来,他们已经熟悉得像多年的老友。
陈小米刚刚三十出头,却是一个成功人士了,他的公司同时在供给着十个贫困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在当地也是很有名气的。
这已经是风暴过后的第三天傍晚了,他们身上的水也喝完了,如果明天再走不出去,那就只有葬身于大漠了。
陈小米已经抬起了头,看到厉求良正用镜头对着他,就笑了,露出了一口洁白的牙齿。
厉求良的手剧烈抖动起来。
陈小米好像感觉到了来自背后的危险,他将头扭向背后。
刹那间,狼准确地衔住了陈小米的咽喉……
厉求良按动了快门,嚓、嚓、嚓……
整个过程,厉求良拍了二十多张,直到把相机里的胶卷全部用完。
狼走了,留下了陈小米残缺不全的躯体,还有呆若木鸡的摄影家厉求良。
第二天,厉求良遇到了另外一支探险队,他获救了。
在这一年的全国摄影作品评选中,一组题为“生命的消失”的作品获得了自然类一等奖,但是,获奖作者却迟迟没有露面。
后经与其单位联系,才得到一个令人十分震惊的消息:获奖者厉求良在接到获奖通知的第二天就失踪了,他留在自己的办公桌上一张纸条,上面只有两句话:沙漠圆了我的梦想,我要在那里长眠。
(选自《语文月刊》2008年第二期)
(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小有名气的摄影家厉求良,“下意识地抓起了身边的拐杖”是想用拐杖赶走狼救陈小米,但“心念一动,放下了拐杖”是因为他觉得狼太凶猛了,自己无法与之抗衡,只好放弃。
B . 第四段写摄影家厉求良已年近五十,还没有拍出过一幅让自己满意的作品,没有在正规的全国摄影作品比赛中拿过一次奖,是为下文他不救人而忙于拍狼袭击人这千载难逢的镜头作铺垫。
C . 厉求良觉得狼成了“一个通体发光的轮廓”与“一幅图腾”是因为他平生追求的精彩的摄影素材——狼袭击人——突然出现,这只狼是他此行最重要的灵感和收获了。
D . 厉求良的作品获奖了却不露面,说明他做贼心虚,担心人们询问作品的由来。
E . 狼“准确地衔住”了陈小米的咽喉,“准确地衔住”更能表现厉求良对生命的忘却与漠视,而对摄影成名的狂热追求时的感觉。
(2)开头两段写到陈小米倒旅游鞋里的沙子,大沙漠一片寂静,夕阳洒下柔和的金黄色等情景,要凸显怎样的氛围特点?联系全文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3)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题目“生命的消逝”有哪些含义?
6. (9分) (2020高二上·珠海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不知不觉间,“网红”一词的外延已从网络红人扩展到热门的景点、餐厅、书店……只要在互联网上有足够的影响力和话题度,似乎都可以被称为“网红”。
而去网红地打卡,成了一些年轻人热衷的社交休闲方式,一张“打卡照”所带来的心理满足感,让很多人甘愿排队数小时。
随之而来的网红经济,更让商家尝到了流量变现的红利。
于是,经历了严寒考验的实体书店也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努力蹿红。
有的通过售卖创意产品以塑造品牌形象,有的通过提供住宿服务以拓展业务范围,还有的打造新鲜概念以吸引年轻消费者。
尤其是传统老牌书店的转型试水,
更让人大呼“圈粉”成功。
上海“光的空间”新华书店邀请国际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操刀设计,一改往日传统的红白风格;北京三里屯三联韬奋书店积极探索24小时营业,为喜欢夜读的人提供安静……这些以经营理念、盈利模式到店内设计、功能拓展的创新和改变,顺应文化消费升级趋势,让实体书店过了一把网红瘾。
在图书行业,这种新业态被称为“书店+”。
“书店+文化活动”“书店+咖啡”“书店+零售”等模式最早始于几家独具特色的民营书店,如西西弗、言几又、方所等。
这些书店不再局限于卖书,而是致力于打造复合型书店,为人们提供更加多元的城市文化生活。
据报道,2016年,上海钟书阁泰晤士店采用“书店+文化活动”的模式,共举办了458场文化活动,吸引大量市民参与,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文化公共空间。
(摘自2018年人民日报评论《网红书店,不应仅仅是摆拍胜地》)
材料二:
2010-2019年大众图书市场规模增速预测(注:2019E为预计数据)
(资料来源:开卷信息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材料三:
全民热衷打卡的时代,网红书店带动的是阅读吗?想象中的画面是,在书架上和读书清单里的书欣喜相逢,纸质书本里的字总比屏幕里的更有温度。
拿起一本摊开的样书度过一个下午,好像又重拾学生时代在图书馆消磨的时光。
对于忙碌的都市人来说,这样的休闲时光越来越“心向往之”。
现实是,涌动人潮令环境变得喧闹,人们在这里消费的不仅仅是书籍。
据说在香港诚品书店,珍珠奶茶的营业额,是畅销书的70倍。
有读者告诉记者,“小时候最爱去新华书店,一呆就是大半天,捧一本书席地而坐就能津津有味读完。
但当下热衷于去这些风格各异的网红书店打卡,可能是去遛娃,也可能是去听名人分享,或者就是和好友闺蜜一起喝茶聊天,倒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真正坐下来好好读一本书。
”确实,文化消费和休闲的意味,大于
读书本身。
遗憾的是,近年来消息不断传出,身边“结业”的网红书店不是一家两家。
最近,“台北文化地标”诚品敦南24小时书店进入“熄灯倒数”,很多市民表示不舍,期待下一家24小时书店能顺利“接力开启”。
很有意思的是,熟悉的书店要拆,就算平时根本不买书的人也会认为:城市没有这样的书店,绝对是损失。
(摘自扬子晚报11月22日《网红书店,到底“毁掉”了多少人?》)
材料四:
书店的核心是图书。
在互联网时代实体书店要引领大众回归阅读本身,书店的精致化装修不是为了打造摆拍圣地,而是为人们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用精致的环境吸引人流,用文化情怀和良好体验留住读者。
全世界最古老的亨利萨瑟兰旧书店、本身就是一件视觉艺术品的玛格马书店、十七世纪贵族宅邸的罗伯蒂书店、充满奇幻色彩的漫画专营布鲁泽尔书店,都体现着令人动容的文化坚守。
这些实体书店是城市的文化地标,即便进入电子信息时代,实体书店仍然是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文化活动空间。
有人认为,书店可以多元化经营,可以把环境打造得更吸引人,但这些考量应依附于“书”和“看书”的主题而存在。
这是书店之所以为书店,而不是公园、景点和酒店的根本区分。
留住读者,不能光靠“颜值”,更要靠内涵。
书籍和阅读,是书店的灵魂,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价值。
时代不断变化,过度依靠文创产品、餐饮供给、营销策划的套路,只追求成为一时的“网红”注定难逃过气命运:下苦功增加受众需求分析、专业服务和文化底蕴,才能从简单的叠加法则,走向深度的融合拓展。
面对公众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创新更多优质服务供给、铸牢书店的文化之魂,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文化融入生活,网红书店才能红得长久。
(摘自团结报2019年3月4日《网红书店要有书店灵魂》)
(1)下列关于原文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成为网红打卡地、咖啡馆、艺术馆等,网红书店探寻新的模式盈利,不仅提高书店的“造血”功能,还拓展了书店文化的发展空间。
B . 据材料二数据显示,网上书店一直呈现增长的态势,尽管这些年增速有所放缓,但是继续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
反观实体书店市场规模市场增长缓慢,甚至呈现明显的负增长,实体书店转型势在必行。
C . 书店里最美的风景不是精致的装修设计,而是有价值的书和认真读书的人。
“颜值高”,的确可以吸引眼球、引起话题,但引人关注以后需要有真材实料,能够提升读者的阅读修养和内涵,使人有所收获。
D . “高颜值”让网红书店脱颖而出,也让众多忙于生计的职场人士、喜欢求新求变的年轻人,将书店当成自
己周末放松娱乐、与朋友聚会甚至是给自己充电的场所。
(2)下列对原文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实体书店可以自主选择多元化经营,可以把空间设计得更有吸引力,但无论如何选择和设计,都必须突出“书”和“读书"这个主题,这是书店得以生存的核心。
B . 材料三从记者的视角,通过语言描写,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书店+”在现实中面临的困境,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C . 对一家有意打造阅读文化空间和阅读文化活动品牌的实体书店而言,高水准的文化活动能为其带来流量,也能让读者获得消费体验的高附加值。
D .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亨利萨瑟兰旧书店等特色实体书店依然能够留住读者,主要是因为这些书店精准的品牌定位、专业的图书选择和浓郁的人文气息。
(3)请结合材料四,概括说明网红书店应如何红得长久?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7.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元顺,字子和,任城王元澄之子。
年九岁,师事乐安陈丰,初书王羲之《小学篇》数千言,昼夜诵之,旬有五日,一皆通彻。
丰奇之。
起家为给事中。
时高肇权重,天下人士望尘拜伏。
顺曾怀刺诣肇门,门者以其年少,答云:“在坐大有贵客。
”不肯为通。
顺叱之曰:“任城王儿可是贱也?”及见,直往登床,捧手抗礼,王公先达莫不怪慑,而顺辞吐傲然,若无所睹。
肇谓众宾曰:“此儿豪气尚尔,况其父乎!”及去,肇加敬送之。
澄闻之大怒,杖之数十。
后拜太常少卿,以父忧去职,哭泣欧血,身自负土。
时年二十五,便有白发,世人以为孝思所致。
寻除给事黄门侍郎。
时领军元叉威势尤盛,凡有迁授,莫不造门谢谒。
顺拜表而已,曾不诣叉。
叉谓顺曰:“卿何得聊不见我?”顺正色曰天子富于春秋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举士报国如何卖恩责人私谢岂所望也至于朝论得失,顺常鲠言正议,曾不阿旨。
由此见惮,出除恒州刺史。
顺谓叉曰:“北镇纷纭,方为国梗,请假都督,为国屏捍。
”叉心疑难,不欲授以兵官,谓顺曰:“此朝廷之事,非我所裁。
”顺曰:“叔父既杀生由己,自言天历应在我躬,何得复有朝廷?”叉弥忿惮之。
转齐州刺史。
顺自负有才,不得居内,每怀郁怏,形于言色。
遂纵酒自娱,不亲政事。
叉解领军,征为给事黄门侍郎。
亲友郊迎,贺其得入。
顺曰:“不患不入,正恐入而复出耳。
”俄兼殿中尚书,转侍中。
初,中山王熙起兵讨元叉,不果而诛。
及灵太后反政,方得改葬。
顺侍坐西游园,因奏太后曰:“臣昨往看中山家葬,非唯宗亲哀其冤酷,行路士庶见一家十丧,皆为青旒,莫不酸泣。
”叉妻时在太后侧,顺指之曰:“陛下奈何以一妹之故,不伏元叉之罪,使天下怀冤?”太后默然不语。
后为陵户鲜于康奴所害。
家徒四壁,无物敛,
止有书数千卷而已。
赠尚书令、司徒公,谥曰文烈。
(节选自《北史》,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顺正色曰/天子富于春秋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举士报国/如何卖恩责人/私谢岂所望也
B . 顺正色曰/天子富于春秋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举士/报国如何/卖恩责人/私谢岂所望也
C . 顺正色曰/天子富于春秋/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举士报国/如何卖恩/责人私谢/岂所望也
D . 顺正色曰/天子富于春秋/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举士/报国如何/卖恩责人私谢/岂所望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刺,即名刺,又称“名帖”,拜访时通姓名用的名片,是古代官员交际不可缺少的工具。
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名片,在当今社会交往中被广泛使用。
B . 父忧,就是父亲去世后要遵守的制度。
古人在父母去世后要守丧,为父亲守丧称丁外艰,为母亲守丧称丁内艰。
丧期一般为三年,其间需要断绝一切娱乐活动。
C . 迁授,“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授”指授予官职。
表示升官的词语还有“拔”“擢”“右迁”“除”,表示贬官的词语有“贬”“谪”“左迁”等。
D . 侍坐,指位卑者在尊者长者的近旁陪坐;或者指尊者长者坐着,位卑者站立在一旁进行侍奉。
文巾元顺在西游园巾陪坐在灵太后的一旁即为侍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元顺勤奋好学,聪慧颖悟。
他拜乐安人陈丰为老师,书写王羲之几千字的《小学篇》,日夜诵读,十五天后就能全部理解透彻。
B . 元顺为父守孝,孝心至诚。
父亲去世后,他悲伤痛哭直至吐血,亲自背土给父亲上坟。
二十五岁的他也因为伤心父亲离世才有了白发。
C . 元顺任性率直,不阿附权贵。
他去拜访当时手握大权的高肇,先是叱骂不肯替他通报的守门人,见到高肇后又和他行了对等的礼仪。
D . 元顺敢说敢做,耿介正直。
他严肃正经地指责叔父元叉利用公职谋求私利,并讽刺元叉不将朝廷放在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