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准施策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
作者:冯春久廖涛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2018年第12期
南召,真难。

“七山一水一分田,还有一分是道路和田园”,南召县山区面积在70%以上。

板山坪镇天
云村,从海拔200米处入山,到海拔800米处进村,短短十来里山路,却有十八道弯,赶猪下
山都要给猪穿上“鞋子”;从皇后乡郭庄村到小店乡凌楼村,一路10多个村,辛夷种植面积
24万亩,却因交通太差而运不出来,守着“摇钱树”也难以发家。

2011年,南召再次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秦巴山系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

南召,不难。

矿产资源、林木资源、水利资源、旅游资源构成了南召独具特色的天然生态底色,大自然
赋予南召父老乡亲一座“金山银山”。

出路在山,希望在林。

去年以来,南召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全面落
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以产业发展为基础,“瞄准户、盯准人,一户一策、一人一法”,“家
家有项目,人人有活干”,精准施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城郊乡大庄村55岁的任付根,家里四口人,妻子和女儿在外打工,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在上学。

11月22日上午,任付根先把牛圈清理干净,又把二三十袋玉米摆放好,顺便把屋里
屋外打扫一遍,呈现出一个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

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宗保说:“看着这小院,咋着也不像一个老男人干的。

”任付根不好意
思地哈哈大笑起来:“干净了,自己看着也得劲啊!”任付根说,他家的帮扶人是县委书记刘
永国。

去年,刘永国夜里住在村里,就来到他家商量对策:“你爱人年轻,可以出去打工;闺
女掌握个一技之长,也可以外出挣钱;你会种地、养牛,还能种香菇,可以守住家,还能照看
上学的孩子。


任付根听着在理,就和家人商量着按照刘永国说的去做,爱人到山东一家海带场打工,女
儿学习了足疗技术在良子连锁店上班,自己在家种了四五亩玉米,还养了4头牛。

“前两天刚
卖了一大一小两头牛,卖了1万多元;再有一个多月,爱人就回来了,能带回来两三万元吧;
闺女爱花钱,估计也能拿回来一两万元。


说起来今年的收入,任付根高兴得合不拢嘴。

“你们看,去年屋里就几把椅子,什么也没有;现在电视、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全有了。

前几天又去镇上买了一套沙发、茶几,全部配
齐了,心里得劲啊!”
如果说任付根的脱贫,关键在于找对了路子,那么张清珍的脱贫故事则不仅是找准了对策,在她身上,更让人看到了一股积极向上的励志精神。

张清珍家在四棵树乡黄土嘴村,今年也是55岁,丈夫有病常年卧床,两个女儿都在上学,一家人的吃喝开销全靠她一人支撑。

张清珍在帮扶工作队的建议下,流转村民的土地种了80亩艾草,一年收三季。

同时,她还养了70头生猪。

白天种地,晚上养猪,有空的时候还到村里的
扶贫车间去做假发。

她说,晚上12点前没有睡过觉,凌晨三四点就起床,现在年收入不低于
10万元。

种的80亩艾草忙不过来,还聘用了七八个贫困户来帮忙,他们每人每年也能挣个一
两千元。

任付根、张清珍两家找准对策,能在短时间内见实效、真脱贫,完全得益于南召县委、县
政府精准的创新扶贫举措——“6+N”产业扶贫模式。

“6+N”产业扶贫模式,“6”即围绕酵素、食用菌、苗木花卉、柞蚕、中药材、艾草6个
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酵素产业依托华扬龙生科技产业园,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带动850余户贫
困户种植果蔬;食用菌产业依托四棵树、板山坪等8个乡镇,计划打造20个智能标准化香菇种植示范基地,可带动5000余户贫困户;苗木花卉产业依托云阳、皇后等6个乡镇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引导贫困户通过种植、基地就业、入股合作社分红等方式脱贫;柞蚕产
业以四棵树乡、城郊乡等乡镇为主,建成连片柞蚕生产基地30万亩,带动贫困户脱贫;中药材产业以联原生物为龙头,实施规模化种植,已带动贫困户1165户,每户每年可增收4000元以上;艾草产业依托县内5家艾草企业种植艾草3600余亩,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还吸
纳贫困户到艾草车间务工,月人均收入2000元。

“N”即围绕光伏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新兴产业,用活金融扶贫政策,多点开花,全面发力。

旅游扶贫,以全域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全力打造五朵山、宝天曼等主体景区和玉兰园、石
头村等乡村旅游示范园区及乡村旅游示范点,带动1160户2800人脱贫;电商扶贫,依托全县
电商服务平台和31个电商帮扶试点村,带动1000余家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贫困户线上
销售特色农副产品;光伏扶贫,已建成78个村级扶贫电站和95户户用分布式电站,集中式光
伏电站已建成并网20兆瓦;金融扶贫,全县累计投入扶贫类贷款7.2亿元,通过户贷户用、企贷企用等形式累计带动贫困户9079户;构树扶贫,使用涉农整合资金500万元发展构树产业,带动200户实现脱贫;小龙虾扶贫,在南河店、崔庄、白土岗等乡镇规划养殖面积1000亩,帮助贫困户发展水产养殖。

单慧军,一个在外拼打多年的成功人士,今年被评为南召县“人才回归创业之星”。

她在
城郊乡贾沟村创办的舒心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000亩,公司负责技术指导与回收,带动农民种植艾草,亩收益1800元以上。

艾草加工车间,还吸纳60多人就业,其中贫困户30
多人。

贫困户孙小兵夫妇两人都在这里上班,一个是厂长,一个是车间主任,两人月收入共7000多元。

说起来公司对农民致富的带动作用,50多岁的韩国青一个劲地夸奖。

单慧军笑着说:“当
初建设的时候就她最捣蛋,带着几十个妇女拦着挖掘机不让施工。

现在成了公司的大总管,能
干着呢,家里还开个农家乐。

”韩国青笑着说:“那时候我们也没想着单总是带领我们致富的,现在我们都尝到了甜头。

前天栽树,1万多棵,来了一二百人,照着手电筒栽到晚上七八点,
第二天天刚亮大家又来了。


精准施策,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

老百姓心里乐开了花,南召大地更加出彩。

目前,南召
县实现了43个贫困村、12268户45612人脱贫退出。

截至2017年年底,全县共有贫困村59个,贫困人口15151户36558人,贫困发生率为7.3%。

今年,南召县计划退出27个贫困村、脱贫12189人,2019年计划退出32个贫困村、脱贫18779人,剩余5558人政府兜底长期帮扶,预
计2019年年底全县贫困发生率将降至1%左右,顺利实现贫困县脱贫摘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