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101中学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北京101中学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2005年定为“世界物理年”,这主要是为了纪念著名的“相对论”诞辰
100周年,该理论的提出者是()
A. 牛顿
B. 爱因斯坦
C. 霍金
D. 杨振宁
2.如图,载重汽车安装有许多轮胎,这样做的目的是()
A. 减小对路面的压力
B. 增大对路面的压力
C. 减小对路面的压强
D. 增大对路面的压强
3.下列说法或现象与物理知识不对应的是()
A.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B. 磨刀不误砍柴工--压强
C. 小小称砣压千斤--杠杆原理
D. 用吸管“喝”水--大气压的挤压
4.下列是小宇在厨房做饭过程中,联想到的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A. 菜刀的刀面很光滑,可以减小切菜时的摩擦力
B. 菜刀的刀刃很锋利,可以增大切菜时的压强
C. 鸡蛋在碗边磕破利用的知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抽油烟机能排净油烟是利用了气体流速越快,气压越大的道理
5.如图所示,沿不同的方向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拉物体在粗糙程度相同的表面上运动相同的路
程s,则下列关于拉力做功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少
B. 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少
C. 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多
D. 甲、乙、丙三种情况下拉力做功一样多
6.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海宝为吉祥物,高度重
视节能环保,被称为“绿色世博”。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 阳光下海宝气球呈蓝色是因为它仅反射太阳光中的蓝光
B. 海宝气球中充入氢气,主要是利用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C. 世博园内的电动机的机械效率为100%
D. 世博园内的电动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原理工作的
7.有甲、乙两辆小汽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在水平马路上做直线
运动,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两车在行驶过程
中受力情况是()
A. 甲、乙两车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 甲车在水平方向受到的牵引力比阻力小
C. 乙车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 甲、乙两车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平衡力的作用
8.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如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
A. 图甲中的实验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B. 图乙中洗手池下方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 图丙中用吸管喝饮料时,杯里的饮料是被嘴的“吸力”吸上来的
D. 图丁中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纸张向中间靠近
9.会对常见物理量的大小进行估算,是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下面是小明对几个物理量的估计,
其中不正确的是
A. 一层楼房的高度约3.3m
B. 中学生的重力约50N
C. 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500g
D. 人步行的速度约1.2m/s
10.如图甲所示,左上方装有电子阀门的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
底部放有一个密度很大的圆柱形铁块(非紧密接触),控制阀门,使容
器中相同时间内流入的水量相等,注水直至图乙所示状态。

下列几个
选项分别表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1、水对容器底压强P2、铁块受到的浮力F1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2随时间t变化趋势的关系图线,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11.中国科技馆有一个由小车和螺旋桨组成的装置,如图所示。

小车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下悬浮于
水平平直轨道上。

按下控制开关,小车左端的螺旋桨开始转动,小车由静止开始沿轨道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一段时间后,小车右端的螺旋桨也开始转动,最终在两个螺旋桨转速的自动调节下,小车可以停在轨道上。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车静止悬浮在轨道上时,只受到重力作用
B. 小车静止悬浮在轨道上时,受到竖直向上的磁力
C. 小车向右运动的过程中,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D. 小车速度增大的过程中,小车的机械能不变
12.有一个救生艇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是2.6m3,艇的自重为1.5×104N,为保证安全,该救生艇最
多承载的人数大约是()
A. 10
B. 20
C. 30
D. 40
13.10月1日清晨,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族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67周年.在国歌奏响的90s内,旗手将质量6kg的国旗匀速提升30m(g=10N/kg),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旗杆顶部装有一个定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力的方向
B. 做的有用功是180J
C. 有用功的功率为20W
D. 国旗在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变大
14.如图所示的图象,以坐标原点为零点,如果在纵坐标和横坐标上加上适
当的物理量及单位,则不能够用来描述()
A. 阻力和动力臂一定时,动力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
B. 机械效率一定时,有用功和总功的大小关系
C. 功率一定时,做功和时间的大小关系
D. 同一根弹簧,其长度和所受拉力的大小关系
15.仅使用以下各组器材,不能测出小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A.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
B. 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C. 刻度尺、水、细线、烧杯
D. 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16.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第10题、第11题、第12题。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

冰壶运动是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很有观赏性。

如图所示,在某次比赛中,运动员将冰壶甲掷出去,冰壶甲在水平冰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冰壶甲与赛道上的冰壶乙相撞。

不计空气阻力。

冰壶甲在水平冰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
A. 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 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C. 运动快慢发生了改变
D. 运动的方向和快慢均发生了改变
17.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直线的两个力分别为9N和5N,那么它们的合力()
A. 可能是14 N
B. 一定是4N
C. 可能是5 N
D. 可能是0 N
18.潜水艇由海面下10米深处下潜到20米的深处的过程中,海水对它的()
A. 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B. 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C. 压强、浮力都不变
D. 压强不变、浮力增大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19.有关大气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同一地点大气压强的值是固定不变的
B. 茶壶利用了连通器原理,茶壶盖上小孔的巧妙设计与大气压有关
C. 历史上是用马德堡半球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D. 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水的沸点也随着降低
20.下面四幅图中的情景及对应的物理知识或者对情景的说明,符合物理原理或者实际的有()
A. 磁铁使小铁球的运动方向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利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套紧锤头,这是惯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C. 利用吸管能喝到饮料,即使是密封的饮料瓶,一样能够喝到
D. 口吹硬币跳越木块,是因为吹起时硬币上面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B. 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此时推力小于摩擦力
C. 跳水运动员起跳时,跳板向下弯,人对跳板的作用力与跳板对人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D. 地面上的木箱必须持续用力推才能不停地向前运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2.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由于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产生了大气压强
B.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C. 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
D. 大气压强在任何地区都是1.01×105Pa
23.现将一个长方体物块A放到一个盛有适量水的容器中,静止时如图甲
所示;接着又在A物块的上方轻轻放上一个物体B,如图乙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后两次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B. 放上物体B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大
C. 放上物体B后,物体A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A的重力
D. 前后两次物体A所受浮力的增加量等于物体B的重力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24.物理学中,常用新的物理量对不同事物进行比较,比如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需要引入速度;
要比较做功的快慢,需要引入______ ;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需要引入______ .
25.某跑车的外形如题图所示,当它在水平地面高速运动时对地面的压力要比静止时______(选填
“大”“小”或“不变”),飞机的升力产生原因与此类似,即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______选填“大”或“小”);跑车行驶时,以车窗为参照物,车上的座椅是______的。

26.2015国庆长假,合肥大建设热火朝天,近万名建设者坚守施工。

如图所示,是建筑工地专用手
推车。

已知小车与车内建筑材料的总重为1500N,重心离车轮轴心O的水平距离为0.6m,手离重心的水平距离为1.2m,则建筑工人至少需要________N的力才能将小车抬起。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38.0分)
27.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利用如图甲装置提升钩码,测得数据如下表。

次数物体重G/N
物体上升高度
ℎ/cm 测力计的示数
F/N
测力计上升高度
s/cm
机械效率
18103074%
21510630
320107.53089%
(1)在表中填上第1次实验的测力计示数和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____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

(3)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

你认为他
的想法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_____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4)通过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有关。

(5)在甲图基础上增加一个动滑轮(如图乙所示)在图1中画出绳子的绕法。

(6)提升相同的重物时,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比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

拓展:第3次实验中,若提升重物用时5s,测力计拉力的功率是______W。

28.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平完成了如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实验。

测量滑动摩擦力时,小平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甲实验如果水平拉动木块向右做加速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数据,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 的关系;
(3)比较甲、丙两次实验数据,______ (填“能”或“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
程度有关的结论,判断依据是______ ;
(4)“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①如图2甲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把杠杆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 (选填“左”或
“右”)调节;
②如图2乙所示,保持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其示数将______ (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29.刘伟同学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

(1)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的______相同,在实验中刘伟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
始滑下,刘伟采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
(2)从甲、乙、丙三次实验小车所停位置情况看,______图中小车所受阻力最大。

(3)从实验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会做______
(4)牛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它的内容是:______
30.小明弯曲手中的钢锯片,感觉到弹力大小与弯曲程度有关,同时他猜想,弹力大小可能还跟钢
锯片的长度有关.于是他和同学合作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将钢锯片夹在厚书内,伸出的长度(简称长度)用L表示;钢锯片开变量(弯曲程度)用末端侧移量x表示,钢锯片的弹力用F 表示,其大小等于测力计的读数.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12345678910
长度L/cm15202525252525252525
形变量x/cm2212345678
弹力F/N0.480.220.060.120.180.240.300.390.510.66
(1)由第______ 次实验数据分析可知,钢锯片在形变量x一定时,弹力F随长度L的______ 而
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
(2)由第3~7次实验数据分析可知,钢锯片在长度L一定时,弹力F跟形变量x成______ ;
(3)请用表中钢锯片长度L为25cm时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弹力F跟形变量x关系的图象;
(4)分析图象,进一步归纳得出:______ .
31.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A.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
B.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C.接触面积的大小。

步骤过程
①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______ 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样做是根据
______ 的知识得出拉力等于摩擦力,从而测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用到的
研究方法是______ 。

②如果要验证猜想B,应该选择______ 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根据图中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______ ,滑动摩擦力
越大。

③要验证猜想C,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比较甲和丁
的实验结果,于是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
为他的结论______ (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______ 。

程序④提出问题--猜想-- ______ --得出结论。

问题讨论
⑤叶子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她从
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
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从图象中可
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______ 其在乙星球表而上的重力(选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甲星球
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比是
______ 。

(填写上单位)
32.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小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
(1)实验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______ 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
动摩擦力的大小;在甲图所示的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 N;
(2)比较______ 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 .
33.如图是用压强计演示液体内部压强情况的六幅图,除②图杯中装的浓盐水外,其余杯中装的都
是水.请你仔细观察这六幅图后回答:
(1)比较⑤⑥两图,可以得出: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______ ;
(2)比较①②两图,可以得出:当______ 相同时,______ 越大,______ ;
(3)比较③④⑤三图,你还可以得出结论:______ .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0.0分)
34.如图是一幅常见楼梯的图片。

针对图片涉及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
题。

(1)问题:楼梯相当于哪种简单机械?
回答:______;
(2)问题:站在楼梯上静止不动的人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回答:______;
(3)请从机械能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______?
回答:______。

35.体积为5×10−4m3的空心铜球质量为0.3kg浸没在水中,求
(1)铜球受到的浮力多大?
(2)该铜球将上浮还是悬浮下沉,最终静止时处于什么状态?
(3)该铜球最终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36.小明买了一个双轮电动平衡车。

下表是它的部分技术参数。

(g取10N/kg)
(1)若电动平衡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总重的0.1倍,重力为600N的小明站在该
车上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不计空气阻力。

车轮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2)小明驾驶它在水平路面上行驶5km,克服摩擦力做了多少功?若每个车轮与
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2,则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3)该双轮电动平衡车充满电后,小明以最高速度匀速行驶,此过程中平衡车电动机的效率为70%,
小明以此速度能行驶多长时间?
技术参数
车身自重30kg
最大载重150kg
最高速度20km/ℎ
电池可充锂电池
额定工作电压60V
电池容量12A⋅ℎ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提出的;
故选B.
2.答案:C
解析:解:载重汽车对路面的压力一定,等于它的重力,安装有许多轮胎,可以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路面的压强。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

3.答案:A
解析:解:A、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说明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故A错误;
B、磨刀不误砍柴工,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的。

故B正确;
C、小小称砣压千斤是动力臂远远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动力远远小于阻力,用到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正确;
D、用吸管喝饮料时,吸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饮料压入嘴里,所以用吸管吸饮料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故D正确。

故选:A。

(1)判断一个物体时运动还是静止,主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
(2)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②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3)杠杆可以分为三类,即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即我们生活中所用的杆秤就是利用杠杆的原理制成的;
(4)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完成的;
许多谚语、古诗都包含一定的物理意义,要多了解这些谚语、古诗的含义,让学科知识联系更紧密。

4.答案:D
解析:
(1)影响摩擦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刀的刃要磨得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需要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知道流体的流速越快,压强越小。

本题涉及问题多、综合性强,但问题简单,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A.菜刀的刀面很光滑,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了基础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减小切菜时的摩擦力,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菜刀的刀刃很锋利,减小了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切菜时的压强;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碰,鸡蛋给碗施加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碗也给鸡蛋施力,鸡蛋便破了,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抽油烟机在工作时,由于扇叶转动使扇叶处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所以油烟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油烟机。

所以D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D
解析:解:∵F甲=F乙=F丙;S甲=S乙=S丙;
∴由功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W甲=W乙=W丙
故选D.
功的大小是物体所受的力与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因为在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受力相同,并且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也相等,所以三种情况下拉力做功一样多.
牢记功的计算公式,并且会灵活应用.
6.答案:A
解析:解:A、阳光下海宝呈现蓝光就是因为它反射太阳光中的蓝光,蓝光进入我们的眼中,我们就看到海宝气球是蓝色的,所以A是正确的;
B、海宝气球中充气氢气,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就可以飘在空中,所以B是错误的;
C、任何机械的效率都不可能是100%,所以C是错误的;
D、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制成的,所以D是错误的。

故选:A。

A、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
B、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当氢气球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时,氢气球就会飘在空中;
C、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的要做额外功,所以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00%;
D、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制成的。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与密度有光的物理现象、机械效率和电动机的原理,是一道综合题;
但考查的方式还是比较直接的,还是比较容易解答的。

7.答案:C
解析:解:(1)图象的纵轴是速度,横轴是时间,所以这是一个速度--时间图象;
(2)由图象可知:甲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甲车在水平方向受到的牵引力比阻力大,因此甲受非平衡力作用;
乙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保持不变,因此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乙受平衡力作用。

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以及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2)物体受平衡力时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运用图象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是: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

8.答案:C
解析:解:A、甲图,水越深的地方喷的越远,说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A正确;B、乙图,洗手池下方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B正确;
C、丙图,用吸管喝饮料时,吸管内气体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所以用吸管吸饮料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故C错误;
D、丁图,对着两张平行的纸吹气,两纸中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两纸的外部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两纸受到两边向内的压力,所以纸张向中间靠近,故D正确。

故选:C。

(1)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仪器叫连通器掌握沸点与气压之间的关系,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3)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完成的;
(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本题为力学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连通器、大气压的应用、以及流速与压强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虽知识点多、但都属于基础,难度不大。

9.答案:B
解析: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理量的估测。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A.一层楼的高度为3m左右,故A符合实际,不合题意;
B.一个中学生大约50kg,即重力为500N,故B不符合实际,符合题意;
C.一瓶矿泉水的体积在500mL=500cm3左右,质量约为m=ρV=1.0g/cm3×500cm3=500g,故C符合实际,不合题意;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ℎ≈1.1m/s左右,故D符合实际,符合题意;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解:
A、由题意知,控制阀门,使容器中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水量相等,所以,相同时间内水增加的重力相
可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2随时间均匀增加,故A错误;同,容器对桌面增加的压力相同,由p=F
S
B、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ℎ,可知铁块为完全浸没前,液面上升较快,即h变化比较大,而当铁块被浸没后,液面上升比较慢,即h上升较慢,最终当容器充满水后,h不在改变,综上水对容器底压强P2随时间刚开始上升较快,一段时间后比较缓慢,最终保持不变,故B错误;
C、由题意知,控制阀门,使容器中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水量相等,所以,相同时间内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增加,根据F浮=ρgV排知,浮力逐渐增加,当水位在一定高度时,铁块完全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浮力也不变,故C正确;
D、随着时间变长,浮力变大,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固体压强,用公式p=F
分析即可判断;
S
(2)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ℎ,比较液体深度h的变化即可判断;
(3)根据F浮=ρgV排判断浮力的变化,当水位在一定高度时,铁块完全浸没,受到的浮力不在改变;
(4)根据浮力的变化分析压力的变化。

本题综合考查了浮力变化、压力变化和压强公式的应用,涉及的内容较多。

11.答案:B
解析:解:
AB、小车静止悬浮在轨道上时,小车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磁力,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正确;
C、小车由静止开始沿轨道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小车受非平衡力,非平衡力的合力不为零,故C错误;
D、小车速度增大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最大,动能增大,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则小车的机械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1)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平衡力合力为零。

(2)影响动能的因素:质量和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质量和高度,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