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防止患者跌倒事件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防止患者跌倒事件中的应用
王茂红;沈建江
【摘要】目的通过将住院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作为科室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进行控制,完善科室住院患者跌倒风险防范管理,促进跌倒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法提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全科5例跌倒不良事件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事故的主要原因,并采取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控制,比较实施前后患者跌倒发生率及跌倒伤害率.结果对跌倒敏感指标控制前后进行比较,跌倒发生率由0.25‰下降至0.098‰,跌倒伤害率由80%降到0.结论通过护理敏感指标分析,为心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管理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将跌倒评价指标应用于科室及专项质量控制,使跌倒管理更具目标化、规范化,有助于医院跌倒质量管理的提升,保障患者安全.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8(010)025
【总页数】3页(P191-193)
【关键词】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住院患者;跌倒事件;跌倒致伤;原因分析;护理满意度【作者】王茂红;沈建江
【作者单位】如东县人民医院胸外科,江苏南通 226400;如东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南通 226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
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可能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通过将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作为科室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并开展监测和控制,不但能了解所在科室患者跌倒发生率和伤害率,还可以通过根本原因分析、对患者跌倒风险的评估和有效的对策实施,降低导致患者跌倒的风险及跌倒的发生率,从而保障患者安全[1]。
本次研究基于
上述背景,探讨了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控制住院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价值,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病区是心血管内科护理单元,核定床位47张,实际开放床位56张,加床9张,护士15人,平均开放住院床位51张,护∶患=0.29∶1。
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2.5±4.7)天。
收治心血管专科疾病及各种常见内科疾病的患者,7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绝大多数。
1.2 方法
1.2.1 运用大脑风暴法进行原因分析通过对2015年11月1日—2016年11月
30日提取的5例住院患者跌倒案例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原因:(1)患者入院时
责任护士只作风险评估,未作有效宣教。
(2)患者及家属对跌倒警示标识不理解。
(3)夜班护士对病情掌握不全面。
(4)患者食欲差,乏力。
(5)护士交接班欠详细。
(6)患者夜间使用利尿剂后导致排尿次数增加且虚弱。
(7)患者白天口
服利尿剂后导致夜间排尿次数增加。
(8)夜班护士巡视病房不及时。
(9)家属
陪护不力,未及时起身照料。
(10)患者过高估计自己能力,独自如厕。
(11)
护士未能动态评估及宣教跌倒风险。
(12)护士缺乏预见性护理知识,如利尿剂
用药后的护理。
(13)工友将防滑垫挂在扶手上,未正确使用。
(14)医生开医
嘱后未做相关提醒。
(15)患者着泡沫拖鞋,不防滑。
(16)护士人力资源缺乏。
1.2.2 整改措施(1)组织全科护士学习不良事件的概念、分级标准、上报流程等
相关知识。
(2)向护士灌输“患者跌倒事件如实上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营造不良事件分享文化,免责、奖励及处罚原则,减少漏报事件发生[2-3]。
(3)集中学习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人体内环境之——电解质的正常值、影响因素、危急值;我科使用的利尿剂的种类、药理作用、用药护理;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护理。
(4)根据科室特点,将使用利尿剂的心力衰竭的患者一律作为高危风险人群去干预,补充进入“约翰霍普金斯跌倒风险评估表”中并组织培训:A 跌倒风险评估方法,量表的使用;B沟通培训:a情景模拟:护士长设置沟通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问各级护士的应对方法,点评加培训。
例如对陪护家属分类:有钱有孝、有钱没孝、无钱有孝、无钱无孝、护工陪护,针对不同类型的陪护,选择不同的沟通重点,取得配合。
b介绍提高沟通效果的技巧;c跌倒后的应急预案演练[4]。
(5)考核:理论层面:不良事件的概念、分级标准、上报流程等相关知识、利尿剂的用药护理、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风险护理。
操作层面:约翰霍普金斯跌倒风险评估量表的使用。
(6)检查:科室质控小组:检查新入院评估的相关记录、住院期间的跌倒动态风险评估及记录、专题交接班质量;护士长抽查:在院患者警示标识的使用情况;护士长每日查房:检查心衰患者跌倒风险的宣教效果(患者和家属2个层面)[5]。
(7)根据本科特点,制定了《病区防跌倒护理工作制度》,上报护理部。
(8)组织全体护士学习该制度。
(9)组织护士讨论排班方式,合理
安排护士人力资源。
(10)向护理部申请增加护士人力资源的配备。
(11)教育
工人正确使用卫生间的防滑垫,并请后勤服务公司的管理员配合管理。
(12)规
范“新入院患者宣教”内容,培训及检查落实情况[6-7]。
1.3 观察指标
对比护理敏感指标实施前后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率)表示,进行χ2检验。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一年的措施干预、资料收集、实效观察和归纳总结,对跌倒敏感指标控制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跌倒发生率由0.25‰下降至0.098 ‰。
见表1。
表1 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比较敏感指标控制前 2 0251 5 0.25 80敏感指标控制后 2 0384 2 0.098 0
3 讨论
本科室主要收治心血管专科疾病及各种常见内科疾病的患者,75岁以上的老年人
占绝大多数。
由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比例较高,患者常常食欲下降,乏力,甚至呼吸困难,利尿剂的使用是此类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会导致患者排尿次数增加,甚至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的发生,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事件已经司空见惯,有时患者跌倒后无损伤,患者或家属常常不会告诉护士或医生,或医生护士知道后也不会作为不良事件进行上报处理[8]。
由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连续数例
发生患者跌倒并有伤害,有的发生了腰椎骨折、有的眉弓及嘴角挫裂伤、有的发生肋骨骨折,最严重者由于跌倒后发生了血气胸并导致家属放弃治疗,选择自动出院。
因此,护理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通过将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作为科室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运用PDCA及品管圈等方法,开展敏感指标的分析、监测和控制,不但
能了解所在科室患者跌倒发生率和伤害率,还可以通过根本原因分析、对患者跌倒风险的评估和实施有效的对策,有效地降低本科室患者跌倒的风险及跌倒的发生率,从而保障了患者的安全[9-11]。
在该项目持续质量改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新入科的护士对防跌倒相关护理措施重视程度差,因此,建立了科室新护士入科须知,将“防跌倒”作为带教内容之一。
在该主题的品管圈活动中,发现了除评分中高危以外的跌倒高风险人群,诸如:Ⅲ°
房室传导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心率<40次的患者,虽然跌倒评分<6分,
但存在跌倒风险,尤其在夜间,值班护士不能落实相关的风险预防措施,因此,重新修改了“病区防跌倒护理工作制度”,将本科室有潜在跌倒风险的(评分<6分)的特殊患者,列入跌倒高危人群护理防控体系。
通过最近发生的1例住抢救室的
危重患者如厕时的跌倒事件,发现由于抢救室无厕所设施,增加了危重症患者跌倒的风险,因此,护士长与设备科联系,申请购买便盆架,供抢救室患者使用,并讨论了相关的管理措施[12]。
通过以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为导向,以评估、预防、干预过程监控为重点的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科室住院患者跌倒风险防范的管理,同时注重跌倒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工作,使跌倒管理更具目标化、规范化,有助于医院跌倒质量管理的提升,最终达到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
另外在预防患者跌倒的管理过程中,还帮助护士建立患者分类管理的职业思维习惯,通过数据分析,让护士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效,提高了护士的职业自我认可度和价值感。
同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对患者的责任和关怀的专业内涵,无形中也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杨玉茹.护理敏感指标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四川医学,2017,38(5):597-598.
[2]付会斌,郑国俊,陈心芯.基层医院品管圈管理应用成效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3):340-341.
[3]徐加.肾内科临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护理研究,2017,31(28):3617-3619.
[4]唐玲,徐灵莉,周娜,等.基于实证分析的肿瘤住院患者跌倒管理策略[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10):1336-1340.
[5]张红梅,焦静,李艳梅,等.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
(z1):55-58.
[6]陶胜茹,高丽莲,黄洁微.护理质量指标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25-27.
[7]李慧敏,封海霞,刘畅,等.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神经内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学,2017,54(6):880-882.
[8]陈霞,唐明霞.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控制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3(1):117-119.
[9]罗文,陈玉梅,陈银崧,等.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内科住院患者跌倒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3):84-86.
[10]何倩,何佳丽,周瑾,等.项目管理在防跌倒护理质量指标改善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25(2):185-187.
[11]庞贵凤,贺润莲,赵璐.护理质量重点监测指标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11):1321-1324.
[12]郭桂丽,韩斌如,董婷婷.应用专案改善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2):27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