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一轮温习地理鲁教版课时跟踪检测十八人口增加与人口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人口增加与人口问题
一、选择题
读人类健康进展经历的三个时期图,完成1~2题。

1.从A时期到C时期的演变表现出( )
A.婴幼儿死亡率上升,健康水平提高
B.青壮年死亡率降低,健康水平下降
C.总人口死亡率上升,健康水平下降
D.总人口死亡率降低,健康水平提高
2.引发B时期到C时期老年人口死亡率转变的可能缘故是()
A.老龄人口比重增大,老年人口死亡率上升
B.人类医疗水平提高,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
C.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口死亡率上升
D.流动人口增加,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
解析:1.D 2.B第1题,从A时期到C时期人口的存活率上升,死亡率下降,说明健康水平在提高。

第2题,从图中能够看出从B时期到C时期老年人口死亡率在下降,这与社会经济的进展、人类医疗水平的提高有关。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21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13.678 2亿人,人口自然增加率为5.21‰。

读最近几年来我国人口数量及自然增加率转变情形示用意,回答3~4题。

3.以下关于目前我国人口增加特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人口诞生率仍呈增加态势,人口总量仍在增大
B.人口总数持续下降,老龄人口比重继续增大
C.人口自然增加率逐年下降,人口总量逐年减小
D.目前已大体实现了人口增加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4.促使我国人口增加模式转变的要紧缘故是()
A.农业经济进展较快,劳动力需求量大
B.工业化迅速进展,劳动力需求量大
C.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生活方式普遍取得认可
D.人口政策取得有效落实,人口诞生率、死亡率、自然增加率降低
解析:3.D 4.D第3题,由图可知,目前我国大体实现了人口增加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我国由于实行打算生育政策,人口诞生率下降,自然增加率逐年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目前人口总量仍在增大。

第4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实行打算生育政策,人口诞生率、死亡率、自然增加率降低,促令人口增加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如图为我国某省持续三年人口转变图,完成5~6题。

5.图中信息反映了该省()
①养老保障压力较大②人口外迁现象明显③人口容量逐年下降④自然增加率持续下降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6.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促使该省()
A.城市品级提升B.逆城市化加剧
C.相关产业进展D.环境承载力变小
解析:5.A 6.C第5题,从图中看人口自然增加率很低,说明人口老龄化严峻;从人口总数的转变看,人口减少幅度大,说明人口外迁现象明显;看不出人口容量逐年下降,自然增加率先增加后下降,选择A。

第6题,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新生人口增多,从事青年儿童工作的人数增加,带动相关产业进展,C对;与城市品级提升和逆城市化加重无关,A、B错;环境承载力的大小要紧与资源和科技有关,D错。

当把人口中的所有成员按年龄由小到大排序时,位于中间的年龄即为年龄中位数。

它把人口分为两个数量相等的部份。

读世界部份国家人口年龄中位数转变趋势图,完成7~9题。

7.上图国家中人口年龄中位数转变最小的是()
A.巴西B.瑞典
C.俄罗斯D.中国
8.人口年龄中位数要紧反映()
A.人口增加数量B.人口增长速度
C.人口年龄结构D.人口老龄化程度
9.应付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转变趋势的计谋不可行的是()
A.鼓舞农村人口增加,解决农村家庭养老问题
B.引入市场机制,进展老龄产业
C.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D.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解析:7.B8.D9.A第7题,读图,依照各国家的人口年龄中位数比较,转变最小的是瑞典,转变幅度小于6岁,B对。

巴西、俄罗斯、中国年龄中位数转变幅度都超过10岁,A、C、D错。

第8题,年龄中位数把人口分为两个数量相等的部份,中位数越大,说明老龄人口数量越多。

人口年龄中位数要紧反映人口老龄化程度,D对。

不能反映人口增加数量、人口增加速度,A、B错。

不能分年龄段显示人口年龄结构,C错。

第9题,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转变趋势是增大的专门快,鼓舞农村人口增加,解决农村家庭养老问题,会致使人口增加速,加重人地矛盾,A不可行。

引入市场机制,进展老龄产业,B可行。

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C可行。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打算生育,D可行。

(2019·益阳调研)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加率转变预测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信息反映()
A.2021年前劳动适龄人口年增加率与所占比重呈正相关
B.以后的几年内我国会显现劳动力严峻不足现象
C.2021年以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与人口老龄化有关
D.2021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加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11.针对目前我国劳动适龄人口的现状,可采取的应付方法有()
①吸引外来移民迁入②提高生产的现代化水平③延迟退休年龄④大力进展第三产业⑤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A.①②④B.②③⑤
C.②④⑤D.①③④
解析:
10.C11.B第10题,从图中能够看出,2021年前劳动适龄人口的年增加率呈波动下降的趋势,而劳动适龄人口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二者并非呈正相关,故A项错误;2021年以后相当一部份劳动力转化为老龄人口,而只有一小部份人口转化为劳动人口,致使劳动适龄人口所占比重下降,即2021年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与人口老龄化有关,故C项正确;劳动适龄人口数=总人口×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因此尽管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但由于总人口数仍在增加,因此2021年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并未达到最大值,劳动力欠缺并非会太严峻,故B项、D项错误。

第11题,由图可知,目前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慢慢下降,劳动力慢慢显现欠缺的现象。

针对此种现象,能够通过提高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减少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也能够延迟退休年龄,以减缓劳动力不足现状;还能够通过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增加人口诞生率,大约二十年后这些新诞生人口就可转化为劳动力,能够减缓以后的劳动力不足问题,故B项正确。

吸引外来移民迁入会加重我国人口对资源的压力,不符合我国国情;大力进展第三产业对劳动力需求量会增大,从而加重劳动力资源不足。

二、非选择题
12.(2019·福州质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依照联合国的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P)在7%以上为老龄型人口。

P可分为以下几种时期类型:当P<7%时为成长型(G);当7%≤P≤10%时为老年型初期(A1);当10%<P≤14%时为老年型中期(A2);当14%<P≤16%时为老年型后期(A3);当P>16%时为超老年型时期(S)。

自然环境、社会、经济进展对老年人口的区域散布产生必然阻碍。

截至2021年,江苏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13.99%,居全国之首,已步入老年型中期时期。

但各地情形有所不同,全省老龄化水平最高的是南通市,其素来都有“世界长寿之都”的佳誉。

以下图示意2000~2020年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空间散布。

(1)指出苏北老龄型人口类型的转变。

(2)以南通为例,分析大气环境对苏中地域人口老龄化的阻碍。

(3)分析苏南社会、经济进展对江苏老年人口空间散布产生的阻碍。

(4)面对当前老龄化社会可能带来的“养老问题”,请你为此提出合理建议。

解析:第(1)题,直接结合图例与图示信息分析即可,注意要表现“转变”。

第(2)题,图示苏中老龄化最严峻,说明老年人口多,那么要从大气环境角度分析老年人口多、比重大的缘故。

注意“世界长寿之都”的信息提示。

第(3)题,第一明确苏南经济进展水平高于苏北、苏中,那么必然省内存在人口迁移现象。

再结合三地老龄
化空间不同分析即可。

第(4)题,可从经济、文化及社会保障体系角度分析。

答案:(1)苏北地域G型和A1型在减少,其中A1型减幅显著;A二、A3、S型增加,增幅最大的为A2型;苏北老龄化以向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

(或:苏北地域G型、A1型向A二、A3、S型转变;苏北老龄化以向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

)
(2)南通市地处亚热带,日照充沛、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老年人居住生活;三面环水,江海交汇处,空气质量好,污染较轻,有利老年人健康长寿;老年人口数量多,比重大,易形成老龄型人口。

(3)苏南经济的进展对苏北、苏中青壮年劳动力产生吸引力,大量苏中、苏北年轻劳动力涌入苏南大城市,造成苏北、苏中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同时苏南高等教育的集中与进展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口,降低了本地老龄化水平;都市圈内部显现低龄化现象,形成低龄化中心。

(4)增进本地经济进展;完善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完善的养老体系;宏扬优秀的敬老文化。

(任答2点即可)
13.(2019·贵阳期末测试)依照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据统计,2021年日本人口减少了约27万人,诞生人口约100万人,同比下降2.8%,而死亡人数那么升至127万人。

如图为日本本土示用意。

(1)北海道面积占日本总面积的1/5,而人口只有东京的一半。

试分析北海道人口密度极低的缘故。

(2)指出目前日本人口增加状况对日本人口再生产的阻碍。

(3)现在在日本的农人中,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七成,70岁以上的老人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只有8.5%的农人年龄在39岁以下。

分析日本农人老龄化特点明显的缘故,并说明农人老龄化给日本农业进展带来的不利阻碍。

解析:第(1)题,北海道人口密度极低的缘故应要紧围绕自然因素(纬度与气候)与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回答。

第(2)题,目前日本人口呈现负增加,从而致使人口年龄结构发生转变,人口总量减少。

第(3)题,日本农人老龄化特点明显的缘故可从诞生率低、老年人口增加、人口迁移等方面分析。

日本农人老龄化给农业进展带来的不利阻碍应要紧从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新技术推行难度大等方面分析。

答案:(1)纬度高,气候严寒,冬季漫长;经济相对掉队,对人口迁入的吸引力低。

(2)目前日本人口显现负增加的现象,会致使日本人口进一步老龄化,人口总数减少。

(3)缘故: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人口诞生率降低,年轻人口比重小;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居民的寿命提高;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青年农人进入城市。

不利阻碍:农业劳动力不足,土地闲置;先进的生产技术难以推行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