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病历档案安全管理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病历档案安全管理研究
电子病历具有信息共享、可视化、可追溯等优点,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但同
时也存在着信息安全隐患。

因此,电子病历档案安全管理成为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问
题之一。

电子病历档案的安全管理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保护患者隐私有着重要作用。

1、提高医疗质量
电子病历档案可以增强医生对患者的了解,对患者进行更精准的诊断与治疗。

通过电
子病历的信息共享和可视化,医疗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也得到了优化,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
效率和质量。

2、保护患者隐私
患者的个人信息和医疗记录是非常敏感的,泄露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隐私损害。

电子
病历档案的安全管理可以保护患者的隐私,确保患者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电子病历档案的安全流程主要包括:信息采集、存储、传输、使用和销毁。

1、信息采集
电子病历档案信息的采集主要依靠医疗信息化设备,如医院信息化系统、医生笔记本
电脑、电子签名证书等。

然而,由于医院的设备和软件差异较大,而且设备的操作人员不
够专业,导致信息采集环节容易造成数据错误、丢失或被恶意篡改等安全隐患。

2、信息存储
电子病历的信息存储多数采用数据库技术,不同类型的病历采用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在存储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密并采用权限控制机制,限制访问者对电子病历的访
问权限,从而确保病历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此外,还需要对数据进行离线 / 备份存储,以备发生数据丢失和文件损坏时使用。

3、信息传输
电子病历的信息传输主要包括互联网和数据线传输。

在数据传输环节,往往会存在数
据受到恶意攻击、网络相互干扰等问题,这些问题容易导致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出现篡改、泄露等事故。

因此,在传输过程中需要采用加密算法和数字签名等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
性和完整性。

4、信息使用
电子病历档案信息的使用主要是指医生在使用电子病历时提供诊断与治疗建议。

由于
电子病历记录了患者的全部病历史以及完整的医疗记录信息,因此,对于医生使用电子病
历时应该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医德医风,不仅要根据病史、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
行诊疗,而且还需要遵循专业道德和伦理规范。

5、信息销毁
电子病历档案信息的销毁指的是在数据保留期限内达到保留要求后,对病历信息进行
安全性销毁。

销毁应该遵循相关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病历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在进行电子病历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时,需要采用多种技术和管理手段,保证病历信
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1、技术手段
(1)身份验证技术
身份验证技术采用数字证书、签名和密码等技术,确保用户及访问者的身份合法且不
被冒用。

获得权限后,在用户访问时需要进行身份验证方可读取文件内容。

(2)数据加密技术
采用 AES 算法对电子病历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的机密性,防止隐私泄露。

同时,利用密钥管理技术确保密钥访问安全。

(3)数字签名技术
数字签名技术采用了对称加密和公钥加密算法,可以验证病历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
数据的篡改和伪造。

2、管理手段
管理手段主要是指管理和规范作业中的人员和操作流程,以避免人为错误和事故。

(1)访问控制
利用系统权限和角色分配管理的访问方式,控制不同类型用户的访问权限。

严格规范
用户使用电子病历的条件和疏导,避免造成可避免的错误。

采用数据备份、检查和恢复技术,防止电子病历数据损坏和丢失。

要定期进行备份管理,确保数据可以可靠恢复。

(3)管理审核
制定完整的管理流程和审批程序,对操作人员的作业过程进行审核。

并及时修订和优
化流程,规划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制度。

同时加强对数据恶意访问和盗窃行为的监测,并
及时有效处理和处置。

四、结论
电子病历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是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问题。

在医疗信息化建设中,通过采用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可以为电子病历的管理和使用提供更完善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支持,保证病历信息的安全、可靠和完整性。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电子病历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未来需要在对电子病历的安全管理上进一步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