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认知领域的学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及时复述(编码),信息就能保持较长时间,并 进入长时记忆,否则就被易忘
【长时记忆】:永久性存储,容量无限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11
(2)执行控制系统与学习
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
调节感觉系统,选择适当信息加以注意 选择复述策略延长工作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 选择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中信息编码与表征的方式, 如用各种记忆方法与编码方法来保持信息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13
认知学习的一般条件(信息加工观)
外部环境条件 内部条件
学习者的预期(动机) 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相关知识(已有知识) 调动自身的元认知能力(策略性知识)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14
1.2.2 现代观点之二: 学习过程的认知建构观
心理学来源: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通过实证方法,用儿童心理发展的资料支持并改 造了康德的“先天建构论”和“先验逻辑论”
2015-5-7
(需要以联想与连锁为先决条件) 学与教的心理学
39
请猜测哪个容器下有苹果
情形1:
辨别
情形2: 概念化 规则应用
情形3: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40
2.2.1辨别学习
分辨形状和大小、确定方位和距离、估测时间 和温度等 辨别能力的习得过程可以用模式识别来解释 【模式识别】是人们把输入的刺激(模式)的 信息与长时记忆中有关的信息进行匹配,从而 辨认出该刺激属于什么范畴的过程。
p.102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45
(1)概念形成:具体概念的学习
如学习“碗”“圆柱体”等概念的过程
具体概念的习得过程:知觉辨别--假设--检验 假设--概括; 概念越复杂,检验和假设的往复次数越多;
外界为学习者提供概念的正反例证(围绕本质属性 给出有变化的正例、有助于精确辨别的反例);
学与教的心理学
23
有意义学习的三个条件
1. 2.
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 基础
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将材料的潜在 意义转化为学生心理意义的条件)
3.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24
总结
每一学习理论都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适用
如早期联想主义、行为主义学习观比较适合解释 “机械言语材料”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信息加工模型适合解释“学习的感知、存储与提取” 的一般过程和条件; 奥苏伯尔的同化论适合解释“知识学习的理解过程 和条件”; 但是知识如何向技能或策略转化呢?
学与教的心理学 2
2015-5-7
本 章 导 学 图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3
第一节 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条件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4
1.1 早期观点1:联想主义观
学习是刺激和反应建立联系的过程。 桑代克“尝试-错误论”:
桑代克三条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 果律;反映了学习动机、练习、强化和反馈 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表明:学习的本质是条件反应形成和巩固的 过程,影响学习的重要条件是动机和强化。
图式是抽象的,它为相互联系的观念留有“空位”。 图式包括知识的命题表征和表象表征
学与教的心理学
2015-5-7
p.99-100
37
2.2智慧技能的学习过程和条件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38
2.2加涅的四种智慧技能及其层级关系
高级规则 (需要以规则为先决条件) 规则 (需要以概念为先决条件) 概念(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 (需要以辨别为先决条件) 辨别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41
促进学生识别学习的技术
扩大有关特征
如辨别“己、已、巳” 如学习b、d、p、q、g 学写字时的“书空”技术 两个作用:激发动机、及时纠正
学与教的心理学 42
对比
发挥多种知觉系统的作用
强化或反馈
2015-5-7
2.2.2概念学习:分析概念
概念名称:人类大多数概念都有名称。如“圆”、 “对角线”; 概念例证:概念是用符号(概念名称)所代表的同类 事物,同类的个别事或物便是概念的例证。如“哺乳 动物”的例证有人、鲸、猩猩、牛、羊、马等; 概念属性:概念的一切正例的共同本质属性; 概念定义: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的概括。
通过复述和精加工等, 命题网络重建与改组
陈述性知识被提取,回 答是什么的问题
通过变式练习,命题转 化为产生式系统
应用习得的概念和规则 对外办事 应用习得的概念和规则 对内调控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30
【变式练习】
在其他有效学习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概念和规 则例证的变化
知识习得阶段:概念和规则正例的变化,有助于学 习者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 知识转化和应用阶段:题型或问题情景的变化,有 助于获得熟练解决问题的技能 eg.临床实习、小学生“八股文”写作
学与教的心理学 5
2015-5-7
1.1 早期观点2:理性主义观
代表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派 学习是学习者的主观组织和顿悟的过程,外界 刺激的结构和学习者的原有经验对主观组织和 顿悟有重要影响。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6
1.2.1 现代观点之一: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型
加工系统(操作系统)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7
新的内容
圆 也 是 轴 对 称 图 形
长 方 形 是 轴 对 称 图 形
学与教的心理学
正 方 形 是 轴 对 称 图 形
20
2015-5-7
相关类属学习
爱国行动
新的内容
保 护 能 源 是 爱 国 行 动
挂 国 旗 是 爱 国 行 动
学与教的心理学
反 击 外 来 侵 略
2015-5-7
21
上位学习
2.2.2.2概念学习:概念分类
按概念的抽象水平,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性概念
【具体概念】是指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可以直接 通过观察获得。如“鸟类”的本质属性是长羽毛。 【定义性概念】是指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不能直 接通过观察获得,必须通过下定义来揭示。如“对角线 是连接四边形对角顶点的线”。
2.1言语信息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符号学习
属于机械学习,学习过程可用“刺激—反应—强化” 理论解释; 重复练习与反馈和纠正是学习的最重要条件; 记忆术:赋予无意义材料一些意义。
事实性知识学习
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学习
p.98
学与教的心理学 35
2015-5-7
2.1言语信息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符号学习 事实性知识学习
可用奥苏伯尔“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解释 前提条件:了解构成句子的符号的意义 可用组织策略改进事实性知识的记忆
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学习
p.99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36
2.1言语信息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符号学习 事实性知识学习 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学习
奥苏伯尔认为这类学习的唯一最重要条件是:原有 认知结构(即原有知识及其组织的特征,又称认知 图式:Schema ),学习过程可用同化论解释 【图式】是一些观念及其关系的几何,即围绕某个 主题组织起来的认知框架或认知结构。
p.97-98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31
第二节 不同类型学习的特殊过程和条件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32
学习目标:补充思维导图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33
2.1 言语信息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符号学习 事实性知识学习
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学习
p.98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34
第五章 认知领域的学习
扬州大学教育技术系 石晋阳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1
本章目标 P88
能说出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和广义知识学习过程的基 本内容; 能说出言语信息、辨别学习、概念、规则学习的学习 过程和条件; 名词解释:工作记忆、长时记忆、同化理论、上位学 习、下位学习、并列组合学习、广义知识、陈述性知 识、程序性知识、概念学习、规则学习、元认知、变 式练习、概念形成、概念同化、具体概念、定义性概 念; 理解 2、3;运用2、3、5。
很少关心世界的真实表征,更强调个体所建构的意义;
特别关心逻辑和普遍知识的建构。这类知识不能直接从环境中 习得,必须通过对自己的认知或反思和协调才能习得;
社会环境是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社会交互作用并不是改变 思维的主要机制。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ຫໍສະໝຸດ 15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共同主张: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12
(3)预期系统与学习
定向作用,即学习者达到学习目的的动机。
以考试为目的,学生会采用上课偷懒、考前突击复习 的机械学习方式; 以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为目的的学生,会以积极的态 度对待学习任务,有意识地调节自我对学习材料的理解 和掌握程度,倾向于采用精加工和组织策略把新知识与 先前知识联系。
18
新旧知识的三种同化形式
原有概念
1、类属学习(下位学习) A.派生类属 B.相关类属
新的内容
A
an
a1
X
a2
a3
原有概念
新的内容
Y
U
A
V
W
2、总括学习(上位学习)
新学习的内容 原有的内容
a1
A
a2
a3
3、并列结合学习
2015-5-7
新学习的内容
学与教的心理学
B-C-D
19
派生类属学习
轴对称图形
陈述性知识(狭义的知识) 广义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技能) 动作技能 智慧技能 认知技能 认知策略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29
1.3.4 广义知识学习阶段
Ⅰ.新知识习得阶段 Ⅱ. 知识的巩固和转化阶段 Ⅲ. 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阶段
注 意 与 预 期
激 活 原 有 知 识
选 择 性 知 觉
新 知 进 入 命 题 网 络
学与教的心理学 27
2015-5-7
1.3.2程序性知识的亚类
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
即智慧技能 运用习得的概念和规则加工外在的信息
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
即认知策略 运用习得的概念和规则来调节、控制自己的认知加 工活动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28
1.3.3广义知识的分类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17
奥苏伯尔同化论:前提
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有意义学习分为五种类型:
符号表征学习 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概念与命题的运用 解决问题和创造 (其中,命题是知识的单位)
新知识与原有知识构成三种关系:下位、上位、并列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的任务 社会协商 用多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 理解知识建构过程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参见教材P.91-92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16
奥苏伯尔的同化学习理论
真正用建构主义学习观从心理学层面对学习过 程和条件作了较深入研究的是奥苏伯尔; 他于20世纪60-70年代发展起有意义言语学 习理论,即同化论。
请记忆下列数字
149162536496481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8
请回忆刚才的数字
149162536496481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9
感觉--记忆(过程)
环境刺激 神经信息 感觉登记器
信息的注意选择
转换样式
短时记忆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10
(1)加工系统与学习
【短时记忆】:存储时间短暂,保持约30秒, 容量有限,平均7〒2个组块。
为此,需要了解“广义知识的分类和学习阶段 模型”
学与教的心理学 25
2015-5-7
1.3 广义知识分类和学习阶段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26
1.3.1广义的知识分类
1.
2.
3.
【知识】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 的信息及其组织。 【陈述性知识】是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 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用来回答 “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地提取线 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 的知识。用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p.102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43
2.2.2.1概念学习:学习内容
概念学习意味着学生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 质属性。
1. 2.
能辨别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 对于难以定义的概念,学生应该例举有关概念的 多个例证,辨别其与邻近概念的异同。
p.102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44
鸟类
新学习的内容 原有的内容
燕 子
麻 乌 雀 鸦
2015-5-7
学与教的心理学
22
知识的构建和组织的两条原则
渐进分化原则(纵向)
知识结构有层次;强调知识在纵向上的构建方式, 如上位知识学习、下位知识学习;
综合贯通原则(横向)
知识组织横向上的融会贯通,如并列结合学习。
参见教材P.94
20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