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血管疾病特点及用药观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3老年人抗高血压常用几类药物
利尿剂,老年人的高血压病有几个特点,老年人的舒张压比中年人易控制;劳您人的收缩压升高比舒张压升高更危险;降压对防治心脑肾并发症比中年人重要。利尿剂在防治老年人心血管病中比β受体阻滞剂效果好。且研究发现,小剂量比大剂量的利尿剂更能明显的防止脑血管意外,用法:双氢克尿塞12.5—25mg/d是最安全最有效的。临床上常用的利尿剂主要是噻嗪类,在收缩压降低方面效果比舒张压稍微强一点,副作用表现为代谢不良。
【关键词】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成为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首位。因此,心血管疾病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心血管疾病病情变化快且后果比较严重,药物见效比较快,但是大部分老年人心、肾、脑等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硬化或老化,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必须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选用的治疗药物及其剂量必须精确无误,处理及时果断。了解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特点是临床合理用药的基础,提高临床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老年心血管疾病特点及用药观察
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老年人血管器官组织上的机构和功能退化,成为了疾病高发人群。在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上,药物治疗成为常见的方法,也成为了各个医学专家的研究对象。为此,本文首先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特点和老年心血管系统的生理特点入手,继而从抗高血压和强心两方面探讨了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用药问题。最终得出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合理选用治疗药物,是治疗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保证。
1.老年身体机能特点和老年心血管系统的生理特点
1.1老年身体机能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无可抗拒的身体素质会逐渐下降,这是无法改变的客观规律,老年人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其机体功能就会发生变化,多种器官的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器官自身的职能由不断弱化,自身的免疫力也不断下降,进而导致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开始减退,在这种情况下,各种疾病也开始不断滋生。
1.2老年心血管系统的生理特点
在生理上,老年人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器官功能的退化。就心血管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像其它血管一样发生老化,心脏、血管、血液的功能不断的减弱,进而引起疾病的发生。如心脏早搏、心律不齐等现象都会出现,进而容易出现低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高,心脏窦房结活力降低,心脏传导纤维逐渐消失,继而导致心律发生紊乱;如老人心、肾等器官血液流量的减少,主要就是由于老年人粥样硬化和钙质沉淀而导致的;老年人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反应性降低,左心室顺应性降低及血管硬化造成老年人应对应激情况的协调性降低。为此,在用药的时候,要根据老年人身体器官的变化,在心血管疾病的用药上进行不同的调整。
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降压机制研究尚在进行之中,β受体阻断剂能够控制肾素释放,降低心排血量降低,改善充盈和增加收缩期容量,对心脏有益,通过交感神经的作用而降低神经递质的释放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β受体阻断剂的降压效果比较慢,一般在十天才能起到作用,对于中低度高血压患者有着显著的效果,对心肌收缩力、心窦性心律、房室传导产生抑制作用,对心肌梗死、合并心绞痛患者有良好的疗效。支气管哮喘和糖尿病患者等类型慎用。
2.2强心类药物
强心甙是常用的药物,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的降低,患者心肌对ATP酶活性表现出下降,心里衰竭患者因为强心甙受体变多、敏感性提高容易引发中毒。老年人肾功能弱化、肾小球过滤不足,中毒现象常表现为意识不清和精神抑郁等,因此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强心甙剂量减半或按照1/4标准使用。
3.讨论
经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心血管功能也在不断的变化,再加上其它老年疾病的影响,药物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也有着不同的变化。因此,在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时,要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结合老年人的写血管系统的功能变化,根据老年人不同的居住环境、不同的身体状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尽量减少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不断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旭虎.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用药要点研究[J].中华临床医药杂志,2007,54(1):27.
[2]蔡振均.老年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6,7(03):199
[3]李洛慧.老年心血管病人用药安全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8,6(1):13~1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可以和较多的降压药物综合使用,主要是依靠受体阻滞作用,降低血管紧张素引发的血管收缩、细胞增生、谁钠潴留等副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主要适用心理衰竭、糖尿病及冠心病等类型患者,主要是运用紧张血管素Ⅱ减少,对激肽酶实施抑制,扩张血管降血压。
2.老年心血管患者药物治疗观察
2.1抗高血压药
2.1.1老年人高血压用药特点
老年人高血压用药,要根据老年生理特征的变化,从少到多的是使用药物;在药物的使用上,要进行长期的坚持;不要使用单一的方法进行治疗,比如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利尿剂等。
2.1.2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目标
通常来讲,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目标为血压小于140/90mmHg,单纯收缩期的时候,血药要降到小于<160mmHg,这样效果才可以达到。
利尿剂,老年人的高血压病有几个特点,老年人的舒张压比中年人易控制;劳您人的收缩压升高比舒张压升高更危险;降压对防治心脑肾并发症比中年人重要。利尿剂在防治老年人心血管病中比β受体阻滞剂效果好。且研究发现,小剂量比大剂量的利尿剂更能明显的防止脑血管意外,用法:双氢克尿塞12.5—25mg/d是最安全最有效的。临床上常用的利尿剂主要是噻嗪类,在收缩压降低方面效果比舒张压稍微强一点,副作用表现为代谢不良。
【关键词】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成为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首位。因此,心血管疾病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心血管疾病病情变化快且后果比较严重,药物见效比较快,但是大部分老年人心、肾、脑等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硬化或老化,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必须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选用的治疗药物及其剂量必须精确无误,处理及时果断。了解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特点是临床合理用药的基础,提高临床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老年心血管疾病特点及用药观察
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老年人血管器官组织上的机构和功能退化,成为了疾病高发人群。在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上,药物治疗成为常见的方法,也成为了各个医学专家的研究对象。为此,本文首先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特点和老年心血管系统的生理特点入手,继而从抗高血压和强心两方面探讨了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用药问题。最终得出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合理选用治疗药物,是治疗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保证。
1.老年身体机能特点和老年心血管系统的生理特点
1.1老年身体机能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无可抗拒的身体素质会逐渐下降,这是无法改变的客观规律,老年人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其机体功能就会发生变化,多种器官的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器官自身的职能由不断弱化,自身的免疫力也不断下降,进而导致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开始减退,在这种情况下,各种疾病也开始不断滋生。
1.2老年心血管系统的生理特点
在生理上,老年人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器官功能的退化。就心血管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像其它血管一样发生老化,心脏、血管、血液的功能不断的减弱,进而引起疾病的发生。如心脏早搏、心律不齐等现象都会出现,进而容易出现低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高,心脏窦房结活力降低,心脏传导纤维逐渐消失,继而导致心律发生紊乱;如老人心、肾等器官血液流量的减少,主要就是由于老年人粥样硬化和钙质沉淀而导致的;老年人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反应性降低,左心室顺应性降低及血管硬化造成老年人应对应激情况的协调性降低。为此,在用药的时候,要根据老年人身体器官的变化,在心血管疾病的用药上进行不同的调整。
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降压机制研究尚在进行之中,β受体阻断剂能够控制肾素释放,降低心排血量降低,改善充盈和增加收缩期容量,对心脏有益,通过交感神经的作用而降低神经递质的释放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β受体阻断剂的降压效果比较慢,一般在十天才能起到作用,对于中低度高血压患者有着显著的效果,对心肌收缩力、心窦性心律、房室传导产生抑制作用,对心肌梗死、合并心绞痛患者有良好的疗效。支气管哮喘和糖尿病患者等类型慎用。
2.2强心类药物
强心甙是常用的药物,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的降低,患者心肌对ATP酶活性表现出下降,心里衰竭患者因为强心甙受体变多、敏感性提高容易引发中毒。老年人肾功能弱化、肾小球过滤不足,中毒现象常表现为意识不清和精神抑郁等,因此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强心甙剂量减半或按照1/4标准使用。
3.讨论
经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心血管功能也在不断的变化,再加上其它老年疾病的影响,药物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也有着不同的变化。因此,在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时,要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结合老年人的写血管系统的功能变化,根据老年人不同的居住环境、不同的身体状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尽量减少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不断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旭虎.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用药要点研究[J].中华临床医药杂志,2007,54(1):27.
[2]蔡振均.老年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6,7(03):199
[3]李洛慧.老年心血管病人用药安全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8,6(1):13~1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可以和较多的降压药物综合使用,主要是依靠受体阻滞作用,降低血管紧张素引发的血管收缩、细胞增生、谁钠潴留等副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主要适用心理衰竭、糖尿病及冠心病等类型患者,主要是运用紧张血管素Ⅱ减少,对激肽酶实施抑制,扩张血管降血压。
2.老年心血管患者药物治疗观察
2.1抗高血压药
2.1.1老年人高血压用药特点
老年人高血压用药,要根据老年生理特征的变化,从少到多的是使用药物;在药物的使用上,要进行长期的坚持;不要使用单一的方法进行治疗,比如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利尿剂等。
2.1.2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目标
通常来讲,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目标为血压小于140/90mmHg,单纯收缩期的时候,血药要降到小于<160mmHg,这样效果才可以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