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氨作业指导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环境氨
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 GB/T18204.25-2000 )
一、适用范围、技术标准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室内空气中氨浓度的检测。
2.技术标准
《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靛酚蓝分光光度法》(GB/T18024.25-2000)。
二、仪器设备、环境条件
2.1 仪器设备
2.1.1 722s分光光度计:可测波长340——1000nm。
2.1.2 电子天平:精确到0.1mg。
2.1.3 气泡吸收管。
2.1.4 空气采样器:使用前后,用皂沫流量计校准采样系统的流量,误差应小
于±5%。
2.2 环境条件
检测室温度: 20±10℃湿度:60±10%
三、采样方法及样品规格。
3.1 氨吸收原液(A1*):量取2.8mL浓硫酸(LS)加入水中,定容于1L容量瓶
中;氨吸收液(A2):临用时将氨吸收原液(A1)稀释10倍。
*注:此编号代表药品、配制试剂的编号。
下同。
3.2 吸取10mL A2入气泡吸收管。
3.3 采样
3.4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成至少7d以后,工程交付使用以前进行。
3.3.1.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查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查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3.3.2.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3.3.3.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应按房间面积设置:
a)房间使用面积少于50m3时,设1个检测点;
b)房间使用面积(50~100)m3时,设2个检测点;
c)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 m3时,设3~5个检测室。
3.3.
4.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3.3.5.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m、距楼地面高度0.8~1.5m。
检测点应均匀分布,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3.3.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氨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房间的对外门窗关闭1h以后进行。
3.3.7.在采样地点打开吸收管,与空气采样器入气口垂直连接,打开采样泵,调节流量0.5L/min,采样时间10min,采样体积5L。
采样后,将其保存在有密封措施的具塞比色管中。
采样的同时做好室外空白点的采集,记录采样时的温度、
湿度和大气压力。
3.4 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
V 0=V
t
·T
·P/(273+t)P
3.5 保存
抽样后样品在室温下保存,24h内分析完毕。
四、检测方法
4.1 前期准备溶液的配制
4.1.1 水杨酸溶液(50g/L)(A3):称取10.0g水杨酸[C
6H
4
(OH)COOH](SYS)和
10.0g柠檬酸钠[Na
3C
6
O
7
·2H
2
O](NSN),加水约50mL,再加55 mL氢氧化钠[c(NaOH)
=2mol/L](A4),用水稀释至200ml。
此试剂稍有黄色,室温下可稳定一个月。
4.1.2 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10g/L)(A5):称取 1.0g[NaFe(CN)
5·NO·2H
2
O]
亚销基铁氰化钠(XPN),溶于100ml水中。
贮存于冰箱中可稳定一个月。
4.1.3 次氯酸钠溶液[C(NaClO)=0.05mol/L](A6):取1ml次氯酸钠(CLN),碘量法标定其浓度,然后用氢氧化[c(NaOH)=2mol/L](A4)稀释成0.05mol/L的溶液。
贮存于冰箱中可保存两个月。
4.1.4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
2S
2
O
3
)=0.100mol/L](AF4):可用从试剂商店购
买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LLN(B)),也可用下列方法制备。
4.1.5 硫代硫酸钠的制备及标定方法
a)试剂
i) 0.1000N碘酸钾标准溶液[c(1/6KIO
3
)=0.1000mol/L](AF1):准确称量3.5667g经105℃烘干2h的碘酸钾(优级纯)(DSJ),溶于水,移入1L容量瓶中,再定容至1000mL
ii)1mol/L盐酸溶液(AF2):量取82mL浓盐酸(YS)加水稀释至1000mL。
iii) 0.1000N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
2S
2
O
3
)=0.1000mol/L](AF4):称
量25g硫代硫酸钠 Na
2S
2
O
3•
5H
2
O)(LLN)溶于1000mL新煮沸并已放冷的水中。
加
入0.2g无水碳酸钠(TSN),贮存于棕色瓶内,放置一周后,再标定其准确浓度。
iv) 0.5%淀粉溶液(AF3):将0.5g可溶性淀粉(DF),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后,再加入100ml沸水,煮沸2-3min至溶液透明,现配现用。
b) 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方法
精确量取25mL碘酸钾标准溶液[c(1/6KIO
3
)=0.1000mol/L](AF1),于 250mL 碘量瓶中,加入75mL新煮沸后冷却的水,加3g碘化(DHJ)及10mL1mol/L盐酸溶液(AF2),摇匀后放入暗处静置3min。
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AF4)滴定析出的碘,至淡黄色,加入1mL0.5%淀粉溶液(AF3)呈蓝色。
再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刚褪去,即为终点,记录所用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其准确浓度用下式计算: c=0.1000×25.00/V
式中: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所用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mL。
平行滴定两次,所用硫代硫酸钠溶液相差不能超过0.05 mL,否则应重新做平行测定。
4.1.6 次氯酸钠溶液浓度的标定方法如下:
称取2g碘化钾(DHJ)于250 mL碘量瓶中,加水50 mL溶解,加1.00 mL 次氯酸钠(NaClO)试剂(CLN),再加0.5 mL盐酸溶液[50%(V/V)(A7),摇匀。
暗处放置3min。
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S
2O
3
)=0.1000mol/L](AF4)滴定析出
的碘,至溶液呈黄色时,加1mL新配制的淀粉指示剂(5g/L)(AF3),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刚褪去,即为终点,记录所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按下式计算次氯酸钠溶液的浓度:
c=C
1
×V/1.00
式中:c-次氯酸钠试剂(NaClO)的浓度,mol/L;
C1-硫代硫酸钠(NaS
2O
3
)标准溶液浓度,mol/L;
V-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量,mL。
4.1.7 氨标准贮备液(A8):称取0.3142g经105℃干燥1h的氯化铵(NH
4
Cl),(LHA)用少量水溶解,移入100 mL容量瓶中,用吸收液(A2)稀释至刻度。
此液1.00 mL含有1.00mg氨。
也可以从试剂商店购买标准溶液(AN(B)).
4.1.8 氨标准工作液(A9):临用时,将标准贮备液(A8)用吸收液(A2)稀释成1.00 mL含有1.00ug氨。
若使用从试剂商店购买的标准溶液(AN(B)),则用吸收液(A2)衡稀释到1.00 mL含有1.00ug氨。
4.2 标准曲线的绘制
4.2.1 取7支10 mL具塞比色管,按表1制备标准系列。
表1:氨标准系列
4.2.2 各管加入0.50 mL水杨酸溶液(A3),再加入0.10 mL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A5)和0.10 mL次氯酸钠溶液(A6),混匀,室温下放置1小时。
4.2.3 用1cm比色皿,在波长697.5um下,以水作参比,测定各管溶液的吸光
度。
4.2.4 以氨含量(u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曲线斜率,截距及回归方程:
Y=bx+a
式中: Y-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X-氨含量,ug;
a-回归方程式的截距;
b-回归方程式斜率。
标准曲线斜率b应为0.081±0.003(吸光度/ug)氨。
以斜率倒数作为样品测定时的计算因子Bs(ug/吸光度)。
4.2.5 本标准曲线使用周期为30天。
4.3 样品测定
4.3.1 采样后将样品溶液全部转入具塞比色管中,用水定容至10mL,各管加入0.50mL水杨酸溶液(A3),0.10mL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A5)和0.10mL次氯酸钠溶液(A6),混匀,室温下放置1小时。
用1cm比色皿,在波长697.5nm下,以水作参比,测定各管溶液的吸光度。
在每批样品测定的同时,用10mL未采样的吸收液(A2)作试剂空白测定。
如果样品溶液吸光度超过标准曲线范围,则可用试剂空白稀释样品显色液后再分析。
计算样品浓度时,要考虑样品溶液的稀释倍数。
4.3.2 室内空气中氨浓度按下式计算:
c=(A-Ao)×B
S / Vo×n-(A
空
-Ao) ×Bs/V
空
式中:c-室内空气中的氨浓度,mg/m3
A-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A
-室外空白的吸光度;
空
Ao-试剂空白的吸光度;
Bs-计算因子,ug/吸光度;
Vo-样品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V空-室外空白点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N-稀释倍数。
五、数据的处理
5.1 检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低于标准曲线限值的,如有相应值则以该相应值结果为准,如无,则注明低于检出限。
5.2 数值修约基本参照“四舍五入”法,从第二位小数起,总值小于0.05的不进位,等于0.05的奇进偶不进,大于0.05的进位。
六、结果评定
6.1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小于10%,否则重新检测。
6.2 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的全部检测结果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可判定该工程室内环境质量合格。
6.3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可进行再次检测。
再次检测时,抽检数量应增加1倍。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再次检测结果全部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可判定为室内环境质量合格。
722S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1 使用前准备工作
1.1使用本仪器前必须认真阅读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所述规程操作;
1.2预热:仪器开机后灯及电子部分需热平衡,故开机预热30min后才能进行测
试工作,如紧急应用时请注意随时调0,调100%T。
2基本操作步骤
2.1调零:
目的:校正基本读数标尺两端(配合100%T调节),进入正确测试状态;
调整开机:开机预热30min后,改变测试波长时或测试一段时间后,以及作高精度测试前;
操作:打开试样盖(关闭光门)或用不透光材料在样品室中遮断光路,然后按“0%”键,即能自动调整零位;
2.2调整100%T
目的:校正基本读数标尺两端(配合调零),进入正确测试状态;
调整开机:开机预热后,改变测试波长或测试一段时间后,以及作高精度测试前;
操作:将参比溶液置入样品室光路中,盖上样品室盖(同时打开光门),按下“100%T”键即能自动调整100%T(一次有误差时可加按一次);
注:调整100%时整机自动增益系统可能影响0%,调整后请检查0%,如有变化可重调0%一次。
2.3调整波长
使用仪器上唯一的旋钮,即可方便地调整仪器当前测试波长,具体波长由旋钮左侧的显示窗显示,读出波长时目光垂直观察;
注:本仪器因采用机械联动切换滤光片装置,故当旋钮转动经过480nm时会有金属接触声如在480nm~1000间纯在轻微金属摩擦声,属正常现象。
2.4改变试样槽位置让不同样品进入光路
仪器标准配制中试样槽架是四位置的,用仪器前面的试样槽拉杆来改变,当拉杆到位时有定位感,到位时请前后推动一下以确保定位正确;
2.5确定滤光片位置
本仪器备有减少杂光,提高340nm-380nm波段光度准确性的滤光片,位于样品室内侧,用一拨杆来改变位置;
当测试波长在340-380nm波段内如作高精度测试可将拨杆推向前(见机内印字指示),通常不使用此滤光片时,可将拨杆置在400-1000nm位置;
注:如在380-1000nm波段测试时,误将拨杆置在340-380nm波段,则仪器将出现不正常现象。
(如噪声增加,不能调整100%T等)
2.6改变标尺
本仪器设有四种标尺:
TRANS.透射比:用来对透明液体和透明固体测量透点;
ABS.吸光度:用来采用标准曲线法或绝对吸收法,在作动力学测试时亦能
利用本系统;
FACT.浓度因子:用于在浓度因子法浓度直读时设定浓度因子;
CONC.浓度直读:用于标样法浓度直读时,作设定和读出,亦用于设定浓度因
子后的浓度直读;
各标尺间的转换用MODE键操作并由“TRANS.”、“ABS.”、“FACT.”、“CONC.”
指示灯分别指示,开机初始状态为TRANS.,每按一次顺序循环;
2.7测量吸光值
将样品置入样品室,调整标尺置于“ABS.”,盖上样品室盖,读出样品吸光度;
2.8仪器使用结束后,关闭电源,填写仪器使用情况记录。
3仪器维护及注意事项
3.1试样室底不应沉积有不小心泼洒的溶液。
3.2光束出入口部分的石英窗板,不应沾有指纹以及其他污物。
3.3比色皿每次使用后应用石油醚或乙醇清洗干净,存于盒中备用。
3.4每月清洁仪器外表,请勿使用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做好维护记录。
3.5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主管人。
3.6仪器使用时应注意仪器在有效检定周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