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热力环流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重难点【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课程解读】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在本单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后面学习“风”“全球性大气环流”“常见的天气系统”等知识的基础。
同时,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原理又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在学习后仍然思维模糊,概念混淆。
如何才能突破这个难点,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
【教学目标】
①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熟练阅读并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②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
【教学重点】
①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熟练阅读并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②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熟练阅读并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教学环节
教
教师活动
学生活
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提问导入:同学们夏天到海滨泳场游玩时,踩在沙
滩上和站在海水里感觉有何不同?
教师:地球表面自然就存在着冷热不均的情况,而
地面冷热不均会造成空气的冷热不均,进而影响空
气的运动。
同学们知道温度是如何影响大气运动的
吗?
回答提问。
通过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使其意识到地球
表面自然存在冷热不均的现象,引出冷
热不均会导致空气的运动。
【新课讲授】
一、初步认识热力环流
教师:我们通过实验视频来看一下温度是怎样影响
空气流动的。
播放视频:热力环流模
拟实验
回顾实验现象,引出热力环流的概念。
过渡语:我们看到了热力环流的现象,但其形成过
程到底是怎样的呢?空气究竟是如何运动起来的
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其实是温度改
变了气压,气压再影响到气流。
因此为了理解温度
与气流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先来学习气压。
二、气压的概念与特点
①气压: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
②常用单位:百帕(hPa)1标准大气压=1013hPa
③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
低(用书本类比)
④展示空气柱的画法:不同高度100hpa空气柱的高
度不同。
(因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所致)
⑤等压面/线:
受热均匀的理想状况下,同一海拔高度气压相等。
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
的面称为等压面。
气压
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线称
为等压线。
三、探究热力环流原理
观察实验
现象,初步
认识热力
环流现象。
了解热力
环流概念,
聆听教师
讲解。
回答提问,
认识气压
通过播放热力环流模拟实验视频,让学
生观察温度是如何影响到空气流动的,
使学生初步认识热力环流的过程,增强
学生对热力环流现象的直观认识,培养
地理实践力,激发学习兴趣。
讲述气温、气压与气流三者的关系,引
出气压概念与特点的知识内容。
带领学生认识气压这一重要概念,为理
解热力环流的原理作知识铺垫。
①当空气受热或遇冷时,同为100hpa的空气柱的变化。
②当受热不均时,等压面的变化。
③同一海拔高度,气
压值的高低差异。
④同一水平气压差异
引起的空气运动:从高压流向低压。
⑤练习:热力环流形
成过程排序。
⑥教师讲述热力环
流的形成过程。
⑦热力环流的意义/作用。
⑧气压的判断练习及技巧。
⑨气压的判断练习。
四、不同尺度的热力环流
讲述热力环流的名称由来:本质上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所引起的空气运动,运动包括大气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
水平运动称之为风,垂直运动称之为气流(上升气流或下沉气流)。
提问:什么会导致地面的冷热不均?
总结地面冷热不均的影响因素。
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组合会形成不同尺度的热力环
流:
过渡语:行星风系与的概念与
特点。
聆听讲解,
回答提问。
通过图示法,带领学生认识热力环流的
形成过程:
讲解热力环流的意义及作用,为以后学
生理解气压带风带促进全球水热平衡作
铺垫,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季风环流因范围广大,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情况比较复杂,以后再来讨论。
我们先来认识中小尺度的热力环流:海陆风与山谷风。
中小尺度的热力环流:
海陆风
山谷风
过渡语:导致地面冷
热不均的只有自然
因素吗?是否有人为造成的地面冷热不均?
五、人为因素影响形成的热力环流—城市风
探究活动:
①城郊之间的气温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②绘制城郊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
③城市风的实际应用。
六、课堂总结
①完善不同尺度的热
力环流类型;
②总结所学内容。
进行热力
环流形成
过程排序,
理解热力
环流的形
成原理及
其意义。
进行气压
高低的判
断练习。
思考影响
进行气压判断练习,及时应用所学。
带领学生认识到热力环流具有不同尺
度,渗透尺度思维,串联大气章节所学
内容,为日后学习季风环流、三圈环流
作铺垫。
地面温度
的因素,回答提问。
聆听讲解,认识热力环流具有不同的尺度。
绘制海陆风示意图使学生进行绘图练习,加深对热力环流原理的认识。
以城市风为例,使学生认识到热力环流原理对生产生活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树立人地协调观。
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内容,形成知识框架,加深记忆。
绘制山谷风示意图
思考造成地面冷热不均的人为因素。
进行探究活动,认识城市风的形成原因,绘制城市风的示意图。
回顾所学,
形成知识
框架。
【板
书设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