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教学中手势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舞蹈教学中手势的运用
[摘要]舞蹈作为当今幼儿艺术教育的一种手段,被越来越多的普及。

作为舞蹈教师,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也要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逐渐的提高教学水平,以满足对于幼儿的审美教育要求,在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当中,手势的运用,对幼儿舞蹈教学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

一方面可以直观的的帮助学生记住动作,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使其过渡到抽象思维。

笔者在文中对手势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幼儿舞蹈手势教学技巧
舞蹈是一种集音乐、形体、情感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它可以发展儿童心智、陶冶高尚情操、增强大脑活力、促进肌体健康、培养审美能力。

舞蹈这一直观性与可感性很强的艺术,符合孩子们身心发展迅速,天真活泼,好动好奇,模仿性强的生理心理特点,使其成为千百万儿童最喜欢的课外活动之一。

教师、家长在对幼儿进行舞蹈教育时,一般都是在课堂中以讲授法进行教学,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但幼儿的抽象思维在这时的发展并不完全,对于教师所讲内容有时不能理解,所以教学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

手势是人体敏锐丰富的表意传情器之一,它以众多的不同造型,描摹事物的复杂状貌,传递着人们的潜在心声,披露着心灵深处的微妙情感,较之眼神语言,手势是更有力、更直率地表达人的情感和欲求的手段。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手是会说话的工具。

在幼儿活动中,教师的手势语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运用直观、形象的手势启发诱导幼儿,以这种形象的手势弥补讲授法的不足,则能有效地培养幼儿模仿、观察、分析、想象能力,为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起到桥梁作用
一、手势的基本概念
手势常被称为教学中的“第二语言”,是教态美在三维空间的延伸,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用手或胳膊的动作来传情达意的体态语言之一,是幼儿舞蹈教学中运用最普遍、最典型的体态语。

教学中运用手势可以组织、指导幼儿学习,强化教师表达的思想情感,进一步沟通师幼交流,营造积极、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使幼儿更好地接受新
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联想、综合、分析、推理,进行创造性学习。

还可以增进师生的默契,让教育的功能自然而然的融入到师生友好和谐的关系中。

当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它和语言表达构成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和准确性的同时,也增强师生间的感情交流,使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更集中、更持久。

而且这些无声语言既可与言语同时使用,也可单独使用,这使得它在教学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例如,教师可以用点头、眼神等形体语言代替自然语言,表达对学生的指示,也可以在讲课的同时借助手势辅助说明。

以手势助说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内容适当地动用手势,可以激励起学生的情绪;在侃侃而谈的叙述时,加上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手势,也可以起到渲染气氛、把学生带入“角色”的作用,使之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它可以将复杂信息转化为更原始更形象的方式来让对方接收并领会。

确切的讲,手势是人体敏锐丰富的表意传感器之一,它以众多的不同造型,描摹事物的复杂状貌,传递着人们的潜在心声,披露着心灵深处的微妙感情。

与其它“无声语言”相比而言,手势是更有力、更率直地表达人的感情和欲望的手段。

它的这一独特功效,不仅有助于“有声语言”的陈述说明,强调动作技术的要点和难点,而且还可增强“有声语言”的感染力与说服力,牵制着学生的注意力。

手势用于技术动作的演示在一些较复杂的技术动作教学时,教师的抽象讲解难以很清楚地表达技术要领,这时可借助两手的比划模拟该技术中的难点和细节,使学生获得较清晰的表象和概念。

二、手势运用于幼儿教学的优点
1.它是一种有意义的游戏
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有意义的游戏是智力迅速发展的手段。

而手势是一种既简单又能随时变换,既形象,又富于思考的游戏活动,它符合幼儿好奇、爱动、喜欢模仿的心理。

当你给他们用简单的手势将所学动作串编成各种不同风格的小的组合时,并以手势来告诉他们时,他们会怀着好奇心注视着,小手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起来。

这样的游戏,不仅能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知识,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模仿能力。

2.形象、直观,具有启发性
一般语言对于有知识和理解能力的人来说,是易懂的,而幼儿由于年龄、知识的局限,理解能力还很弱。

手势,可以把抽象的语言内容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图象展现在眼前,这图象简单、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它无声胜有声,能达到启发的目的。

三、幼儿舞蹈教学手势语的技巧
明确、精练、自然、活泼的手势虽然可以增加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但是,手势使用并非越频繁越好,运用手势要讲究技巧。

1.应与教学目的一致。

手势是教师情感、意图的真实反映。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自然引出,切忌无意义的“乱动”。

常用手势语的含义有:翘起大拇指表示赞赏、鼓励;食指放在紧闭的嘴上表示休息、安静;手心向上、轻轻抬起表示向上站立;手心向下、轻轻按下表示向下等。

这些手势语相对比较简单,因而应该相对固定,以便幼儿领悟其中的含义。

2.在幼儿舞蹈课堂教学中尤其要注意手势的提示性。

所谓提示性,是指在手势的运用中其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很好的给幼儿起到提示的作用。

学前儿童心理学表明,幼儿时期的记忆以表象记忆为主,教师在传递信息时辅以手势语,可以帮助幼儿在回忆时借助生动形象的手势语来联想有声的语言,从而牢固地记住学习的信息。

比如在讲授“十字步”这样一个简单而基本的舞蹈步伐时,如果单纯的告诉幼儿动作名称,只凭教师的语言描述,在最初时经常会出现学生不记得动作或动作与动作名称不一致的情况,幼儿很难在短时期内记住,而教师将两只手的食指进行交叉成十字形,来提示学生,以此来强化形象,这样就有利于学生记忆。

3.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手势的运用要注意到简单性和准确性,切忌运用过于复杂和一个手势有多种含义的情况发生。

并且还要和语言进行结合,使得讲授与手势共同运用,已达到两者的相辅相成,让幼儿更加明确教学内容。

4.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对于表述动作的某些手势要相对的固定,不能同一动作运用不同的手势来进行教学,这样会使幼儿在思想上产生一定的混乱,对于教学起不到辅助作用。

总而言之,如今教师讲课如果只限于简单地解释课本的内容,已经行不通了。

因为学生需要的不仅是知识,更需要一个生动的课堂。

教师讲课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同时也是展现教师个人魅力的过程,学生听课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身心得到享受的过程。

所以教师要学会多种变通的辅助教学的本领,来吸引住当今学生的心,使学生能专心上课,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陕西汉中市歌舞剧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