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理综生物终极压轴预测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高考理综生物压轴预测5
一、选择题(共6题,36分)
1.艾滋病研究者发现,1%~2%的HIV感染者并不发病,其原因是他们在感染HIV之前体内存在三种名为“阿尔法一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以下对“阿尔法一防御素”的推测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B.一定含有2 0种氨基酸C.高温能够破坏其结构D.人工合成后可以用子防治艾滋病
答案 B
解析由题千可知,“阿尔法…防御素”是蛋白质,蛋白质中一定含有C。

H.O。

N四种元素,但不一定每种蛋白质中都含有20种氨基酸。

高温可使蛋白质变性,即能够破坏其空间结构;由题干信息可知,“阿尔法~防御素”可用于防治艾滋病。

2.如图为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抗AIDS抗体的水解过程,其作用的结果都使抗体失去与AIDS结合的本领,根据图示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AIDS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抗体的部分结构改变,功能就可能丧失
C.AIDS抗体识别AIDS的部位在抗体结构的两端
D.胃蛋白酶使抗体断裂的肽键数目多于木瓜蛋白酶
答案 C
解析经分析可知,两种蛋白酶都能使抗体失去作用,可见此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据图分析可知抗体的部分结构发生变化,功能就会丧失;在木瓜蛋白;酶的作用下,抗体中部有关的键断裂,抗体功能也会;丧失,说明抗体识别抗原的部分不仅与抗体两端的结构有关;图中可见,胃蛋白酶使抗体断裂的肽键数目多于木瓜蛋白酶使肽键断裂的数目
3。

如图表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f表示核糖体,含有蛋白质及RNA
B. b、c、d、e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及排列顺序是相同的
C.图中所述过程越旺盛,核仁就越大
D.图中所表示的翻译过程是从右向左进行的[来源:中#教#网z#z#s#tep]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表达。

据图中信息分析可知,f表示的是核糖体,其中含有蛋白质及RNA,A项正确;由同一mRNA决定的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都是相同的,B项正确;原核生物没有核仁,但细胞中也能发生上述过程,C项错误;据肽链的
长度可判断,翻译的方向是从图中右侧开始的,D项芷确.
4。

病毒作为病原体可引起人体患病,对机体的生理活动产生影响。

病毒侵入机体后不会发生的是()
A.作为抗原刺激B细胞或T细胞,使它们迅速增殖和分化B.某些病毒会以自身的核酸为模板通过逆转录过程合成DNA C.可以将蛋白外壳注入宿主细胞,引起细胞中毒死亡
D.会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原料、能量和场所进行增殖[来源:中教网]
答案 C
解析病毒进入人体后作为抗原刺激B细胞或T细胞增殖和分化,A正确。

某些病毒如jf-iIV,可以以自身的核酸为模板通过逆转录过程合成DNA,B正确.病毒侵染细胞时,注入细胞的不是蛋白外壳而是核酸,故答案选C o病毒在宿主细胞增殖过程中,所需的原料、能量和场所均由宿主细胞提供,D正确。

5.某同学持续发烧并伴有咳嗽,诊断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该病毒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在此过程中只参与了非特异性免
B.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可以导致靶细胞裂解,
C.浆细胞通过直接接触流感病毒,,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
D.此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生来就有的一种防卫能力答案 B
解析该过程主要是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即参与了非特异性免,
也参与了特异性免疫;其中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从而导致靶细胞裂解;而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流感病毒接触,,从而将其消灭. 6.下列关于生态学相关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内新生个体20个,死亡个体10个,年末时个体数为1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科研人员在调查某河流污染情况时发现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该结论不能反映出种群的空间特征
C.,某农场丰富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良好环境,鼠的大量繁殖引来鹰的捕食.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下降说明了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动植物物种丰富,其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答案 B
解析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20%,该种群的年死亡率为10%;科研人员在调查某河流污染情况时发现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该结论反映种群密度,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不能反映出种群的空间特征;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下降说明了该种群密度下降,不是群落的丰富度下降;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动植物物种丰富,其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敝B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4题,39分)
29.(9分)2012年7月27日伦敦奥运会正式开幕,期待中国羽毛球队再创辉煌,期待“超级丹”再问鼎男单冠军。

下图表示林丹打球时体内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ATP分子水解时,图中所示的化学键(填序号)最
易断裂,产物ADP的分子结构简式是。

(2)酶2在人体细胞内分布在(细胞结构)。

(3)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的反应相联系,由提供能量,放能反应一般与相联系,在植物体内能量来源包括,释放的能量储存在中.
(4)细胞内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共性.
答案(每空1分)(1)④A-P~P (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3)ATP水解ATP水解ATP合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ATP(4)ATP与ADP相互转化
解析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但组成中都有蛋白质和核酸,细菌的DNA不与蛋白质结合,不能形成染色体。

30。

(11分)已知CO2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往往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CO2含量已达到增产的目的.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CO2限制光合作用的_________阶段,使___________的产生受到限制,从而间接限制______________阶段.
(2)农业生产上往往施加有机肥来提高作物产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流经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限制A、B点光合速率的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雨天需采取什么措施防止减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示,判断下图曲线分别代表的含义:

1。


2。


3。

答案(11分,每空1分)(1)暗反应三碳化合物光反应(2)有机肥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可以产生CO2和无机盐供农作物利用;农作物光合作用固定的总能量
(3)CO2浓度温度夜晚适当降温
(4)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时的CO2浓度(CO2补偿点)
不同温度下最大净光合强度不同温度下最大总光合强度
解析本题考察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图像的识别和判断,难度中等,考察的内容比较全面。

(1)考察光合作用的过程。

(2)考察有机肥的作用。

注意和人工鱼塘相区分,人工鱼塘需要投入有机物,流经鱼塘的能量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和有机物中的能量;农田的农作物只能利用光能,有机肥中能量不能被利用(3)考察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识图能力(4)考察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从图中找到相关数据即可。

做此类题目要学会从横坐标和纵坐标中找出数据,纵坐标能得到的信息有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横坐标能得到的信息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的点、光合作用达
到最大的点、光合作用开始的点,将这些所有信息加以分析综合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

30.(9分)(1)图1表示对果蝇眼形的遗传研究结果,果蝇眼形由正常眼转变为棒状眼是因为,该变化称为。

(2)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IB b
X X,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I,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在一起,如图2所示。

I在纯合(IB X IB X、IB X Y)时能使胚胎致死。

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将棒眼雌果蝇IB b
X X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b X Y杂交,后代表现型有种,雄性占
.
②若将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用X射线处理后,性状没有发生改变。

为检验其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新的隐性致死突变,用棒眼雌果蝇
(IB b
X X)与之杂交,得到的F1代有3种表现型,从中选取棒眼雌果蝇和
正常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2代。

若经X射线处理后的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细胞中,发生了新的隐性致死突变,则F2代中雌果蝇应占;
若经X射线处理后的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细胞中,未发生新的隐性致死突变,则F2代中雌果蝇应占。

答案
(1)X染色体上的16A区段重复染色体变异
(2)①3
②1/3 1 2/3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伴X遗传及致死现象.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1)分析图1可知,棒状眼是由于X染色体上的16A区段重复造成的,
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2)①若将棒眼雌果蝇X IB X 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 b Y杂交,其后代有1/3 X IB X b、1/3X b X b、1/3X b Y,X IB Y是致死的,所以其子代有正常眼雌、棒眼雌和正常眼雄三种表现型,雄性占1/3;②注意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将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用X射线处理后,其基因型用X?b Y表示,则与棒眼雌果蝇X IB X b杂交后,子代1/3、X IB X b1/3X b X?b、1/3X?
b Y,若发生隐性致死突变,则1/3X?b Y致死,子代个体全部为
雌性,若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1/3X?b Y存活,子代雌性个体占2/3。

31.(10分)严寒的冬季,某健康同学从温暖的教室中走到教室外(a 点时走出教室),一段时间内其机体散热量情况如甲图曲线所示。

乙图中甲、乙、丙为参与体温调节的器官,A、B、C为相关的激素。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oa时间段内,其机体产热量______散热量;在cd时间段内,其机体产热量______散热量;cd时间段内机体产热量______oa时间段内机体产热量(用“大于”、“小于”或“等于”填空)。

(2)在ab时间段内,机体散热量明显增加,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在ac时间段内,为了防止体温下降,机体做出一系列反应:①为减少散热量,机体作出的相应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增加产热量,机体作出的相应的反应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乙图中的调节机理来看,激素C的分泌受甲、乙产生的激素的调节,这种调节机制称之为________调节。

正常情况下,激素C 在机体中的含量相对稳定,主要通过________调节来实现。

乙分泌激素B的多少受_______激素含量的影响。

答案(每空1分,共10分)(1)等于等于大于(2)(与室内相比)体表与外界环境温差变大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小)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机体代谢水平增强骨骼肌不自主战栗(3)分级反馈A和C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弄清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产热和散热的相对变化情况及体温调节的机理.(1)健康人体的体温调节机能健全,因此,长期处于温暖或寒冷环境下,体温仍然保持相对恒定,因此产热等于散热。

在温暖的教室中,体表与外界环境(教室内)的温差较小,因此散热量较小;在教室外,体表与外界环境(教室外)的温差较大,因此散热量较大。

故,cd时间段内机体产热量大于oa时间段内机体产热量。

(2)在温暖教室内的同学突然到教室外,体表与外界环境的温差加大,散热量急剧增加,为避免因热量过度流失而引起的体温下降,机体做出两方面的调节—-增加产热、减少散热.(3)乙图中甲、乙、丙分别为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A、
B、C分别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要注意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区别:“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为分级调节,而“甲状腺激素→垂体和下丘脑”属于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调节激素含量的调节机制。

从乙图可以看出,激素A和C都有“→"指向C(垂体),因此,乙分泌激素B的多少受A和C激素含量的影响。

39.【生物技术实践—-选修l】(15分)
酵母菌是酿酒和食品生产等多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微生物,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的原理是(写反应式),该过程中,影响酵母菌酒精发酵的主要因素有___
___。

(2)酒精发酵时常采用人工培养的纯净菌种,实验室中获取纯净菌种的方法有____ ____和。

(3)在培养酵母菌的过程中,对培养基、接种环常采用的灭菌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对酵母细胞固定化,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固定化酵母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该方法固定酵母细胞时,首先应将干酵母放入________中活化,若制得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除标明外每空2分)(1)C6H12O62C2H5OH(酒精)+2CO2+能量氧气浓度、温度、PH等(“氧气浓度"1分,其他1分) (2)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3)高压蒸汽灭菌、灼烧(4)包埋法(1分)蒸馏水海藻酸钠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的数目少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及固定化酶的有关知识,属于考纲基础理解层次,难度小。

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可以得到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条件下通过出芽生殖繁殖后代,菌体数目多,发酵产生酒精多;发酵初期要控制氧气量,影响发酵的因素还有温度、酸碱度等;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分离得到纯种,培养基一般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接种环一般用灼烧法;固定化酵母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包埋法,因为细胞个体大而酶分子小酶易从包
埋材料中漏出;使用时候先应将干酵母放入蒸馏水中活化,再与融化的海藻钠充分混合,若制得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可能是因为海藻酸钠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的数目少。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克隆技术不仅解决了器官移植中供体不足的问题,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过去尚未遇到的问题。

下图为人类对克隆羊技术的拓展和应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有等。

(2)克隆动物培育属于生殖方式。

胚胎1和胚胎
2获得运用了技术,
这项技术运用时,应选择的胚胎
进行.
(3)图中两个克隆动物长大后,各方面特征与原型动物相同,这说明具有全能性,早期胚胎发育在阶段以前的
细胞是全能细胞。

(4)使用培养基进行胚胎干细胞培养时,通常要加入等天然成分,除了保证被培养细胞处于无菌、无毒及充足氧气
的环境中,还需要保证细胞生活所需的。

(5)图中从“内细胞团到胚胎干细胞”的培养过程中,一般用处理内细胞团,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内细胞团将来发育
为。

答案(除标明外每空1分):
(1)核移植、胚胎移植、动物细胞培养(任意两个)(2分)(2)
无性繁殖(2分)
胚胎分割(2分)发育良好、形态正常(2分)(3)体细胞核桑椹胚(4)血清
温度和pH (5)胰蛋白酶胎儿的各种组织(2分)
解析本题考查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有关知识,属于考纲理解运用层次,中等难度。

图中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有核移植、胚胎移植、细胞培养。

克隆动物属于无性繁殖,胚胎1、2来自于同一个胚胎,所以运用了胚胎分割技术。

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胚胎进行。

克隆动物的产生说明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动物细胞培养时要加入血清。

内细胞团分散成单个细胞需要用胰蛋白酶。

内细胞团将来发育为胎儿的各种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