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在职干部体检HBV—M与HBV—DNA检测结果分析

合集下载

HBV—DNA乙肝患者的检测结果观察与分析

HBV—DNA乙肝患者的检测结果观察与分析

HBV—DNA乙肝患者的检测结果观察与分析目的:观察并分析乙肝患者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检测结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在2012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定量-核酸扩增(PCR)检测法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所有患者血清标本的HBV-DNA含量。

结果:所有乙肝病毒血清两对半检测组合(HBVm)模式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小三阳模式449例(44.9%)和大三阳模式358例(35.8%),两种检测组合模式中HBV-DNA 陽性检出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大三阳模式的HBV-DNA阳性检出率(62.3%)明显高于小三阳模式(33.4%),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乙肝患者的HBV-DNA含量检测结果分析,提示HBeAg阳性的病毒复制旺盛,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结论:HBV-DNA的定量检测可直接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及传染性,是诊断乙肝以及临床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

标签:乙肝;HBV-DNA;PCR检测;检测结果;观察分析乙型肝炎是我国较为流行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分布范围较广,该病主要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经体液和血液均可传播,具有HBV乙肝病毒慢性携带状态[1]。

乙型肝炎是我国发病率和感染率最高的传染性疾病,据相关数据统计[2],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含量可直接反映HBV的传染性以及复制程度,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对我院1000例HBV-DNA慢性乙肝患者检测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及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在2012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6次病毒性肝炎会议关于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3]。

1000例患者中男700例,女300例;病程均超过6个月;年龄7-65岁,平均(27.2±4.1)岁。

乙肝两对半与HBVDNA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乙肝两对半与HBVDNA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乙肝两对半与HBVDNA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了解乙肝两对半和HBVDNA的关联,有效的控制HBV提高依据。

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乙肝患者血清中的HBVDNA,同时运用 ELISA方法检测HBsAg、抗-HBc、抗-HBs、HBeAg、抗-HBe,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

结果:本组研究结果中,HBsAg阳性HBVM阴性与HBsAg阳性HBVM阳性HBVDNA检出率相比较两者之间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HBsAg阳性HBVM阴性与HBsAg阴性HBVM阳性HBVDNA检出率相比较两者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HBsAg阳性与HBVDNA复制有密切的关系,对于临床中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其疗效考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乙型肝炎;HBVDNA;血清学检测【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226-02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全球性传染病,对于乙型肝炎的诊断,目前临床中主要是通过血清免疫学检测及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是判断患者病程和传染性、治疗及预后的主要依据之一。

但由于两对半组合模式的复杂多样性,导致部分患者的HBV感染复制状况难以判断,另一方面HBVDNA虽是乙肝病毒感染和复制的特异性指标,能够强有力的表明其具有传染性[2],但是因为在严格限制要求的实验室条件下,无法迅速有效的检测出来。

笔者通过血清学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两对半和HBVDNA检查,对其关联性进行分析,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标本资料:本次分析研究的对象是我院在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期间到我院进行体检或是住院治疗时检测出来是乙型肝炎的92例患者。

其中,男性48例,女性44例,年龄在3~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2岁。

1.2仪器和试剂:本次研究中HBsAg定量检测所使用的仪器是由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i2000免疫发光检测系统,诊断时所使用的试剂也均是由此公司提供的;HBVDNA检测仪是由美国Perkin Elmer公司提供的PE7000自动荧光PCR仪,FQ-PCR试剂盒的灵敏度为200copies/ml,是由中山大学提供;ELISA诊断试剂盒是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两对半检查结果和HBV—DNA检验结果分析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两对半检查结果和HBV—DNA检验结果分析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两对半检查结果和HBV—DNA检验结果分析作者:王琦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35期【摘要】目的探究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检查与HBV-DNA之间的相互关系。

方法选取本院2011~2012年收治的肝炎患者125例,采取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及“两对半”检测法,同时利用荧光聚合链反应定量检测患者的HBV-DNA。

将两者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经荧光聚合链定量检测法检测有80例患者HBV-DNA定量为阳性,检出率为64.0%,其中HBsAg、HBeAg、抗-HBc标志物阳性的HBV-DNA的检出率最高, HBsAg、抗-HBc次之,抗-HBc最低。

结论 HBV-DNA与病毒的活动性和感染性相关联,确定HBV-DNA可了解乙肝病毒的复制和感染的状况,可作为不同临床类型肝炎患者的辅助检查,可作为判断HBV感染者病毒是否有活动和较大传染性的新标志。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HBV-DNA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引起的疾病[1]。

在临床实践中,往往采用血常规“两对半”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抗体(抗-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2],但是,常规的“两对半”检测的并不能特异性的诊断乙肝病毒在患者体内的复制及传染的状况。

本研究对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的肝炎病毒患者进行“两对半”与HBV-DNA定量检测对比分析,探讨HBV-DNA定量检测对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度及传染性的状况。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2012年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共125例。

其中男75例,女50例;平均年龄为(47.7±6.3)岁。

采取患者的血清学标本。

其中由血液传播的人数为110例,医源性传播的人数为1例,母婴传播的人数为2例,性传播的人数为12例。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和HBV-DNA检验结果分析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和HBV-DNA检验结果分析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和HBV-DNA检验结果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更加精准和有效。

血清学指标和HBV-DNA检验结果是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这些指标和结果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进行个性化治疗。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和HBV-DNA检验结果的分析。

一、血清学指标分析1.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标志物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标志物是指在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到的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常见的血清标志物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等。

2. 血清学指标的变化血清学指标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清标志物和指标变化,可以及时发现病毒感染状态、肝炎活动程度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二、HBV-DNA检验结果分析1. HBV-DNA的检测方法HBV-DNA是乙型肝炎病毒的遗传物质,检测HBV-DNA是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HBV-DNA检测方法包括定量PCR法、荧光定量PCR法、原位杂交法、基因芯片技术等。

HBV-DNA检验结果通常表示为病毒载量,单位为IU/ml或copies/ml。

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HBV-DNA水平高低与病毒活动性和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HBV-DNA水平升高意味着病毒复制活跃,肝脏受损程度较重。

HBV-DNA检验结果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监测患者的HBV-DNA水平变化,可以及时发现病毒活动性和患者治疗效果,指导临床用药和调整治疗方案。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和HBV-DNA检验结果是了解患者病情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乙肝五项及HBV-DNA检验结果分析

乙肝五项及HBV-DNA检验结果分析

乙肝五项及 HBV-DNA检验结果分析[摘要]目的探析乙肝五项及HBV-DNA检验结果。

方法选择我院产科门诊建卡乙肝阳性并进行了HBV-DNA检验的56例(2020.01-2020.06)患者,对其乙肝五项和HBV-DNA检验结果对比、分析。

结果乙肝五项不同模式下HBV-DNA阳性检出率为75.00%,HBsAg阳性符合率较HBeAg阳性符合率高(2=23.333,P=0.000)。

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应用乙肝五项与HBV-DNA联合检验,诊断准确度高,推荐使用。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肝五项检验;HBV-DNA检验;结果分析乙肝为现阶段我国流行性最广、患病率最高、传染性最强的肝炎病毒类疾病[1]。

相关研究显示[2],乙肝患者极易诱发原发性肝癌疾病,故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因此,早期对乙肝患者开展检查及诊断,对疾病治疗具有时效性[3]。

为提高乙肝病毒诊疗效果,本次研究,对比分析乙肝五项检验结果以及HBV-DNA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01-2020.06在我院建卡的乙型肝炎患者56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40岁,平均(30.19±2.34)岁。

纳入标准:经血清学检验确定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排除标准:⑴血液系统疾病;⑵伴有其他导致肝功能异常的疾病;⑶急、慢性感染性疾病;⑷恶性肿瘤。

1.2方法入选患者,均于空腹状态下,采取外周静脉血,按照化学发光法测定乙肝五项,并检测HBV-DNA(第三方检验机构)。

上述操作均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完成各项操作。

1.3观察指标⑴乙肝五项模式不同测定HBV-DNA结果,乙肝五项包括:HBsAg(乙肝表面抗原)、HBsAb(乙肝表面抗体)、HBeAg(e抗原)、HBeAb(e抗体)、HBcAb (核心抗体)。

统计不同模式下乙肝五项测定HBV-DNA水平结果,即:①HBsAg、HBeAg、HBcAb阳性;②HBsAg、HBeAb、HBcAb阳性;③HBsAg、HBeAg阳性;④HBsAg、HBeAb阳性;⑤HBsAg、HBcAb阳性;⑥HBsAg阴性。

乙肝五项与HBV—DNA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乙肝五项与HBV—DNA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乙肝五项与HBV—DNA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五项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检测结果的相关关系。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即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并对395份乙肝五项检测结果为大三阳、小三阳及第一、第五项同时是阳性的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即PCR法)检测HBV-DNA。

结果:Ⅰ组(HBsAg、HBeAg、抗-HBc三項阳性)、Ⅱ组(HBsAg、抗-HBe、抗-HBc 三项阳性)、Ⅲ组(HBsAg、抗-HBc阳性)血清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7.52%、33.13%、35.19%;经统计学处理,Ⅰ组血清中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Ⅱ组与Ⅲ组血清中HBV-DNA阳性率(P<0.01)。

结论:患者血清HBV-DNA的阳性率与乙肝五项检测结果存在相关关系。

把两种检测结果结合起来观察能更准确、直接地反映体内乙肝病毒复制状态和治疗效果。

标签:乙肝五项;HBV-D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1方法1.1标本来源:2011年1月~11月温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乙肝专科的乙肝患者乙肝五项结果为大三阳、小三阳及第一、第五项同时是阳性的血清395份。

1.2检测方法和试剂1.2.1乙肝五项检测:ELISA法采用上海科华有限公司生产的乙肝五项试剂盒,操作方法按说明书进行。

1.2.2HBV-DNA检测:PCR法采用中山大学达安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HBV-PCR荧光检测试剂盒,检测仪器为达安全自动荧光PCR分析仪,操作方法严格按试剂盒和仪器说明书进行。

HBV-DNA基因copies>1000/ml者为阳性。

1.2.3统计学处理:使用统计软件卡方检验计算器1.61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乙肝五项和HBV-DNA检测结果见表1。

3结论乙肝五项是检测乙肝病毒感染和疗效观察的传统方法,间接地反映了病毒复制水平,在乙型肝炎的病因分析、疾病进程和预后判断上因其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费用低等特点,有着HBV-DNA不可替代的作用。

乙肝两对半与HBV-DNA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乙肝两对半与HBV-DNA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乙肝两对半与HBV-DNA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孔小祥;王春伟【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年(卷),期】2016(032)024【摘要】目的:探析乙肝两对半与 HBV-DNA 的血清学检测结果。

方法:采集血清480份,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e抗体(抗HBe),同时检测其HBV-DNA。

结果:乙肝病毒标志物阴性,HBV-DNA的检出率10.19%,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其他乙肝病毒标志物阴性,HBV-DNA 的检出率38.64%。

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其他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HBV-DNA 的检出率16.22%(P<0.05),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其他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HBV-DNA的检出率73.89%,其数据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其他乙肝病毒标志物阴性,HBV-DNA的检出率相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与 HBV-DNA 的复制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不仅代表患者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而且具有一定传染性。

【总页数】2页(P130-131)【作者】孔小祥;王春伟【作者单位】222004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医院检验科;222004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与血清HBV-DNA检测结果分析 [J], 陈红英;高柳青;兰青;范晶华;2.HBV血清学标志物特殊组合模式与HBV-DNA检测结果分析 [J], 肖春梅;贺岩;何瑞芬;张俊华;朴文花3.慢性乙肝患者HBV-DNA、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J], 罗家宏4.乙肝两对半与HBVDNA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J], 谷香珍;张敬党;王霞;王大凡;连英姿5.不同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孕妇血清中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分析 [J], 金春子;李萍;朱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BVDNA与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探讨

HBVDNA与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探讨

HBVDNA与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探讨目的:探讨HBVDNA的检出情况与乙肝两对半结果之间的关系。

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307例疑似乙肝患者血清中的HBVDNA,同时运用ELISA方法进行两对半指标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探讨。

结果:HBsAg (+)HBeAg(+)HBcAb(+)组(大三阳组)患者血清HBVDNA检出率为98.8%(84/85),平均拷贝数为1.82E+07/ml;HBsAg(+)HBeAb(+)HBcAb(+)组(小三阳组)患者血清HBVDNA检出率为64.6%(53/82),平均拷贝数为1.82E+04/ml;HBsAg(+)HBcAb(+)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63.6%(7/11),平均拷贝数为7.94E+04/ml。

结论:血清HBVDNA水平与HBV M表现模式有关,HBsAg(+)/HBeAg(+)/HBcAb(+)的标本HBVDHA值显著高于HBsAg(+)/HBeAb(+)/HBcAb(+)的标本和HBsAg(+)/HBcAb(+)的标本,提示HBsAg 与HBeAg的存在影响HBVDNA水平。

FQPCR能实现准确定量,可以检测HBV 的真实感染和复制情况,对于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考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标签:肝炎病毒;乙型;DNA;定量PCR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现我国约有1.2亿人口为HBV携带者[1],HBV感染所致的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迁延,有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或肝功能衰竭的可能,甚至于发展成肝癌,因此对HBV 的检测是较为关注的课题。

我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了211份临床血清标本,并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进行对照检测,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标本来源211份临床血清标本来自208年1月至2013年1月到我科作乙型肝炎血清标志检测者标本,根据其HBV M表现模式分为9组,所有标本均为随机抽样。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两对半检验结果和HBV-DNA检验结果分析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两对半检验结果和HBV-DNA检验结果分析
2 结 果
系 ,对 进一 步全 面 了解 乙型 肝炎 病毒 的 复制 和传染 性及 不 同l 床 f 缶
经HB — NA 光 定 量 法 检测 有 8 例 HB - D 定 量 为 阳 VD 荧 0 V NA 性 , 阳性检 出率 为 6 .%。分 别 与 “ 对 半 ” 检 验对 比见 表 1 40 两 。
诊 断 、疗效 评估 的可靠 指标 。
4 参 考 文献
表 1乙型肝炎 “ 两对半 ”与HB - V DNA检验结果
【] 1 翁 彬 , 萍 , 红 辉. 王雷 方 乙型 肝 炎病 毒 前 s蛋 白与HB - NA l V D 及 H e gI B A  ̄ 关性 分析 [ . 医学 , 0 , () 8 . J广东 ] 2 6 76: 4 0 2 8 []唐 永 明 , 为 民 . 性 乙 型 病 毒 性 肝 炎 中HB DNA含 量 与 2 许 慢 V- I 一7 L 1及 前s抗原 、前s抗体 水 平 的关系 [ . 代检 验医 学杂 L 1/ 一8 I 2 2 J现 】
型 肝 炎病 毒 血 清 学 常 规 检测 项 目主 要 是 乙型 肝 炎 “ 对 半 ” , 两
标 ,但诸 多研 究 表 明在H e g B A 阴性 的慢性 乙型肝炎 患 者 中 ,由于
H V 因前 C B 基 区或是 C 区的变 异 ,导致 H e g 成 障碍 ,因此 临 P BA合
高 ,必 须严 格遵 守 防污 染措施 进行 实 验室 布局 和操 作 ,若标 本采 集 不 当 、溶 血 等 因素 会影 响测 定结 果 。本组 结 果显 示 ,经HB - V D 荧 光定 量 法 检测 有 8 例HB - D A定量 为 阳性 ,阳性 检 出 NA 0 V- N 率 为6 .%口 4O 】 别 与 “ 对半 ”检验 对 比见 表 l 。分 两 。说 明P R 测 C 检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YMDD突变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YMDD突变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YMDD突变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郭平;黄杰;李健红;曾屏【期刊名称】《中华综合医学杂志(河北)》【年(卷),期】2003(005)007【摘要】目的:检测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突变,为临床治疗乙型肝炎联合用药或单一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

方法:采用BocheLightCyclerTM荧光PCR定量分析仪,应用FQ—PCR技术进行乙肝病毒基因突变(YMDD)及HBV—DNA的检测。

结果:经半年以上的临床治疗观察,拉米夫定加胸腺肽联合用药组20例乙肝患者未检测出YMDD变异株,用药后HBV-DNA和ALT检测指标分别随治疗的进展拷贝数降低和恢复正常;而单一服用拉米夫定药物治疗组37例乙肝患者,检测出发生YMDD变异有8例,阳性率5.4%和8.1%。

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基因(YMDD)突变的检测有助于临床有效治疗。

【总页数】2页(P19-20)【作者】郭平;黄杰;李健红;曾屏【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3.21【相关文献】1.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YMDD变异与病毒复制水平的关系 [J], 马亚平;曹红;李俊枫2.湘潭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YMDD基因区序列突变及BCP区突变关系探讨[J], 段建平;朱坤;吴薇佳;胡旭;蔡粤湘3.HBeAg阳性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YMDD变异位点分析 [J], 杨彦麟;肖萍;高鹏;王立明;魏喜生;何强;周萍4.乙型肝炎病毒YMDD突变检测方法学比较 [J], 尚丽红;武小桐;李娟;付蓉;董新华;丁娟5.某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BCP区A1762T/G1764A双变异和前C区G1896A 突变分析及临床意义 [J], 黄远虹;陈鸿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BV—M与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HBV—M与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维普资讯
1O 9
检 验 医学 与 临 床 20 0 7年 3月 第 4卷 第 3期
L bMe l , rh2 0 , l ,N a dC i Mac 0 7 Vo 4 o3 n
HB M 与 HB DNA 定 量 检 测 的 临床 意 义 V- V-
判 断 慢 性 乙 肝 患 者 体 内 病 毒 血 症 水 平 、 染 性 强 弱 、 病 毒 治 传 抗 疗 效 果 等 提 供 极 有 价 值 的 数 据 。 本 研 究 采 用 微 粒 子 酶 免 法 检 测 HB - , 方 法 准 确 、 速 , 量 检 测 乙 肝 病 毒 5 标 志 物 VM 该 快 定 项 且 精 密 度 极 高 。 荧 光 定 量 P R 法 检 测 乙 肝 患 者 血 清 HB — C V DNA 含 量 , 方 法 较 一 般 P R 方 法 敏 感 性 提 高 了 1万倍 , 该 C 具 有 特 异 性 强 和敏 感 性 高 的 特 点【 。 2 ]
张 曲涛 , 霭平 , 志平 , 陈 李 陈艳珍
( 东省 东 莞 市 太 平 人 民 医 院 5 3 0 ) 广 2 9 0
【 要 】 目的 摘 探 讨 乙型 肝 炎 病 毒 5 免 疫 标 志 物 ( V M) 量 测 定 与 乙型 肝 炎 病 毒 脱 氧 核 糖 核 酸 ( V— 项 HB — 定 HB HB - 与 HB - VM V DNA 测 定 使 用 同 一 标 本 , V— HB
1 资 料 与 方 法
HB M 测 定 采 用 同一 份 标 本 。 V- 12 方 法 . HB D V— NA 检 测 采 用 荧 光 定 量 P R 法 , 剂 由 中 C 试
山 生 物 工 程 公 司 提 供 , 器采 用美 国 MJ 司 生 产 的荧 光 定 量 仪 公 P R仪 ; V M 采 用 微 粒 子 酶 免 法 , 用 罗 氏 公 司 生 产 的 C HB - 采 E ess2 1 L cy 0 0电化 学 发 光 免 疫 分 析 仪 和 配 套 试 剂 。 每 天 室 内 质量控制均符合要求 。 13 统 计 学 处 理 HB - A 拷 贝数 采 用 对 数 平 均 值 的 方 法 . v DN

HBV-DNA乙肝患者的检测结果观察与分析

HBV-DNA乙肝患者的检测结果观察与分析
i Ta l 1 h w b g a a mo e o HBV-DNA o i i e r t n b e s o i S ny ng d f - p s t v a e Wa i ni ia t y i h r ha t a o ma l a y ng s s g f c n l h g e t n h t f s l S n a mo de, o h ha e bt v
H V D A 剂 由中 山大 学达安 基 因股份 有 限公 B- N试
司提 供 , 用核 酸扩 增(C ) 采 P R荧光 定量检 测技 术 , 操作 及结 果 判断 均严格按 试 剂说 明 书进 行 。 果 表 1 结 结果显示 大三 阳模 式 中H V D A B - N
的 阳性 检 出率 明显 高于' - 阳模式 , 1 " 两者存在 明显 差异( 0 0 )证 明 了 B A 阳性表 明 病毒复 制活跃 , .1, H eg 传染性 强。 结果 说 明慢 性 乙 表2
o v o s d fe e c ( <0 o ) H e g p o e stv n i tn ci e v r l r pia in a d i f ci i s srn . a l e u t s o b iu ifr n e P . i , B A r v s p ii e i d c i g atv ia e l to n n e tv t i to g T be 2 r s l h w o a c y s
ra e t fo h i e st f Z o g h n Da i n o p n i td t e i to u t n o u li cd a p i c t n P R)f o e cn e g n rm t e Un v riy o h n s a , v d Ge e C m a y L mi ,h n rd ci fn cec a i m l ia i ( C e o f o l r se t u

乙肝DNA测定结果如何解读

乙肝DNA测定结果如何解读

乙肝DNA测定结果如何解读乙肝DNA测定结果的解读:乙肝DNA测定是一项用来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是否存在于体内的重要检测手段。

其结果可分为阳性和阴性两种,具体解读如下:1、乙肝DNA测定结果为阴性:表示体内没有乙型肝炎病毒或病毒数量很少。

此时,患者有可能已经从疾病中恢复或处于病毒携带者状态。

2、乙肝DNA测定结果为阳性:表示体内存在乙型肝炎病毒。

阳性结果的大小表示病毒载量的多少,数字越大,病毒载量越高。

数字越小,病毒载量越低。

当病毒载量高时,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乙肝DNA测定的治疗方法:目前,治疗乙肝感染的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以及疫苗预防。

药物治疗依靠抗病毒药物来抑制病毒复制,达到稳定病情、控制病毒、防止病情恶化等效果。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拉米夫定、爱地华、恩替卡韦等。

疫苗预防是针对乙型肝炎病毒产生抗体,从而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

乙肝DNA测定的注意事项:1、准确性:乙肝DNA测定的结果应该由专业医生来解读,因为误判会对治疗方案产生影响。

2、重要性:乙肝DNA测定是乙肝治疗的一个关键指标,检测结果直接关系到患者治疗的方向和疗效。

3、检测周期:乙肝DNA测定结果不是一次就能确定的,需要定期测定。

一般来说,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测定,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及时处理病情。

4、治疗方案:乙肝治疗除了要考虑病毒载量外,还需要注意患者的肝功能情况、乙肝病期、合并症等因素,因为不同的患者情况需要的治疗方案是不同的。

5、生活习惯: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该注意生活习惯,比如不要喝酒,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同时保持充足的休息,加强身体锻炼,避免感染其他疾病。

为什么肝炎会引起脾肿大肝炎是指肝脏组织发生炎症的一种疾病。

脾肿大是肝炎患者常见的一种症状。

本文将介绍肝炎引起脾肿大的原因、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肝炎引起脾肿大的原因肝炎引起脾肿大的原因是由于病毒感染肝脏后,肝脏组织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影响,不能顺利完成代谢和排毒的功能。

为了调节体内代谢和排毒功能,脾脏需要承担一部分肝脏的功能,从而导致了脾肿大的症状出现。

HBV感染者血清标志物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模式HBV-DNA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

HBV感染者血清标志物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模式HBV-DNA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

1 . 2方法 : B — H V M测 定 采用 E IA法 .试 剂 由上海 LS
科 华 技术 有 限公 司提 供 : B D A测 定 为 实 时 荧 H V— N 光 定量 P R法 ( Q P R) 仪 器 为德 国 R c e公 司 C F —C , oh Lg tylr 光 P R检 测仪 . 剂 由深 圳 匹基 生 物 ihC c 荧 e C 试 技术 有限公 司提供 , 作严格 按照说 明书进行 。 操 1 . 3统计 学 方 法 : B D A 阳性 率 比较 采 用 x 检 H V— N
21H e g阴性 的不 同模 式 与 H e g阳性 模 式 乙 . BA BA
肝 患 者 的 HB — N 阳性 检 出率 及 平 均 含 量 的 比 VDA 较 .BA H e g阳性组 ( 组 ) B — N 阳性 率及 含 量 1 H VDA
表 1 B A 阳性与 H e g H e g B A 阴性不同模 式乙肝患者 H V D A阳性率及平均含量的比较 B—N
注 表 中 H V D A含 量 为 对数 值 : < .1 B — N . OO P
显 著高 于 H e g阴性 的其它 各组 ( < .1 。 BA P 00 ) 见表 1 。 224 8例 H e g阴性 乙肝 患 者 检 测 HB — N . 4 BA V D A.
段. 最终 形成 H e g B A 。乙肝患 者 血清 中存 在 H e g BA 是 病 毒 复 制活 跃 的指 标 。本 资 料 HB A e g阳性 组 的 HB — N 阳性率 为 9 .8 VD A 58 %.含 量 为 73  ̄ .1 . 1 拷 2 2 贝/ l, 显 高 于 H e g阴 性 的其 它 各 组 (< .1。 m 明 BA 尸 00 ) 表 明 H e g与 HB — N BA V D A含 量 高度 相关 . 与文 献 这 报道 接近【 l 】 这并 不意 味着 H e g 阴病毒 复制 。但 BA 转

HBV-DNA定量检测与乙肝感染血清标志物结果分析

HBV-DNA定量检测与乙肝感染血清标志物结果分析
医药 , 2 0 0 8 , 1 4 ( 3 ) : 1 0 2 —1 0 3 ,
急性脑梗 死 由多种 因素引起 ,其 发病机制 为动脉粥样硬 化, 血液黏稠度增高形成 血栓使 血管闭塞。梗死 后细胞内钙发 生超载 、 兴奋性 氨基 酸大量增 加、 激活 自由基连锁反应 、 血栓 素 A 2 ( T X A ) 含量增加 , 使血 管痉挛引起脑 组织 缺血、 水肿 、 坏死等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 . 1 2组临床疗效 比较
特为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阻止 c a 2 + 跨膜 进入血管平 滑肌细胞 内, 使血管平滑肌 松弛 , 脑 血管 、 冠 状血管和外周 血管扩张 , 从 而缓解血管痉挛 , 降低血管阻力 , 增加血流量 。 两药联合使用对 扩张脑血管 、 改善脑供血起到协同作 用。 本研究结果表 明, 应用舒 血宁与马来 酸桂 哌齐特联合治疗 2 . 2 不 良反应
HBV - DNA a n d EL I S A me t h o d s . Re su l s Amo t n g t h e t wo p a i r s f o s e mi d e le i t o n o f h e p a i t t i s B s e u m r c o mb i n a i t o n mo d e
E L I S A法进行检 测。结果 乙肝病毒血清两对半检测组合( HB Vm) 模 式中大三 阳最多, 有3 1 7例 ( 3 6 . 9 %) , 其 中
HB V — DNA定量检测 阳性者 2 9 4例( 9 2 . 7 %) 。其他各种 H B V m模 式 中小三阳和 乙型肝 炎表 面抗 原 /乙型肝 炎
一 险 国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乙肝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定量相关性分析

乙肝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定量相关性分析

乙肝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定量相关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与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732例患者乙肝病毒的血清标志物(HBV-M),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HBV-DNA的含量,观察分析检测结果的相关性。

结果:HBsAg(+)、HBeAg(+)、HBcAb(+)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67.4%,平均含量2.49E+07IU/ml;HBsAg(+)、HBeAb(+)、HBcAb (+)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52.1%,平均含量5.15E+06IU/ml;HBsAg(+)、HBcAb(+)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10.8%,平均含量1.32E+04IU/ml。

结论:HBV-DNA水平和HBVM的表现模式存在关联,大三阳患者的标本HBV-DNA值较小三阳组与HBsAg(+)、HBcAb(+)组的标本更高,说明HBeAg(+)与HBV-DNA含量密切相关,HBeAb(+)、HBcAb(+)乙肝病毒复制并非完全停止,只是其复制水平明显降低。

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可表达HBV感染和病毒复制水平。

【关键词】乙肝血清标志物HBV-DNA乙肝【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4-0061-01我国属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高流行区,一般人群HBsAg阳性率为7.2%[1]。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检测是目前诊断乙型肝炎最常用的指标,但不能直接反应HBV在患者体内的复制情况,也不能作为判断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的直接证据。

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是目前衡量乙肝感染性的最精确的指标[2],也是指导临床用药的最佳依据。

为了探讨乙肝两对半与HBV-DNA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对732例患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1.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732例标本来自2017年3月—2017年4月来我院就诊检测HBV-M,并同时做HBV-DNA检测的患者。

HBV血清标志物少见模式标本HBV DNA荧光定量检测结果分析

HBV血清标志物少见模式标本HBV DNA荧光定量检测结果分析

1 3 O. 9
2. 0 50
38 . 8土 0 5 .2 58 . 9± 0 7 .3
6 4 . 8士 0 9 . 2
2 . 8 0 7 1 . 8 8 1
3 . 6 6 3 3 9 . O 2 6 . 0 6 4 . 9
8 .5 7 O 9 . 6 2 8 3 . 9 9 2
物 模 式 出现 频 率 小 于 1 的 标 本 , 中 男 4 其 5例 , 3 女 2例 ; 均 平 年 龄 (0 6 9 3 岁 。 4 . ±2 . )
12 仪器与试剂 .
HB 血 清 标 志 物 检 测 试 剂 为 山 东 潍 坊 三 V
21 对 7 . 7例 乙 型 肝 炎 患 者 HB 血 清 标 志 物 分 析 得 出 8种少 V 见 模 式 , 清 HB 血 V DNA 与 HB A e g具 有 明 显 相 关 性 ( 一 r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O 0 ) 血 清 HB NA 与 HB A P .1 , VD e g具 有 明显 相 关性 ( 一0 7 2 , V D r . 2 ) HB NA 总 阳性 率为 5 . 4 。 结 论 9 7
只有 将 二 者 有 机 结 合 才 能 准 确 掌 握 HB 复 制 和 人 体 对 其 免 疫 状 态 , 能科 学 地指 导 临床 诊 治 乙型肝 炎 。 V 才 关键词 : 炎, 肝 乙型 ; 肝 炎病 毒 , 乙型 ; 血 清 ; 生 物 学 标记 ; D NA
1 04, 9 . 6 , 8 .5 , 5 .O , 3 .2 , 0 C: 2 8 B: 7 0 , 0 F: 0 0 D: 9 6 A:
2 . 0 , 2 . 0 。所 有 HB A 5 O G: O O e g阳性 模 式 组 HB D V NA 阳 性 率 及 含 量 都 相 对 较 高 ( 一 0 7 2 , 明 HB A r .2 )说 e g是 HB 复 V

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HBV-M和HBV-DNA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HBV-M和HBV-DNA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 HBV-M和 HBV-DNA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HBV-M和HBV-DNA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乙肝患者50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均实施血清标志物HBV-M和HBV-DNA监测,分析两者间关系。

结果八组不同血清学模式中,HBV-DNA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组、B组、D组、C在、E组、F组、G组、H组,其中C组定量对数平均值最高,为(7.41*105)拷贝/ml,其次为A组定量对数平均值(4.35*105)拷贝/ml,D组定量对数平均值(2.54*105)拷贝/ml,B组定量对数平均值(2.47*105)拷贝/ml,E组定量对数平均值(2.26*105)拷贝/ml,F组定量对数平均值(1.58*105)拷贝/ml,G组定量对数平均值(1.29*105)拷贝/ml,H组定量对数平均值(0)拷贝/ml。

结论乙肝患者单独使用HBV-M模式无法对HBV复制程度与传染性准确判断,检测HBV-DNA具有较高准确度,且具有较强特异度,可将HBV复制情况真实且准确反映出来,为传染性评价可靠指标,在诊断与治疗乙肝患者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血清标志物;HBV-M;HBV-DNA;乙肝;临床检测;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serum markers HBV-M and HBV-DNA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A total of 500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were selected from November 2019 to November 2020. Serum markers HBV-M and HBV-DNA were monitor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Results eight groups of different modes of serology, HBV DNA positive rate from high to low in turn for group A, group B and group D, C in group, group E, F, G, H group, the group C, the highest quantitative logarithmic average (7.41 * 105 copies/ml), followed by A set of quantitativelogarithmic average (4.35 * 105) copies/ml, group D quantitative logarithmic average (2.54 * 105) copies/ml, group B quantitative logarithmic average (2.47 * 105) copies/ml, group E quantitative logarithmic average (2.26 * 105) copies/ml, The mean quantitative logarithmic value of group F (1.58*105), group G (1.29*105), and group H (0). Conclusion The HBV-M model alone can not accurately judge the degree of HBV replication and infectivity of hepatitis B patients. The detection of HBV-DNA has high accuracy and strong specificity, whichcan truly and accurately reflect the replication of HBV. It is areliable index for the evaluation of infectivity, and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patitis B patients.Key words: Serum markers; HBV -m; HBV - DNA; Hepatitis b; Clinical detection;前言乙型病毒性肝炎即乙肝,是感染乙肝病毒而引起的传染病,广泛流行,具有较高发病率,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的检测结果分析

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的检测结果分析

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的检测结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

方法采用ELISA检测302份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同时FQ-PCR法定量检测HBV-DNA,对比检测结果。

结果血清标志物I(HBeAg、HBcAb、HBsAg)、II(HBeAb、HBcAb、HBsAg)、III(HBcAb、HBsAg)阳性模式组阳性率分别为98.77%、54.11%、70.67%,两两对比,P<0.05。

结论联合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可提高检测HBV特异性、准确度,降低漏诊率。

【关键词】血清标志物 HBV-DNA 检测【中图分类号】R9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151-02乙型肝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感染类疾病,若诊断治疗不及时,会转化为肝硬化、肝癌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

临床上采用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的方法诊断乙肝病毒,但存在标志物多样性、敏感性低等缺点,HBV-DNA定量检测可提高检测效果,本文研究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关系,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1.1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于我院就诊乙型肝炎患者302例,均符合乙型肝炎临床诊断标准[2]。

其中男171例,女131例。

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2.7±3.2)岁。

依据血清标志物分为3组,I:HBeAg、HBcAb、HBsAg阳性,共81例;II:HBeAb、HBcAb、HBsAg阳性,共146例;III:HBcAb、HBsAg阳性,共75例。

1.2研究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标志物,试剂选用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采用FQ-PCR法定量检测HBV-DNA,仪器采用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ABI)提供的型号Prism 7500PCR仪,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统计学分析 . 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计数资料采用 x 检验 , < .5为差异有 P 00
410例体检干 部血清 中 HB — 阳性模式 l 5 VM 3种 , 数 为 例 9 7例 , 1 阳性检 出率为 2 .0 ( 1/ 5 ) 2 1% 9 7410 。其 中男 54例 , 2 阳 性率 为 2 . 8 ( 2 / 9 ; 3 3例 , 性 率 为 2 . 3 2 8 % 54 2 20) 女 9 阳 1 1%
1 对 象 与 方 法
( bA H s g+ H c b+ ) ( bA bA 、 H s g+ H e g 模式 中检出 , 中 bA +) 其
5 4例 HB — N V D A阳性者 中 pe1 g阳性例数 4 , r A S 0例 检测结果的
符合率 为 7 . 7 ( 0 5 。在 ( bA 4 0 % 4 / 4) H s g+) 式 中 检 测 到 模 pe 1 g阳 性 2例 , 检 测 到 H V D A 阳性 者。pe1 g与 rS A 未 B —N rS A H V D A检验结果见表 2 B -N 。
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 染病 , 乙型肝炎病 毒标志物 的检 测也是体检人群的常规 检测项 目, 我们对衡水 市在职干部体 检
者 4 10例血清进行 了乙型肝 炎病毒标 志物 ( b — H s g 5 H V M) bA 、 H s b HbA 、 bA 、 c b 前 s bA 、 e gH e b HbA 、 1抗原 ( rS A ) pe1 g 检测 , 并将 H V M 阳性 的血清进行 了 H V D A检测 , B. B -N 以了解衡水 市在职 干部 H V感染状 况及 pe 1 g与 H V D A检 测结 果 的符 合 B rS A B —N 率, 报告如下。
性 , bA 、 bA H e b H c b的判定 A值 <c t f值 为阳性 留取 HB — u f o VM
阳性血清检测 H V. N 结果判 定 >1 0 oi / l B D A, ×1 cpe m 判定 为 s
H V D A 阳性 。 B .N
模式 例数 p S^ r !g e 阳性率 ( %) H VD A+ 阳性率( ) B ・N %
c b+ ) ( bA + H c b+ ) ( s g + H e g+) ( b A 、H sg bA 、 HbA bA 、H —
( A) 1 4 A 2 — 7片段 , 变异的病毒只要这一区段完好就有传染性 。
pe1 g检测是近年来 的研 究成 果 , 一种 新的 乙型肝炎病 毒 rS A 是
血清 , 分别检测各体检 者血清 H V- ( bA 、 bA 、 e g B M H s g H s b HbA 、
H e bHbA 、rSA ) 严格按说 明书操作 , bA 、 c 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 1 g , 结果判 定H s g bA 、 H s b H e g pe 1 g的判定 A值 >c t f值 的 2 1 为 阳 BA 、 bA 、rS A u o .倍
表 1 410例 体 检 者 H V M 检 验 结 果 5 B—
1 1 研究对象 .
410例体检者系 20 5 0 9年 7至 1 0月在我院体
检 的衡水市在职干部 ( 包括县级干部和高级技术人员) 其 中男 ,
22 0例 , 18 0例 ; 9 女 6 年龄 3 6 5— 5岁 。 12 材料 . 血清 H V M和 pe 1 g 测用 E IA法 , B - rS A 检 LS 试剂 盒 分别 由上海荣盛 生物技术 有限公 司和上海 阿尔 法生物 技术有
附着 于肝 细胞 上 , 重 要 的介 导部 位是 前 S 最 l蛋 白的氨基 酸
00 ) .5 。HB . V M检验结果见 表 1 rS A 。pe I g阳性 例数 4 6例 , 仅
在 ( bA + H e g + H c b +) ( bA H sg bA bA 、 H s g+ H e b + H — bA b
( 9/ 6 ) 男 性 略 高于 女 性 , 差异 无 统 计学 意 义 ( > 33 1 0 , 8 但 P
3 讨 论
定量检测 H V D A含量是判断病毒复制活跃和具有传染 B —N 性的直接 和可靠 的证据 … 。pe 1 g是 乙型肝 炎病 毒 ( B r A S H V)
外膜蛋 白成分。在病 毒侵 入肝 细胞 过程 中起 重要作 用 。病毒
血 清 学标 志物 。
s g + ) 式 中检 出 , B . N A 模 H V D A阳性例 数 5 4例 , 在 ( bA 仅 H sg
+ H e g + H c b +) ( bA + H e b + H c b+ ) bA bA 、 H sg bA bA 、
15 98
阿北医药 2 1 7月 第 3 0 0年 2卷 第 1 4期
H b i d M Junl2 1 , o 3 u o1 ee Mei ora,0 0 V l 2Jl .4 c N

临 床 检验 ・
衡 水 市在 职干 部 体 检 H V M 与 H V D A B— B —N 检 测 结 果 分 析
限公司提供 ,血 清 H V D A检测用荧光探针 P R法 检测法 , ; B -N C 试剂盒 由上海科华生 物工程股份有 限公 司提供 , 器为杭州博 仪
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的 BO R F D 3 I E Q 3 A型 P R定量检测仪。 C
13 方法 .
清晨采取体检者空腹静 脉血 , 其 自然凝 固, 使 分离
吴风春 姚新洁 王 文智
【 关键词 】 乙型肝 炎病毒标 志物 ; s 抗原 ; B —N ; 前 1 H VD A 体检 ; 在职干部 【 中图分 类号 】 R857 .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 36 2 1)4 15 — 2 02 78 (00 1 — 98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