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室内体育游戏,助力幼儿体能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室内体育游戏,助力幼儿体能提升
发表时间:2020-12-22T11:36:52.253Z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11期作者:卓朝红
[导读] 开展室内体育游戏,能够使幼儿体育活动不受室外天气的影响,全天候地开展,对于提升幼儿体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本文在分析阐释室内体育游戏的基本内涵基础上
卓朝红
厦门市同安区祥平中心幼儿园
【摘要】开展室内体育游戏,能够使幼儿体育活动不受室外天气的影响,全天候地开展,对于提升幼儿体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本文在分析阐释室内体育游戏的基本内涵基础上,深入探究开展室内体育游戏活动的基本原则,进而提出科学创设游戏内容、提供丰富游戏材料和不同强度的体能锻炼方式等创设室内体育游戏,助力幼儿体能提升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幼儿;室内体育游戏;体能
室内体育游戏主要指在活动室、大厅、走廊等室内空间开展的,以提高幼儿肢体协调性、增强力量体能、促进身心健康的体育游戏活动。
室内体育游戏既可以采取集体统一活动、小组合作活动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个体自由活动的方式。
开展体育游戏教学,提高幼儿体能,是符合幼儿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有效教学方式,也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必要举措。
室内体育游戏与室外体育活动相比,受到天气状况、空气质量、季节变化的影响非常小,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幼儿需求随时开展,并且由于空间封闭、设施安全,便于教师指导和看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幼儿运动伤害等危险事件发生,有利于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从而有效提升体能水平,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开展室内体育游戏的积极意义
(一)丰富体育教学形式
室内体育游戏活动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幼儿教师在室内体育游戏的教研和实践中投入不足,认为体育活动主要应在室外开展,导致室内体育游戏开展不充分,对幼儿体能提升的促进作用发挥不明显,是很多幼儿园体育教育中的短板。
因此,提高对室内体育游戏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教研和实践探索,是丰富体育教学形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幼儿成长发育的重要途径。
(二)满足幼儿全天候体育锻炼的需求
幼儿的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遇到雨雪、大风、寒冷、高温等天气,或是雾霾、沙尘、酸雨等情况,不能在室外开展体育活动。
幼儿活泼好动、精力旺盛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经常具有体育锻炼的内在需求,因此利用室内有限空间开展室内趣味体育游戏,就成了锻炼幼儿体能的必然选择。
同时,有些幼儿园受到室外场地空间和设施的限制,不能满足所有幼儿开展体育活动的需求,因此开展室内体育游戏,也是克服室外条件限制,满足幼儿成长需求的必要举措。
(三)有利于提升幼儿身心健康水平
幼儿具有好动的天性,如果由于室外活动条件不足,长时间在室内进行静态活动,违背幼儿成长规律,对于幼儿解放天性、塑造人格具有消极影响。
开展室内体育游戏活动,可以让幼儿在室内空间也能充分释放能量,在愉快的游戏中涵养乐观开朗、自信阳光的性格,在手、脑、眼、口、脚的协同互动中刺激大脑和身体发育,提高幼儿体能水平,在体育游戏中进行多元人际互动,锻炼他们进行语言、情感交流的能力,促进其社会功能发育。
二、开展室内体育游戏活动的基本原则
(一)易懂易行原则
由于幼儿理解水平不高,对于复杂的游戏环节和肢体动作难以理解和掌握,加之室内空间相对较小,不利于幼儿进行长距离奔跑和投掷等活动,所以室内体育必须简单易行,便于幼儿理解和实施,且不超出室内空间的承载能力。
例如老鹰抓小鸡等需要集体大范围奔跑的游戏,就不适宜在室内开展。
(二)生动有趣原则
要想开展好室内体育游戏,必须要让幼儿“玩”起来,才能使体能锻炼成为现实。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设计游戏活动内容,并通过竞争、奖励、惩罚等元素的融入,让幼儿兴趣盎然地参加其中,自觉自动地开展体育锻炼活动。
(三)因材施教原则
受到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幼儿参加体育游戏的能力各有不同,体能状况也有较大的差异。
但每个不同的幼儿都是具有发展潜力和平等受教育权利的个体,教师应将幼儿看作一个个具有独特潜质和很大发展空间的个体,尊重每个幼儿在生理、心理上的差异,通过调节体育游戏的内容和强度,让每个幼儿都得到充分发展,绝不能过于强调集体一致而使个别体能较弱的幼儿掉队。
(四)发展性原则
幼儿处于生理快速发育的时期,教师在设计室内体育游戏时应秉承发展性原则,既准确掌握幼儿当下的体能情况,又注重激发幼儿发展潜能,适当设置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促进幼儿身体发育,满足幼儿体能发展的需要。
(五)全过程指导原则
由于室内空间有限,对体育游戏的组织和安全保障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必须全过程指导室内体育游戏活动,在幼儿游戏规则不明确时及时给予提醒,在幼儿不当使用游戏材料时进行纠正,防止幼儿伤及同伴或损坏室内物品,在游戏区域秩序混乱时及时进行维护,防止幼儿之间发生身体冲撞,在楼梯拐角、门槛、桌角、凸出的墙角等处设置保护措施,防止幼儿在情绪高涨时不慎受伤。
三、开展室内体育游戏促进幼儿体能提升的有效措施
(一)科学创设室内体育游戏
首先,灵活创设室内体育游戏空间。
适当的活动场地是开展体育游戏的必要保障,开展室内体育游戏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场地条件。
教师应拓展思维,充分挖掘室内空间的潜力,将活动室、大厅、走廊、楼梯拐角等空间全部利用起来,纳入到室内体育游戏的空间规划中,最大限度挖掘室内活动空间,为幼儿提供体育游戏的良好场地条件。
其次,因地制宜设计体育游戏内容。
在充分开发室内空间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大小和形状,设计适合的游戏内容。
在活动室和大厅等较为开阔的空间,可以进行套圈、拍球等幼儿活动
范围比较大的游戏;在教室内的主题活动区,则可以进行钓鱼等较为静态的活动;在狭长的走廊中,可以进行奔跑、跳跃、跳房子等游戏;在楼梯拐角处可以进行原地跳绳等不需要位置移动的游戏。
最后,采取充分防范措施保障幼儿安全。
由于室内空间相对较小,且陈设着家具、教学器材、生活器具等,幼儿在开展体育游戏时如果过于兴奋,容易冲撞其他幼儿或碰撞家具、墙壁,对幼儿造成人身伤害。
教师在创设体育游戏内容和开展现场指导时,要具有安全意识,避免让幼儿在家具、墙角、楼梯附近进行运动幅度较大的游戏,用一些设施圈定活动区域的边界,能够有效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
(二)开发丰富的体育游戏材料
在室内体育游戏活动中,必须辅以一定的游戏材料,才能使幼儿的体育活动顺利开展起来。
由于空间的局限性,一些室外体育游戏设施和材料不能在室内应用,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开发游戏材料,以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为幼儿的体能锻炼提供保障。
一是将皮球、乒乓球等游戏材料直接应用在室内体育游戏中。
二是将室内一些生活用品、教学设施转化为体育游戏材料。
例如可以将一些不同形状的饮料瓶的盖子取下,再由小班幼儿逐个对应地拧上去,锻炼幼儿的识别能力和手部力量。
教师还可以将椅子连成一排,在椅子腿上包裹数层报纸,在椅子下面形成供幼儿钻爬的“隧道”。
三是自己动手制作游戏材料。
例如可以用纸壳和彩笔制作一些写着数字或画着动物的牌子,随机分发给一些幼儿,老师说开始之后,幼儿们行动起来寻找与自己持有牌子内容相同的幼儿并拉起手来。
幼儿为了尽快找到自己的伙伴,在活动区域跑来跑去,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体能。
(三)提供多层次体能锻炼游戏
教师不仅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内容,调动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要关注幼儿体能的差异性,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体能锻炼游戏,适应不同体能状况幼儿的发展需求。
例如在钻爬游戏中,既有比较长的“隧道”、比较高的“山丘”,也有比较短的“隧道”、比较矮的“山丘”。
又如在开展“搬家”游戏中,幼儿分组合作推着纸壳箱,将游戏材料从房间一端运送到另一端(新家)。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体能情况选择装运物品的重量,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在体能充沛时多装运物品,在往返几次体能下降时减少箱中物品,可以指导身体较为壮实的幼儿多装载物品,使体能得到充分开发,指导身体较为瘦弱的幼儿少装载物品,避免产生运动伤害。
(四)保持体育游戏的新鲜感和吸引力
幼儿对于新鲜的颜色、美观的活动材料、丰富多样的游戏形式具有较强的兴趣,也能够保持更为持久的专注。
因此,幼儿教师必须通过游戏形式、活动材料、互动方式的多样变化,不断给予幼儿新鲜刺激,让他们对室内体育游戏始终保持高昂的热情,从而不断提高体能锻炼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从民俗游戏中发掘室内体育游戏资源,通过创造性地改编,使其适应幼儿室内体育游戏需要,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锻炼体能。
例如教师可以将跳皮筋游戏进行改编,根据幼儿体能状况适当降低难度,让幼儿体验传统游戏的乐趣。
其次,教师可以从媒体节目中寻找游戏资源。
幼儿喜爱的《奔跑吧》等综艺节目中有很多游戏环节,教师可以将适合幼儿玩耍的游戏引入室内体育游戏中。
例如教师可以在每名幼儿左脚绑一个气球,将幼儿分组进行踩气球比赛,气球全部被踩爆的小组失败,幼儿沉浸在紧张的游戏氛围中快速躲闪和出击,体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第三,教师可以对幼儿日常体育教学生成进行提炼和升华,将幼儿自发玩耍中的游戏萌芽,培养成幼儿喜爱的室内体育游戏。
例如幼儿普遍喜爱玩藏猫猫游戏,教师可以将其改造为“寻找奥特曼”游戏,将奥特曼贴纸贴在室内一些物品上,由幼儿进行寻找,每找到一个“奥特曼”就得到一个小奖励,幼儿们在室内往返搜索寻找,无形中增加了运动量。
加强体能训练是提高幼儿身体健康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指导幼儿通过跑、跳、钻、爬、投掷等体育活动,促进肌肉发育,提高体能水平。
由于幼儿具有在玩中学的认知特点,体育游戏能够吸引幼儿保持专注,认真投入其中,是锻炼幼儿体能的有效措施。
受到幼儿园室外活动场地不足的客观条件限制和幼儿自身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能力较弱的主观条件制约,开展室内体育活动是满足幼儿体育锻炼需求的必然选择。
教师应结合室内场地特点和幼儿兴趣焦点,充分开发室内空间、丰富游戏材料、设计游戏内容,扬长避短地开展室内体育游戏活动,让室内空间成为幼儿纵情游戏、锻炼身体、提高体能的乐园。
【参考文献】
[1]赵甜.体育游戏对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影响[J].田径,2020(09):70-72.
[2]刘娟.幼儿园高质量室内运动环境的创设[J].学前教育研究,2020(06):93-96.
[3]陈蕾.“玩”出精彩“动”出健康——“幼儿园室内体育运动”指导策略的实践分析与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3):112.
[4]赵雨晨.幼儿园体育游戏开展现状及策略[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01):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