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试说明解读及复习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 《标准(2011年版)》内容要求中的体验性 目标,有“经历”和“认同”两个水平。 1.“经历”水平 属于“经历”水平的体验性目标行为动 词主要有经历、探究、尝试、观察等,其 共同特点是学习者确确实实发生了所要求 的体验性学习行为。
《标准(2011年版)》中的以下要求都属于“经历”水平。 1.1.2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1.1.3 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 1.4.2 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作为。 2.2.2 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2.2.6 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2.8 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2.2.9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3.3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2.3.4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2.3.5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4.1 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4.2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4.3 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2.4.5 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3.2 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3.4.6 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
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解 读及复习建议
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任康叔
第一部分考试标准及要求 一、考试性质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是依据《全日制义 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 行的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的终结性考试 。考试的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 业生在物理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 结果既是衡量初中学生学业水平的主要依 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 一。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 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 ,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 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 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 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这种建 构是他人无法取代的”
1919—1921年之间,美国教育家杜威偕夫人和 女儿到中国一游,在中国做过近百场演讲。“陆地学 游泳”是杜威引用的一句英国谚语。当时听众中有人 提出了一个问题,说为什么,我们讲了很多道理,可 学生的道德水平还是不高呢?杜威打了一个比喻,说 只有道理(既道德知识),而缺乏道德实践,是不行 的,“那些求知不实行的人,就好象学游泳不入水” ,是永远都学不会游泳的。他同时还引用孙中山先生 的一句名言“知之非艰,行之维艰。”以此说明学习 知识要经过实践的历练才能真正掌握的道理。“要是 有信仰,一知便行,行了智识(智慧)自然增进。要 是先求智识的完全,然后去行,恐怕终身也无机会去 行呢。”(杜威,1920)311 [孙亚林,课堂教学有效 性研究] 。
(一)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及其含义
认知性行为目标 了解 认识 理解 简单应用 含 义 属于“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主要有了解、知道、描述、列举、 说出、举例说明、说明等,这些行为动词的基本特征是复述,即把 已经学过的知识,通过回忆,按问题的要求陈述出来
不仅需要通过回忆提取所学过的相关知识,还要对所学这些知 识有所领悟,能在具体问题中辨认和识别它们
a:了解和认识所列的知识内容。能描述研究对 象的基本特征,举出例子,在有关问题中能识 别它们。 b:理解所列的知识内容。能把握知识的内在逻 辑联系,能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能运用知识 对相关问题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会 收集、整理信息,并能用来分析、解决简单的 问题。如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区分不同的概 念,进行简单的计算等。 c:能独立操作实验仪器,会实验探究。
又如,第三条,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 究过程(c层次,体验性);知道物质的熔点 、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 热和放热现象(a层次,认知性);能用物态 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b层次,认知性)。 再如,第五十三条,了解家庭电路(a层 次,认知性);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 识(a层次,体验性)
对于中下学生,有关公式应该要求最 基本的,不要以为公式越多越好,公式多 了,如果不理解反而成了累赘。例如,机 械功率P=Fv;判断物体的浮沉条件时,还 可以用密度关系,但这个判据是有条件的; 电功率的公式P=U2/R、 P=I2R。 “站得高看得远”与“不越雷池半步” 都是应试教育的表现,都要反对。
从省考试说明92条内容要求可以看出,初中整 个知识以a层次(49条,占53%)和c层次(30条, 占33%)为大头;b层次的较高要求13条,仅占 14%,是很小的一部分。 所以中等生和成绩差的学生应该要求哪些,教 师应该要做到心中有底,不要对他们提出不切实际 的要求。对他们应以课标的保底要求为限,对考试 中已经明确要考内容可采取人人过关的办法,如基 本概念的内涵、作图读数问题,基本的计算题,可 通过平时的作业、测验进行考查,一次不过,再来 第二次、第三次,直至通过,当然教师要对这些学 生有个明细帐,每一个知识点要具体到每一个学生, 要有记录,通过这些手段尽可能地让他们多得一些 分。
2.“认同”水平 认同是指学习者的行 为表明他对相关结论持认 可和赞同的态度。属于认 同的行为动词主要有“关 注”、“有……意识”等。
《标准(2011年饭)》中的以下要求都属于“认 同”水平 1.1.4 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1.3.2 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 1.3.3 关注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 1.4.2 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4.7 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 3.5.1 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3.6.4 对于能源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3.(8分)某家庭电路中,空调上 标有“220V,880W”、电视机上标 有“220V,220W”的字样。求: (2)两个用电器均 正常工作时, 电路中的总电阻是多少?
例如,一个标有“6V 3W”的小灯泡,求小灯泡的电阻。 解法一:R=U2 /P=(6V)2/3W=12Ω 解法二:R=U/I ∵I=P/U=3W/6V=0.5A ∴R=U/I=6V/0.5A=12 Ω 对于这两种解法,不好说哪种是最好的。适合学生 的就是最好的。对于理解了公式R=U2 /P来龙去脉的当 然第一种最快,但如果不理解,就不是好的方法。 事实上,方法一是方法二在将I=P/U代入R=U/I后得 到的,而I=P/U、R=U/I是作为电学最基本的公式,学生 必须要记得。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为特殊情况下的 公式P=U2 /R是否要求学生记忆,因为一部分学生完全 是机械的记住了这个公式,完全有可能记错,公式不是 越多越好。
属于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有理解、解释等。理解行为的基本特 征是转化,即能够转化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呈现知识的本质特征 能直接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解释现象,计算简单问题或解决实 验中的技术问题,反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从许多个别判断归纳出一般的规律,能够从已知的一般规 律演绎出个别的规律,反映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能在涉及两 类以上知识内容的复杂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反映综合分析能力 和灵活运用本领
考试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 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 于中学物理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 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促进学 生均衡发展。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要全面考查学生在 物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达到课程目标所要求的程度 。学业水平考试的试题应注重与学生社会实践 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是在具体物理问题情 境中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 题和把握运用规律的能力,积极引导初中物理 教学朝着全面落实物理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 、整体提高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的方向推进,杜 绝偏题、怪题。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考试内容和要求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 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结合我省所用 人教版、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和我省教育教学 实际确定。 1.考试范围 《物理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所要求的科学探 究和科学内容。
2.内容和目标要求 考查的内容分科学探究及科学内容(物质 、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两部分。把科学探 究与科学内容融合在试题中,在注重基础知识 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渗透过程、方法及情感态 度、价值观的考查。对科学探究的能力要求如 表一所示;对科学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二 中用字母a 、 b、c标出。字母a、 b、 c的含义 如下:
个体参与活动是外部活动得 以内化的前题,没有个体活动的 参与,就没有个体的成长与发展 ,也就没有学习。“真正的学习 ”通常不是正规教学的结果;相 反,它往往是来自个体的体验和 思考,通过个体的自我发现和自 我发展而产生。
陶行之:教学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 魏书生: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 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 识尽可能让学生讲。 教学重要的不是老师讲得精彩而是学生学得 精彩。因为老师说的不一定学生都懂,但学生能 说、能做的,他们一定是懂了。 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要思考是让学生学会 了,还是会学了。
我们总有一种观念,面对差生,讲道理是没有 用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灌。教学中根本不关注课堂 的生成,教师我行我素。大量的知识(包括方法、能 力异化后的知识),采取灌的方式,至少还会落得 个知识的讲授比较到位,知识的落实情况还可以, 只是方法有欠缺,能力培养不够。所以反复的练习 就成为了法宝,题海战术、条件反射式的教学也就 形成了。反复地讲、练,没有学生的感悟,学生的 能力是提不高的。大量的机械记忆知识太多,学生 是记不住的,所以,为什么每一次考试下来,教师 总在埋怨学生,某某题我已经讲过了嘛,怎么又做 错了。凭什么教师讲过了,学生就要记住!问题关 键就在于思维不可以复制!更严重的是,学生长期 负担过重,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最后丧失信心。
(二)技能性行为目标
是对课程内容在技能方面 的要求,其水平是对所提出的 项目能独立地进行操作,即要 “会”。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 主要有:会测量、会估测、会 使用、会选用、会连接等
《标准(2011年版)》中的以下技能要求都应属 于独立操作的水平。 1.1.2 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1.2.2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1.2.3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2.1 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 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2.4 会测量力的大小。 3.4.3 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4.4 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综合应用
2011版标准中,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分为 了解、认识和理解三个层次。个人理解其对应着 初中阶段的一般知识、重要知识和重点知识。 要求了解的共54条。如,描述固、液、气三 种状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 态的物质及其应用;又如,知道物质的熔点、凝 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 现象。 要求认识的共11条。如,通过实验,认识磁 场;又如,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要求理解的共4条。理解密度。解释生活中一 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理解压强;理解欧姆 定律;理解电功和电功率
一、如何帮助后进生提高物理成绩
考试说明所列出的考试内容是依据课程标准来 制定的,课程标准是一个保底要求,是全体学生经 过努力应该要达到的要求。所以,正确理解课程标 准中各个行为动词的含义和各个知识点的要求很重 要。正确理解了这些要求的含义,教学才不会盲目、 随意。 2011版课标把行为动词分为三大类:认知性目 标行为动词、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和体验性a、b、 c三个层次上,如第2条“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 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a层次,认知 性)。会用常见的温度计测量温度(c层次,技能 性)。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见解(c层次,体验 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