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光和眼睛》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题图 名老师课堂八年级《光和眼睛》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
一.填空题(1-5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25分)
1.在①太阳 ②月亮 ③点燃的蜡烛 ④金子 ⑤星星 ⑥萤火虫等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是 (选填序号)。

2.下列是一些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光现象:①天狗“吃月”②池水明“月”③凿孔“借”光④水清池“浅”⑤海市蜃楼⑥垂柳成荫。

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______________: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____________;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均选填序号)
3.夜晚,我们在湖水深度为2m 的岸边散步,可以看到岸边的路灯倒映在水中,若路灯到水面的距离为6m ,则灯在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应为___________m 。

4.目前城市的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较普遍的一类光污染。

在强烈阳光照射下,许多建筑的玻璃幕墙、釉面瓷砖、磨光大理石等装饰材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

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射到这些物体的表面发生了 。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5. 小明从眼镜上取下一块镜片,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如图所示)。

小明所用的镜片是 透镜(选填“凸”、“凹”),所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

小明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在镜片前放置另外一副眼镜(如图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后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

由此可知这副眼镜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6.如图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光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

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 请写出你的推断:_______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比较是学习物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学习过声音与光的知识后,若对它们进行比较,会发现它们有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请你写出它们的一种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

8.用普通照相机拍摄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 两倍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如图所示是用一相机拍摄的景色相片,由图可知,拍摄甲相片时相机镜头到景物的距离较 (选填“大”或“小”)。

9.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基本结构原理如图所示:光发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细束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其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电转换器接收;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
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若反射到光电转换器接收平面上的光点从S 1点移向S 2点,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是 (选填“上升”或“下降”);当液面升降高度一定时,接收平面上的光点S 1和S 2之间的距离与接收平面到液面的距离有没有关系?答 .(选填“有”或“没有”). 10.用A 、B 、C 三块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做蜡烛成像实验,各透镜跟烛 焰距离都是30cm ,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右表,根据此实验结果,将A 、B 、C
三块凸透镜的焦距,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其顺序是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甲 乙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6题图
11.夜晚,某同学在放学回家的途中,当他从一盏路灯下经过时(如图所示),他看到自己影子的将()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长后变 D.先变短后变长
12. 下列光现象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
A.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原因是靠近镜子时所成的像会变大
B.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低一些
C.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光”字,拿到暗室中,若用绿光照射时,将看到“光”字是黑色的
D.平静的水面映出白云蓝天,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13.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能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4.夜间行驶的汽车驾驶室内尽可能不开灯,这是为了()
A.节约用电 B.防止对其它车辆的干扰
C.防止车内物体经挡风玻璃成像,干扰司机的视线
D.防止车外的物体经挡风玻璃成像,干扰司机的视线
15.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
A.光射到像上,所以像变亮了
B.光反射到物体上,物体变亮了,所以像也变亮了
C.光使整个空间变亮了,更便于观察像,所以像变亮了
D.光使镜子更明亮了,所成的像也就变亮了
16.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

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

则“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17.在无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色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潜望镜 B.放大镜 C.幻灯机 D.照相机
19.如图所示,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

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20.把高2 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 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7.5 cm B.12.5 cm C.4.5 cm D. 10 cm
第26题图
21.在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与图甲图完全相似的放大的钥匙的像,则幻灯片应与图乙中哪种插法一致( )
22. 有一物体从距离凸透镜1.5倍焦距的地方沿主光轴向透镜方向移动,当物距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时,移动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光屏上可以得到比物体大的实像
B.在光屏上可以得到比物体小的实像
C.在光屏上不可能得到像
D.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物体大的虚像
23.用照相机拍集体照时,发现有镜头内的人脸太小了,这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 A.把照相机向人移近,同时增大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 B.把照相机向人移近,同时减小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 C.把照相机向人移远,同时增大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 D.把照相机向人移远,同时减小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cm 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若将像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成的像一定时( )
A.放大的虚像
B.放大的实像 .缩小的虚像 D.缩小的实像
25.如图所示,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 ) A .幻灯机 B .投影仪 C .放大镜 D .照相机
三.作图题(16分)
26.(3分)如右图所示,点光源S 在镜面中所成的像为S’,试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及SA 的反射光线;
27.(3分)如图所示中的两架飞机,一架是实际飞机,一架是从潜水艇上观察到的该飞机的像,请用光路图作图确定哪架是实际飞机。

28.(4分)如图所示,L 为凸透镜,MN 为其主光轴,O 为光心,若物体AB 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其中AC 是A 点射向凸透镜的一条光线,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两个焦点F 和F ’及光线AC 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9.(6分)在下列方框中填入适当的光学器件。

四.实验探究题(29分)
30.(4分)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 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
第27题图
第28题图
图 乙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

请写出两条: (1) (2) 。

31.(6分)观察老花眼镜和近视眼镜,你如何判断它们各属于哪一种透镜?请至少写出两种判别的方法,并简述每种判别方法。

32.(6分)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

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
(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

这表明紫外线能使 发光。

(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

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 。

(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

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 。

33.(13分)在学习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某课外物理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进行了一次的实验探究: (1)(2分)小刚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并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这样做的目的是 。

(2)(2分)小明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甲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选填“上”、“下”)调节。

(3)(2分)小红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按①的要求调整好三者中心的位置,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个原因即可). (4)(3分)小星在实验时不小心将凸透镜摔成两块,如图乙所示,如果小星还想完成该实验,只用半块凸透镜,能使蜡烛成完整实像吗?若能,屏上的像会受何影响?若不能,请解释原因。

(5)(4分)小华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
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 ;根据你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 。

(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八年级《光和眼睛》单元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5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25分)
1.①③⑥ 2.①③⑥;②;④⑤ 3.6 4.镜面反射 5.凸 虚 近视 6.红 凸透镜对红光的偏折(或折射)能力弱
图 甲
7.相同点: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均不同;不同点:光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

8.大于小9.上升有10.f C>f A >f B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C C C B D D C C A C C A B D 26.27.28.
29.
四.实验探究题(29分)
30.光从空气中垂直射入其他透明介质中,传播方向不变;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中,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水和玻璃中时,在玻璃中的折射角更小。

(合理均为正确)
31.(1)结构法:用手摸一下,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为凹透镜。

(2)光线法:将两镜均正对太阳光,在另外一侧出现亮点为凸透镜,在另一侧出现光环的为凹透镜(3)成像法:用手将两镜对某一物体看,看到物体变大是为凸透镜,看到物体变小的为凹透镜
32.荧光物质;反射;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

33.(1)同一高度;使烛焰的像大致呈现在光屏的中央;(2)上
(3)蜡烛恰好处于焦点上或蜡烛处在焦点以内;光具座的长度过小。

(4)能;亮度减弱
(5)越大;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