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复习课件 (新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图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B.100 g水最多能溶解30 g硝酸钾 C.降温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4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
【解析】选C。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A错误; 未指明温度,无法确定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硝酸钾,B 错误;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降温能使接近饱 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正确;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约为 31.6 g,40 ℃时其溶解度约为63.9 g,D错误。
2.粗盐的提纯 (1)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步骤。 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结晶。 (2)除去食盐晶体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 ①向食盐水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和Na2CO3等,将 SO42-、Mg2+、Ca2+转化为沉淀,过滤后,再加适量盐酸, 除去多余的CO32-和OH-。 ②蒸发结晶得到精盐。
③由于准确称量Mg(OH)2的步骤繁琐,实验中并不常用,而是 通过一定操作方法来达到控制盐酸用量的目的。操作是:将
Mg(OH)2加入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到Mg(OH)2完全溶解为止。 (3)制备氯化镁晶体:蒸发浓缩MgCl2溶液,冷却结晶。
【解析】(1)生石灰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过滤时用到的玻
答案:(1)①CaO+H2O====Ca(OH)2 ②漏斗、玻璃棒
(2)①2HCl+Mg(OH)2====MgCl2+2H2O ②20 ③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
【专题2】海水“晒盐”来自答案:①降温结晶 ②蒸发结晶 ③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④100 g ⑤饱和 ⑥g
主要考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及转换关系,固体物质溶解 度,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粗盐提纯的步骤及方法。
②过滤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氯化镁溶液:用盐酸溶解Mg(OH)2。为了便于后续操作, 盐酸不宜过量。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计算,可准确知道所需盐酸的量。理论上溶解5.8 g Mg(OH)2需要36.5%HCl溶液________g。
【专题1】海洋化学资源
答案:①MgCl2+Ca(OH)2====Mg(OH)2↓+CaCl2 ②Mg(OH)2+2HCl ====MgCl2+2H2O
③MgCl2 =电=解== Mg+Cl2↑
④膜法 ⑤热法 ⑥可燃冰
主要考点: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相关反应,海底矿物 资源,海水淡化的方法。
从海水中可以提取镁,其中的一个步骤是将卤水(含MgCl2、NaCl、 KCl的混合液)转化为氯化镁晶体。实验室中模拟该转化的过程 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制备氢氧化镁:向卤水中加入适量生石灰(CaO),充分反应 后过滤。 ①该过程中发生了多个反应,其中会大量放热的反应是(填化学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理。
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2NaHCO3

====
Na2CO3+H2O+CO2↑
4.海水淡化 (1)膜法。 (2)热法——常用的有 ①低温多效蒸馏法 ②多级闪急蒸馏法
二、结晶与溶解度 1.结晶的方法 (1)蒸发结晶,适合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的 物质,如NaCl。 (2)降温结晶,适合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 物质,如KNO3。
璃仪器为: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2)盐酸(HCl)与氢氧化镁[Mg(OH)2]反应生成氯化镁(MgCl2)和水; 设需36.5% HCl溶液的质量为x,则有:
Mg(OH)2+2HCl====MgCl2+2H2O
58
73
5.8 g 36.5%·x
58 73
=
5.8 g 36.5%·
x
x=20 g
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便于控制盐酸用量。
第三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一、海水中的物质 1.海水制镁 (1)流程。
(2)原理:MgCl2+Ca(OH)2====Mg(OH)2↓+CaCl2,
Mg(OH)2+2HCl====MgCl2+2H2O,
MgCl2
通电
====
Mg+Cl2↑。
2.海水晒盐 (1)流程。
(2)原理:蒸发结晶。
3.海水制碱 (1)流程。
5.复分解反应 (1)基本形式:AB+CD→AD+CB。 (2)要求。 ①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②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团)化合价不变。 (3)发生的条件。 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后,如果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 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则反应就能够发生。 (4)实质:离子之间的互换反应。
3.溶解度 (1)固体溶解度的四个要素。 ①条件:一定温度 ②100克溶剂 ③饱和状态 ④单位为克。 (2)影响因素。 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 ②温度。
4.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分为“三种类型”: (1)“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 增大,如KNO3; (2)“缓升型”——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 如NaCl; (3)“缓降型”——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如Ca(OH)2。
【专题3】海水“制碱”
答案:①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Na2CO3+Ca(OH)2====CaCO3↓+2NaOH ③Na2CO3+BaCl2====BaCO3↓+2NaCl
三、溶解度曲线
1.表示 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物质的溶解度。体现了物质的溶 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应用(以上图为例) (1)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如物质A在t1温度下的溶 解度为a) (2)确定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3)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如:物质A、B在t2温度 下的溶解度相同) (4)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 化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