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初三初中政治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初三初中政治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隐私的是()
①身体缺陷②住宅③书包
④私人信件⑤电话号码⑥电子邮件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
2.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看重自己名誉的民族,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
A.他人的高度评价B.个人的良好表现
C.父母的社会地位D.个人的专业方向
3.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是()
A.生命健康权B.人格尊严权C.个人隐私权D.人身自由权
4.当财产所有人的财产受到不法侵害已经毁坏或灭失时,所有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A.要求确认所有权B.要求恢复原状
C.要求排除防碍D.要求赔偿损失
5.人格尊严的理解不正确是()
A.表现为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
B.是人格权中的首要权利
C.集中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D.是享受人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
6.在众多的公民权利中,有一类权利与生俱来,这就是人格权。
人格权包括()
①人身自由权②生命健康权③姓名权④受教育权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7.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是()
A.民事法律B.刑事法律C.行政法律法规D.民俗公约
8.财产的内容十分丰富,从形态上划分,财产分为()
①有形财产②无形财产③公共财产④个人财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9.某学校女学生王某因嫉妒同寝室的另一名女同学,用有照相功能的手机偷拍了她在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在同学中传看并散布一些诋毁性的语言。
王某侵犯了同学的()
①生命健康权②肖像权③隐私权④名誉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姓名权的是()
A.小刘常给同学起外号,以此取乐
B.小宋偷看别人的日记,将笔记中的内容向班上同学传播
C.小王的继父任某强迫他改姓任
D.刘田私拆同学的信件,并将邮票占为已有
11.中学生陈某在网上聊天的时候,假冒本班同学赵某姓名,捏造本班同学孙某有小偷小摸行为。
陈某的行为侵犯
了他人的()
①荣誉权②名誉权③隐私权④姓名权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2.印度洋沿岸国家遭受海啸灾难后,某校师生积极向海啸灾难国捐款。
这是师生们依法对自己的财产行使()A.占有权B.使用权C.收益权D.处分权
13.下列情形中,属于不合理使用肖像的是()
A.新闻报道中使用领导人的肖像
B.公安机关为缉拿犯罪分子在报刊上使用犯罪分子的肖像
C.寻人启事上使用失踪者的肖像
D.街头人物特写摄影,并在电视台做广告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首要人身权利,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
为此,我们必须()
A.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
B.注意安全,不参加体育活动
C.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
D.认真学习,不参加社会实践
2.尊重他人隐私,必须()
A.封闭自我,不与他人交往
B.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C.树立隐私意识,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陋习
D.在与他人交往时,不要了解对方情况
3.云南红塔烟草(集团)公司在香港某报上,以奥运冠军王军霞的照片为背景,登了整幅广告。
该公司()
A.侵犯了王军霞的姓名权B.应该承担刑事责任
C.侵犯了王军霞的肖像权D.应该承担民事责任
4.广义上财产还包括无形的精神产品,如()
A.著作权B.专利权C.商标权D.姓名权
5.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马某窃取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给同学陈某的邀请信,并假冒陈某之名拒绝了该大学的留学邀请,同时向该校推荐了自己。
事情败露后,学校开除了马某的学籍。
上述材料表明()
A.应该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B.马某非常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C.马某侵犯了陈某的姓名权
D.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办事
6.李某和吴某因事发生纠纷,李某为了报复,捏造事实并利用手机短信发送给吴某的亲戚好友,致使吴某名誉受损。
据此,吴某把李某告上法庭,法院一审判决李某向吴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这一事例说明()
A.我国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B.损害他人人格尊严,诋毁他人名誉要承担刑事责任
C.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
7.下列行为中,公民依法行使自己财产所有权的有()
A.郑某在市场上买了一双皮鞋送给朋友
B.一名中学生买了一些作业本,用来上课记笔记
C.钱某把自己家里的私房出租给别人,每月得到租金
D.一位文艺工作者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辆高级小轿车
三、探究题
1.仔细观察下列的几幅漫画,分析这些行为分别侵犯了公民的哪一权利。
(10分)
图1:看看女儿的日记里都写了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祸”从天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凭什么搜查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4:班长,昨天我迟到时写了你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如此集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5岁的小红喜爱芭蕾舞,让爸爸给自己拍了张跳舞的照片。
某刊编辑找到小红,要求将
该照片刊登于杂志封面上。
小红征得爸爸同意后答应了编辑的要求,编辑将使用照片的报酬交给了小红。
请问:小红行使了什么权利?这一权利具体包括哪些方面?(5分)
3.某校八年级(6)班同学小宋长得矮胖,同班同学小黄给他起了个“武大郎”的外号。
对此,小宋心里很不好受。
请问: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理由是什么?(5分)
4.农民蒋某承包了20亩荒山,承包期为20年,每年按合同向村里交纳租金1000元。
经过蒋某全家的辛勤劳动,荒山成了果园。
5年后开始收益,年获利近5万元。
村里的许多农民对此非常眼红,聚众上山将果树破坏,使果园又变成了荒山。
这些村民侵犯了蒋某的什么权利?如果你是蒋某,你该怎么办?(5分)
四、简答题
1.材料一:国家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校发出通知,倡导全国
2.2亿多名中小学生从2014年9月1日要在老师或家长陪伴下收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节目。
它将传授适合中小学生避险自救的常识、技巧,教他们用知识守护自己的生命。
这是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后,我国政府借助媒体加强中小学安全教育的一次有益尝试。
材料二:从1996年起,我国每年都举行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然而,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仍然暴露了一些师生避灾知识匮乏、避险意识薄弱的问题,说明当前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
(1)这两个材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________________权利的保护?(2分)你知道我国有
哪些法律对未成年人的这一权利进行特殊保护的?(至少列出三部法律名称)(3分)
(2)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原因是什么?(3分)
(3)想一想:你身边有哪些安全隐患或危害学生的现象?(4分)
(4)请你设计两条校园安全的警示语。
(4分)
2.2014年6月4日中午,杜某、赵某夫妇在卧室休息时,偶然发现暖气管后的墙上有一小洞,内置监视器和微型话筒,经当地派出所民警勘查,确认是监视系统。
6月26日杜某、赵某夫妇一纸诉状将行为人告上了法庭。
经审理,法院判决如下:被告当面向原告赔礼道歉,分别赔偿两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3万元和1万元。
(1)法院的判决维护了原告的哪项权利?(2分)这项权利的真谛是什么?(3分)
(2)公民所享有的这项权利中包括哪些具体内容?(3分)
(3)杜某夫妇的行为给我们的启迪是什么?(4分)
黑龙江初三初中政治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隐私的是()
①身体缺陷②住宅③书包
④私人信件⑤电话号码⑥电子邮件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
【答案】A
【解析】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总有一些与公共利益、群众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
这些都属于隐私,它具体包括: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状况、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个人私事。
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私人领域,如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所以观点①②③④⑤⑥都属于隐私,所以本题选择A。
【考点】本题考查隐私包括的内容。
2.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看重自己名誉的民族,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
A.他人的高度评价B.个人的良好表现
C.父母的社会地位D.个人的专业方向
【答案】B
【解析】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看重名誉的民族,崇尚“士可杀而不可辱”,以自己的主观努力来追求一个好名声,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
个人的良好表现。
所以观点B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B。
【考点】本题考查取得良好名誉的来源。
3.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是()
A.生命健康权B.人格尊严权C.个人隐私权D.人身自由权
【答案】D
【解析】人身自由是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
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
人身自由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
没有人身自由,其他的自由也难以保障。
所以观点D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D。
【考点】本题考查人身自由权的重要性。
4.当财产所有人的财产受到不法侵害已经毁坏或灭失时,所有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A.要求确认所有权B.要求恢复原状
C.要求排除防碍D.要求赔偿损失
【答案】D
【解析】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的财产的所有权,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不受侵犯。
当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犯时,公民有权请求法律的保护。
当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时,我们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所有权;当我们的财产受到不法侵害已经毁坏或灭失时,所有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所以本题符合题意的选项是D,所以本题选择D。
【考点】本题考查依法保护财产所有权的方式。
5.人格尊严的理解不正确是()
A.表现为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
B.是人格权中的首要权利
C.集中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D.是享受人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
【答案】B
【解析】人格尊严权是享受人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一权利表现为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集中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所以观点A、C、D都是对人格尊严的正确理解;观
点B是人格权中的首要权利,说法错误,因为公民首要的人身权利应该是生命健康权,本题需要答出对人格尊严
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所以B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B
【考点】本题考查对人格尊严的正确理解。
6.在众多的公民权利中,有一类权利与生俱来,这就是人格权。
人格权包括()
①人身自由权②生命健康权③姓名权④受教育权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学理上,通常将公民的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
人格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做人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所以观点①②③符合题意;观点④受教育权,不属于人格权,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B。
【考点】本题考查人格权包括的范围。
7.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是()
A.民事法律B.刑事法律C.行政法律法规D.民俗公约
【答案】B
【解析】我国的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我国的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国家审判机关依据刑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通常采用判处侵犯财产的罪犯罚金、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所以本题符合题意的选项应该是B,所以本题选择B。
【考点】本题考查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法律手段。
8.财产的内容十分丰富,从形态上划分,财产分为()
①有形财产②无形财产③公共财产④个人财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答案】A
【解析】财产的内容十分丰富,按归属划分,有的属于个人所有,有的属于集体所有,有的属于国家所有;从形态上划分,财产分为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所以根据题意,观点①②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A。
【考点】本题考查对财产的分类。
9.某学校女学生王某因嫉妒同寝室的另一名女同学,用有照相功能的手机偷拍了她在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在同
学中传看并散布一些诋毁性的语言。
王某侵犯了同学的()
①生命健康权②肖像权③隐私权④名誉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人格尊严权是公民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
人格尊严权具
体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王某用有照相功能的手机偷拍了同学在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在同学中传看并散布一些诋毁性的语言。
王某侵犯了同学的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所以观点②③④符合题意;观点①生命健康权,在这一案例中并没有受到侵犯,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B。
【考点】本题考查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表现。
10.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姓名权的是()
A.小刘常给同学起外号,以此取乐
B.小宋偷看别人的日记,将笔记中的内容向班上同学传播
C.小王的继父任某强迫他改姓任
D.刘田私拆同学的信件,并将邮票占为已有
【答案】C
【解析】姓名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得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
既不要干涉他人决定姓名、使用自己的姓名,也不要干涉他人改变自己的姓名,否则,就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
观点A小刘常给同学起外号,侵犯同学的名誉权,故排除;观点B、D,侵犯同学的隐私权,故排除;观点C.小王的继父任某强迫他改姓任,侵犯了小强的姓名权,所以本题选择C。
【考点】本题考查侵犯姓名权的表现。
11.中学生陈某在网上聊天的时候,假冒本班同学赵某姓名,捏造本班同学孙某有小偷小摸行为。
陈某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
①荣誉权②名誉权③隐私权④姓名权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得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
既不要干涉他人决定姓名、使用自己的姓名,也不要干涉他人改变自己的姓名,否则,就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犯,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
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行为,是诽谤他人,是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表现。
题中陈某假冒本班同学赵某姓名,捏造本班同学孙某有小偷小摸行为。
就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和名誉权,观点②④,符合题意;观点①③,与本题无关,故排除;所以本题选择D。
【考点】本题考查侵犯姓名权和名誉权的表现。
12.印度洋沿岸国家遭受海啸灾难后,某校师生积极向海啸灾难国捐款。
这是师生们依法对自己的财产行使()A.占有权B.使用权C.收益权D.处分权
【答案】D
【解析】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它是财产归谁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现,是一种直接与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
某校师生积极向海啸灾难国捐款。
这是师生们依法对自己的财产行使处分权的体现,所以观点D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D。
【考点】本题考查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财产的所有权的体现。
13.下列情形中,属于不合理使用肖像的是()
A.新闻报道中使用领导人的肖像
B.公安机关为缉拿犯罪分子在报刊上使用犯罪分子的肖像
C.寻人启事上使用失踪者的肖像
D.街头人物特写摄影,并在电视台做广告
【答案】D
【解析】为了保护公民的肖像不被丑化或非法利用,法律确认公民的肖像权。
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公民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给自己画像、照相或录像等;有权决定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有权就是用自己的肖像获取报酬。
观点A,不属于侵权行为,故排除;观点B、C,既没有丑化也没有非法利用公民的肖像,也不属于侵权行为,故排除;观点D,以营利做为目的的行为,就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权,所以本题选择D。
【考点】本题考查侵犯肖像权的行为表现。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首要人身权利,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
为此,我们必须()
A.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
B.注意安全,不参加体育活动
C.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
D.认真学习,不参加社会实践
【答案】AC
【解析】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自卫和请求司法保护。
观点B不参加体育活动,说法错误,故应排除;观
点D说法正确,但与题无关,故排除;所以本题符合题意的选项是AC。
【考点】本题考查公民维护生命健康权的方式。
2.尊重他人隐私,必须()
A.封闭自我,不与他人交往
B.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C.树立隐私意识,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陋习
D.在与他人交往时,不要了解对方情况
【答案】BC
【解析】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要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陋习;还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
所以观点BC符合题意;观点A,因噎废食,怕侵犯别人的隐私而自我封闭的做法不
可取,故排除;观点D,不要了解对方情况,说法错误,故排除;所以本题选择BC。
【考点】本题考查尊重和维护他人隐私权的表现。
3.云南红塔烟草(集团)公司在香港某报上,以奥运冠军王军霞的照片为背景,登了整幅广告。
该公司()
A.侵犯了王军霞的姓名权B.应该承担刑事责任
C.侵犯了王军霞的肖像权D.应该承担民事责任
【答案】CD
【解析】为了保护公民的肖像不被丑化或非法利用,法律确认公民的肖像权。
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公民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给自己画像、照相或录像等;有权决定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有权就使用自己的肖像获取报酬。
云南红塔公司以奥运冠军王军霞的照片为背景,登了整幅广告。
他们的行为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所以侵犯王军霞的肖像权;但构不成犯罪,不能承担刑事责任,应承担民事责任;所以观点CD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CD。
【考点】本题考查侵犯肖像权的行为表现。
4.广义上财产还包括无形的精神产品,如()
A.著作权B.专利权C.商标权D.姓名权
【答案】ABC
【解析】知识和智慧是无形的财产。
为了激励人们创造无形财产,国家通过立法保护智力成果所有人的权利。
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
所以本题符合题意的选项是ABC。
【考点】本题考查知识产权的内容。
5.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马某窃取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给同学陈某的邀请信,并假冒陈某之名拒绝了该大学的留学邀请,同时向该校推荐了自己。
事情败露后,学校开除了马某的学籍。
上述材料表明()
A.应该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B.马某非常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C.马某侵犯了陈某的姓名权
D.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办事
【答案】ACD
【解析】盗用、冒用他人的姓名,是侵害公民姓名权的两种具体表现。
马某窃取陈某的邀请信,并假冒陈某之名拒绝了该大学的留学邀请,马某就是侵犯了陈某的姓名权;由此说明:马某思想道德素质低下,法制观念淡薄;这并不是马某珍惜受教育的权利的表现;所以观点ACD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ACD。
【考点】本题考查公民的道德意识、法制观念的表现。
6.李某和吴某因事发生纠纷,李某为了报复,捏造事实并利用手机短信发送给吴某的亲戚好友,致使吴某名誉受损。
据此,吴某把李某告上法庭,法院一审判决李某向吴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这一事例说明()
A.我国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B.损害他人人格尊严,诋毁他人名誉要承担刑事责任
C.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
【答案】ACD
【解析】李某为了报复,捏造事实并利用手机短信发送给吴某的亲戚好友,致使吴某名誉受损,这是李某侵犯公民名誉权,也是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表现;吴某把李某告上法庭,说明吴某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权;法院一审判决李某向吴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说明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观点ACD符合题意;观点B,说法错误,故排除;所以本题选择ACD。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的表现。
7.下列行为中,公民依法行使自己财产所有权的有()
A.郑某在市场上买了一双皮鞋送给朋友
B.一名中学生买了一些作业本,用来上课记笔记
C.钱某把自己家里的私房出租给别人,每月得到租金
D.一位文艺工作者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辆高级小轿车
【答案】ABCD
【解析】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它是财产归谁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现,是一种直接与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
观点A买了一双皮鞋送给朋友,这是在行使对自己财产的
处分权;观点B买作业本用来上课记笔记,这是在行使对自己财产的使用权;观点C把私房出租给别人得到租金,这是在行使对自己财产的收益权;观点D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辆高级小轿车,这是在行使对自己财产的占有权;
观点ABCD均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ABCD。
【考点】本题考查公民依法行使自己财产所有权的
三、探究题
1.仔细观察下列的几幅漫画,分析这些行为分别侵犯了公民的哪一权利。
(10分)
图1:看看女儿的日记里都写了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祸”从天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凭什么搜查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4:班长,昨天我迟到时写了你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如此集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图1,隐私权;图2,生命健康权;图3,人身自由权;图4,姓名权;图5,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隐
私权。
【解析】
图1: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
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家长偷看子女的日记,属于侵犯子女的隐私权。
图2: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高空坠落物砸伤
他人,侵犯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图3:人身自由是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
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
由自己支配。
超市随意搜查公民身体的行为就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图4:法律保护公民的姓名权不受侵犯。
盗用、冒用他人的姓名,是侵害公民姓名权的两种具体表现。
由于自己
迟到就写上班长的名字,侵犯了班长的姓名权。
图5: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对自己的信件、电话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开。
将他人的信件拆毁,用以集邮,侵犯了他人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侵犯了隐私权。
【考点】
图1:本问考查侵犯隐私权的表现。
图2:本问考查侵犯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的表现。
图3:本问考查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的表现。
图4:本问考查侵犯公民的姓名权的表现。
图5:本问考查侵犯隐私权的表现。
2.15岁的小红喜爱芭蕾舞,让爸爸给自己拍了张跳舞的照片。
某刊编辑找到小红,要求将
该照片刊登于杂志封面上。
小红征得爸爸同意后答应了编辑的要求,编辑将使用照片的报酬交给了小红。
请问:小红行使了什么权利?这一权利具体包括哪些方面?(5分)
【答案】(1)小红行使了肖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