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城关中学高二物理联考试卷带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城关中学高二物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多选)某点电荷的电场的电场线如右图示,比较电场中的A、B两点:
A.A点处的电场要强些
B.B点处的电场要强些
C.两点的电场一样的
D.A、B两点的电场方向相同
参考答案:
AD
2. 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横截面为半圆环的均匀透明柱体,其内圆半径为r,外圆
半径为R,R=r。
现有一束单色光垂直于水平端面A射入透明柱体,只经过两
次全反射就垂直于水平端面B射出。
设透明柱体的折射率为n,光在透明柱体内传
播的时间为t,若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
A、n可能为
B、 n可能为2
C、t可能为
D、t可能为
参考答案:
AB 3. 如图10甲所示,O点为振源,OP=s, t=0时刻O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产生向右沿直线传播的简谐横波.图2乙为从t=0时刻开始描绘的P点的振动图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该波的频率为t2-t1
B.这列波的波长为
C.t=0时刻,振源O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D.t=t2时刻,P点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参考答案:
C
4. 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B.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C.在光导纤维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
D.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参考答案:
D
5. (多选题)如图所示,MN是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的边界.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在纸面内从O点射入磁场.若粒子速度为v0,最远能落在边界上的A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若粒子落在A点的左侧,其速度一定小于v0
B.若粒子落在A点的右侧,其速度一定大于v0
C.若粒子落在A点左右两侧d的范围内,其速度不可能小于
D.若粒子落在A点左右两侧d的范围内,其速度不可能大于
参考答案:
BC
【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分析】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粒子轨道半径,然后根据轨道半径分析答题.直线边界的磁场,垂直射入时达到最远点,最远点距O点为2r.沿其它方向射入时,距离要小于2r.
【解答】解: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m,则轨道半径:r=,
当从O点垂直射入磁场时,OA距离最大,最大距离为2r,OA=2r=;
A、当粒子打在A点的左侧,若入射方向不变,半径减小,速度小于v0,若入射方向调整,半径可能比原来大,也可能比原来小,所以其速度可能等于或大于v0,因为速度方向未知,离子的入射方向只要偏左或偏右皆可,故A错误.
B、由于速度等于v0时最远到达A,故要使最远点到达A右侧,速度必须大于v0,故B正确.
C、当粒子从O点垂直射入磁场时,若刚好达到A点左侧距离d处,则有﹣d=,解得:
v=v0﹣,由B可知:若粒子落在A点左右两侧d 的范围内,速度必须大于v,故C正确;
D、由于粒子是沿任意方向飞入,所示速度极大的粒子仍可满足条件,故D错误.
故选:BC.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边长为a的正方形,处于有界磁场如图所示,一束电子以水平速度射入磁场后,分别从A处和C处射出,则vA:vC=__________;所经历的时间之比tA:tC=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2 2∶1[
7. 已知R1=1Ω,R2=2Ω,R3=3Ω,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则通过电阻R1和R2、R3 的电流之比为I1:I2
= ;I1:I3= 。
电阻R1、R2、R3两端电压关系是U1:U2= ;U1:U3= 。
电阻R1和R2消耗电功率之比为P1:P2= 。
参考答案:
5:3 5:2 5:6 5:6 25:18
8. 如图所示,有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9000N/C,在电场内一水平面上作半径为10cm的圆,圆上取A、B两点, AO沿E方向, BO⊥OA,另在圆心处放一电量为
10--8C的正点电荷,则A处场强大小EA=______N/C, B处的场强大小EB=______N/C.
参考答案:
9. (4分)如图所示,由某种透光物质制成等腰直角三棱镜,腰长=16
cm,为了测定这种物质的折射率,使两腰分别与O x、Oy重合,当从OB边
的C点观察A棱时,发现A棱的视位置在D处.若C点坐标为(0,12),D
点坐标为(9,0),则该透光物质的折射率为。
参考答案:
10. 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AB 间的距离为6cm ,电势差是300V.将一块3cm 厚的矩形空腔导体放入AB 两板之间,它的左侧面P 与A 板平行,且距A 板1cm.C 是A 、B 两板正中央的一
点,则C 点的电势是________V.
参考答案: 200
11. 如图甲是α、β、γ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乙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伤痕的示意图,根据甲图信息可知图乙中的检查是利用 射线。
参考答案:
12. 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摩擦力与斜面倾角的关系,设计实验装置如图。
长直平板一
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架在一物块上。
在平板上标出A 、B 两点,B 点处放置一光电门,用光电计时器记录滑块通过光电门时挡光的时间。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挡光长度d ,用天平测量滑块的质量m ; ②用直尺测量AB 之间的距离s ,A 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
,B 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
;
③将滑块从A 点静止释放,由光电计时器读出滑块的挡光时间t ; ④重复步骤③数次,并求挡光时间的平均值; ⑤利用所测数据求出摩擦力和斜面倾角的余弦值
;
⑥多次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步骤②③④⑤,做出关系曲线。
(1)用测量的物理量完成下列各式(重力加速度为g ): ①斜面倾角的余弦
=
;
②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 = ; ③滑块运动时的加速度a = ;
④滑块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f = ;
(2)测量滑块挡光长度的游标卡尺读数如图所示,读得d = 。
参考答案:
(1)①
②
③
④
(2)3.62 cm
13. 我国科技人员用升温析晶法制出了超大尺寸单晶钙钛矿晶体,尺寸超过71mm ,这是世界上首次报导尺寸超过0.5英寸的钙钛矿单晶.假设该单晶体的体积为V ,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 ,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则该晶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_________,分子直径为 _______________.(球的体积
,D 为球的直径)
参考答案:
(1). (2).
【详解】该单晶体的质量m =ρV ,则分子数为:,单个分子体积:,解得:。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如图所示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 (1)将图中所缺的导线补接完整.
(2)如果在闭合电键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了一下,那么合上电键后,以下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将A 线圈迅速插入
B 线圈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将向 右 (填“左”或“右”)偏一下;
B .A 线圈插入B 线圈后,将滑动变阻器触头迅速向左拉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将向 左 (填“左”或“右”)偏一下.
参考答案:
解:(1)将电源、电键、小螺线管、滑动变阻器串联成一个回路,
再将电流计与大螺线管串联成另一个回路,电路图如图所示.
(2)闭合开关,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增大,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向右偏;
A、将原线圈迅速插入副线圈时,磁场方向不变,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增大,灵敏电流计指针将向右偏转.
B、原线圈插入副线圈后,由电路图可知,将滑动变阻器触头迅速向左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原线圈电流变小,穿过副线圈的磁场方向不变,但磁通量变小,灵敏电流计指针将左偏转.
故答案为:(1)电路图如图所示.(2)A、右;B、左.
15.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待测干电池的电动势约1.5 V、内电阻较小,要求干电池放电电流不得超过0.6A,可供选择的器材除开关、导线外,还有:
A、电压表(量程0~3V,内电阻约3kΩ)
B、电压表(量程0~15V,内电阻约15kΩ)
C、电流表(量程0~0.6A,内电阻约0.1kΩ)
D、电流表(量程0~3A,内电阻约0.02kΩ)
E、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50Ω,额定电流1.0A)
F、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200Ω,额定电流1.5A)
⑴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__。
(填序号)
(2)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图线,则待测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__Ω。
参考答案:
⑴A,E (2)1.50;0.60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参考答案:
17. 地球的年龄到底有多大,科学家们是利用天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来推测的.通过对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中铀和铅含量的测定,测定出该岩石中含有的铀是岩石形成初期时(岩石形成初期不含铅)的一半.铀238衰变后形成铅206,铀238
的相对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规律如下图所示.图中N为铀238的原子数,N0为铀和铅的总原子数,则由此可以断定:
(1)地球年龄大约为多少年?
(2)被测定的古老岩石样品在90亿年后的铀、铅原子数之比是多少?
参考答案:
解析:(1)由于目前研究的岩石中铀的含量是岩石形成初期的一半,由图可知对应的时间是45亿年,即地球年龄大约为45亿年。
(2)由图知,90亿年对应的=,设铅原子的数目为,则有:=,
所以:=,即90亿年时的铀、铅原子数之比是1∶3。
18. 折射率为n、长度为L的玻璃纤维置于空气中,若从A端射入的光线能在玻璃纤维中发生全反射,最后从B端射出,如图所示,求:
(1)光在A面上入射角的最大值.
(2)若光在纤维中恰能发生全反射,由A端射入到从B端射出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参考答案:
解:(1)光路图如右图所示,要在纤维中发生全反射,其临界角C有 sin C=
折射角θ2=90°-C
所以cosθ2=, sinθ2= ks5u
由折射定律: sinθ1=n sinθ2=
θ1=arcsin.
(2)光在纤维中传播的速度v=(c为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光在沿纤维轴线方向上的速度分量v1=v cosθ2==
所用时间: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