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吉祥文化概论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吉祥文化概论论文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车辆工程122班
姓名:朱律
学号:5902412066
儒、佛、道中的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思想智慧、人文理念及精髓是由传统的儒、佛、道融洽发展而来,社会的发展运行也以此维系民簇文化情结,包括易经等哲学观、世界观都极强的表现东方独有的文化特质。

而我们的吉祥文化也必然的在吉祥物、吉祥图案、吉祥传统、吉祥行为等方面有所表现。

中国文化的结构以儒、佛、道为主框架的稳定模式,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对中华民族的素质、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

秦汉时期佛教传人中国,佛教中的因果报应,道教中的长生不老,儒教中的阴阳五行,三者有所融合,再加上神话传说,极大地丰富了吉祥图案的题材,并广泛地应用于建筑、雕塑和民俗艺术中,丰富的吉祥语言开始出现。

例如在汉代织锦上已经出现了不少吉祥图案,有“万事如意”锦、“延年益寿大益子孙”锦等。

此时传统吉祥图案中的福、禄、寿、喜图案已经逐渐开始成形。

儒家“天人合一”的观点,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把人的思想、感情性格、行动生命联结在一起,自然物被赋予“拟人化的性格”,体现了自然的人化。

儒家学派中,孔子创立了血缘宗法世袭制度,凤凰、白鹤、白头、鸳鸯、燕子五种瑞鸟的组合图案,象征着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五种伦理关系。

中国传统观念重视子嗣的延续,因此出现了象征多子多福
思想的“榴开百子图”以石榴、佛手、桃子寓意多子、多福、多寿,还有“麒麟送子图”等。

在儒家学派中,孔子创立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宗法世袭制度,它从人际关系而约定人的上下尊卑,以伦理道德维护人际关系。

(从本质上讲,孔子创立的这种宗法制度实质上是社会发展制度信息的表现,统治伦理道德只是政治层面对这种社会制度化、秩序化发展的一方面表现。

)传统装饰吉祥图案中,“五翎”(指“五伦”)的凤凰、白鹤、白头、鸳鸯、燕子组合的图案,就象征儒家严格而有等级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五种伦理关系;儒家强调“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之根本的入世思想,以孔子“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也”之语为人格原型的松、竹、梅岁寒三友吉祥图案,以及梅、兰、竹、菊四君子组合吉祥图案,都被文人学士用来作为坚贞、高洁情操的礼赞和自我表达。

在民间,很多庭院种植梅、兰、菊、竹,就是这种吉祥文化的生活表现。

而动物当中的马因一生追随主人、任劳任怨而被赋予“忠”、“义”的含义,符合儒家道德规范而被广泛运用。

伦理的意蕴,具有一种控制力,一种规范力,力求保持社会和人际的次序。

符合儒家“天人合一”观点的花、鸟、虫、兽的吉祥纹样,体现着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强调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人事,认为广大艺术,不论是文学,还是绘画,都要以“厚人伦,美教化”为职责,提倡人们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又要善于从生活中提高道德修养,发掘审美情趣。

同时,在儒学影响下,我国许多封建思想在吉祥图案也有反映,如“学而优则仕”的“一路连科”、“路路连科”、
“青云直上”等,表现科举高中,仕途顺畅;如“俸禄富贵”思想,表现禄文化,“鹿”便成了占第一位的吉祥物,有“玉堂富贵”、“雀禄封侯”、“受天百禄”等。

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既是现世的,又是出世的,故有“儒道互补”之说,儒、佛、道三家也常常合流。

以渔、樵、耕,读为题材的吉祥图案,就表现了古代士大夫在儒、佛、道三家中徘徊。

道家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使追求长生成为了普遍的人生目标,于是就有“寿山福海”“福寿康宁”等吉祥字样以及“五福捧寿”、“群仙祝寿”、“寿比南山”、“松鹤长春”等吉祥纹样。

在传统艺术创作中经济可以看到这方面的画作、文艺评论。

传说吃蝙蝠肉可以成仙,蝙蝠图案成了吉祥的象征,元代“八仙过海”“八仙捧寿”和清代的暗八仙都以忠、孝、顺、仁、信面目出现的道教神化,都成为传统中国工艺美术吉祥图案特具特色的内容。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在我国盛行,这对吉祥艺术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佛教艺术题材之一的莲花成了此时期盛行的吉祥纹样。

在莲花纹基础上加以变化而成的“宝相花”,其名称与佛坐象名称——宝相相同。

“宝相花”的珠点也与佛珠相仿。

“八宝”亦“八吉祥”,原是佛教庙宇中供在佛、菩萨“神桌”上的吉祥器物,到后来,“八吉祥”成为建筑、染织、陶瓷、地毯上吉祥图案极普通的题材,并不仅仅限于佛教供器所用。

它们分别表示:法螺——宣传佛教妙言;法轮——轮回永生;宝伞——曲度众生;白盖——-曲度众生;莲花——清净;宝瓶——功德圆满;金鱼——活泼;盘肠——万劫不灭。

从这
些佛教派生出的吉祥寓意,符合我们民族向善的心理乃至追求永生的理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都要人相信有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要求人修身养性,追求至善至美,达到幸福的永恒。

历朝历代统治者以此笼络人心,它们或独尊儒术,或三教并立,上以其风化下,渗透着文化思想的吉祥图案经久不衰,成为了人们乐于接受的艺术语言及和我们对语的精神同构。

而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既是现世的,又是出世的,故有“儒道互补”之说,儒、佛、道三家也常常合流。

以渔、樵、耕,读为题材的吉祥图案,就表现了古代士大夫在儒、佛、道三家中徘徊。

总之,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述派别林立,因此对于吉祥文化的说法各异,但是无论是哪一个派别,哪种理论说法,都要人们相信有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要求人修身养性,追求至善至美,达到幸福的永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