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鲁士大帝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斯的威胁总是来自东西两边,但它没有能力在两线同时作战。在西线稳定之后,居鲁士才得以抽出精力对 付来自东北方的游牧人。公元前530年,他出兵征讨里海东岸中亚广阔草原上的马萨格泰人。他们由寡居的女王 托米丽司统领。
居鲁士扎下营盘,只留部分军队守卫,自己带领大部队悄然后退。马萨格泰女王的儿子率部劫营,杀死留守 的波斯军人后,在原地饮宴。居鲁士回兵歼灭敌军,俘虏了女王之子,王子羞愤自杀。女王派使者告诉居鲁士: “我凭着马萨格泰人的主人太阳发誓,不管你多么嗜血如渴,我也会叫你把血喝饱的。”
游戏《旧世界》中的居鲁士形象 公元前559年,居鲁士成为波斯人的首领,统一了波斯的10个部落。曾奉 命处死居鲁士的大臣哈尔帕哥斯便开始与他联络,要他起兵攻打米底,自己则约为内应。原来,当初国王发现哈 尔帕哥斯未杀死居鲁士,一气之下,把此大臣13岁的独生子杀死,并烹成菜肴,让哈尔帕哥斯当面吃下。据上面 提到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这位大臣“没有被吓住,也没有失去自制力”,刻骨的仇恨让他冷静思考如何报杀 子之仇。
这则比传奇小说还传奇的故事出自大手笔希多罗德,尽管起真实性颇为可疑,但后人已将它同居鲁士的形象 紧密结合在一起,无法分开了。公元前559年居鲁士成为波斯首领,并统一了波斯10个部落。刚刚获得统一的部 落联盟通常具有强大的扩张性,而在一个杰出的首领领导下更是如此。居鲁士将他的第一个攻击目标对准了他的 外祖父之国。经过三年的战争,并在米底大臣哈尔帕哥斯的策应下,于公元前550年攻下了米底的都城,历......
公元前553年,居鲁士起义反抗米底。为了说服波斯人追随自己,他命令全体波斯人带镰刀集合,让他们在 一天之内将超过3公里见方的土地开垦出来。在完成这项任务之后,居鲁士发出第二道命令,让他们在次日沐浴更 衣后集合。居鲁士宰杀了他父亲所有的绵羊、山羊和牛,并准备了酒和各种美食犒劳波斯全军。第二天,波斯人 聚集在草地上,尽情饮宴。此时,居鲁士问他们是喜欢第一天的劳苦还是第二天的享乐。听到大家都选择了后者, 居鲁士说:“各位波斯人啊,如果你们听我的话,就会享受无数像本日这般的幸福;如果你们不肯听我的话,那 就要受到无数像去日那样的苦役。”波斯人奉居鲁士为领袖,起兵攻打米底。
波斯帝国崛起前的世界中心文明圈形势 也是在这一年,波斯帝国的军队已经攻克了小亚细亚半岛西部的强 国吕底亚。至此,建立波斯帝国的居鲁士大帝,在短时间内将自己的版图从扎格罗斯山脉以东,扩张到了爱琴海 东岸。过去由米底、巴比伦和吕底亚三方瓜分的世界中心文明圈,如今已经有三分之二落入了他的手里。
不满足于此的居鲁士,还在策动更大规模的扩张。曾经支持他击败米底帝国末代君主的北伊朗贵族们,也需 要更多封地和战利品来犒劳自身的付出。在这种形势下,居鲁士将南方的巴比伦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但在条件 成熟之前,他还需要解决很多周边......
双方的大战是居鲁士一生经历过的最残酷的战斗。在双方弓箭手射完所有的箭之后,两军展开肉搏厮杀,最 终的胜利属于马萨格泰人,波斯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居鲁士阵亡。马萨格泰女王找到居鲁士的尸体,割下他的头 颅,放进盛满血的革囊。她以此实践自己的誓言,让居鲁士“饱饮鲜血”。 德国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创作的油 画《托米丽司的传说》
出乎克洛伊索斯的意料,居鲁士为了防止他集合更多的军队进攻波斯,竟然主动出击,攻入吕底亚本土。仓 促应战的吕底亚人与波斯人决战于首都萨迪斯(今土耳其西部)郊外的辛布拉平原(锡姆伯拉战役)。吕底亚人 仍旧想依靠长矛骑兵取得优势,但居鲁士却想出了妙计。他将随军运载粮食和行李的骆驼集合起来,配备骑手, 走在军队的最前面,步兵和骑兵紧随其后。吕底亚的马队遇到骆驼,立刻转身逃窜。据希罗多德所著的《历史》 解释说,马害怕骆驼,在看到骆驼或闻到骆驼气味时就受不了。吕底亚人毕竟是西亚最勇武好战的民族,他 们......
17世纪油画《居鲁士国王的童年》中牧人收养居鲁士的画面 这个新生的婴儿就是居鲁士。他一生下来,就 被交给国王的亲信大臣哈尔帕哥斯处理。大臣不敢自己动手,便把孩子转交给一个牧人,命他弃之荒野。牧人的 妻子恰巧刚产下一个死婴,他们于是留下了居鲁士,用自己的死婴顶替交差。牧人的妻子叫斯帕科,在米底语中 是“母狼”的意思,因此日后有传说称居鲁士童年时曾得到母狼的哺育。
面对在短期内建立起来的波斯帝国,居鲁士没有过多地将自己的个人意志和欲望强加于被征服地区。与他之 前的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的尼甲布尼撒相比,他的确是非常宽容的。他在被征服地区实行宽松的自治政策,除了 承认波斯帝国的最高统治特权之外,各地旧有的法律和统治机器都被保留了下来,米底、吕底亚、巴比伦的贵族 仍然保有原来的特权。在宗教方面,他每到一地就到当地的神庙拜祭,安抚祭祀贵族,保护他们的特权。他最广 为传颂的事迹是允许被新巴比伦王国强行迁徙至巴比伦境内的犹太人返回家园,并支持他们重建被毁的耶路撒冷 犹太教神庙,并因此被《圣经》称为“上帝的工具”。居鲁士以强大武力为后盾的地方宽容政策,成为波斯帝国 立国的指导思想被他的后继者们贯彻下去,使这个看来松散不巩固的军事行政联合体居然延续了两百多年之久。
居鲁士10岁的时候,和同村的孩子玩扮国王的游戏。被孩子们推举为国王的居鲁士,鞭笞了一个抗命的贵族 之子。事情越闹越大,以至于国王阿斯提阿格斯亲自介入调查,居鲁士的身份终于被发现。宫廷祭司说,这个孩 子已经在游戏中成为国王,不会再第二次成为国王了。阿斯提阿格斯终于消除疑虑,将居鲁士送回波斯。
在米底与巴比伦作战期间,居鲁士曾经率领波斯军队为阿斯提阿格斯作战,当时不到20岁的居鲁士以漂亮的 骑兵奔袭闪击并夺取了巴比......
截然不同的命运
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将犹太人大量掳到巴比伦奴役 公元前546年春季,大量的犹太人依然居住在当 时的世界第一大城市--巴比伦。他们的故土耶路撒冷已经被新巴比伦王朝的军队拆毁,圣殿也一同被夷为平地。 至于他们自己,则被迫集体迁徙到两河流域的世界中心,成为新主人的国家奴隶。
这样的境遇对于犹太人来说,或许并不陌生。近千年前的先知摩西,就带着一群处境类似的先民,从埃及出 逃,摆脱了原先的法老奴隶身份。但这一次的情况又有所不同,犹太人的数量在偌大的巴比伦城内似乎并不显著。 他们的社区也被巴比伦本地人、新征服者迦勒底人和行商的腓尼基人聚居地所稀释。因而除了少数还说得上话的 祭祀外,他们在实际上缺乏统一的强力核心。因此要摆脱这一历史上著名的巴比伦之囚,就需要外力的帮助。
居鲁士过惯了马背上的生活,已经“乐此不疲”了,即使他到了花甲之年也壮心不已。他可能准备攻打埃及, 但为了避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必须先解除中亚游牧部落的威胁。公元前530年,居鲁士亲率大军攻打里海东岸 草原的马萨格泰人部落,开始进展顺利,擒杀了马萨格泰王子。但随后与马萨格泰主力军的决战进行得异常惨烈, 有东道主优势的马萨格泰人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波斯几乎全军覆没,居鲁士阵亡,他的头颅被马萨格泰女王割下 来,放在盛满血的革囊里。以中国传统的观点,居鲁士算是“不得善终”,但对于一个一生不知疲倦的战士来说, 马革裹尸是对他的一生的最高奖赏。
征服米底的战争持续了3年,公元前550年,居鲁士终于攻克了米底都城,正式建立波斯帝国。居鲁士属于 波斯人的阿契美尼德家族,因此他所创立的帝国也被称为阿契美尼德王朝。
波斯的西方强邻吕底亚的国王克洛伊索斯看到居鲁士日益强大,非常担心,想趁波斯立国未稳,出兵将它灭 掉。在出征之前,他派人去著名的希腊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祈求神喻,得到的神喻是:如果他出兵攻打,一个大帝 国将毁灭,欣喜过望的他再次请求神喻,得到的回答是:“如果一匹骡子变成米底国王,你这个两腿瘦弱的吕底 亚人,就必须沿着多石的海尔谟斯河逃跑。”既然米底国王永远不可能是一匹骡子,克洛伊索斯于公元前547年 大胆出兵,攻打波斯。
克洛伊索斯焚毁了他遇到的第一座波斯城市普特里亚(今土耳其中部),闻讯赶来的居鲁士在这里与吕底亚 会战(普特里亚战役)。吕底亚军队中配备长矛的骑兵在技术上占了上风,但居鲁士的军队在数量上占有优势, 并使用了新式武器高台炮车(也有说包括镰刀战车,但据学者考证,镰刀战车实际上应当出现于阿尔塔薛西斯一 世统治时期,是两次远征希腊失利后,波斯帝国应对希腊式密集重步兵队形的产物)。双方互有伤亡,未分胜负, 克洛伊索斯于是决定退兵。
在公元前7世纪的伊朗高原上,生存着两个同文同种的部落群体,分别为米底和波斯。米底首先强大起来并 建立了国家,并在公元前612年伙同新巴比伦王国一起灭掉了曾经不可一世的亚述帝国,波斯也成了它的附庸。
正当米底国王阿斯提阿格斯正在享受着作为一个大国国王的无上威权之时,却突然被一个恶梦所震撼:他的 已嫁给波斯首领的女儿将生出一个夺取自己王位、灭亡自己国家的亚洲霸主。不久,他的女儿便生出一个男婴, 就是居鲁士。阿斯提阿格斯命令手下将居鲁士处死,但在一对奴隶牧人夫妇的保护下摆脱了大难,并被这对夫妇 抚养成人,直至回到波斯继承首领之位。
居鲁士大帝
波斯帝国建立者
01 人物生平
03 去世之后
目录
02 历史回顾 04 家庭成员
05 历史影响
07 成功原因
目录
06 人物评价
居鲁士大帝(前590年或前580年-约前529年), 波斯语:;گرزب شوروک希腊语:Κύρος;现代波斯文: ㄆㄆ;传统译名为希腊语Κρο的拉丁文形式Cyrus的译音。本是伊朗西南部一个小首领,经过一系列的征战而胜 利,打败了3个帝国,即米底,吕底亚,新巴比伦,统一了古中东部分地区,建立了从印度到地中海的特大帝国, 当代伊朗人将居鲁士尊称为“伊朗国父”。
历史回顾
历史背景
帝国缔造
在公元前3世纪以前,中东地区一直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心,这一地区的发展沿着从城邦到地区性王国到洲 际大帝国的轨迹前进,波斯帝国是上古中东诸文明的集大成者,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 它的出现也是世界历史的一个篇章的总结。它的创立者居鲁士以其一生不断的征战、征服和他对被征服者的宽容 而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印记。
后来,居鲁士的儿子冈比西斯二世继承了王位,他打败了该部落,运回了其父的尸首。居鲁士的遗体归葬故 都帕萨尔加德(位于今伊朗法尔斯省)。他赢得了永久的尊敬。200年后,灭亡波斯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从希腊 东征到此,不仅没有毁坏他的陵墓,相反还下令加以修葺。居鲁士陵2500年来屹立不倒。
古代流传下来的关于居鲁士的死亡有四种说法:(1)据希罗多德所说,他在马萨革泰人交战中阵......
居鲁士大帝是古代波斯帝国缔造者,波斯首位皇帝(前550—前530年在位)。他所创建的国家疆域辽阔, 从爱琴海到印度河,从印度河到地中海,从尼罗河到高加索。在自传铭文中他骄傲地说:“我,居鲁士,乃世界 之王,伟大的王。”
概述图参考资料
人物生平
1
人物身世
2
征服米底
3
征服吕底亚
4
征服巴比身世,被号称西方“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详细记录在他的巨著《历史》中。米底国王阿斯提 阿格斯在一次睡梦中,梦见女儿芒达妮的后代将夺取自己的王位并成为亚细亚的霸主。于是,他决定将女儿嫁给 地位较低且性格温顺的波斯王子冈比西斯,以便使女儿的后代失去问鼎米底王权的资格。但在女儿怀孕时,这位 国王又被一个恶梦惊醒:他梦见从女儿的肚子里长出的葡萄藤,遮住了整个亚细亚。为防不测,国王决定外孙一 降生就把他处死。
波斯帝国的壮大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在居鲁士的后继者冈比西斯、大流士、薛西斯手中继续扩展 并达到顶峰,完全改变了古代世界的政治格局。波斯帝国的崛起还有另一个历史意义,就是确立了印欧......
去世之后
现存于伊朗法尔斯省境内的居鲁士陵墓 居鲁士在位29年(约公元前550~前530年),但最后究竟是怎样 死去的,却始终是个历史之谜。据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记载,居鲁士在占领巴比伦之后,转而向东北进 军,以图降服中亚的游牧民族。希罗多德说,这是“蛮人”(非希腊人)所进行的“最激烈的一次战争”。波斯 军队大部分战死,居鲁士本人也战死在疆场。战斗结束后马萨革泰女王托米丽斯为报子仇,用革囊盛满人血,然 后在波斯阵亡者的尸体中间找到居鲁士的尸体,将其首级割下放在她那只盛血的革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