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课改下城乡接合部学校的美术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2010年
Vol.25No.3中学美术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尤其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的今天,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如何把握好美术课
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重点,怎样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既是中学美术教师要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完善教学方法的过程。

新课标的课程内容从不同角度强调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泛的体验性学习的空间,但对于县级城乡接合部学校来说,创新性美术教学模式的实施起步较晚,部分课堂教学还停留在作品的模仿阶段,对学生的启发性学习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尚未达到成熟阶段,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实践性和创造性呢?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营造舒适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有侧重地灵活把握教材内容三个方面去实现。

1营造体验美、创造美的舒适情境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

要营造这样的良好氛围,首先,教师要充分备课,不能流于简单的教与学的表面形式,对于一些基本功的示范教学,课前教师要尝试多种材料的表现或多种制作方法,要挖掘出生动活泼的课件设计和课堂情境设计元素,如:通过制作内容新颖的幻灯片,有引导性地让学生课前预习,课中演练,分组竞赛等方式,力求课堂教学充满情趣。

使他们对美术产生兴趣,教学也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教师要尽可能地摒弃让学生机械模仿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以学生模仿完成了简单的作品为教学目标,应该把教学的侧重面放在引导和启发上,学生便可以无拘无束地思考。

同时,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疑虑,有了舒适地课堂环境,学生更愿意主动跟老师进行交流,积极地提出问题,让激发出的创新热情在良好的师生互动中碰撞成为收获。

再次,教师要建立与学生的亲密关系。

要深入与学生接触,全面了解学生,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由于受上课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的作品不可能达到趋于完美的程度,特别对于少数缺乏美术兴趣的学生而言,作品更加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但在他们的眼里,对自己动手完成的作业已经比较满意了,作为老师,要适时多表扬他们的作品,肯定他们的努力,消除他们因为完成不好作业而产生的紧张和焦虑,同时要鼓励学生敢想敢做,在动手的过程中,张扬个性。

要运用平和、亲切的口吻与学生交流,在学生的心目中要树立起亲和的形象,让学生愿意对你敞开心扉。

2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1启发式教学,触类旁通
学生在美术课上完成的作品,多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课
下很少有机会去体验实践带来的快乐,而实践是让学生把脑中的创新思路付诸于实际的最直接方法,新课标中的学习的理念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从而获得感知认识。

2009年,为庆祝国庆六十周年,全县举行了一次大型的文艺表演活动,我校编排的舞蹈《丰收》也要参加演出,可在准备道具的时候,却买不到“南瓜”,而舞蹈老师想搬真南瓜上阵的想法又因为真道具很重且缺乏舞台色彩感,影响演出效果而作罢,最后学生找到我,让我指导他们动手做“南瓜”,我暗喜于学生的实践冲动,想到不久前的美工课教了扎灯笼,于是启发他们可联系学过的内容,学生们恍然大悟,立刻买来了竹篾、铁丝、卡纸、颜料等工具,按照做灯笼的方法做出了一个南瓜的身子,用卡纸糊了个南瓜顶上的把子,再用粗铁丝加绿丝带扭出了婀娜多姿的南瓜藤,用绿色的布剪成了一片片翠色欲滴的南瓜叶。

通过大家不断的修改、调整和上色,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大南瓜”就在同学们的巧手中诞生了,孩子们在惊讶于自身的创造能力的同时,创造的快乐更是溢于言表。

2.2开展校内美术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短短的课堂40分钟,并不能从根本上培养和促进学生的美术素养,结合有计划、有组织的校内美术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审美情趣:如美术兴趣小组、画廊布置、书画美工作品展览及比赛等,课外活动是学生展示自我才能的平台,竞赛类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把课堂上所学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并加以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们在竞争中切实地体验到动手制作并成功后的快乐,也彰显了美术在运用、制作、创作实践过程中的无限魅力。

3根据城乡接合部学校的特点,灵活掌握和应用教材内容
不管是哪个出版社、哪个版本的美术教材,都十分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城乡接合部的学校,由于地域的差别和学生美术素养和基本功的参差不齐,一些授课内容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认为,教师要灵活地把握教学内容,结合地域特点,化繁为简,通过两个途径来弥补其中的不足。

其一,尽量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紧密联系起来,让教学内容向能引起学生共鸣和兴趣的话题靠拢。

使学生能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自由作画,比如,在“美好的一天”的教学活动中,我启发学生去回忆印象最深刻的,最快乐的事情,用画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不拘泥于绘画的方法。

学生们的作品中,一个从小学画的学生用水彩画了一家人在深圳过春节时去“世界之窗”游玩的场景,夸张的表情,夸张的建筑物,夸张的人物与建筑间的比例,作品完整而大气,春节的喜庆和家人的快乐跃然纸上;也有用油画棒涂抹出一个正在舞台上跳新疆舞的小姑娘,其大胆明快的色彩搭配让人眼前一亮;基本功不理想
收稿日期:3作者简介:王丽萍(5),女,江西金溪人,从事中学美术教学方向的研究。

试析新课改下城乡接合部学校的美术教学
王丽萍
(金溪县云林中学江西金溪344800)
摘 要:随着中学美术新课标的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学方式对于县级城乡接合学校的中学美术教育是一个新课题,在素质培养和创新方面,中学美术教师要灵活掌握教材内容,适当结合地方特色,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素材,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让学生从以往的被动模仿学习到乐于动手、善于观察、敢于创新,在实践中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美术;新课标;实践;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57(2010)03-0135-02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中小学教育12010-04-0
197-
36
2010年第25卷第3期
的同学,则多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心中的美好,虽然造型不完美,形象极其概括,但也充满了童趣。

其二:结合地方特色,把课堂融合到大自然环境中。

城乡结合的学校半数的学生来自农村,要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和绘画技巧,可以通过描绘他们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他们的灵感。

因为家乡是座山清水秀的小县城,我把他们带到学校附近的乡村,在写生过程中,我边示范边讲解,有意识的把课堂所学的绘画技能运用到实践之中。

深秋乡村的美丽景色让他们产生了绘画的冲动,我鼓励同学们大胆描绘,用缤纷的色彩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美好家乡。

经过课后的再润色,不少上交的用“心”完成的作品让我感到很欣慰。

这种写生课,不仅让学生身心得到放松,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激发了农村孩子对美术的热情。

中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
的角度,强调以学生对教材的实践性学习为主体。

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添学习的趣味性正是新课标的最大亮点,它要求教师从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构建个性化的美术教学模式,使学生从以往单纯的技巧模仿升华到积极主动地制作和创新,让心灵在创造与实践中享受着“美”给予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王玉峰.中学美术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2009(01)
Tr y to discussed the school of ur ban and rural badong arts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curr iculum reform
W ang Li-ping
(Jinx i Yunlin M iddle Schoo l,Jinx i Jiangx i 344800,China )
Abstract:With the im plementation of new curriculum in M iddle Scho ol Art,inno vativ 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to focu s o n teaching metho ds in scho ols fo r the coun ty -level rural junction is a secondary art education new issues,training and innov ation in qu ality ,flexibility of fine arts teachers to teaching materials,an appro priate com bination of lo cal features,choo se clo se to student life,teaching materials,create a go od atm osphere in the classro om,students learn from the past p assive im itatio n to be happy hands,g oo d at o bserv ation,creativity ,art in practice and ex perience the fun of learning .
Key words:art;new curriculum;practice;inno vatio n
[责任编辑:胡 勇]
(上接第113页)
王丽萍:试析新课改下城乡结合部学校的美术教学Briefly discussed education infor mat ionization applicat s in histor y teaching
Li N a
(Xiu wu County Teachers C olleg e o f Technolo gy ,Jiaozuo Henan ,454350,C hina )
Abstract:With the adv ent of the informatio n ag e,inform ation by m ore and m ore peo ple's attentio n.Many teachers believe that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 n is the use o f m odern means o f teaching .With the deepening o f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educatio n information izatio n is no long er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 ation,b ut see whether the teaching mode of educatio n info rm atization,respect stud ents'life env iro nment v iew ".
key words:education info rmatizatio n;histo ry teaching;applicatio n
[责任编辑:周志媛]
[2]黎加厚.信息技术教育学习与研究资料[EB/OL].http://www.jea /teac he r/jiahou/ar chive s/2007/4085.html.
[3]黎加厚.教育技术教程——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教与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5]王陆,刘菁.信息化教育科研方法——发挥技术工具的威力
[M].北京:教育科学,2008.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