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专题训练答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专题训练答案含解析
一、电流和电路选择题
1.在图(a)、(b)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 . 只闭合电键S1,三个电流表中仍有两个示数相同 . 同时闭合电路S1、S2,三个电流表中仍有两个示数相同 . 正确的判断是()
A. 只闭合电键S1,示数相同的是电流表A1和A3
B. 同时闭合电键S1、S2,示数相同的是电流表A2和A3
C. R1的阻值最大
D. R3的阻值最小
【答案】D
【解析】【解答】A、a图中电流表A2在支路上,A1在干路上,由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A1示数大于A2示数;
B、b图中S2断开时R1R2串联,当S2闭合时R1短路电路中只有R2 ,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S2闭合时的电流大于S2断开时的电流,综上所述只闭合电键S1,示数相同的是电流表A2和A3故A错误;同时闭合电键S1、S2,示数相同的是电流表A1和A3, B不合题意;
D、同时闭合电键S1、S2,示数相同的是电流表A1和A3相同说明R1R2并联以后的总电阻等于R3的阻值,根据电阻并联以后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可知,R3比R1、R2都小,D符合题意;
C、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无法判断1、R2的大小关系,C .
故答案为:D .
【分析】根据电阻的并联和电阻的串联,以及并联和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结合欧姆定律分析判断 .
2.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电键S,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两灯串联连接且电流表测的电流
B. 两灯并联连接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C. 两灯并联连接且电流表测的电流
D. 两灯并联连接且电流表测的电流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分两条支路:1.经电流表、灯L1,2.经L2后,与L1的电流汇合经开关S返回电源负极,所以电路中有两条电流路径,故灯L1、L2并联;A不符合题意;
因电流表串联在灯泡L1所在的支路上,所以电流表测量的是L1的电流,B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由此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电流表应与被测元件串联,由此判断电流表所测物理量.
3.现代社会倡导文明出行,某班同学对十字路口人行横道的红、绿交通信号灯进行观察,画出如图所示的控制人行红、绿灯的电路图,你认为可行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解析】【解答】因为人行红、绿灯工作时,要分别发光,所以是并联电路,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并联电路用电器互不影响,每个用电器可以单独工作。
4.如图所示的电路,要使两个小灯泡L1, L2串联,应()
A. 断开开关S1, S2,闭合开关S3
B. 断开开关S1, S3,闭合开关S2
C. 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 S3
D. 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 S3
【解析】【解答】解:电流从正极开始,依次经过灯泡L1、S2、L2回到电源负极,因此断开开关S1, S3,闭合开关S2。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串联电路的特点,利用电流流向法分析解答.
5.如图所示为定时爆炸装置示意图,a、b为暴露在外的两导线。
定时装置(图中未画出)相当于一开关,正常处于闭合状态,当到达设定时间时,开关打开,起爆器引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定时装置应接在CD之间
B. 定时装置应接在EF之间
C. 为使爆炸装置停止工作,应剪断b线
D. 为使爆炸装置停止工作,应使a线短路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定时装置正常处于闭合状态,起爆器上没有电流通过;当到达设定时间时,开关打开,起爆器与电源连接,有电流通过起爆器,由此可知:定时装置处于闭合状态时是对起爆器被短路,则定时装置应接在并联的导线EF上,即在EF之间接入定时装置。
若定时装置接在CD之间,则当到达设定时间时,开关打开,整个电路断开,起爆器不会引爆,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由图可知,当b导线断开时,起爆器有电流通过会引爆炸弹;所以,为了使引爆装置停止工作,应将起爆器与电源断开,故应剪断a线,此时起爆器上没有电流通过;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图可知当S闭合时起爆器被短路,则起爆器中没有电流通过;若S断开起爆器将接在电源两端,则起爆器中产生电流从而引爆炸弹.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R3=10Ω.当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1A,则()
A. 电源电压为30V
B. 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2A
C. 当闭合S1、断开S2时,R1的功率为10W
D. 当S1、S2都闭合时,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大
【答案】 D
【解析】【解答】A、电源电压:U=I(R1+R2)=1A×(10Ω+10Ω)=20V;A不符合题意;
B、当S1、S2都闭合时,R2、R3并联,电流表的示数:I= + = + =4A,B不符合题意;
C、当闭合S1、断开S2时,R1被短路,R1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为零,因此R1的功率为0;C不符合题意;
D、当S1、S2都闭合时,R2、R3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的示数最大,根据P=UI可知,此时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弄清开关的断开、闭合造成的电路的连接形式的变化是解决本问题的关键。
灵活运用欧姆定律公式以及功率公式进行计算。
(1)当S1、S2都断开时,R1、R2串联,根据U=IR即可求出电源电压;(2)当S1、S2都闭合时,R2、R3并联,根据欧姆定律即可求出电流表的示数;(3)当闭合S1、断开S2时,R1被短路,电路为R2的基本电路,确定R1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利用P=UI即可求出R1的功率;(4)确定电流表示数最大的情况即为电路消耗功率最大。
7.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 学生书桌的高度约为2.5m
B. 家庭节能灯正常工作的电流约为0.1A
C. 洗澡时感觉舒适的水温约为70℃
D.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家庭节能灯的功率在20W左右,发光时的电流在I= = ≈0.1A左右.故B符合实际;
C、人的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1m/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8.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1、S2均闭合后,则()
A. L1、L2都能发光
B. L1、L2都不能发光
C. L1能发光,L2不能发光
D. L1不能发光,L2能发光
【答案】 B
【解析】【解答】由图示可知,当开关S1、S2均闭合后,会短路电源,两个灯泡将都不能发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短路时,所有用电器都不能工作。
9.带正电的物体吸引轻质小球,此小球()
A. 一定带负电
B. 一定不带电
C. 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
D. 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有两种情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或带电体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所以,带正电的物体吸引轻质小球,此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故答案为:D。
【分析】排斥的带有同种电荷,吸引的可能带有异种电荷,也可能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注意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的情况.
10.如图是玩具汽车的电路图,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动机与灯泡是并联的
B. 电动机与灯泡是串联的
C. 电动机与灯泡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不相等
D. 开关S2控制整个电路
【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B.由图可知,当两开关都闭合时,电动机和小灯泡是并联的,故A正确、B错误;C.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电动机与灯泡工作时两端的电压相等,故C
错误;
D.开关S2在小灯泡所在的支路中,因此开关S2控制小灯泡所在的支路,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电路图可知,电动机和小灯泡并联,开关S1控制小灯泡,开关S2控制电动机,然后结合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进行解答.
11.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将两根阻值不等的电阻丝R1、R2串联后分别放入两个透明容器中,并封闭等量的空气,通电前,A、B两U 形管内的液面相平,接通电源一分钟后,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I1、I2,则()
A. I1>I2, A管中的液面较高
B. I1<I2, A管中的液面较低
C. I1=I2, A管中的液面较高
D. I1=I2, A管中的液面较低
【答案】D
【解析】【解答】解: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两电阻丝串联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故AB不正确;
由Q=I2Rt可知,在电路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右侧电阻较大,产生的热量较多,
密闭空气吸收热量后,体积不变,压强变大,右侧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的差值较大,B测玻璃管液面较高,故C不正确,D正确.
故选D.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它们的电流关系,根据Q=I2Rt比较两电阻产生的热量关系,密闭空气吸收热量后,体积不变,压强变大,U 形管内两液面的差值变大,据此进行解答.
12.如图所示是一个便携式充电器正在给手机电池充电,在充电过程中,该手机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A. 电源
B. 开关
C. 导线
D. 用电器【答案】D
【解析】【解答】解:在给手机电池充电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电池的化学能,在电路中
手机电池消耗电能,手机电池相当于用电器;
故选D.
【分析】电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组成,分析题意,然后答题.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电压表的示数为U1;当开关S1、S3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压表的示数为U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U1>U2
B. U1<U2
C. I1>I2
D. I1<I2
【答案】B
【解析】【解答】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R1、R2串联,电压表测量R1 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U1;当开关S1、S3闭合,S2断开时,R1、R2仍然串联,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U2;由于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U1<U2,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R1、R2串联,电流表的示数为I1;当开关S1、S3闭合,S2断开时,R1、R2仍然串联,电流表的示数为I2;因为电源电压不变,电路的电阻R=R1+R2不变,由I=U/R知道,电路的电流不变,即I1=I2,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闭合不同的开关,电路都是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的位置不同,电压表的示数不同.
14.如图所示是一个能吹出冷热风的电吹风简化电路图,图中A是吹风机,B是电热丝.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只闭合开关S2,电吹风吹出热风
B. 只闭合开关S1,电吹风吹出冷风
C. 同时闭合开关S1、S2,电吹风吹出冷风
D. 同时闭合开关S1、S2,电吹风吹出热风
【答案】 D
【解析】【解答】开关S2在干路上,S1在B所在的支路.
A、只闭合开关S2时,电热丝所在支路的开关是断开的,电热丝不工作,只有吹风机接入电路,吹出冷风,A不符合题意;
B、此时干路开关S2是断开的,电路没有接通,所有用电器都不工作,B不符合题意;
C、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电热丝与吹风机并联接入电路,同时工作,吹出热风,C不符
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电路的工作状态,电路并联,且电热丝有开关,并联时同时工作.
15.标有“6V 3.6W”的小灯泡,通过它的电流随两端电压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若把这种规格的两只灯泡串联在6V的电源两端,则每只灯泡的实际电阻和实际功率分别为()
A. 10Ω 0.9W
B. 6Ω 0.9W
C. 6Ω 1.5W
D. 10Ω 1.8W
【答案】C
【解析】【解答】解:把这种规格的两只灯泡串联接在6V的电源两端,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都为3V,从图象上可以看出,此时电路电流为0.5A,
所以每只灯泡的实际电阻R= = =6Ω,
每只灯泡的实际功率P=UI=3V×0.5A=1.5W.
故选C.
【分析】两只完全相同的灯泡串联,灯泡的电阻相等,通过的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知,两只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再从图象上找到对应的电压和电流,根据相应的公式分别算出每只灯泡的实际电阻和实际功率.
16.如图所示是一种英语听力播放控制装置的原理图.“播放器”是有电流通过时会播放声音的装置;“定时开关”在电路刚接通时,处于“闭合”状态,达到设定时间后能自动断开.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闭合开关S,指示灯立刻发光,播放器立刻播放声音
B. 到达设定时间后,指示灯保持发光且亮度不变
C. 到达设定时间后,播放器立刻开始播放声音
D. “定时开关”断开前后,“指示灯”和“播放器”分别处于并联和串联状态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闭合开关S,“定时开关”在电路刚接通时,处于“闭合”状态,播放器被短路,电路为灯泡的简单电路,所以指示灯立刻发光,播放器不能播放声音,故A
错误;
B.达到设定时间后,“定时开关”自动断开,播放器和指示灯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由P=I2R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小,灯泡变暗,故B错误;
C..达到设定时间后,“定时开关”自动断开,播放器和指示灯串联,电路中有电流,播放器立刻开始播放声音,故C正确;
D.“定时开关”断开前(即闭合),电路为指示灯的简单电路;“定时开关”断开后,“指示灯”和“播放器”串联,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由图可知当定时开关闭合时播放器被短路,电路为指示灯的简单电路;定时开关断开时,播放器和指示灯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根据P=I2R可知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进一步判断亮暗的变化.
17.生活中物理知识无处不在,小明对家中的一些物理现象进行了观察分析,正确的是()
A. 台灯的灯罩内表面做得光滑是为了利用光的漫反射
B. 寒冷的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水凝固而成的
C. 鱼缸中的水温总是比室温略低是因为水蒸发吸热
D. 客厅中一个开关控制两盏灯,这两盏灯一定是串联的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台灯的目的是让光线射向同一地方,因此灯罩的作用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起到增强亮度的作用;由于光滑面会可以让光线射向同一个方向,所以台灯灯罩做成光滑,为了能发生镜面反射.
B、寒冷的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水蒸汽凝华而成的,故B错误;
C、水蒸发吸热降温,因此鱼缸中的水温总是比室温略低,故C正确;
D、因为串联电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而并联电路干路的开关也控制整个电路,所以两盏灯的连接方式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
故选C.
【分析】A、要解答本选项需掌握: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特点,以及根据不同的情况应用于生活中的不同的地方.
B、物质从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
C、水蒸发吸热降温;
D、串联电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并联电路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夸克是盖尔曼提出的,是世界上最小的微粒
B.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橡胶棒带正电,毛皮带等量的负电
C. 微波、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都是电磁波,验钞机是红外线的应用
D. 1000MHz的电磁波其波长为0.3m
【答案】D
【解析】【解答】A. 夸克是盖尔曼提出的,是目前人类发现的最小的微粒,但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可能还会发现更小的微粒,不能说夸克就是最小的,A不符合题意;
B.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等量的正电,B不符合题意;
C. 微波、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都是电磁波,验钞机是紫外线的应用,C不符合题意;
D. 1000MHz的电磁波其波长为: .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可能还会发现更小的微粒,不能说夸克就是最小的,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橡胶棒带负电;验钞机是紫外线的应用.
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只灯泡L1、L2,现要使两只灯泡并联连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闭合S1、S3,断开S2
B. 闭合S1、S2,断开S3
C. 闭合S2、S3,断开S1
D. 闭合S2,断开S1、S3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要使灯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电流应分别流入灯L1和L2,首首相接,尾尾相接,需要闭合S1、S3,断开S2.
故选A.
【分析】电路元件的连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由于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流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流过另一个元件,因此把几个用电器首尾相接,连入电路就是串联;把几个用电器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再连入电路,就是并联,据此判断开关状态.
20.塑料梳子梳头时,头发容易被梳子“粘”起,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相同的是()
A. 塑料吸盘“粘”在光滑的瓷砖上
B. 黑板擦“粘”在磁性黑板上
C. 化纤布料衣服易“粘”在身上
D. 两个铅块削平后挤压,“粘”在一起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容易被梳子“粘”起,这是摩擦起电现象。
A、挤出吸盘中的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盘就能“粘”在光滑的瓷砖上。
A不符合题意;
B、磁性黑板擦能“粘”在竖直的黑板上,是由于摩擦力与重力平衡。
B不符合题意;
C、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这是摩擦起电现象(化纤布料的衣服与人体摩擦)。
C符合题意;
D、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这是分子引力作用的结果。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头发容易被梳子“粘”起,这是摩擦起电现象,据此逐一分析选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