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2019届初中毕业年校二模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毕业学年校内模拟测试(二)
综合试卷
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请按照题号的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 5毫米的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 Cl-35.5Mg-24 S-32 Ca-40 Fe-56Cu-64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4分)
1.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化工产品都是重要的材料。
其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钢筋混凝土
B.玻璃
C. PE塑料袋
D.铜丝
2.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淡化海水
B.碘溶解在汽油中
C.钛镍合金制成卫星天线
D.氧化钙做干燥剂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管吸取液体
C.量度水的体积
D.用胶头滴
4.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车圈表面镀铬防锈
B. 用焦炭制墨汁书写字画
C. 用碳酸氨钠自制汽水
D. 刷石灰浆保护树木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碳酸钠治疗胃酸过多症
B.人体的头发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容易受酸性溶液侵蚀
C.用碳酸钙作牙膏的摩擦剂
D.用pH试纸测定某地雨水的pH为0,此雨水为酸雨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银白色固体表面产生气泡,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
色
B.将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变红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放热,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
D.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7.下列应用,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用X 射线检查胃肠时,让病人服用钡餐: 3222BaCO 2HCl BaCl H O CO +=++↑ 复分解反应
B.美丽的溶洞中钟乳石的形成: ()33222Ca HCO CaCO CO H O ↓↑=++ 分解反应
C.用木炭测空气中氧气含量: 22C+CO CO 点燃
化合反成 D.用铁桶盛装稀硫酸: 2442Fe H SO FeSO H +=+↑
置换反应
8.关注健康,预防疾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防止有害元素对人体的侵害是人类健康生活的重要保证
B.缺碘会得甲状腺肿大,某人得了甲状腺肿大,应适当的补充碘元素
C.吃缺乏维生素A 会得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 会得夜盲症
D.人体中的氧、碳、氢、氮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
9.工业酒精中常含有甲醇(化学式CH 3OH),误食后会使人眼睛失明,甚至死亡。
下列有关甲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醇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B.一个甲醇分子中共有18个原子核
C.甲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 1: 4
D.甲醇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10.下列有关资源、 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世界上已有50%的金和90%的铁得到回收
B.空气中约占总体积0. 97%的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用于修路的沥青、作燃料的柴油都是石油炼制的产品
D.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约占总水量的30.4%
11.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12.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13. X、Y两种固体(均不带结晶水)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t2°C时,用160g X的饱和溶液加水可以配成500g12. 5%的X溶液
B. t2°C时,X和Y的两杯饱和溶液降到t1°C,析出的X一定比Y多
C.向点65gX溶液中加入15g X固体能得到t2°CX的饱和溶液
D. t1°C时,X和Y的饱和溶液升到t2°C,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15.某固体混合物由Mg和MgO组成,取该混合物与19. 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蒸发82. 2g水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24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16%
B.20%
C. 25% .
D.40%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8. (6分)作为临近中考的初四学生,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一日三餐要营养均衡,有些学生只爱吃鱼、肉,不爱吃蔬菜,为了让不爱吃蔬菜的学生营养均衡。
家长把榨好的各种颜色的蔬菜汁放在面粉里和面,做成口味独特的蔬菜馒头。
(1)这种馒头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①,其中面粉所含的主要成分是由②(写元素符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所属营养素在人体内经③放出能量,为④提供能量。
(2)小麦在生长过程中需施加磷肥,其作用是促进作物生长,增强①能力。
若还需要补充氮元素,则能同时提供这两种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是(写化学式)
(5 分)太阳能飞机是以太阳辐射作为推进能源的飞机。
太阳能飞机的动力装置由太阳能电池组、直流电动机、减速器、螺旋浆和控制装置组成。
是人类具有方向性和前性的重要研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能飞机上的金属材料可以是(填A. B .C);
A.硬度大,韧性好的锰钢
B.强度好,密度小的钛合金
C.抗腐蚀性好的不锈钢
(2)该飞机飞行时的能量转化全过程是__________ (用“→”表示)
(3)在制造该飞机时,常用乙炔气(C2H2)进行焊接。
实验室可以用电石(CaC2)和水反应制得乙炔气体,同时生成一种碱。
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详写出生成的碱的一种用途。
(4)太阳能飞机与用航空煤油和柴油作动力相比,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30. (3分)如图是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
(2)写出B到C过程中变化的实质。
(3)变化前后不变的粒子是。
31. (4分) 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或物质间的关系分析:
①生铁与不锈钢②化合物与氧化物③单质与化合物④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⑤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
按以上逻辑关系可以将上述各关系归为一类的是(填序号) 依据为。
(2)装饰材料通常会放出一种有害气体甲醛,其实醛类是一类物质,甲醛化学式为HCHO,乙醛化学式为CH3CHO,丙醛的化学式为CH3CH2CHO,丁醛化学式为CH3CH2CH2CHO,请你写出戊醛的化学式(含有五个碳原子) 。
乙醛燃烧产物与甲烷相似,写出乙醛燃烧的方程式。
32. (6分)下列是关于二氧化碳和氧气实验室制取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⑧在一般情况下的作用是用于,可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2)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
若要收集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有(填序号),选择仪器的依据是。
(4)要用上述仪器收集气体,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带胶管的导管和胶塞已连接好。
其操作步骤如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①加入少量高锰酸钾②连接仪器③熄灭酒精灯④收集气体⑤将导管移出水面⑥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3. (4分) A、B、C、D、E、F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条件),其中有一种氧化物和三种单质。
D为银白色固体,F有两种元素且溶于水为有色溶液,C是一种可用于制
黄铜的金属单质,请回答:
(1)写出C、F物质的化学式:C 、F ;
(2) D生成B的反应现象。
(3)写出C与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测定某次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后所得固体中氧化铜的含量成分为铜和氧化铜),进行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样品中CuO的质量分数是。
(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200g稀盐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
(4)若向最终滤液中蒸发掉9. 5g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若要将,上述500g此混合物还原,可得到金属铜的质量为。
35. (7分) 47中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们为了探究溶液中离子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
帝屹同学分别向装有少量氢氧化钡溶液、稀盐酸和可能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帝屹同学发现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后出现红色,她认为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请你对她的结论进行评价(1) 。
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后,将三支试管都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出现,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后过滤,同学们对所得的无色溶液中含有的离子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与讨论]:同学们根据物质间的反应原理推出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2) 。
[提出问题]:无色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 (不考虑酚酞)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只含有Na+、Cl-
乙同学猜想: Na+、Cl-、OH-、CO32-
丙同学猜想: Na+、Cl-、Ba2+、H+
丁同学猜想: Na+、Cl-、Ba2+
[实验与讨论]:同学们根据溶液的颜色,可得出(3)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
又根据其他实验现象推出(4)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是(5) 。
丁同学
是分析溶液中氯化钠是溶于水的生成物一定存在,而混合后生成的氯化钡经反应后可能有剩余于是得出自己的猜想,丁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取少量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于是得出自己的猜想正确,请你对丁同学的结论进行评价(6) 。
经过同学们的共同能力,经过合理的实验得出了溶液中的离子成分。
[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探究活动,当根据溶质种类确定溶液中离子成分时,可以先确定一定存在的溶质从而确定一定存在的离子,再加入合理的试剂验证可能存在的溶质与一定存在的溶质中(7) 的离子是否存在,就可以确定溶液中离子的成分。
答案:
选择
1-5 ADCBC
6-1 0
CBABC
11-15 DDCAC
非选择题
28 (1)维生素和糖类; C 、H 、O;
氧化;
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需要
(2)抗寒抗旱; NH 4H 2PO 4
(NH 4)2HPO 4
29. (1)B
(2)化学能到电能到机械能
(3 ) 22222CaC 2H O C H Ca(OH)+=+
氢氧化钙用途一个即可
(4)化石(石油)
30. (1) 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2)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 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3)氢原子、氧原子、未参加反应的氧分子 31. (1 )①③并列关系/②⑤包含关系 (2) CH 3CH 2CH 2CH 2CHO ;
32222CH CHO 5O 4CO 4H O ++点燃
32. (1) 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2) 3222CaCO 2HCl CaCl CO H O +=+↑+ (3)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①④; 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4)①⑥②④⑤③
33. (1)C: Zn F:FeCl 2
(2)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3) ()332Zn 2AgNO Zn NO 2Ag +=+ 34 (1) 22CuO 2HCl CuCl H O +=+
(2) 32%
(3) 73/80/12x g =
(4) 10%
(5) 468g
35 (1)氢氧化钠和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不能确定氢氧化钠未变质(或若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或完全变质后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不能确定未变质) (2) Na +、C -
(3)乙
(4)丙
(5)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为碳酸钡,碳酸钡与盐酸(与氢离子)
反应不共存,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氢离子, 丙同学错误(6)不正确,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和氯化钡溶液均发生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而氯化钠是溶于水的生成物一定存在 ,加入硝酸银溶液一定产生白色沉淀,不能确定氯化钡,所以不能证明钡离子是否存在(或氯化钠是溶于水的生成物一定存在, 溶液中一定含有氯离子 ,加入硝酸银一定产生白色沉淀, 不能确定钡离子是否存在) (7)不相同(或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