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及智能化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与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弱电及智能化⼯程质量保证体系与措施
弱电及智能化⼯程质量保证体系与措施
⼀、质量保证
1、⼯程质量⽬标
质量⽬标:确保整体⼯程质量的⽬标。
⼯程交验⼀次合格率100%;合同履
约率100%;客户满意率100%
质量⽅针:遵规守约服务;精⼼设计施⼯;创造客户价值;持续发展创新
2、现场标准化管理⽬标
严格按照上述施⼯程序和ISO9000管理程序进⾏施⼯,确保智能化⼯程质量、⼯期、安全、⽂明施⼯满⾜优良⼯程的整体要求,并与⼟建总包单位密切配合、协调⼀致。
⼆、质量管理体系
1、质量管理的标准
1.1为保证本项⽬智能化⼯程的施⼯全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我公司在建筑智能化系统⼯程施⼯过程中,将依据我公司已建⽴的ISO9000质量体系,确保本⼯程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规定要求;并针对设计、开发、⽣产、安装、服务过程制定质量措施,确保本⼯程项⽬、产品质量满⾜合同规定要求。
该质量体系将适⽤于本⼯程实施的全过程。
1.2我公司ISO9000管理体系基本思路是:
建⽴科学化的组织机构来保证项⽬部的整体实⼒;
实施系统化的分⼯协作来保证项⽬部的各项⼯作处于受控状态;
强调规范化的⼯作标准来保证各项⼯作的质量。
确⽴“决策要评价,执⾏有计划,实施讲受控,事后速总结”的项⽬管理模式,以⼀流的管理⽔平来保证⼀流的⼯作质量,实施集约化的项⽬管理。
在项⽬管理中,通过全员培训,树⽴起全员的质量意识,使项⽬的质量⽅针成为项⽬部各项⼯作的指南。
根据我公司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明确和细化项⽬成员的质量职责,逐步建⽴和完善了各项⼯作的⽂件化管理。
2、项⽬⼯程质量保证体系
根据我公司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我公司⼯程质量保证体系分为四个阶段:
2.1施⼯准备阶段
2.2⼯程施⼯阶段;
2.3竣⼯验收阶段;
2.4服务阶段。
质量控制点⼀览表
三、质量过程保证措施
1、严格贯彻执⾏公司制订的ISO9000(质量⼿册)。
2、严把设计、图纸会审关。
在⼯程前期汇总本单位的设计⽅案,优化整合,把设计缺陷,图纸的失误尽可能降低到极限,以优质的设计保证⼯程的优质。
并在各⼯序施⼯前做好技术交底。
3、以施⼯及验收规范、⼯程质量验收标准为依据,全⾯实现招标书及合同约定的质量⽬标。
4、严格按照合同⽂件的要求组织施⼯。
5、监督各单位,按照严格按正规的供货渠道及⼿续办理和订购设备和材料,确保设备材料的质量和正当的供货途径。
6、监督和监控施⼯单位,按照智能化系统的施⼯规程及国家的有关施⼯规范要求进⾏操作,确保每道⼯序的施⼯质量。
7、系统中的接地系统安装,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施⼯。
8、要求和监督施⼯单位,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建设部、信息产业部标准对所有系统进⾏测试调试,并做好完整准确记录,统⼀汇总到项⽬部,整理竣⼯资料。
9、设备材料的选择和校验:⼯程中使⽤的各种设备及管线等遵照合同规定,其主要技术指标和功能符合设计和使⽤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安装的设备及器
材运⾄施⼯现场后,按清单造册登记,产品的技术⽂件齐全,具有合格证和永久性铭牌,设备的外壳、线路、绝缘完好,附件、备件齐全。
对于控制器在安装前逐个模拟试验,不合格者不得使⽤。
10、线路测试:⼯程完⼯后,根据前⾯叙述的标准和参数,采⽤专⽤仪器从端到端进⾏严格测试,并提供布线系统及数据系统的验收报告。
11、系统的调试:在系统安装施⼯过程中和投⼊运⾏前要进⾏⼀系列的调整试验⼯作。
调试⼈员在系统调试前,认真阅读施⼯布置图、系统原理图,了解设备的性能及技术指标。
对有关数据的整定值、调整技术指标,必须做到⼼中有数,⽅可进⾏调整试验⼯作。
在各种设备系统联接与试运⾏过程中,必要时由有关⼚家技术⼈员指导,进⾏统⼀系统调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调试记录。
四、质量控制措施
1、本⼯程的施⼯全过程采⽤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对全过程实⾏有效的控制。
2、建⽴健全本⼯程(质量管理制度),对⼯程的全过程实⾏有效的质量控制。
3、严格执⾏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施⼯验收规程规范等技术法规,科学安排施⼯顺序,严禁颠倒⼯序,保证施⼯质量,消除质量通病。
4、实⾏责任制,贯彻谁施⼯谁负责质量,谁主管谁负责质量的原则。
5、积极听取监理⼯程师对⼯程质量的意见,并对质量管理⼯作及时进⾏调整,认真接受各级质量执法机关、部门的质量监督。
6、关键⼯序编制作业指导书指导施⼯。
7、强化质量意识,严肃⼯艺纪律,严格按照图纸施⼯,认真贯彻施⼯组织设计、施⼯⽅案、技术交底及⼯艺标准等技术⽂件。
8、实⾏施⼯挂牌制,以便监督检查和严格⾃律。
质量责任牌在分项⼯程质量评定后摘除。
9、各专业质量检查员到岗到位,及时纠正、指导,及时发现问题。
对重要部位、重要⼯序进⾏全过程监控。
各专业⼯程师坚持巡查,项⽬部总⼯每周组织联合检查,各专业⼯程师、质检员、施⼯员、材料员参加,联合检查后开总结会
指出质量隐患、问题,分析质量形势,明确质量要求,确定整改措施,由质量部门验证整改情况,并在下周的质量总结会上汇报验证情况。
10、定期组织学习有关法规和质量⽂件,树⽴全员质量意识,实⾏质量奖罚制度,奖优罚劣,作为辅助管理的⼿段。
11、施⼯中所⽤设备、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是保证⼯程质量的重要条件,进⼊现场应进⾏复检,确定其符合有关标准后,才允许使⽤。
12、在施⼯全过程中坚持⾃检、互检并加强过程检查,加强质量指导,⼒争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发⽣质量问题进⾏跟踪管理;填写质量跟踪表,由施⼯⼯长和班长签字,指明问题所在,提出整改期限,按期复查,实现质量问题的消项制度。
13、隐蔽⼯程在隐蔽前进⾏专门质量检查,在未达到合格标准前不得进⼊下道⼯序施⼯。
隐蔽⼯程检查由各专业⼯程师、建设(监理)单位共同按系统、部件、⼯序进⾏,验收合格后及时填写记录单并由参检⼈员签认。
14、各项安装记录,检验记录、评定报告要随⼯程进度按实际情况及时填写。
15、质量回访,⼯程交付使⽤后,我单位派⼈倾听甲⽅意见,发现施⼯质量问题及时解决。
五、组织保证措施
1、组织有经验、责任⼼强的⼯程技术⼈员,对本⼯程的各项专业施⼯进⾏技术指导和技术控制。
2、严格执⾏各项技术规程、规范。
3、严格执⾏国家有关技术管理制度以及公司⼯程项⽬部所制定的(技术管理制度)。
4、施⼯组织和施⼯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以书⾯形式反馈给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并以洽商等形式予以补充或修改、解决。
5、精⼼编制各项施⼯⽅案与技术交底并贯彻执⾏。
6、成⽴技术攻关组,技术攻关组的组长由各专业⼯程师担任。
针对⼯程关键技术难点,组织专题技术攻关,研究制定解决⽅法与措施。
7、认真贯彻执⾏(建筑设备分项⼯程⼯艺标准)。
8、严肃⼯艺纪律,对违反⼯艺者,各级管理⼈员均有权制⽌,施⼯员要带头执⾏⼯艺并经常检查、督促施⼯⼩组的执⾏情况。
9、组织执⾏⼯艺规范和施⼯⽅案的检查,奖优罚劣。
六、设备、材料保证措施
1、所有材料及设备必须达到国家规范及招标⽂件所规定的技术标准。
2、所有单位,对⼯程所需施⼯设备和材料,⼊场前配合监理,进⾏统⼀检验和报审,审批后⽅可进⾏施⼯。
⼯程所⽤材料设备必须达到合格质量标准,且具有合格证书或材质证书。
不合格的材料、设备不得发送施⼯现场。
3、设备、材料进⼊现场时提前通知甲⽅、监理、办好⼊场⼿续,并配合有关⽅⾯开箱检查,作好进货检验记录。
4、严格按照原⼚商代理原则,办理和订购合同选定⼚商的产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正常的供货渠道。
5、⼯程所⽤的主要材料必须为原⼚商的产品。
对进⼚材料要严格检查产品商标、产品合格证明。
做到进场产品⽆品质证明、⽆商标不得进⼊施⼯现场。
七、线缆施⼯保证措施
1、待线缆桥架及管路安装到位后,根据施⼯计划进⾏穿线⼯作。
穿线过程中,将线路的终端处,加上的字迹清晰、永久性标识。
线缆排放完成后,进⾏⼀次线缆的测试检查。
2、设备安装到位后,将线缆端接到设备的接⼝上。
距离线缆端头100mm的位置,加上永久性的标识或铭牌。
标识必须做到字迹清晰、不易褪⾊,材料耐磨,不易脱落。
⼋、质量检验及不合格品的控制
1、过程检验和试验
1.1本⼯程按照合同⽂件及国家、⾏业的相关标准要求对产品进⾏检验和试验。
1.2本⼯程按照施⼯⼯序分别对⼯程进⾏预检、⾃互检、隐检、及各种检验试验。
1.3本⼯程的各种检验和试验⼯作由项⽬管理部统筹负责,由各专业⼯程师组织各专业的施⼯员、质检员实施,⾃检互检由各专业⼯程师组织施⼯班组进⾏。
1.4每道⼯序完成后(特别是隐蔽⼯程相关⼯序),必须进⾏标识,并报监理验收合格后,⽅可进⾏下⼀道⼯序的施⼯。
1.5项⽬部制订⽉检查计划、周检查计划,组织并实施对施⼯的质量的检查,并核查⼯程技术资料是否真实、齐全并且与⼯程同步。
1.6各系统设备的单机试运转严格按照技术规格书及有关规范要求进⾏,完成后按要求填写报告(记录表),提交监理审批。
过程检验和试验⼯作流程图
2、最终检验和试验
2.1本⼯程的分项⼯程检验评定⼯作由公司⼯程管理总部汇同⼯程管理单
位组织各专业⼯程师、专业施⼯员、质检员进⾏。
2.2分部⼯程的评定⼯作由项⽬部负责完成。
2.3本各系统⼯程的测试调整等最终测试,由项⽬部总⼯及专业⼯程师编制详细的调试计划及调试⽅案,经监理批准后实施。
此项⼯作由项⽬总⼯负责主持,由专职调试⼩组进⾏调试,并出具符合规定要求的调试测试报告。
最终检和试运⾏⼯作流程图
3、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
3.1⽤于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仪器仪表按计量法和当地技术质量监督局的要求对计量设备进⾏检验。
3.2检验测量设备由公司统⼀保管,根据规定定期进⾏检定,并做出标识。
3.3各类计量器具上的合格证由检定单位出据,由公司技术部门计量室管理保存并建⽴台帐。
3.4⽤于专项综合测试的仪器仪表应事先将其清单及有关资料证明报请监
理审定,经确认后⽅可投⼊使⽤、进⾏测试。
3.5在进⾏监视测量时,使⽤⼈员如发现测量装置标准失效,测量装置使⽤不正常时,及时报告公司计量员,由其决定采取何种⽅式退货、更换、复检、复校修理等⽅法处置。
处置后再次检定,合格后才能使⽤,并对此前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评价做出记录。
4、不合格品的控制
4.1⼯程的质量由技术负责⼈全权负责,专业⼯程师和质检员全⾯负责并组织检查,各专业质检员应对各⾃负责的⼯程质量实施全⾯检查。
当出现⼀般不合格或质量通病,项⽬部下发质量信息传递单,专业⼯程师、施⼯队根据要求及时组织返⼯,使施⼯质量达到合格。
4.2返⼯后的⼯程由质检员填写信息反馈表,说明返⼯完成时间和处理办法,专业⼯程师根据信息反馈表对⼯程进⾏复查,并填写⼯程质量复查表备案。
4.3接收和服从对⼯程质量的检查、监督与指正,根据其开具的不合格信息(包括⼝头及书⾯),⽴即组织修正、返⼯,经项⽬部总⼯、专业⼯程师、专业质检员复查确认合格后,以书⾯形式报请相关部门进⾏复检。
4.4本⼯程⼀旦出现严重不合格或事故,⽴即报知公司,并由公司和项⽬部、组织有关⼈员分析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组织⼈⼒进⾏返⼯,确保⼯程始终处于合格状态。
不合格品控制⼯作程序流程图
5、纠正和预防措施
5.1公司⼯程管理总部根据检查计划对⼯程进⾏检查,公司技术部门对严重不合格品做出技术鉴定,公司质量部门参加不合格品评审会议,对于严重不合格⼯程的纠正预防措施,进⾏验证、管理并记录。
5.2项⽬部各专业⼯程师、质检员及施⼯员负责随时检查相应的⼯程质量,采取预防为主的策略,严格按照图纸和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施⼯,防⽌质量通病的出现。
如发⽣质量通病,及时修改纠正;问题严重时,上报项⽬部,制定具体纠正措施进⾏纠正。
5.3项⽬经理负责组织严重不合格⼯程的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