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常见病虫害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荔枝霜疫霉病的防治案例
荔枝霜疫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 ,可导致果实腐烂和落果。
防治方法包括加强果园管理, 合理施肥,保持果园排水畅通 ,并使用化学药剂如甲霜灵、 乙磷铝等喷洒树冠。
及时清理病果和落叶,可有效 控制荔枝霜疫霉病的危害。
荔枝炭疽病的防治案例
荔枝炭疽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可导致果实表面出现黑斑并腐烂。
荔枝炭疽病
• 症状识别:荔枝炭疽病主要危害荔枝的果实和叶片。果实感染后出现褐色或黑褐色斑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 圆形病斑,中心凹陷,边缘隆起,后期病斑上出现小黑点。叶片受害后出现褐色、不规则形病斑,湿度大时出 现粉红色粘液。
• 病原菌:荔枝炭疽病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是一种真菌性病害。 • 发生规律:该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通过风雨传播,主要危害荔枝的幼果和成熟果,造成落果和品质下降。 • 防治方法:加强荔枝园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树势;定期修剪枯枝和病枝,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喷洒
荔枝常见病虫害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荔枝虫害 • 荔枝病害 • 荔枝病虫害防治方法 • 荔枝病虫害防治案例 • 结论与展望
01
荔枝虫害
荔枝蒂蛀虫
害虫类型
荔枝蒂蛀虫是一种常见的荔枝害虫,属于鳞翅目。
危害症状
荔枝蒂蛀虫主要危害荔枝的果实和花,造成落花落果,严重影响荔枝的产量和质量。
针对荔枝小灰蝶的防治,可以采取农 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农 业防治方面,加强果园管理,保持果 园清洁,减少虫源;化学防治方面, 在花期和果期定期喷洒农药,如敌百 虫、乐斯本等。同时,可以采取生物 防治方法,如利用天敌进行控制。
02
荔枝病害
荔枝霜疫霉病
症状识别
荔枝霜疫霉病主要危害荔枝的果实和叶片。感染 果实后,初期症状为褐色水渍状斑点,随后扩大 为不规则形褐斑,边缘不明显。叶片受害后出现 褐色病斑,湿度大时产生白色霉层。
用量。
未来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荔枝病虫害防 治技术和经验,以提高我国的防治水平。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新型农药和 生物防治方法出现,为荔枝病虫害的防治提供更多的选 择。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荔枝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掌 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THANKS
不同品种的荔枝对抗病虫害的 能力有差异,选择适合当地环 境、抗病能力强的品种能有效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浇水、修剪,增强荔枝 树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入侵的 机会。
清除病残体
及时清理果园内的落叶、落果等残 余物,减少病源的传播。
生物防治
1 2
天敌控制
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等控制害虫的数量, 维持生态平衡。
该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通过风雨传播,主 要危害荔枝的成叶和老叶,造成叶片早落和 树势衰弱。
防治方法
加强荔枝园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树势;定 期修剪枯枝和病枝,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发 病初期喷洒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杀菌剂, 连续喷洒2-3次,每次间隔7-10天。
03
荔枝病虫害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感谢观看
防治方法包括加强果园管理,合理施肥,保持果园排水畅通,并使用化学药剂如咪 鲜胺、多菌灵等喷洒树冠。
及时清理病果和落叶,可有效控制荔枝炭疽病的危害。
05
结论与展望
结论
荔枝病虫害的防治需要采取综 合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 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需要采取 不同的防治方法,以达到最佳 的防治效果。
食品安全问题。
轮换用药
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以免 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04
荔枝病虫害防治案例
荔枝蒂蛀虫的防治案例
荔枝蒂蛀虫是一种常见的荔枝害 虫,可导致落果和品质下降。
防治方法包括在冬季清除落叶和 落果,并使用化学药剂如溴氰菊
酯、氯氟氰菊酯等喷洒树冠。
定期监测虫情并合理使用农药, 可有效控制荔枝蒂蛀虫的危害。
防治方法
针对荔枝叶瘿蚊的防治,可以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农业防治方面,加强果园管理,保持果园清洁,减少虫源;化学防治方面,在发病期 定期喷洒农药,如吡虫啉、灭扫利等。
荔枝小灰蝶
害虫类型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荔枝小灰蝶是一种常见的荔枝害虫, 属于鳞翅目灰蝶科。
荔枝小灰蝶主要危害荔枝的果实和花 ,造成落花落果,严重影响荔枝的产 量和质量。
荔枝病虫害的防治需要从源头 抓起,加强果园管理,提高果 树的抗病能力,同时注意及时 清理果园,减少病源。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需要选择 合适的化学药剂,并掌握好使 用剂量和使用时间,以达到最 佳的防治效果。
展望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可能会更 加注重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发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
防治方法
针对荔枝蒂蛀虫的防治,可以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农业防治方面,加 强果园管理,保持果园清洁,减少虫源;化学防治方面,在花期和果期定期喷洒农药,如 敌百虫、乐斯本等。
荔枝叶瘿蚊
害虫类型
荔枝叶瘿蚊是一种常见的荔枝害虫,属于双翅目。
危害症状
荔枝叶瘿蚊主要危害荔枝的叶片,造成叶片卷曲、畸形,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积累,进而影响荔枝的产量和质量。
发生规律
该病菌在土壤中越冬,通过风雨传播,主要危害 开花期的荔枝树,影响开花和结果。
病原菌
荔枝霜疫霉病由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引起,是一种真菌性病害。
防治方法
定期修剪荔枝树的枯枝和病枝,保持树冠等,连续喷洒2-3次,每次间隔7-10天。
微生物防治
使用微生物菌剂或生物农药,如苏云杆菌等,对 抗病虫害。
3
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的联合应用
结合农业措施,如修剪、施肥等,增强生物防治 的效果。
化学防治
预防为主
定期检查果园,一旦发现病虫害 迹象,及时采取化学防治措施,
防止病虫害扩散。
合理用药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配制和使用 ,避免过度使用导致环境污染和
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连续喷洒2-3次,每次间隔7-10天。
荔枝叶斑病
01
症状识别
荔枝叶斑病主要危害荔枝的叶片。感染后 初期症状为淡黄色或淡绿色小斑点,随后 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清晰, 中心灰白色,边缘褐色或紫褐色。
03
02
发生规律
04
病原菌
荔枝叶斑病由尾孢菌(Cercospora litchii) 引起,是一种真菌性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