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财务战略管理的认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对经济全球化,企业的财务不仅要有科学精细的日常管理,更需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战略思想,从战略上进行财务管理。

财务战略管理决定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影响企业理财活动的行为与效率,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和发展。

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就是为谋求企业资本均衡有效的流动,提高资本运营质量和效益,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部理财环境因素对资本流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本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谋划,并确保其执行的过程。

一、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形成过程
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产生与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其演进和形成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财务计划与预算控制阶段
20世纪初,计划与控制管理制度开始出现。

科学管理创始人泰罗强调,要通过计划工作,挑选、培训和组织工人,以便增加产量。

法约尔提出,计划与控制都居于管理的重要职能。

在此阶段,财务预算成为重要的计划与控制手段。

这种管理制度的重点在于对财务预算的管理和偏差的控制。

(二)筹资财务管理阶段
20世纪初,西方国家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急需大量资金作为发展保证,缺乏资金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企业内部开始出现新的财务管理职能,即筹资的职能。

在这一阶段中,财务管理的职能是预测公司资金的需要量和筹集公司所需要的资金。

(三)内部控制财务管理阶段
经历20世纪30年代初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西方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逐渐认识到,要在市场竞争中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不在于筹措资金而在于用科学的方法,控制、管理、使用好资金。

为此,很多企业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控制机制,如实行预算管理,控制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使用,保持企业财务资金收支平衡;强化成本意识等,力图通过严格的内部财务管理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在竞争中取胜。

在这一时期,公司内部的财务决策被看成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问题,与资金筹措有关的事项已退居第二位,这样企业财务管理便进入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阶段。

(四)现代财务管理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断发生,加之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石油危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西方企业经营困难重重,资金运用日趋复杂。

面对这种形势,企业经营者逐渐认识到,如不采用现代化手段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即使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提高企业经营效果,这种成果也难以保持和扩大。

他们深切地认识到必须使企业财务管理尽快实现现代化,才能适应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

这就促使西方企业财务管理又从内部控制财务管理阶段向现代财务管理阶段转化。

这一阶段的显着特点表现为企业普遍更加重视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活动的核心,财务管理意识在企业中从上到下得到了加强。

价值分析、量本利分析、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控制等被广泛引入企业财务决策和管理,在全面预算控制、提高投资效果、加速资金周转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五)财务战略管理阶段
从财务管理的发展可以看出,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取得了异乎寻常的发展,成果显着。

但现代企业经营环境的重大变化和战略管理的广泛推行,对企业财务管理所依据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在环境复杂多变并实行战略管理的条件下,传统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已不能适应当今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无论从理论层面上还是从现实层面上看,以战略管理的思想方法为指导,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加以完善和提高,从而将之推进到战略财务管理的新阶段,都是历史(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和逻辑的必然。

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尝试把战略因素引入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中,从而将其逐步推向战略管理会计的新阶段。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学者西蒙兹提出了“战略管理会计”的概念,他指出,战略管理会计就是“提供与分析企业及其主要对手的财务数据,以构建企业战略”。

一些西方国家已将战略财务管理作为加强企业管理,构建企业核心经营能力,取得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

把战略因素引入管理会计分析体系,发展战略管理会计,是现代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一个逻辑的扩展。

二、财务战略管理与传统财务管理的比较与挑战
财务战略管理是为了适应企业经营战略需要而形成的一个新的财务管理领域,是战略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战略管理在财务领域的应用与扩展。

它对传统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提出了挑战。

(一)战略财务管理与传统财务管理的比较
1.战略财务管理以实现长期利润,获得竞争优势为目标。

传统财务管理以实现成本、费用最小化、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并将这一目标贯穿到财务预测、决策、计划和预算管理之中。

战略财务管理则更具有战略眼光,它关注企业的未来发展,重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因此,它以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实现长期获利,获得竞争优势为目标。

这是战略财务的一个重要特点。

2.以外部情况为管理重点。

传统财务管理以企业内部情况为管理重点,提供的信息一般限于一个财务主体内部,如净现值、成本差异等。

而战略财务管理则以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为目的,把视野扩展到企业外部,密切关注整个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动向,提供金融、资本市场动态变化情况等信息,分析和预测市场变化的趋势,通过与竞争对手的比较分析来发现问题,找出差距,以调整和改变自己的竞争战略。

3.提供更多的非财务信息。

传统财务管理提供的信息基本上都是财务信息,以货币为计量尺度。

而战略财务管理提供的信息不仅包括财务信息,如竞争对手的价格、成本等,更要提供有助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非财务信息,如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销售和服务网络等,而且非财务信息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4.运用新的业绩评价方法。

传统财务管理的业绩评价指标一般采用投资报酬率指标,忽略了相对竞争地位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

而战略财务管理主要从提高竞争地位的角度来评价业绩,将业绩评价指标与战略管理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战略,确定不同的业绩评价标准。

5.以战略目标为预算编制的起点。

传统财务管理的预算编制着眼于初期的内部规划和运作,以目标成本、费用、利润作为编制预算的起点,所编制的销售、生产、采购、费用等预算与战略目标没有任何关系。

战略财务管理则把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物流服务等供应链、价值链活动都纳人预算管理体系之中。

(二)财务战略管理对传统财务管理的挑战
财务战略管理尽管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分支,但其许多内容和方法超越了财务管理固有的范围,从而对传统财务理论提出了挑战。

1.对财务管理目标的挑战。

尽管财务理论界对财务管理目标还存在争议,但普遍的观点认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是实现资本增值利润最大化。

战略财务管理以扩大市场份额、取得竞争优势为目标,从长远看,二者并不矛盾,但从短期看,二者很难做到统一和协调,传统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势必受到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