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钻木取火》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奥涅金的“多余人”形象
摘要: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的奥涅金开创了俄国文学史中“多余人”的先河。
他们对社会不满,想要摆脱却又无法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想得多做得少,在社会上找不到立足之地,最后沦为社会的“多余人。
本文通过分析奥涅金所在的时代,探讨多余人的特征,进而深刻地揭露了农奴制度的残酷,反映贵族知识分子精神的苦闷、失落、彷徨。
普希金,俄国著名的文学家、小说家、诗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
他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之作,而普希金自己也称这部小说是他最好的作品。
《叶甫盖尼?奥涅金》这部俄国文学作品通过对俄国社会各个阶层生活的描绘,全面而又深刻地展示了当代俄国社会的时代特征,“一八一二年抗击拿破仑的入侵及后来的胜利,唤起了俄罗斯沉睡的力量,激起了民族的自觉和自豪感,同时欧洲的进步也影响了农奴制的俄国,有力地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但是二十年代代表社会觉醒的十二月党人的失败,却又给俄国蒙上了一层阴影,人们无所适从,看不到前途。
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特点”。
因而别林斯基说:“只有从普希金的时代起,俄国文学才开始产生了,因为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俄国生活的脉搏在跳动着”。
一、处于精神挣扎中的“多余人”
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让奥涅金厌倦了,却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来到乡间,没有了城市的喧闹,却有地主们的庸俗无聊和肤浅。
奥涅金仍旧不能摆脱精神上的空虚和失落。
拉林娜家的大女儿达吉雅娜热爱自然、感情真挚,纯朴善良、内心敏感、喜欢独处。
夏夜,她就靠幻想来装饰,冬夜,她就听奶妈讲怕人的故事。
奥涅金的到来使达吉雅娜这个沉思、忧郁、不被理解的乡村女孩似乎看到了希望,认定奥涅金是上天派来的将她从不幸中拯救出来、给她保护的、值得她用灵魂来等待的那个人。
于是天真纯朴的达吉雅娜给奥涅金写了一封感情真挚的情书,却遭到了奥涅金当面的拒绝和训斥。
奥涅金拒绝达吉雅娜并不是仅仅由于某一方面的问题,因为奥涅金处于精神空虚失落的境地,所以他的精神是复杂的。
奥涅金经常出入上流社会的舞会、剧场、聚会,所看到的都是爱慕虚荣、轻浮放荡、见异思迁的女子。
追求到她们时,没有感到喜悦快乐,和她们分手后也不会有痛苦悲伤,奥涅金对这种感情的追逐提不起任何兴趣,也不再相信有真正的爱情。
有人说奥涅金“他的心灵毕竟已经未老先衰,无力迸发出相应的回报感情”“他声称不愿用‘家庭的圈子’来束缚自己,似乎向往一种更为广阔的天地,实际上这不过是用来掩盖感情枯竭的遮羞布。
”[8]让我们来看看译文中是怎么说的。
奥涅金在当面训斥达吉雅娜时说幻想和岁月已经流逝,他的心灵也无法复活。
而奥
涅金后来追求达吉雅娜时,给她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在和达吉雅娜萍水相逢的时候,奥涅金发现了达吉雅娜眼睛里的柔情,只是他并不敢相信。
虽然奥涅金被达吉雅娜真诚、炽热的感情打动,但是他并没有真正地理解达吉雅娜。
看惯了风月的虚伪,他已经不相信爱情,心灵未老先衰的他,也无力报以相应的感情。
后来奥涅金追求达吉雅娜给她写的信中这样写道,虽然自由令他反感厌恶,但是他依然不愿意失去自由,宁愿用幸福取换取自由和宁静。
而达吉雅娜在访问奥涅金的故居时,也证明了这点。
饱受爱情痛苦折磨的达吉雅娜来到奥涅金的房间,桌子、油灯、书堆、床铺、拜伦的肖像,都引起她心灵上的颤动和喜悦。
达吉雅娜阅读着曾经引起奥涅金思考的书籍,进入到另一个精神世界,她终于明白生命中让她痛苦的是爱情,而对于奥涅金却还有除了爱情以外的悲伤和痛苦。
看到书页上有指甲划下的印记,书页两边的空白处奥涅金用铅笔做的标记,再看到《异教徒》《唐?璜》中有这样一类人物,他们自私冷酷,整天无所事事。
这时候的达吉雅娜似乎明白了,当时拒绝自己的感情的奥涅金自身也正处在精神的空虚和失落中,他找不到生活的明确目标。
但即使这样,那些所谓的令他反感厌恶的自由,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让他在精神无所寄托的日子里安静地追寻着朦朦胧胧的理想,抑或是生活的正确的道路。
处于这种环境中的奥涅金连自己都无法拯救自己,又怎么会拯救处于不幸中的达吉雅娜呢?所以奥涅金不愿承担家庭的责任,不愿承受婚姻的束缚,他要利用所谓的自由去
追寻自己也并不十分清楚的理想。
精神上失落空虚的奥涅金在一份真挚的爱情面前选择了拒绝,虽然显得薄情,但他的行为仍然不失是一种高尚的举动。
二、由精神觉醒到再度陷入精神失落的“多余人”
在外流浪了三年的奥涅金,依然活在精神失落的痛苦中。
他徒然地感叹自己拥有健壮的体格却没有任何指望,因而时常陷入苦闷中。
什么事情都做过却什么事情也没做成,厌恶上流社会的虚情假意,同情人们的灾难和不幸,然而自己却无可奈何。
徒劳拥有强健的体格,徒劳拥有可以挥霍的青春,却找不到生活的目标,精神上的痛苦依旧存在,折磨得他无处可逃,在多余人的队伍里越走越远。
奥涅金最后又回到了彼得堡,因为他没有选择的余地,尽管他厌恶上流社会,但他又无法摆脱,只能尾随其后。
在一次宴会上,奥涅金看到了达吉雅娜,昔日的乡村女孩摇身变成了贵妇人,奥涅金疯狂地爱上了雍容娴雅、美丽端庄的达吉雅娜。
哪怕帮她搭上披肩,捡个手帕都让奥涅金求之不得,觉得荣幸之至。
奥涅金还给达吉雅娜写了许多情书,但他追求的结果就是达吉雅娜的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