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支架预压技术交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支架预压技术交底
编号:表B2
工程名称东风大道快速化改造二期工程交底时间年月日
一、预压目的:
1、检验支架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
2、检查地基承载力、地基沉降是否满足要求;
3、测量支架结构及地基的弹性、非弹性变形量;
4、收集支架底模各部位变形数据,以便根据需要设置预拱度;
二、预压施工准备工作:
1、预压方案的确定
具体预压位置为第一联第一孔,跨径为35m,混凝土箱梁重2663t,荷载考虑箱梁自重和施工荷载(施工荷载取6.0KN/㎡)。
考虑施工安全及设计要求,预压重量为荷载的110%,并按预压重量的60%(2215t)、80%(2953.3t)、100%(3691.6t)分3级进行加载。
支架预压主要采用堆集砂袋法预压,局部用预制块调节。
结合梁体形式、梁宽及桥位周边实际情况,布置好砂袋和预制块的分布位置,砂袋可采用普通编织袋,采用吊车吊装就位。
一个砂袋重 1.5t,经计算堆三层能满足堆载需求,端横梁处用预制块堆载。
堆载步骤与混凝土浇注顺序一致,先中间后两边,对称布荷、逐跨推进的原则。
加载时注意加载重量的大小和加荷速率,特别是在加载后期,更要严格控制加载速率,防止因整体或局部加载量过大、过快而发生安全事故。
2、施工机械以准备
根据工期要求,以及施工场地情况,安排25T汽车吊2辆,使用前做好调试工作,确保机械性能良好。
3、支架验收
预压试验之前检查支架的安装质量、布设形式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确保支架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可靠。
对于钢管柱支架系统,具体检查项目及内容为:
钢管柱安装质量要求:
(1)、钢管立柱桩位中心偏差≤5mm;
(2)、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0mm;
(3)、所有钢管立柱中心线沿顺桥向应在平行,成桩后立柱垂直度应满足不大于10mm,立柱顶标高与设计顶标高偏差小于3mm。
三、支架预压施工工艺流程:
四、加载沉降观测:
测点布置:在每一跨箱梁的梁端、1/4跨、2/4跨、3/4跨、墩顶处支架顶部与底部设置沉降观测点,每个断面设置5个监测点,每跨箱梁30个监测点。
支架预压可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观测其弹性变形,为箱梁现浇施工的预拱度设置提供数据。
预压时,荷载按梁段各分区自重加施工荷载的60%、80%、110%逐级加载,测量人员应做好每级加载观测记录,并分析荷载与沉降的关系,最后绘制出荷载与变形的关系曲线。
加载后应检查各分配梁的变形,各连节点有无松动、开裂,各构件是否密贴,钢管柱基础有无损坏、变形沉降等现象。
预压荷载施工前,应由测量人员利用全站仪对施工支架顶部和底部监测点的标高进行检测,并做好检测记录。
沉降观测点具体布置要求如下:
①沿箱梁结构纵向每隔1/4跨径布置一个监测断面;
②每个断面上的监测点不少于5个,且应该对称布置。
沉降观测点的数量、具体布置位如图:
每级加载完成后,应先停止下一级加载同时对各监测点的标高进行测量并计算沉降量,在满足安全的情况下,然后每间隔12小时由测量人员对支架沉降量进行一次监测,即当支架顶部监测点12小时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mm时,可进行下一级加载。
当预压重量超过70%时,测量组人员应用仪器注意观察支架
的变形、下沉,施工时支架变形预警值18mm为参考,具体以实际观测为依据,发现变形、下沉速度明显加快时,应立即通知停止施工,撤除作业人员,进行方案整改及支撑加固。
当全部预压荷载施加完毕后,应及时的对各监测点标高进行检测并记录好数据,然后每间隔24小时以后再观测一次,作好支架持荷时的各观测点的标高记录,计算沉降量,若24小时观测结果不满足要求,即再通过连续三天观测沉降量。
且期间要派专人24小时跟班巡视,严禁一切人员和机械进入预压施工作业区域活动。
卸载后,须及时观测支架模板体系的回弹量,并绘出支架模板与荷载变化的关系曲线,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后以指导施工,再按照箱梁底板的设计标高、支架的变形量及预拱度调整底模的高度。
卸载是采用一次性卸载方式,卸载6小时后,应对各监测点的标高进行测量,并计算支架基础各监测点的弹性变形量。
卸载过程中,要统一指挥,应从梁跨两边向中间分级、对称卸落,逐跨推进。
根据试压观测成果统一数据,做好数据的分析,计算出支架的非弹性变形量、弹性变形量,当变形量满足规范要求后,即判定支架预压达到合格要求。
然后将预压观测数据报设计、监理、业主审批,经各方同意后,再根据弹性变形值及非弹性变形值设置预拱度,进行下一步工序的施工工作。
支架沉降观测表如下表所示:
五、预压中交通导行安全保证
1.为保证行车安全,移动支架加载及沉降观测期间,支架下预留车道禁止通车。
1#墩—4#墩之间原既有东风大道道路进行临时封闭,车辆改为从两侧施工便道通行。
施工便道宽6m,如果施工道路不能满足行车需求,可以在车城南路路口设置交通导行牌,将部分行车引到与东风大道平行的珠山湖大道和后官湖大道上,以减小预压期间的东风大道的行车压力;
预压期间交通导行示意图
2. 交通导行范围内按照相关规定要求码放各种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夜间施工安装施工警示灯;
3. 在施工路段的两端按GB5768-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要求竖立显示在施工的警告标志,在车辆驶入前方设置指示方向和减速慢行、限速标志牌、道路变窄、左(右)道封闭等标志;
4. 施工作业区用硬质围挡封闭,基础用混凝土基础进行防护,用塑料式防撞墩和混凝土导向路面做导向,确保车辆在施工区域内按照指定线路文明行驶;
5. 晚间在路栏上设施工标志灯,施工区域加强照明。
六、预压安全注意事项
预压加载前,除了要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外,还需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1、预压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
2、吊装时应注意吊装加载顺序,保证预压荷载的分布均匀,且在吊装时,应信号明确,有专人统一指挥,参与吊装人员应有明确的分工;
3、吊装作业前应检查起重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进行试吊;
4、在吊装时,应防止吊装物撞击支架;
5、吊装前现场施工负责人应为起重机作业提供足够的工作场地,清除或避开起重臂起落及回转半径内的障碍物;
6、吊装前必须检查各连接件是否可靠,钢丝绳是否断股、生锈以及能否满足吊装承重要求,吊机的其起重能力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7、起重机作业时,起重臂和重物下方严禁有人停留、工作或通过。
重物吊
运时,严禁从人上方通过,严禁用起重机载运人员;
8、预压可按照底板区、翼缘板区分区堆载,堆载时按混凝土浇注顺序加载。
采取先把底板堆满,后对两侧翼缘对称加压,当纵向加载时,应先从梁跨中间向两端对称布置荷载。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较低单位各保存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