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骨折 通用 首次病程记录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折首次病程记录模板
****-**-** **:**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主因“(主诉)”于****-**-** **:**由急诊以“(急诊或门诊诊断)”收入院。

病例特点:
1、现病史:患者(受伤时间)(地点)(原因)(受伤部位),致**疼痛、出血伴活动受限,未做特殊处理,来我院急诊(或门诊)就诊,经拍X光片(或CT)及查体后诊断为“急诊或门诊诊断”,为求进一步诊治,由急诊或门诊以“诊断”收入院。

刻下症状:**部位青紫肿胀、疼痛拒按、刺痛,痛处固定不移,出血伴活动受限,患者神清语利,伤后无头晕头痛,无恶寒发热,平素饮食可,夜寐可,二便调。

既往史:既往体健。

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外伤史及输血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

2、体格检查:T:36 ℃P: 次/分R: 次/分BP:mmHg
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舌暗红,苔薄白,脉弦。

全身皮肤、粘膜色泽无异常,温、湿度及弹性正常,无皮疹、水肿、黄染、瘀点、肝掌及蜘蛛痣等,毛发生长及分布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异常。

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及其它异常,眼睑、结膜、角膜、眼球、巩膜正常,双瞳等大等圆约3MM,对光反射正常,左眼视力1.0,右眼视力1.0,耳廓正常,外耳道无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听力粗试无障碍,鼻外形正常,鼻窦区无压痛,口唇红润,黏膜正常,腮腺导管开口正常,舌、齿龈无异常,齿齐,扁桃体无肿大,咽部无充血及淋巴滤泡增生,声音正常,颈对称,无抵抗感,气管居中,无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逆流征阴性,颈动脉无异常搏动,甲状腺无肿大,质软,胸廓无异常,乳房无异常,胸壁无静脉曲张、皮下气肿等,呼吸运动对称无异常,无肋间增宽或变窄,呼吸动度可,语颤对称无增强、减弱,无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等,叩诊清音,肺下界及肺下界移动度无异常,呼吸规整,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语音传导无异常,无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于锁骨中线内侧第五肋间0.5cm,心尖搏动正常,心前区无异常博动,心尖搏动正常,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叩诊心浊音界无增大、移位,心率82次/分,S1、S2正常,无S3、S4,律齐,A2>P2,无心音分裂、额外心音、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脉搏节律规则,强度适中,动脉壁弹性可,紧张度无异常,无异常血管征,全腹外形正常,腹式呼吸存在,胃肠型、蠕动波阴性,无凸脐、色素、曲张静脉、疝等,腹壁柔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液波震颤阴性,腹部无包块,肝胆脾肾未触及异常,墨菲征阴性,肋脊、肋腰、季肋、上中输尿管点无压痛,肝上界在第五肋间,肝浊间界无异常,肝区叩痛阴性,无移动性浊音,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无气过水声,无振水音及血管杂音等,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

脊柱正常无畸形,棘突无压、叩痛,活动度正常,四肢无畸形,关节活动自如,无杵状指(趾)、静脉曲张、强直、水肿、肌肉萎缩,肌张力无异常,肌力5级,无不正常的动作,共济运动及步态正常,浅深复合感觉无异常,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阴性。

3、专科情况:西医视触动量。

4、辅助检查:
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中医辨证依据:患者青?中?老?年男性,外伤跌扑致骨断筋离,血溢脉外,瘀阻经络而致气滞血瘀。

舌质暗,苔薄白,脉弦。

为气滞血瘀之象。

四诊合参,本病病位在四肢。

诊断为骨断筋伤,证属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依据:1、外伤史明确2、描述查体中专科情况3、辅助检查所见.
中医鉴别诊断:与单纯筋伤鉴别:单纯筋伤相当于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类疾病,多由跌扑、暴力外伤、劳损或寒湿外邪引起,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X线片示骨质无异常。

患者外力所伤,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疼痛,X片:***骨折。

综其舌脉症,诊断为骨断筋伤,气滞血瘀明确。

较容易与筋伤鉴别。

西医鉴别诊断:与软组织损伤鉴别,软组织伤局部有肿胀、疼痛,但局部无异常活动及骨擦感,X线片示骨质无异常。

患者(专科情况),X线片:***骨折。

较容易与软组织损伤鉴别。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骨断筋伤
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骨折
诊疗计划:
1、完善入院检查
2、中医治则:活血化瘀,接骨续筋
选方:桃红四物汤加减:
药物:桃仁10g 红花10g 当归10g 赤芍10g
川芎12g 川断10g 元胡10g
×3剂
服法:每日一剂,300ml开水溶化后早晚各150ml口服。

(患者拒服中药故未开)
3、外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疼(闭合性骨折患者肿胀明显者)
药物:芒硝9g 大黄12g(研末)血竭4g 三七粉4g
用法:将以上药物混合后,水、醋各半调为糊状外敷患处。

每12小时换药一次。

4、请示上级医师,制定治疗方案
5、避风寒,慎起居,调情志,节饮食
6、中医特色服务项目(骨伤科至少应开展6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医手法整复骨折及外固定、牵引、手法、中药、功能康复、针刀、带刃刀、松解疏通术、理疗)即行措施:
1、骨科入院护理常规
2、二级护理
3、普食
医师:签名
病程记录
一:(骨折初期:2周以内的病程)
3天内写一次主治医师查房:查体:西医查体+局部压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主治医师查房认为:患者青?中?老?年男性,外伤跌扑致骨断筋离,血溢脉外,瘀阻经络而致气滞血瘀。

舌质暗,苔薄白,脉弦。

为气滞血瘀之象。

四诊合参,本病病位在四肢。

诊断为骨断筋伤,证属气滞血瘀。

治当活血化瘀,接骨续筋,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四物汤补血和血,由当归、白芍、川芎、熟地组成,以补血而不滞血,和血而不伤血为特点,血瘀者可用之以补血,血瘀者可用之以行血,为治疗血病通用之方,多用于血虚而又血行不畅的疾病,故费伯雄曰“理血门以四物汤为主方,药虽四味而并治三阴”。

本方以四物汤为基础,以桃仁、红花为主药,使之能在养血和血的基础上,重点发挥活血化辨作用。

为了突出活血化瘀作用换白芍为赤芍,并换熟地为生地意在凉血消瘀、桃仁、红花活血作用平稳而有效,与
四物汤配合组成一平性的活血化瘀剂。

(再加上针对不同患者症状的药物加减,具体见下文注1。

)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7天内学一次主任医师查房:患者外伤后经络受损,血溢脉外,瘀于皮下筋膜,阻塞气血、气滞血瘀。

治当活血祛瘀,消肿止疼。

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中医治疗损伤骨折,多重气血,(1、《正体类要》指出:“肢体伤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气滞血瘀是外伤及骨折的病理核心,祛瘀生新是其重要的治疗原则,2、《疡医大全》云:“有跌伤骨折,宜活血化瘀为先,血不活则瘀不去,瘀不去则骨不能接也”。

四物汤具有活血、补血双重功效,常以之加减治疗外伤疾病,3、《伤科汇纂》提出:“伤科血病,四物(汤)为君,失亡补益,瘀滞攻行’,(以上三条挑着写,不必全写。

)桃红四物汤在四物汤基础上加入桃仁、红花,加强了全方的祛瘀活血之力,更适于伤损骨折的治疗。

(再加上针对不同患者症状的药物加减,具体见下文注1。


二:(骨折中期:伤后2-4周的病程)
查体:西医查体+局部压痛,舌红,有瘀点,苔白,脉弦。

***主治医师查房认为:患者仍有瘀凝气滞,肿痛尚未尽除,断骨已正,骨折未愈,伤处疼痛拒按则加剧,功能活动障碍。

治当和营生新,接骨续筋。

方用接骨续筋汤,其中当归、赤芍、丹参养血活血,川断、骨碎补接骨续筋,木瓜、木香舒筋活络,行气止疼。

方药:
当归10g 赤芍10g 丹参10g 川断10g
木瓜10g 木香6g 骨碎补10g
×3付,开水冲服日一剂三:(骨折后期:伤后四周以上的病程)
查体:患者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五心烦热,遗精盗汗(挑拣着写,不一定全写)。

(西医查体+舌红,苔薄,脉细数。

)主任医师查房:***主任医师查房认为:患者断骨未坚,筋脉疲软。

辨为肝肾不足证。

方用补肾壮骨汤,其中杜仲、骨碎补、巴戟天、续断、枸杞子补肝肾,强筋骨,续筋疗伤,当归、丹参活血养血,黄芪补气以养血,方药:
杜仲10g 枸杞子10g 山茱萸10g 黄芪20g
骨碎补10g 续断10g 当归10g 丹参10g
巴戟天10g
×3付,开水冲服日一剂
(注1:本模板中方药均可用于临床工作。

中药每行只能写四味,上下对齐。

上肢骨折加桑枝15g或桂枝6g,下肢骨折加川牛膝10g,疼痛重者加乳香、没药各6g,脾胃虚弱者加党参20g、白术10g,肿胀明显者加薏米仁30g,泽泻10g,大便干燥者加桃仁10g,生大黄6g 术后伤口渗出较多者:三七4g、白芨10g)
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饮食禁忌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

在古代文献上有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以及蜜忌葱等记载。

这说明服用某些药时不可同吃某些食物。

另外,由于疾病的关系,在服药期间,凡属生冷、粘腻、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根据需要予以避免。

高烧患者还应忌油。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具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第一句:本草明确的指出了十八种药物的配伍禁忌
第二句:半(半夏)蒌(瓜蒌)贝(贝母)蔹(白蔹)芨(白芨)攻击或与乌(乌头)相对
第三句:藻(海藻)戟(大戟)遂(甘遂)芫(芫花)都与草(甘草)不和第四句:诸参(人参、丹参、沙参、元参等所有的参)辛(细辛)芍(赤芍白芍)与藜芦相背叛
十九畏:
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